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夜芳华/青年原创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杜涯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女人的《活着》杜涯作品。

北大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著名作家刘庆邦、阎连科;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联袂推荐!

《夜芳华》是一部因为质朴和真情而倍显珍贵的小说。娓娓道来的叙述,把每一个读者带回记忆中的那个年代,使我们看到自己的身影和我们曾经有过的生活;让我们记住自己,也记住别人,看到我们的来路,也感觉到我们的去路。

内容推荐

杜涯作品。

《夜芳华》写的是底层小人物杨道芳的悲苦传奇,她大半生的屈辱。作者的笔触深入医院、监狱、黑社会、煤城生活的众生相之中,叙述细致而沉稳,使文学虚构带上了实录的特征。

《夜芳华》主人公的独特经历是一个人的经历,但它却密切联系着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主人公的命运和小说对中原风情风物的描绘给人以深刻印象。

试读章节

6岁的那年春天,杨道芳开始有了关于人世的记忆。

她开始记得他们一家人所生活的平房区,横七竖八的狭长的胡同,不同人家的大小不等的庭院,早晨从一些庭院里飘出来的淡蓝色的煤烟,哪户上早班的人家开了大门,骑自行车走在胡同里的声音,自行车的声音消失后,不一会儿又响起了“豆腐脑”、“油茶”的散淡的吆喝声,渐渐地,散淡的吆喝声在胡同里远去,消失在早晨的尘烟里了。

她记得天大亮后,平房区开始嘈杂起来,远远近近的开门声,主妇们趿拉着拖鞋到胡同里倒垃圾的声音,大人们吆喝孩子到街口去吃早饭然后上学的声音,上班的人们推着自行车出了大门匆匆走在胡同里的声音,有的人在胡同里遇见后会匆忙打个招呼:“哎,老李,前天你说的那事我今天再帮你问问,晚上给你回个话。”“行啊,那就麻烦你了,老徐……”

这样嘈杂的声音要在8点钟以后才能在平房区渐渐落下去,然后从很远处隐隐传来了公交车售票员报站的声音,宣传车大喇叭里喊出的“大跃进”、“火热斗争”的声音,哪个工厂的院子里传出的郭兰英用嘹亮的嗓音唱《我的祖国》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隐隐的,隐隐的,在风里一会儿有,一会儿无,这就是离平房区的人们不太远但也不太近、似乎与他们有关又似乎与他们无关、似乎他们就置身其中但又似乎置身其外的市声和当代生活了。

杨道芳记得大人们上班走后,四周的嘈杂声渐渐落了下去,平房区恢复了平静。太阳逐渐升高了,一些麻雀在院落里和墙头上喳喳叫着追过来追过去,似乎有着它们自己的小小的纠纷和欢乐。谁家的院子里响起了孩子的打闹声和哭叫声,不一会儿也便止住了。到了10点左右,胡同里按时地相继响起了“小磨香油”、“补锅补盆”、“磨剪子来抢菜刀”的吆喝声,每日相同的吆喝声,永远不变的音调,悠长的音调里似乎有着半生的忧伤,半生的落寞、无奈,半生的知足安乐、平静和接受,然后渐渐地,悠长的音调相继远去了,半生的忧伤无奈,或知足安乐,也远去了,消失了。

她记得住在平房区的大都是居住多年的被称为“老住户”的人家,许多人家的小院子里都种了遮荫或观赏的花木,种了槐树、桐树、桃树、夹竹桃、石榴树、芙蓉花、迎春花、腊梅等,春来冬往,寒暑交替,这些花木四时无声地开花或无声地凋落,平房区也便常年有了一种平静而又安详的氛围了。

她记得她家位于平房区的东边,紧邻的那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叫槐荫街:从家里出来,向东走20多米长的小胡同,再向南走30多米长的小胡同,便走到了槐荫街上。她后来知道,像槐荫街这样的小街在平房区从南到北共有四条,从每户人家出来,都要走一些横的或竖的小胡同,才能走上小街。有时她被哥哥领着和几个孩子一同跑到平房区的最西边,会看到西边紧邻着的京广线,每隔10多分钟便会有一列火车轰轰驶来,震耳欲聋地隆隆驶过,然后便喷着白白的浓烟消失在北边或南边的铁路线上了。

她记得她和哥哥以及小伙伴们总是把脸贴在铁栅栏上看那些来往的火车,那是一道长长的铁栅栏,拦在了平房区和京广线之间,将通往西边的路隔断了,所以住在平房区的人们若往市区去,从胡同出来后,只能沿小街往东走,走到小街尽头,便到达了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沿大街人们便可以去往市区里边的任何一处地方了。

她记得她6岁那年她的哥哥杨道辉已经10岁了,每日放学后和一群小伙伴满街里跑着玩“打仗”的游戏,一天到晚搞得身上脸上非灰即土。她记得有时星期天,她和哥哥杨道辉被爸爸用自行车带着到市区里的公园去玩,她坐在前边的横梁上,10岁的哥哥坐在车后座,走在胡同里,碰见的熟识的老街坊纷纷和爸爸打着招呼:“老杨,歇班呢?”爸爸笑着答:“哎,歇班,带他俩出去转转。”有的女性街坊会拉着杨道芳的小手惊呼:“哎哟,这是你家芳芳吧,这才几岁呀,咋长这么漂亮啊?这要是长大了,还不知咋样好看呢!”爸爸谦和地笑着,“哎,哎”地应着,那谦和的笑里却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和骄傲了。

杨道芳记忆最深的,是她家的庭院。

她家有三间平房:两间正屋,一间东屋。而她首先记得的是她家的那个小小的、大约只有30平方米左右的庭院,她之所以最先记得这个小小的庭院,是因为庭院中有一棵很高的桐树,6岁的那年春天,杨道芳从屋中走出,来到庭院里,抬头便看到了满树粉红的花束,高高地在风中,轻摇着,绚烂着。此后的每年春天,庭院中的桐树便开一树粉红的喇叭花,一束一束明艳地伸展着,盖满了整个庭院,整个庭院里便都是桐花的淡淡香气了,香气在庭院里盛不下,便向左邻右舍和近旁的胡同里弥漫去,飘散去,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左邻右舍和近旁的胡同里便整日都飘散着桐花的淡淡香气了。

杨道芳记得,那年夏天,庭院里桐树的浓荫伸到了平房顶上,将整个院落都浓浓地遮盖起来,庭院中便阴凉无比了,连蝉的叫声也不那么热烈了。很快地,蝉声退了,夏天过去了。秋天的一天,她从外边跑回家,一进入大门口就看见了满庭院的秋天的光亮,桐树的叶片在枝头变黄了,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凋落后,已变得疏落。秋天的阳光就透过桐树的叶片洒落下来,于是从屋顶到干净的地面,整个庭院都被笼罩在了柔和而明亮的光中了。

接着她看见妈妈坐在院中的小凳止,正俯身剪一件爸爸的蓝上衣,那是改做给哥哥穿的。妈妈那时30来岁了,白皙,漂亮,但脸上没有血色,衣着也很破旧。杨道芳跑进大门时,妈妈正剪到腋下的拐弯处,所以她剪得很认真,没有抬头看杨道芳,忽然杨道芳看见妈妈剧烈地咳嗽起来,接着起身跑到墙角,向一个痰盂里吐了一口带血丝的痰。杨道芳似懂非懂地意识到:妈妈病了。

接下来的岁月,杨道芳的记忆里开始有了药香,是中药的香气,妈妈每天都要把一袋散发着苦苦的香气的中药倒进一个黑黑的药锅里,添上水,放到炉子上,咕嘟咕嘟地煎上一阵,然后将浓浓的黑黑的药汁倒进碗里,过一会儿喝掉。妈妈煎药的时候,苦苦的药香就会在庭院里飘散开来,像春天桐花的香气一样向庭院外飘去。让杨道芳不高兴的是,妈妈总是不抱她,当她张着小手朝妈妈扑过去时,妈妈总是赶忙把她推开,有几次杨道芳感到受了委屈,就哭起来,她看到妈妈有些难过而无奈地把她抱到膝盖上,若刚好给爸爸看见,从来对妈妈很和气的爸爸就会忽然对妈妈发起火来:“快把她放下,要是传染给她咋办?!”妈妈就会像做错事的孩子似的,不好意思地笑笑,把她又放到地上。那时杨道芳就会想:是爸爸不让妈妈抱她,而妈妈怕爸爸。P1-4

序言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自2008年4月起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推出并启动了“青年写作爱好者作品征集出版”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青年写作爱好者的作品纷至沓来。我们组织专家委员会和出版单位反复审读、严格把关,遴选出优秀作品,以“青年原创书系”的形式陆续扶持出版。

组织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是政府行政部门推出的一种出版创新模式,目的在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不仅是出版成果的消费者,更是出版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实践者。青年人激情飞扬、勇于开拓、熟悉生活、热爱生活,是出版业的未来和希望。当前,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机制和出版业向市场转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出版存在原创活力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现象突出,原创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不鲜明,原创作品和人才低迷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持久地实施这项工程,为青年写作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实现理想与梦想的广阔渠道与空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着力发掘培植一批有潜质的写作新人,为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培育新生力量,丰富出版资源。

为深入推进“出版原创推新工程”,进一步拓展作品征集范围和形式,提升征集作品质量和数量,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与盛大文学有限公司于2009年2月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青年原创作品的发掘与出版。从此,凡发表在起点中文网出版频道的原创作品,均将参与“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由盛大文学公司评选后进入“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的遴选程序。此举,为广大青年原创作者施展才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畅通的渠道。

“青年原创书系”推出的这些作品,一方面显示出了青年作者们不凡的创作潜质;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新”,所以在艺术创作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相信,有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有青年写作爱好者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原创书系”一定会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原创作品,“出版原创推新工程”也一定会朝着“推出新人、打造精品、引领导向、繁荣出版”的目标迈进!

“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组委会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里展开的悲苦而又曲折的世间万象,凝聚着作者的善良与悲悯之心。由此你会联想到俄罗斯那位伟大作家对于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底层人们的关怀与同情。

——谢冕(北大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

诗意化的小说是小说创作的最高境界。杜涯的这部《夜芳华》就是诗意化的小说。

——刘庆邦(著名作家)

这是一部因为质朴和真情而倍显珍贵的小说。娓娓道来的叙述,把每一个读者带回记忆中的那个年代,使我们看到自己的身影和我们曾经有过的生活;让我们记住自己,也记住别人,看到我们的来路,也感觉到我们的去路。

——阎连科(著名作家)

这是一部叙传式的长篇小说。主人公的独特经历是一个人的经历,但它却密切联系着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主人公的命运和小说对中原风情风物的描绘给人以深刻印象。

——孟繁华(著名文学评论家)

《夜芳华》写的是底层小人物杨道芳的悲苦传奇,她大半生的屈辱。作者的笔触深入医院、监狱、黑社会、煤城生活的众生相之中,叙述细致而沉稳,使文学虚构带上了实录的特征。

——宋琳(著名诗人)

在我看来,作者对于女主人公杨道芳的遭遇和坎坷命运的抒写,其深度和煽情度,堪称中国女性版的《活着》。

——陈均(中国艺术研究院讲师、北大中文系博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6: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