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亡国历史究竟告诉我们什么?——代序言
黄遵宪若干重要史实订正
一个早期“海归”的心路历程——日本机密档案中的伍廷芳
日本档案中的张之洞与革命党——以吴禄贞事件为中心
从中日两国档案看《国闻报》之内幕——兼论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的新闻实践
戊戌前后的孙中山与刘学询关系发微
陈天华在日革命活动的若干重要史实订正
京师白云观述奇
《孙逸仙演说》与《灭汉种策》——对日本档案中两份重要反满文献之考察
章太炎与支那亡国纪念会史实考略——兼论孙中山先生与此事件之关系
孙中山友人沈翔云史实考略
大火焚烧后遗留的珍贵史料——评佐藤铁治郎的《袁世凯》
一个日本书记官记述的康有为与戊戌维新——读中岛雄《随使述作存稿》与《往复文信目录》
再释张之洞帝王之梦——兼答李细珠先生
同治七年(1868年)开始,中日两国的起跑点大体相同,都是以农林牧渔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社会,也同是西方列强侵凌掠夺的对象。可四五十年之后,结果大出人们意外。日本由一个受人侵凌的弱国,变为一个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侵凌别国的强国。而紫禁城里,却又一次上演了一幕孤儿寡母“垂泪对宫娥”的历史悲剧。原因何在?
《从东瀛皇居到紫禁城——晚清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作者孔祥吉、村天雄二男把晚清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与人物的真实面貌,据两国的原始档案予以勾画揭示,看看这段历史,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
同治七年 (1868年) 开始, 中日两国的起跑点大体相同, 都是以农林牧渔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社会, 也同是西方列强侵凌掠夺的对象。可四五十年之后, 结果大出人们意外。日本由一个受人侵凌的弱国, 变为一个现代工业迅速发展, 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侵凌别国的强国。而紫禁城里, 却又一次上演了一幕孤儿寡母“垂泪对宫娥”的历史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