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人的精神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辜鸿铭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辜式的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辜鸿铭用他令人仰止的完美英语力阐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著就了这部当时轰动西方名作。书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它是一战前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对于中国精神生活的“揭示”,关于中国文化道德精神价值的阐述,都很有意义。我们出版中国人的英语著述,正是为有志于此的英语学习者树一个榜样,为下个世纪的中国再添一份自信,还为世界英语的推广呐一声喊。

内容推荐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简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

中国文明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文明。它不仅首先公认一种道德责任感,将它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而且其次还使人们能够完满地获得这种道德责任感。在中国,教育方式、统治方式和所有的社会制度都为这一目标服务,即致力于培养人们具有道德责任感。所有的见习、个人生活的追求等无不被鼓励和设计以服务于人们容易服从这种道德责任感。

晚清以来,中国形象被严重扭曲。学贯中西、特立独行的国学大师辜鸿铭,于1915年出版了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人的精神

 序言

 引言好公民的宗教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妇女

 中国语言

 约翰·史密斯在中国

 一个大汉学家

 中国学(一)

 中国学(二)

 附录:暴民崇拜教或战争及其出路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礼教

 孔学研究(一)

 孔学研究(二)

 孔学研究(三)

 孔学研究(四)

 孔学研究(五)

 君子之道

 附录:给恩逵利尔(Enquirer)的回信

第三章 中国问题札记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一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二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三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四

 关于中国问题的近期札记之五

 为吾国吾民争辩书

 为了中国的善治

 雅各宾主义的中国

 中国牛津运动故事(自序)

第四章 东西文明的碰撞

 义利之辩

 美国人的心态

 日本的辩解

 文明与无政府状态

 基督教会与战争

 现代教育与战争

 民主与战争

 现代报纸与战争

试读章节

承你们准许,首先让我来说明今天下午我打算论述的东西。我的论文的主题叫做“中国人的精神”,这里并不单单意味着只论述中国人的性格或者特性。有关中国人的特性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描述,但是我想你们会同意我的观点,这些描述或者关于中国人的特性的列举,至今还没有为我们给出一幅中国人的内在本质的图画。除此之外,当我们说到中国人的性格或特性的时候,它不可能是简单的、笼统的、概括的描述。如你们知道的那样,中国北方人的性格非常不同于中国南方人的性格,就像德国人的性格不同于意大利人的性格一样。

但我用中国人的精神所意味的是中国人生活所凭借的精神,一种在心灵、性情和情绪上具有本质性独特性的东西,它使得中国人区别于其他人,尤其是区别于现代欧洲人和美国人。也许我通过我们论述的主题最好地表达我的意旨的是中国的人性类型,或者用更为清晰简短的话来说,就是真正的中国人。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呢?我敢肯定,你们会一致同意,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现在尤其如此,当我们从今天中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来看,中国的人性类型,真正的中国人,正在消失,取代其位置的,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新的人性类型,进步的或现代的中国人。实际上,我建议真正的中国人、古老的中国人性类型从这个世界完全消失之前,我们应最后来考察他一番,看看我们是否能够从他身上找到某种有机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正是它使得中国人如此地不同于别的人,使得中国的人性类型如此地不同于我们在今天中国看到的正在兴起的新的人性类型。

我认为,现在,在古老的中国人性类型中打动你们的第一件事情是,那里没有任何野蛮的、残忍的或残暴的东西。用一个适用于动物的术语来说,我们能说真正的中国人是驯化了的生命。以中国最底层的一个人为例,我想你们会同意我的说法,他比欧洲社会同一个阶层的人少一些动物性,更少些野蛮动物的特性,即少有德国人所谓的“动物野性(Rohheit)”。事实上,我认为,概括了中国人性类型给你的印象的那个词,用你们英语来说就是“gentle”(文雅)。我所说的文雅不是天性柔弱或者软弱顺从。“中国人的顺从”,已故的麦嘉温博士说,“不是绝望的、阉割了的人的那种顺从。”我所说的“文雅”是说没有生硬、粗糙、粗野或者暴虐,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任何让你震惊的东西。可以说,在真正的中国人性类型中有这样一种气质:从容、镇定、历经磨炼后的成熟,如同一块千锤百炼的金属。甚至,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身体上或者道德上的缺憾,即便无法补救,也会被他身上的文雅品质所淡化。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糙,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丑陋,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俗,但粗俗中并无好斗和嚣张。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愚蠢,但愚蠢中并无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狡猾中并无阴险。事实上我想说,即便在真正的中国人的身体、心灵和性格的毛病和缺点里面,也不会有什么让你厌恶的地方。即便是在老派的、甚至最低等的真正的中国人那里,你也很难找到一个让你非常厌恶的中国人。

我说,中国的人性类型给你的整个印象是他的文雅,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文雅。当你分析真正的中国人身上的这种难以言表的文雅品质时,你会发现这是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两种东西结合的产物。我曾将中国的人性类型与驯化动物相比较。那是什么让驯化动物与野生动物大不相同昵?在驯化动物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这种有别于动物的人类特性是什么呢?是通情达理。驯化动物的通情达理不是思想才智,它也不是通过推理得到的理智,它更不是天生的才智,比如狐狸的聪明与狡猾,知道去哪里能够找到小鸡吃。狐狸天生的聪明是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拥有的那种聪明。但驯化动物身上的这种可称为人类才智的东西,非常不同于狐狸的狡猾或动物的聪明。驯化动物的通情达理不是来自推理,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同情,来自一种爱和依恋的感觉。纯种的阿拉伯马能理解它的英国主人,不是因为他学过英语语法或者它天生懂英语,而是它爱和依恋它的主人。这便是我所谓的人类智慧,这显然区别于狐狸纯粹的狡猾或者动物的聪明。是否拥有这种人类品质是驯化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区别。同样,我要说,恰恰是善解人意与通情达理,赋予中国的人性类型、真正的中国人难以言表的文雅。

我曾在某个地方读到一位在日本与中国都住过的外国朋友的评论,这个评论说,作为外国人,在日本生活的时间越久,就越讨厌日本人;可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就久,就越喜欢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这种评价我不知道是否真实。可我认为但凡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像我一样赞同对中国人的评价。众所周知,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你可以称之为中国味的倾向就越多。即便他们生活上不讲究,即便他们的心灵与性格存在着许多缺点,但中国人身上那种无法言表的东西,依然得到了别的任何人所无法得到的外国人的喜爱。这种难以言表的东西,我称之为文雅,它即使没有补救,也淡化和减轻了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的身体和道德的缺陷。如我试图向你们表明的那样,这种文雅就是我称之为善解人意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产物,这种人类智慧既不是来自推理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善解人意的力量。那么中国人善解人意的力量的秘密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斗胆给出一个关于中国人的善解人意的力量的秘密的解答,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称它为一个假设,以下是我的解释。中国人之所以具有这种力量——这样一种善解人意的强大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又或是差不多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中国人的生活完全是种感觉生活,它并非来自身体器官的感觉意义上的感觉,也并非你所认为的来自神经系统的激情意义上的感觉,而是来自我们天性最深处——心灵或者灵魂——的情感或者人类情爱意义上的感觉。事实上我想说,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情感或者人类情爱的生活,一种灵魂生、活,这样可能让他显得更超脱,甚至超脱了在这个物质和灵魂构成的世界上一个人生活的必需条件。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中国人对不洁环境和缺乏精致,诸如此类的物质上的不关心了。不过这是题外话。

我说,中国人具有善解人意的力量,是由于他们完全过着某种心灵生活、某种情感或者人类情爱的生活。这里,让我首先给你们举两个例子来解释我所谓的过一种心灵生活的含义。我的第一个例子是这样的:你们有人可能认识我在武昌的一个老朋友和老同事梁敦彦先生,他曾在北京做外务部尚书,梁先生告诉我,当他第一次接到汉阳海关道台的任命时,他很乐意接受这个任命的,不是因为他在乎顶戴花翎,不是因为他会因此荣华富贵——在武昌的时候我们都很穷——而是他的提拔和晋升可以让他远在广东的老母亲满心高兴。这就是我所谓的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一种情感或者人类情爱的生活的含义。

我的另外一个例子如下。我的一个在海关的苏格兰朋友告诉我说,他曾有一个中国仆人,是一个地道的流氓,撒谎、压榨、赌博,可当我的朋友在一个荒凉的渡口伤寒发作病倒时,身边没有外国朋友的照顾,正是这个中国仆人、糟糕的流氓照顾他,比能想到的最亲近的密友和近亲的照顾还要周到。事实上,我认为《圣经》里描述一个女人的话也可以用来描述这个中国仆人,以及一般的中国人:“宽恕他们多一些,因为他们更多一些爱心。”在中国的外国人看到和了解中国人习性和性格中的缺点和瑕疵,但他的心被他们所打动,因为中国人有爱心,或者如我所言,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一种情感和人类情爱的生活。

我想,现在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善解人意——正是善解人意的力量赋予真正的中国人同情理解或真正的人类智慧,让他具有如此难以言表的文雅的秘密的线索。让我们来验证这一线索或者假设。让我们看看用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这条线索是否可以解释我上文给出的两个例子那种事实,同时还能解释我们在中国人的真实生活中看到的普遍特征。  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语言。由于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因此我说,中国语言也是一种心灵语言。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在中国的外国人中,孩子和未受教育的人学习汉语非常容易,比成人和受过教育的人要容易得多。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原因就是孩子和未受教育的人是用心灵语言来思考和说话,而受过教育的人,特别是受过欧洲现代知识教育的人,是用头脑或者知识的语言来思考和说话。事实上,受过教育的外国人发现学习汉语很困难,原因就是他们受教育太多,受理性的和科学的教育太多。正如对天国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用来描述中国语言:“除非你变成小孩,否则你不可能了解。”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人生活中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众所周知,中国人有惊人的记忆力。秘密是什么?秘密在于:中国人是用心灵而不是用头脑记事情。心灵有善解人意的力量,像胶水一样,它比干硬的头脑或是理性能更好地保留事情。例如,同样的原因,我们所有人,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在学习中记住事情的能力要远胜于当我们成年后记住事情的能力。像中国人一样,作为孩子,我们是用心灵而不是用头脑来记事情的。

P19-23

序言

本书的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在我看来,如今要想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最应关注的问题不是其所建造的或能建造的城市是如何宏伟,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通达;不是其所制造或能制造的家具是如何典雅舒适,仪器、工具或者设备是如何巧妙实用;甚至也与其创造的制度、艺术和科学无关:为了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应该探求的问题是人性类型,也即这种文明产生了什么类型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是文明的产物,正是它揭示了文明的本质和个性,可以说,揭示了文明的灵魂。如果文明造就的男人和女人揭示了文明的本质、个性和灵魂,那么,男人和女人使用的语言则揭示了男人和女人的本质、个性和灵魂。有句关于文学创作的法国谚语如此说到:“风格即其人”。因此,我把三件事: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作为本书前三章的标题,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

作为对这些论题的补充,我将另用两章来揭示在这个问题上被视为权威的一些外国人,他们是如何以及为何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语言的。著有《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的阿瑟·史密斯(1),在我看来就不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作为一个美国人——他无法深刻地理解真正的中国人。翟理斯博士(2),他被认为是真正的汉学家,在我看来也并不真正理解中国语言,因为,作为一个英国人,他不够博大——他缺乏哲学的远见以及因之而生的博大,我原本想把我写的对于布兰德和白克豪斯著名的关于前清皇太后的著作的评论文章收入本书,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该文章的复件,此文大概四年前发表在上海的《国家评论》上。在那篇文章中,我认为,像布兰德和白克豪斯那样的人(3),他们没有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妇女——中国文明所造就的最高贵的女人,即清朝皇太后,因为布兰德和白克豪斯这样的人不够淳朴——思想不够率真,过于精明计较,像现代人那样,拥有的是扭曲了的理智(4)。实际上,为了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精深、博大和淳朴的特性。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征就是:精深、博大和淳朴。

毋庸讳言,美国人难于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一般说来,美国人博大、淳朴,但不精深。英国人无法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一般来说,英国人精深、淳朴,但不博大。德国人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一般来说,德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德国人,精深、博大,但不淳朴。法国人,——正是法国人,在我看来,能够理解并且已经最好地理解了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欧洲语言书写的关于中国文明的精神的最好著作是G.E.西蒙的《中国城》),他曾是法国的驻华领事。剑桥的洛斯·狄金森教授,亲口对我说,正是本书激发他写了著名的《某个中国人的来信》。没错,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性的精深,没有美国人心灵的博大,没有英国人心灵的淳朴——但是法国人,一般来说,拥有一种远胜于以上提到的各国人的思想品质——这种思想品质,比别的任何东西更有助于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这种思想品质就是优雅。因为,除了前面提到的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征,我还要加上另外一个,也是主要的特征,即优雅;在很大程度上说,除了古希腊及其文明以外,很难在别的地方再找到这种优雅。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学习中国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所有的人,美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按我的愚见,通过学习中国文明,学习中国的著作和文学,一般都将获得一种心灵品质,即优雅。最后,法国人通过学习中国文明,将得到所有——精深、博大和淳朴,以及比其现在更精致的优雅。因此,我相信,学习中国文明、学习中国的著作和文学,对欧洲和美国的所有人都有益。因此我在本书中再加一章关于中国语言的学问——学习中国语言的步骤的一个概述,这是三十年前,当我从欧洲回来时,下决心开始学习自己国家的文明的时候为自己制订的;但愿这个中国语言的学习步骤的概述对那些想要学习中国语言和中国文明的人有所助益。

最后,我收入了一篇关于时政的文章作为附录——即“战争与出路”。众所周知,谈论现实时政是危险的,但我仍打算这么做,因为这可以证明中国文明的价值,我想说明的是,学习中国文明如何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拯救欧洲文明免于崩溃。事实上,我想表明的是,学习中国语言、中国著作和中国文学不仅仅是汉学家的爱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尝试揭示导致这场战争的道德因素。因为,除非战争的真正原因的道德被理解并修正,否则无法找到解决之道。在文中我尝试揭示,战争的道德因素,是英国的暴民崇拜和德国的强权崇拜。在文章中,相对于德国的强权崇拜来说,我更强调英国的暴民崇拜,因为,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正是英国的暴民崇拜,导致了德国的强权崇拜。事实上,整个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暴民崇拜,,导致了现在人人痛恨谴责的、残暴的德国军国主义。

这里,我首先要说,德国的道德水准,他们对正义的热爱,以及随之而来的对非正义的同等憎恨,对所有混乱和无序的憎恨,使德国人信任并崇拜强权。任何热爱正义、憎恨非正义的人,都倾向于信任和崇拜强权。比如苏格兰人卡莱尔就信任和崇拜强权。为何?因为卡莱尔具有德国人的道德水准,憎恨非正义。我之所以说英国的暴民崇拜导致了德国的强权崇拜,正是因为道德水准——德国对非正义、混乱和无序的憎恨导致他们憎恨英国的暴民、暴民崇拜和暴民崇拜者。当德国人看到英国的暴民、暴民崇拜的政客如何在非洲发动布尔战争时’,他们天生的对英国的暴民、暴民崇拜和暴民崇拜者的痛恨,使德国甘愿做出重大牺牲,整个德国甘愿以挨饿来建立海军去镇压英国的暴民、暴民崇拜和暴民崇拜者。事实上,我认为,德国发现自己在欧洲被英国怂恿的暴民、暴民崇拜和暴民崇拜者四面包围,这使得德国更加相信强权,使德国把崇拜强权作为拯救人类的唯一手段。德国的强权崇拜起因于英国的暴民崇拜信仰,进而发展成为现在人人痛恨谴责的、残暴恐怖的德国军国主义。

……

一旦我们制止了暴民崇拜,就会很容易制止强权崇拜,就能很容易制止德国军国主义,制止普鲁士军国主义。要制止强权崇拜,制止这个世界的德国——普鲁士军国主义,我们只要考虑歌德所说的另外一个词——礼法,考虑如何符合礼法地做事,也就是正确做事。因为强权——军国主义,甚至普鲁士军国主义对知道如何循规蹈矩的人无计可施,而且会很快意识到自己无益处也无必要。这就是好公民宗教的本质,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秘密。这也是德意志民族的歌德给予欧洲人民新文明的秘密,这个文明的秘密就是:不可以暴抗暴,要用正义和礼法。事实上制止暴力以及世界上任何罪恶的事情,不是靠暴力,而是靠正确言论和循规蹈矩;正确言论和循规蹈矩,也就是做正确的事并遵守礼法。这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人精神的本质,也是我在本书中要解释和说明的。

最后,我要用中国义和团之变后我写的《总督衙门论文集》这本书的结尾的话作为结束。这是法国诗人贝朗热的一首小诗,我认为非常适合现在的情形。

我已经看到和平在慢慢地降临,

她把金色的麦穗花儿撒向大地;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

她抑制了让人惊昏的战争霹雳。

啊!她说,大家都是好人,

英、法、比、俄、德人

共同结成一个神圣同盟,  拉起大家的手吧!

辜鸿铭

北京,1915年4月20日

后记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清末民初,当中西方文明发生冲突,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都主张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吸收西方文明的时候,这位学贯中西、精通9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文化怪杰却勇敢地站出来捍卫中华传统文化。他用西方人的语言倡扬古老的东方精神,他的思想和文笔在极短的时间轰动了整个欧洲,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他也因此成了一个不被国人理解、备受争议的怪人,或被称为顽固守旧的卫道士。

很显然,面对甚嚣尘上全盘西化的西学风潮,面对矫枉过正的传统文化的批评,辜鸿铭所选择的是同样激烈尖锐的传统文化的保护行为。他的本意并不在于辫子小脚纳妾忠君,他仅仅是在所有人对传统文明进行全盘否定之时,选择了一个同样极端的方式奋起反抗。无疑,他的选择得不到当时的中国人的理解。他是痛苦的,他是悲哀的。可是,在穿透西方文明的本质之后,面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明即将面临完全抛弃,他别无选择。

于是,我们看到了被同一时代的人讥为小丑的辜鸿铭留给后人的一个孤独桀骜的身影……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辜鸿铭先生无疑对人们认识那个中西冲突与融合的历史时代是有所帮助的。然而国内对其研究依然很荒凉。之所以说荒凉,是因为他似乎太不正统,没有办法给他归类,因而,研究他的非常少。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辜鸿铭的研究逐渐摆脱了上世纪初对其本人怪诞言行的表层认识,慢慢开始能够透过其怪诞的外衣对他进行客观的研究。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兴涛先生翻译的一系列辜鸿铭著作,作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这位历史人物的学术专著,对于辜鸿铭的研究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为研究近代思想、中西文化关系乃至辜鸿铭这个人提供了一套很有价值的的历史资料,也恰恰是他们这些前人对其长期的研究,给本书的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在此,对他们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最后,衷心希望该书能为广大读者朋友们了解儒家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一得之惠。

书评(媒体评论)

辜氏实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惟一之宣传员。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巨擘 吴宓

愚以为中国2500余年文化所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20世纪之世界。

——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 李大钊  辜作洋文、讲儒道,耸动一时,辜亦一怪杰矣。其旷达自喜,睥睨中外,诚近于狂。然能言顾其行,潦倒以终世,较之奴颜婢膝以事权贵者,不亦有人畜之别乎?

——翻译大家兼幽默大师 林语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