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迫使人们为成功而奋斗。
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论你是身居高位,还是市井平民,交际应酬也就成了人生的一大必修课。
正因为如此,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视应酬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问,不仅要了解其中的诸多道理和规则,更要领悟并懂得如何运用。所以,能懂得运用交际应酬的技巧和策略的人,往往都是成功者。
博阳编著的《图解交际术》正是基于如上考虑,精挑细选地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七种交际应酬,且通过大量贴近生活或工作的事例,加入直观的手绘图画,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为读者解读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交际智慧与艺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交际应酬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懂得交际,会给你的交往增添一抹亮色:学会交际,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谐。
交际应酬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通过交际应酬,人们不仅可以互通信息,资源共享,而且还可以沟通心灵建立好人缘。逐步迈向成功。
博阳编著的《图解交际术》一书,保留了原著的思想体系精髓,加以全新的、易懂的“图解”方式,运用大量的事例,将内涵不断延伸,将外延不断扩大,让读者可以轻松地领略交际应酬的技巧和策略。
《图解交际术》可以说是“交际应酬”领域较为全面而又实效的一部图书,一定能给广大读者的美丽生活和辉煌事业起到“助力器”的特别作用,让你真正做到“品读经验,把握人生”!
该糊涂时要糊涂
古今实践经验表明,在特定的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自己某些方面的弱点,可以说是一种高明的交际应酬策略。所以特别是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糊涂”:不显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不合时宜地纠正对方的错误。
当然,装傻需要一定的演技,这样才能傻得可爱,“傻”得恰到好处。只有这样,那些不识傻中真相的人就会被愚弄,而那些不能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的人也就成了真正的傻瓜。
这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三国时的杨修,可谓是“才高八斗,机智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但是,这样一个人才却被曹操以祸乱军心的罪名杀掉。而真实的原因却是,杨修犯了为人不可锋芒毕露这条天规,过于表现自己的聪明。曹操杀杨修,哪里是因为他动摇军心,实在是怒于他屡犯自己心中最隐秘的禁区。
所以,在这个身边隐藏着各种秘密的世界上,做到心中明察秋毫,脸上却似乎浑然不觉,才是真正的智者。而明察世事,洞悉人心,可以减少行动的盲目性,避开暗礁险滩,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当然,人们总希望看透别人而不被别人所看透,这是人们自我保护的本能。那些不断上演的各类“杀人灭口”的举动正是这种本能情形的极端表现。
其实,人们在职场中的心态是很复杂的。人人都希望在某些方面至少也要在一方面超过别人,以引起别人刮目相看,既不希望对方不停地炫耀自己,又不希望被别人揭短。而充英雄容易,扮弱者难。当你不具备实力的时候,请先把你的才华藏起来。藏起来是一种智慧,懂得它,可以使你避开职场上的暗礁险滩,可以使你走得更稳健。
某单位领导李简,一次参加区域性的科技会议,带了懂科学的技术人员张某一同前往。开会期间,李简推不掉的酒由张某代喝;会议中的科技名词有张某负责传译;看文件累了张某会给泡杯热茶……于是,开会回来不久,张某便成了李简的秘书,真正地成了领导身边的人。
张某更妙的表现还在后边。李简和张某都喜好下棋,而张某在棋艺上已小有造诣,闲暇无事,李简便叫张某陪他下几盘。于是,聪明的张某便根据李简的脾气,下棋时既不能胜他,以免背上骄傲自满的罪名,也不能轻易让他取胜,让他认为自己没有本事。就这样,李简和张某下棋竞成了一种乐趣,李简每次和人说起他的秘书张某时,总是夸说“人聪明,但不骄傲,难得”。不久,张某就被提升为该单位的一个主任领导。
很显然,张某是成功的,而支撑他成功的核心则是“装糊涂”。所以,对待老板、同事时,该装傻时就要装傻,千万不可聪明过头,引出不必要的麻烦。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用在同事交际应酬上十分到位。现代社会,那种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也被认为是最难得和最理想的交际应酬哲学。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信奉“同事之交,乃君子之交也”。君子之交,理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恐怕就是提倡一种同事间的适距原则:“太近则昵,太远则疏,过于亲昵则遭忌,忌则谤生;过于疏远则遭议,议论多则是非生。那么,还是淡如水的好啊。”
孟子说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而同事间,说人长短,制造是非之举理当不该。同时,做到公私分明,不搞小圈子也同样是多少“过来人”的经验。一个公私不分的人永远做不了大事,也不会得到领导的信赖。
现实中,比较小气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难免说东家长,西家短。虽说偶尔加人他们一伙,胡乱批评或调笑一些单位以外的人的轶闻趣事,倒也无伤大雅,但是对同事的弱点或私事,保持缄默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一个同事遇到困难时,自己就负有道义上不容推卸的责任。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应出手相援,这就要看看这种帮助属于何种性质。所以,当同事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能仅仅从自己是他的同事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味地盲目相助,重要的是应当看到这种帮助的结果。如果说这个问题是与社会中其他关系发生了抵触,那么帮助的角度就应当注意到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平衡。不分是非,没有分寸的简单帮忙是不可取的。
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事例:
汤姆是一家大汽车公司的雇员,由于工作勤奋努力,成绩斐然,在短短的几年间,步步高升,事业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而有几位跟他一同起步的同事,限于能力和机会,却至今仍保持着多年前的原状。因此在大家相处之时,汤姆总觉不太自然,甚至还有些战战兢兢。起初他为了避免老同事们指责他过于高傲,惹个“一朝得志便不可一世”的批评,频频地请这几位老同事吃饭,而且说话也比过去更加小心,客气了,饭菜档次更是极显尊重。不料同事不仅没领他的情,反倒认为他简直得意忘形,太“招摇”了,甚至越发不平衡起来,认为汤姆原本只是个“草包”,是凭着这些“卑劣”手段爬上去的。汤姆最终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仅以平常心淡然面对平常事,一切竟然又应付自如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和同事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同事欢迎的人。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所以在权力上,聪明的人都不喧宾夺主,但也永远不会说“这不是我分内事”之类的话,因为过分泾渭分明只会搞坏同事间的关系,而过分泾渭不分,也不利于同事间交往。
人无完人,交往切莫求全
尽管需要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但也不意味着你必须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结交成朋友。从根本上说,朋友必须是理解你的人,必须是关爱你的人,而要想让身边所有人都理解你和关爱你显然是不可能的。
同时,人们交往的目的是为了相知相助,相娱相得,而不是一味地讨好人、顺从人。社会上有很多人,即便你讨好了他、顺从了他,也不会成为你的朋友。
更重要的是,与同事成为朋友很难。因为同事间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使得彼此很容易产生求全责备的心理。而你想让每个人满意,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里有一个故事:
齐国相国田婴门下,有个叫齐貌辨的食客。他生活不拘小节,我行我素,常常犯些小毛病,搞得人家很不愉快,人见人厌。门客中有个士尉劝田婴不要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田婴不听,那士尉便告别田婴另投他处了。为这事门客们都愤愤不平,田婴却不以为然。田婴的儿子孟尝君便暗里劝父亲说:“齐貌辨实在讨厌,你不赶他走,倒让士尉走了,大家对此都议论纷纷。”
田婴一听,勃然大怒,吓得孟尝君和门客们大气都不敢出。齐貌辨到底有什么能耐呢?大家不知道。而田婴对他却更客气了,住处吃用都是上等的,并派长子侍奉他,给他以特别的款待。
过了几年,齐威王去世,宣王即位。田婴与宣王的关系非常不好,所以辞离国都,与齐貌辨一起到薛地去。到薛地不久,齐貌辨向田婴辞别,要去求见宣王。田婴阻止说:“君王对婴很不高兴、不喜欢,公前去拜见,定会被处死。”齐貌辨说:“本来就不求保全性命,请让我一定成行。”
到了齐都,宣王忍下怒意来接待他。齐貌辨拜见时,宣王说:“你是靖郭君最喜欢、最信从的人吧!”齐貌辨说:“最喜欢,是没错;最信从,则没有。君王为太子时,我告诉靖郭君说:‘太子面相不仁慈,耳后见肋,眼光下斜偷视——像这样的人一定反复无常,不如废了太子,重新立卫姬的儿子郊师。’靖郭君落着泪说:‘不可以,我不忍心这样。’这是不信从的第一件事。”
“至于薛地,楚相国昭阳希望拿数倍的土地来换,我对靖郭君说:‘一定要和他换。’靖郭君说: ‘薛地是先王所赐,虽受后主厌恶,可是我怎么向先王交代呢?况且先王的庙就在薛,怎可将先王的庙给楚国呢?’因此,又不肯听我的意见。这是不信从的第二件事。”宣王听完,慨叹一番,神色改变许多,说:“靖郭君对待我,竟然到这样好的地步。寡人年少,全不知道这些。你肯替我请靖郭君回朝吗?”齐貌辨当然答应。
田婴穿上先王的衣冠,拿着先王的剑回到国都。宣王亲自到城外迎接他,远远望见田婴,不觉落泪。
这个故事表明,交往不求全,慧眼识英才,最终就会得到好报。
P64-69
千年交际应酬 古今处世法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必然会迫使人们为成功而奋斗,为人生而规划。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管你是身居高位,还是市井平民。所以,交际应酬也就成了人生的一大必备功课。
不过,要想把交际应酬解说得清清楚楚,却又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达能贤士都视交际应酬为一门特殊的学问,道理规则虽不少,个人能否领悟则是另一回事。而那些人生最后得以成功的人,也大都能懂得看透人心,懂得运用交际应酬的技巧和策略。
有人说,交际应酬就是人们每天生活的一个道具。其实不尽如此。通俗一些说,交际应酬还是处世待人的度量衡,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和高尚的艺术。如今,人们都已认识到,只有交际应酬的能力到位,生活和工作才能如沐阳光:相反,则会面临家庭、事业的极大窘境。
当然,在交际应酬活动中,光凭满腔的热情也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必须了解和学会运用众多的原则和方法。如果交际应酬得恰当得体,就能够广结人缘,沟通感情,增进了解,促进协调,达到成功。而如果不讲分寸,交际应酬过多过滥,则会弄巧成拙。所以,虽然交际应酬会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但毕竟有它的自然规律,这就是古今中外成功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有关交际应酬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学会善用这些交际应酬规则和技巧,你就会为自己的成功开辟出一条不可多得的捷径。
《图解交际术》正是基于如上考虑,在借鉴了其他同类文献有益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大量贴近生活或工作的事例,并运用精致的300多张手绘图,形成一种“左文右图”的模式,且用凝炼的笔触、生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化解了看似玄秘而又实用的交际应酬学。如:交际应酬潜规则,职场交际应酬,公务交际应酬,宴会交际应酬,情场交流,特定人和特定场景交际应酬,难事的交际应酬及交际应酬的误区等。
《图解交际术》可以说是“交际应酬”领域较为全面而又实效的一部图书,一定能给广大读者的美丽生活和辉煌事业起到“助力器”的特别作用,让你真正做到“品读经验,把握人生”!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