《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人纪昀继承魏晋志怪风格之作,以“大旨不乖于风教”为指导思想,内容广泛而多样,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杂记。既涉及政治经济,又有民情风俗;有神鬼怪异故事,又有家庭、亲友和本人的真实见闻;也有直接发议论的说教。文字简洁锋利,叙述简淡,不作细节描写,不求文辞华美说理透彻周密,鲁迅在谈到文言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中,就曾说《阅微章堂记》“后来无人能夺其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阅微草堂笔记(历代名著精选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纪昀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人纪昀继承魏晋志怪风格之作,以“大旨不乖于风教”为指导思想,内容广泛而多样,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杂记。既涉及政治经济,又有民情风俗;有神鬼怪异故事,又有家庭、亲友和本人的真实见闻;也有直接发议论的说教。文字简洁锋利,叙述简淡,不作细节描写,不求文辞华美说理透彻周密,鲁迅在谈到文言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中,就曾说《阅微章堂记》“后来无人能夺其度”。 内容推荐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他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以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展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目录 前言 原序 郑序 纪昀诗二首 卷一 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 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 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 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 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 如是我闻(一) 卷八 如是我闻(二) 卷九 如是我闻(三) 卷十 如是我闻(四) 卷十一 槐西杂志(一) 卷十二 槐西杂志(二) 卷十三 槐西杂志(三) 卷十四 槐西杂志(四) 卷十五 姑妄听之(一) 卷十六 姑妄听之(二) 卷十七 姑妄听之(三) 卷十八 姑妄听之(四) 卷十九 滦阳续录(一) 卷二十 滦阳续录(二) 卷二十一 滦阳续录(三) 卷二十二 滦阳续录(四) 卷二十三 滦阳续录(五) 卷二十四 滦阳续录(六) 试读章节 七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邻村一媪至殿前,王改容拱手,赐以杯茗,命冥吏速送生善处。郑私叩冥吏曰:“此农家老妇,有何功德?”冥吏曰:“是媪一生无利己损人心。夫利己之心,虽贤士大夫或不免。然利己者必损人,种种机械,因是而生;种种冤愆,因是而造。甚至贻臭万年,流毒四海,皆此一念为害也。此一村妇而能自制其私心,读书讲学之儒,对之多愧色矣。何怪王之加礼乎?”郑素有心计,闻之惕然而寤。 郑又言:此媪未至以前,有一官公服昂然人,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跛躇,锋棱顿减。王徐顾笑曰:“怪公盛气耳。平心而论,要是三四等好官,来生尚不失冠带。促命即送转轮王。” 观此二事,知人心微暖,鬼神皆得而窥。虽贤者一念之私,亦不免于责备。“相在尔室”,其信然乎? 【导读】 此则叙两事,实为一事。前者以阎罗对农家老妇之尊重以阐明私心之危害;后者则以阎罗对某官之揶揄以阐明事功之重要。既要戒私心,亦要明事功,乃晓岚衡量官吏之标准。因为利己之私心起,则必损人。私心起,则处处求自全、畏烦重而不举。于是乎,种种机械,因是而生;种种冤愆,因是而造。而朝廷设官之目的,则在于理政治民。官职无论大小,职阶无论高低,“皆有利弊之当理”。为官不理事,岂非形同虚设?故此,晓岚提出“无功即有罪矣”。这在当时无疑是振聋发聩之言。 八 宁波吴生,好作北里游。后呢一狐女,时相幽会。然仍出人青楼间。一日,狐女请曰:“吾能幻化,凡君所眷,吾一见即可肖其貌。君一存想,应念而至,不逾于黄金买笑乎?”试之,果倾刻换形,与真无二。遂不复外出。尝与狐女曰:“眠花藉柳,实惬人心,惜是幻化,意中终隔一膜耳。”狐女曰:“不然,声色之娱,本雷光石火。岂特吾肖某某为幻化,即彼某某 。亦幻化也。岂特某某为幻化,即妾亦幻化也。即千百年来,名姬艳女,皆幻化也。白杨绿草,黄土青山,何一非古来歌舞之场?握雨携云,与埋香葬玉、别鹤离鸾,一曲伸臂顷耳!中间两美相合,或以时刻计,或以日计,或以月计,或以年计,终有诀别之期;及其诀别,则数十年而散,与片刻暂遇而散者,同一悬崖撒手,转瞬成空。倚翠偎红,不皆恍如春梦乎?即夙 !契原深,终身聚首,而朱颜不驻,白发已侵,一人之身,非复旧态。则当时黛眉粉颊,亦谓之幻化可矣。何独以妾肖某某为幻化也?”吴洒然有悟。后数岁,狐女辞去。吴竟绝迹于狎游。 【导读】 歌舞之场,北里之游,情色虽美,实惬人心,然终为幻境,此乃千古之至理!为何呢?握雨携云,固然令人留连,然埋香葬玉、别鹤离鸾,仅在一曲伸臂之顷耳;倚翠偎红,固然令人向往,然终有诀别之期。即便夙契原深,终身聚首,而朱颜不驻,白发已侵,一人之身,非复旧态。则当时黛眉粉颊,亦谓之幻化。故而,晓岚认为,倚翠偎红,红袖添香,虽情韵悠长,令世人神往,然皆幻也。此与《聊斋》乃大异其趣。晓岚为深于情者,实际并不排斥男女至情,然于北里狎游,却深恶之,其情于此可见。 九 河间唐生,好戏侮,土人至今能道之。所谓“唐啸子”者是也。有塾师好讲无鬼,尝曰:“阮瞻遇鬼,安有是事?僧徒妄造蜚语耳。”唐夜洒 。土其窗,而呜呜击其户。塾师骇问为谁,则曰:“我二气之良能也。”塾师大怖,蒙首股栗,使二弟子守达旦。次日委顿不起。朋友来问,但呻吟,曰:“有鬼!”既而知唐所为,莫不拊掌。然自是魅大作,抛掷瓦石,摇撼户牖,无虚夕。初尚以为唐再来,细察之乃真魅,不胜其嬲,竟弃馆而去。盖震惧之后,益以惭恧,其气已馁,狐乘其馁而中之也。妖由人兴,此之谓乎? 【导读】 塾师好讲无鬼,故有“唐啸子”捉弄在先,鬼魅大作在后。追根究底,一切劫难,皆塾师自召。晓岚之意,并非明鬼神之实有,而在讥讽塾师之胡说八道。所谓“妖由人兴”,此之谓也! 一〇 德州田白岩曰:有额都统者,在滇黔间山行,见道士按一丽女于石,欲剖其心。女哀呼乞救。额急挥骑驰及,遽格道士手。女嗷然一声,化火光飞去。道士顿足曰:“公败吾事!此魅已媚杀百余人,故捕诛之以除害。但取精已多,岁久通灵,斩其首则神遁去,故必剖其心乃死。公今纵之,又贻患无穷矣。惜一猛虎之命,放置深山,不知泽麋林鹿,剧其牙者几许命也!”匣其匕首,恨恨渡溪去。 此殆白岩之寓言,即所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也。姑容墨吏,自以为阴功,人亦多称为忠厚。而穷民之卖儿贴妇,皆未一思,亦安用此长者乎? 【导读】 鬼魅善伪装,美丽的画皮下常包裹着蛇蝎之心。如果不能透视其本质,常为其所迷惑,中其圈套。额都统乃良善之辈,解“丽女”之厄于危难中。殊不知好心办坏事,放走了“媚杀百余人”之魔女。魔女之遁,贻患无穷。诚所谓“惜一猛虎之命,放置深山,不知泽麋林鹿,剧其牙者几许命也”!晓岚藉此延及官场。所谓:“姑容墨吏,自以为阴功,人亦多称为忠厚。而穷民之卖儿贴妇,皆未一思,亦安用此长者乎?”意即为政之官吏,亦有许多如额都统者,姑容墨吏,自以为阴功,因此博得“忠厚”之名。殊不知因此而祸及更多无辜。故晓岚告诫世人应学习道士,除恶务尽,绝不手软。P5-8 序言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中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社酒社,夸名士风流。是以退食之余,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滦阳消夏录》等五书,假诡奇谲,无所不载,洗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虽先生之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 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