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粤派地产(可复制的成功密码)
分类
作者 决策资源房地产研究中心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书里一日,世上一年,当专家还躲在书斋里挠破头地想给这些地产大鳄们找一个更贴切的定义之时,万科、合生创展、富力、碧桂园、恒大、金地及雅居乐,这诸多源于广东的地产巨头,已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天空上恣意地翱翔了多年。以他们为代表的“粤派地产”已经奠定了全国地产版图上的霸主地位,他们的运营理念和做产品的方式让全国地产商为之瞩目,“中国楼市看广东”实至名归。

研究粤派地产,最重要的是要看,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他们在这个行业里如何确定打法,如何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都做了什么实际的事情!

内容推荐

共性分析,个案点评:为了详尽介绍粤派地产经营模式,本书先从共性上总结该派别的制月生策略,再对粤派地产中的标杆企业做个案分析,供读者参考分析自身企业的发展态势,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一流派别,一流名企:本书精选了粤派地产的龙头企业:碧桂园、富力、合生创展、金地和雅居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先进商业模式和管控模式的学习,了解其先进管理方式,从而借鉴以推动企业自身长足发展;内容深刻,标识创新:为了避免读者对长篇文字的枯燥感,全书添加了很多醒目标识和文字,如环环相扣、点睛等内容,提炼文字要点,确保文字的生动性;理论说明,案例诠释:本书精选新经典案例和实用性资料,以配合全书每章的理论说明,鲜活地展示了标杆形象,为读者全面了解五大粤派地产名企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

目录

本书缘起:粤派地产领跑中国地产品牌

第一章 派地产——市场化运作的杰出代表

 第一节 粤派地产——段辉煌的历程

一、粤派地产华南起步

二、粤派“北伐”势如破竹

三、珠长对话:粤商大力深耕长三角

四、粤派地产搅动地产界风云

 第二节 在扩张渗透中融合壮大

一、粤派地产的三种类型

二、核心优势使粤派地产不断获得市场

三、在渗透中融合,在扩张中壮大

四、确立新粤派地产文化

五、标榜与其他派别的个性化差异

第二章 粤派地产——商业管控模式

 第一节 粤派地产——商业管控模式

一、从香港模式到美国模式

二、粤派地产最早向香港模式取经

三、从模仿走向创新

四、粤派模式所向披靡

 第二节 粤派地产的管控模式

一、经营体制:快速决策,灵活公关

二、上市融资:获取更广阔的资金来源

三、成本控制:全产业链+压缩土地成本+一体化开发

四、人才战略:山高人为峰

五、产品策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六、经营走势:经营城市,壮大自己

第三章 碧桂园——超凡实力,缔造传奇

 第一节 商业模型——低成本低价格开发

一、成本策略——成本低价、开发快速

二、碧桂园的四大企业性格特点

三、碧桂园的五大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融资策略——运用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

一、通过重组搭建上市架构

二、重组上市阶段的财务安排

 第三节 成本控制——低成本之上的快速盈利

一、低土地成本的三大秘诀

二、低成本规模化开发

 第四节 品牌策略——创新和诚信赢和是企业长久发展

一、创新:品牌发展的驱动力

二、诚信:品牌发展的基石

三、独特的规模化“五星级配套连锁体系”

 第五节 营销策略——“组合拳”和“低路品牌”营销双保险

一、独有的经营与营销特色的“组合拳”

二、“低路品牌”的五大营销出路

 碧桂园经典案例

 典型案例一:碧桂园凤凰城发动别墅革命

 典型案例二:碧桂园假日半岛一一五星级度假式生活

第四章 富力——富而思进,力创新高

 第一节 商业模型——一体化地产运营之道

一、十四年成为行业领跑者

二、一体化地产运营的盈利模式

三、稳健和创新是未来的发展之路

 第二节 成本控制——全产业链占据

一、良好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盈利的关键

二、富力成本控制的三大特点

 第三节 发展战略——力发六区,全国布局

一、雄厚资本和经营理念成扩张利器

二、富力——粤派地产的典型发展战略分析

三、富力快速成长的八大秘诀

四、富力发展模式六大战术

 第四节 产品策略——以客户为导向

一、富力产品的十个特点

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战略

三、富力产品开发全面升级

四、富力产品的三大营销策略

 第五节 企业文化——富而思进,力创新高

一、富力企业文化之雏形一一“家文化”

二、富力企业文化之发展一一“给能人一个空间”

三、企业文化之核心一一“能人所不能”

四、“善义为本,和谐创世”的企业精神

 富力经典案例

 典型案例一:富力桃园一一缔造广州人满意的家

 典型案例二:富力银禧花园一一打造广州的“菲格拉斯”

第五章 合生创展——合则生准则优

 第一节 商业模型——组合经营模式

一、合生创展开发风格:低调运作,高调扩张

二、合生刨展发展历程:16年,飞速扩张

三、合生创展全国业务发展状况

四、合生创展的三大商业策略

 第二节 融资策略——前瞻性资本运作

一、上市融资实现第一次跨越

二、国际合作开动第二轮资本运作

三、并购珠江投资缓解融资压力

 第三节 发展战略——立足中心城市,以点带面

一、合生创展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

 第四节 运营策略——灵活适应市场需求

一、超前眼光的低成本土地储备策略

二、纵向的一体化成本控制

三、合生珠江交叉混合策略

四、规模化大盘开发模式

 合生经典案例

 典型案例一:合生创展骏景花园一一大型高绿化低密度园林社区

 典型案例二:合生创展国际花园营销策略一一合则生准则优

第六章 金地——专业之道,惟精惟一

 第一节 商业模型——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

一、金地二十年发展历程

二、金地商业模式的五大核心竞争力

三、尝试新业务的拓展

 第二节 发展战略——未雨绸缪,快人一步

一、“做中国最有价值的地产企业”

二、成长期一一从区域型企业开始

三、壮大期一一全国性扩张战略

四、未来发展战略一一规模·速度·国际化

五、结构优化的土地储备战略

六、多元化的未来业务走向

 第三节 治理结构——在相互制衡中齐头并进

一、股份制改造

二、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

三、上市带来治理结构二次转型

四、金地内部组织管理架构

 第四节 产品战略——找准客户,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一、金地产品体系的三大特点

二、金地产品客户价值最大化

三、产品定位中产阶层为主要客户

四、顺应市场进行产品收入结构调整

五、“新产品主义”以客户为导向

 第五节 企业管理——高凝聚力、强执行力

一、个性的管理团队和管理风格

二、长期激励机制保证管理层忠诚度

三、“专业之道,惟精惟一”的企业文化精神

 金地经典案例

 典型案例一:金地·梅陇镇一一新产品主义的创造

 典型案例二:金地·格林小镇一一线性景观引发住宅景观设计革命

第七章 雕居乐——远见、心建、共建未来

 第一节 商业模型——多元化开发

一、16年,从中山到全国

二、多元化发展,造就地产航母

三、步步为营的扩张策略

 第二节 融资策略——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

一、香港上市,插上资本和土地两个腾飞的翅膀

二、2008年,联姻大摩财务避险

 第三节 发展战略——保证质量,“农村包围城市”

一、老品牌高品质

二、“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大放异彩

 第四节 营销策略——新的营销点子层出不穷

一、“美女秀”’营销

二、研究客户进行营销

三、新媒体时代,启动地产营销新模式

 雅居乐经典案例:

 典型案例一:广州雅居乐花园一一创建欧洲风情花园社区

 典型案例二:中山凯茵新城一一低密度的高尔夫球贵族府第

本书结语:粤派地产的成功是文化上的成功

试读章节

一、粤派地产华南起步

1.萌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1)“东湖新村”成为粤派地产的标志性起点

作为粤派地产标志性的起点,1979年12月21日,“东湖新村”小区打下第一根桩。“东湖新村”在不花国家一分钱、中外投入资金不足港币1000万元的情况下,共盈利港币数千万元。

(2)广东第一批房地产企业诞生

198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了有关房地产开发业商品化的有关政策,拉开了房屋和土地商品化的序幕。1981年秋天,深圳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迎来了第一个业主。1982年,奉国务院、中央军委之命,基建工程兵所属共2万人南下参加特区建设,就地改编为深圳市早期市属房地产施工企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州第一批房地产企业诞生,它们大多是由原来的国家机构演变而成。至此,作为一个泛地域企业群体,粤派地产形成广州、深圳两大中心。进入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

2.起步与挫折(1980-1994年)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房地产业基本上还是国企的天下。与此同时,在广东各地都活跃着大量乘坐三菱越野吉普和丰田皇冠的工程承包商。1991年8月22日,新华社记者王志纲和田炳信发表《珠江三角洲启示录》,发起对这片土地的全国性的思索。1992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办法》等出台,与此同时,港资地产商也初次进入广东。

这一时期中国整体经济出现强力起飞。房地产在开发和销售方面,基本上以香港模式为准,而商品房的销售对象也主要是华侨和港澳同胞。与此同时,房地产领域出现大量投机行为,到1993年,国家意识到信贷失控的风险,开始实施双紧政策。

3.隐忍与等待(1994-2002年)

(1)粤派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低迷时纷纷成立

1994年,随着宏观调控展开,经济硬着陆,广州房地产市场出现长期低迷,但在房价涨幅放缓的市场中却充满市场机会。有趣的是,现在在市场上总资产最大、表现最活跃的粤派房地产企业,都是在那时期纷纷成立的。如,1993年李思廉和张力创办富力集团的前身天力集团,合生创展开始拿地开发华景新城,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创办恒大集团等。1995年,深圳房地产方面遭受重大挫折,由于楼盘放量过大,一年内楼价降幅30%,市场一度陷入低迷。但随着香港回归的临近,逆转局面很快出现了,深圳房地产市场需求在1996年以后受港澳影响比较大。1996年后的高峰期,每个楼盘超过一半的客户是香港人,个别楼盘可能有八成客户是香港人。在此刺激下,一些在危局中存活下来的开发商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这一阶段,万科、中海等企业逐渐成为市场领跑者。

(2)粤派地产在等待中发展

珠江三角洲二线城市在这个阶段还相对沉默,虽然1992年中山已经有雅居乐了,1995年顺德已经有碧桂园,但这两个楼盘主要面向港澳消费者,本地市场并未启动,因此不具代表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令不少香港中产纷纷成为负资产,原来以香港拉动的市场急剧萎缩,对广、深市场均构成重创。但转机的伏笔也在此时埋下,1997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宏观政策,由于时滞,效果需待2004年才显现。

在广州,1998-2000年,各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销售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2001年,华南板块更是以其大盘时代的规模效应令全国刮目。但由于土地成本低廉、居住需求强劲,大盘时代的辉煌也遮掩了广州开发商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弱点。与此同时:深圳在中海、万科等高度规范化的企业带领下,逐步向企业竞争力的内核发展,并开始寻求扩张布局。在广、深两大策源地的辐射下,珠三角二线城市在2000年开始形成房地产销售、策划系统。

4.复苏与扩张(2001-2008年)

(1)市场练就粤派房地产企业的“内功”

回顾粤派地产的发展历程,正是那段隐忍与等待的时期造就了粤派地产。由于2003、2004年经历过宏观调控的风暴,广东消费者对楼价升值预期十分理性,且对户型、价格等实在的因素十分敏感。在外来资金稀缺的情况下,整个粤派地产的利润率都远不如前,广州、深圳地产商纷纷把注意力转向“内功”,从而形成粤派地产务实、细致、勇于创新的风格特质。在“北伐”之初,粤派地产的优势显而易见。王志纲对粤派开发商北伐的观察是:作为后来者,广州开发商拿的几乎是二手地,而且区位不佳,但广州的开发商还是有盈利的空间,其产品还是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说明广州开发商在产品打造、成本控制、经营管理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粤派地产在扩张中成长壮大

2001-2004年,广州地产市场的利润率已经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而深圳此时也已经开始实行土地紧缩政策,北伐成了粤军的关键词。2001年开始,合生创展已经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布局,而一些标志性事件,如,2002年2月富力地产在竞标中以31,5889亿人民币豪夺地王,2002-2005年北京星河湾投入15亿誓夺北京“状元”,2005年3月万科与南都联姻布阵珠三角等,都代表了广东开发商占领全国市场的雄心。

1992年,万科从深圳纵身一跃跨入上海楼市,然后又陆续进军北京、天津、沈阳等各地,揭开了广东地产企业“北伐”的序幕。在世纪之交,合生创展、珠江投资、富力地产、宏宇集团、城建等广州本土地产大鳄纷纷北上进军京津、华东,西部等区域,更是开始全面惊动全国业界;而近年来,从各种渠道完成融资的碧桂园、恒大、雅居乐、奥园、保利等地产巨头闪电出击全国各地,更形成了粤派地产企业纵横驰骋华夏大地波澜壮阔的图景。

到目前,广东实力派房地产企业几乎已全线展开了异地扩张,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中,随处可见粤派地产商的身影。在一直都强调区域化特征极强的房地产行业,是广东房地产企业率先举起异地开发的大旗,也是广东房地产企业真正群体性成功地大规模投身了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在目前和今后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粤派地产将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1.“北伐”势如破竹

(1)万科跨区域发展揭开粤派地产“北伐”序幕

王石回忆万科最初的跨区域发展时,颇有一点无奈的意味。从深圳起家、总部也设在深圳的万科,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的东风吹绿深圳的时候,因种种原因,万科在深圳老家却“拿不到地”了,被迫“出走”上海,开始在上海郊区开发万科城市花园,从而在异地市场一炮打响,继而进军天津、北京、沈阳等地。直至1996年万科重回深圳,当时的万科已是全国性的房地产企业,几乎没被认为它是深圳房地产企业了。

(2)以北京为全国扩张的制高点

广东发展商真正集体性的“北伐”则在世纪之交,首站选择了全国制高点首都北京,而这次“北伐”显然是有备而来的自动性、战略性布局。合生创展联手珠江投资无疑是本次广州地产商北伐的领军者。2001年起,珠江合生在北京一口气推出了珠江骏景、珠江罗马嘉园、珠江绿洲、珠江帝景等多个规模颇大的项目,随后又在天津布局过万亩的京津新城,这艘自广州驶出的“地产航母”仿佛一夜之间名动京城。富力地产的进京之举也是一鸣惊人。2002年3月,当富力以近32亿元地价一举拍得北京广渠门地块,并迅速开发出现在的北京cBD超级大盘——富力城,随后再接连出手在京津拿地开发,北京迅速成为富力的双总部之一。另一个富有代表性的是宏宇集团的进京,与合生创展、富力等高速开发模式不同的是,黄文仔三年磨一剑,换得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惊艳京城的豪宅地标——北京星河湾,开盘六个月就摘下了北京当年的单盘销售额冠军。

P8-11

序言

稍懂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岭南画派”,它意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其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派系。

艺术派别得名的由来或按画家活动的地区或出身地,或按艺术表现的特点。显然,“岭南画派”是按地区命名而来。这个分法曾令该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非常不满,因为它狭窄的地域性违背了艺术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发展精神要求而容易被误解为不会吸纳异己营养的小团体。

艺术上的事情,外行不好论断。在商业领域内,称谓和派别远不及商业模式和盈利效果重要。

因此被划分为“粤派地产”的王石、杨国强等地产商们则豁然很多,他们似乎也认可这个身份。

“粤派地产”2005年前后声名鹊起,被业内人士所熟悉,“实在、兼容、理性、开拓、细腻”等词汇俨然成为“粤派地产”的标志性符号。

房地产业内有如此说法:炒概念数北京,看细活去上海,讲创新在深圳,论全面到广州。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京派精通“概念造势”功夫,更擅长对文化、概念的导入;海派则精明、注重细节,关注市场实效和资源整合;而广东地产商做的是产品,手法重实用性,善于贩卖,在户型设计、园林景观、配套规划等方面独具匠心。这似乎说出了粤派地产的核心价值,但这仅仅是人们对三地地产文化表征的直观印象,还够不上定义“粤派地产”的高度。

书里一日,世上一年,当专家还躲在书斋里挠破头地想给这些地产大鳄们找一个更贴切的定义之时,万科、合生创展、富力、碧桂园、恒大、金地及雅居乐,这诸多源于广东的地产巨头,已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天空上恣意地翱翔了多年。以他们为代表的“粤派地产”已经奠定了全国地产版图上的霸主地位,他们的运营理念和做产品的方式让全国地产商为之瞩目,“中国楼市看广东”实至名归。

研究粤派地产,最重要的是要看,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他们在这个行业里如何确定打法,如何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都做了什么实际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编本书的初衷。

主编

后记

一切自我认知,都以外在参照系为镜。粤派地产的自我定位,是在京派、海派地产迅猛发塍后才被摆上议事日程的。近年来,业内一直有“炒概念数北京,看细活去上海,讲创新在深圳,论全面到广州”的说法。在人们印象中,广东地产商做的是产品,上海楼盘卖的是个性、文化,北京人更偏重文化概念炒作。但这些印象都是人们对三地地产文化表征的直观看法。事实上,jJH有深厚商业文化传统的广东所孕育的粤派地产,骨子里透出的是一种兼容并蓄、平和内敛的精砷气度。

1.粤派之“神”——不事虚荣

粤派地产之“神”,汇聚自南粤大地的人群。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是产品供给结构的最终决定者。与文化氛围浓厚的北京相比,概念炒作在广东难以奏效。一方面,重实际轻理念的小市民性格阻碍了广东人对概念的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前沿,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开放、开拓和应变性的广东人也并不容易被玄之又玄的概念打动。

与物质、前卫的上海相比,广东人不重视价格的尊崇和地位的显赫。在平等、开放的市民气质里,广东人更重视的是实际的生活享受,而非某种生活方式带给自己的身份识别。因此为了打动广东人,粤派地产也少有把奢侈、虚荣作为卖点。

2.粤派之“根”——务实进取

粤派地产之“根”,深植于其所在的地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成型的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以广州、深圳、香港三个中心城市为中心的三极。其中,广州有超过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悠久的商业文明;深圳在25年内从平地崛起,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开拓者;香港被老牌帝国主义强占百年,在弹丸之地上建立起自由的经济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制度。

正是由于粤港深三极并存,粤派地产从诞生之日起,就兼具广州之厚重务实、深圳之开拓进取、香港之自由奔放等多元化精神,从而形成了粤派地产包容进取的性格。

3.粤派之“势”——乘机而盛

粤派地产之“势”,蓄积于其形成的时机。粤派地产肇始之初,恰逢住宅商品化刚刚开始,40年之内,2~3代人、4亿城市人口和进城人口急需改善居住环境的时期,这一庞大的需求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十多年持续发展的黄金机遇。

事实证明,广东凭借悠久的商业传统和市场嗅觉,迅速抓住了这一机遇,加上港资在改革开放之初大量流入珠三角地区,也令港人内地置业成为热潮,广东在获取资金和开发经验上得天独曙。在多重条件的刺激下,粤派地产商迅速成长壮大。

在南方独有的文化氛围下,粤派地产逐渐形成张扬而不张狂、沉稳而不沉闷、激情而不矫情的性格特质,并在一系列扩张中将这一气质发扬光大。

提出粤派地产,是为了一种风格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价值的认同。然而究竟粤派的文化价值在哪里?

1.兼容并包——快速成长的第二动力

粤派地产既包括本土成长的开发商,也包括长期在岭南参与城市开发的发展商,他们都植根于岭南这块土地,靠山面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个性。

一方面具有山一样务实内敛的品质,另一方面则富有海一样开放与博大的胸襟,这就是粤派地产承继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粤派地产的文化就是多元化,兼收并蓄。跟粤菜相比,粤派地产的最大特点是兼容性。广东地产企业可以用国内、国外的人才,是最早打破地域限制、引入国际技术的。其次是体制突破最早,当北京的国有企业还在主导市场时,广东民营企业已经主导广东市场了,所以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兼容性的。继续发扬兼容性,粤派地产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2.务实谦逊——粤派地产最大的优点

务实,是粤派地产文化的主要特点。务实的态度,是他们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秘诀。粤派的务实不是追求名利和地位,而是追求内在的安全。务实的主要原因是粤派地产商对人文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粤派和京派、海派的区别。就像北京星河湾一样,一开始遭到北派发展商的嘲笑和不齿,然而一开盘,却震动了整个京城地产界,它的法宝是什么?品质!

粤派地产的务实还在于能够理解消费者,理解他们的居住文化和购买文化。在南方做本土文化,到北方则需要结合当地的销售文化和居住文化。粤派地产的显著竞争力除了实在,就在于他们非常了解消费者的居住文化。

3.善于把握规律——粤派地产优于其他派别的能力

房地产业不单单是和土地和房子有关,它牵涉的范围非常广,所以一个成功的发展商,一定是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跟京派的区别,粤派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理把握不同地区的规律。把握规律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是尊重环境、尊重市场、尊重购买者。尊重是粤派地产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在深圳体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粤派地产的一部分,深圳地产在市场的开发方面做得很出色,一是市场化程度十分高,深圳的开发商不玩概念,十分务实,一直在发展地产的路上不断进行实践和创新;其次是市场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很高,打造了不少精品楼盘,这些楼盘就是城市对外的样板房。这和一个城市的地产和城市的文化特质有关。只有尊重,才能有这样的成绩。这也是体现了粤派地产的特点——在市场不断变化的今天,只有深刻认识了房地产市场供求规律,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规律,才能把握房地产利润的切入点。粤派地产能够把握住市场局势,这就是他们把握事物规律的能力。

4.敢为天下先——争取更大市场的先决条件

回顾广东地产的发展历程,由于得改革开放之先行风气,粤派地产创造了第一个房产证、第一个涉外商品房小区、第一个物业公司、第一个样板房、第一个会所……由于临近港澳地区,粤派地产商往往能最先接触到新的理念,并学以致用。十多年前,住宅小区概念由一批淘金内地的香港地产商带到了广州,楼花、会所、代理制、物业管理模式等也是由他们带入。得改革开放之先的广州地产商在此契机下,敏锐地发现“拿来主义”也依然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更难得的是他们能结合本地特色成功改良。正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使粤派地产能把握这个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局势,在领航的阶段上,再往前进一步。

5.精益求精——粤派地产品牌的第一保障

粤派地产发展了十几年,水平已经很高,以往的粤派手法重实用性,善于贩卖产品,在户型设计、园林景观、配套规划等方面独具匠心。为了进一步提升,粤派地产从产品多元化上下工夫。对开发商来说,要有更多的手段去定位自己的产品,从产品设计本身到产品体系服务体系都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消费群体,做有针对性的设计,令产品定位更加清晰。对于深圳地产来讲,在“精”字上下工夫,深圳的土地越少,他们就把东西做得越精。地产企业在扩张中也要注意讲究产品的个性和标准化,即产品既要满足不同阶层人的需要,也要照顾各地人们对产品的不同需要。

三、粤派地产地产未来的文化修炼

虽然机遇和危机都是沉默的,来去自由,从不言语。但在辉煌下掩蔽着的阴影,却突然攥住人们的心灵。当不少人还在为过去29年的辉煌沾沾自喜、歌功颂德时,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反思。

从不断模仿到自主创新,粤派地产走过了不少弯路,同时也获得了不少深刻的教训。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联系起来,是他们一直追寻的问题。追求港式或者欧式,或许都不是粤派地产的最终出路。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指明了粤派地产的发展方向。近几年,粤派的发展商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引进国外的技术只是来改造我们的硬件问题,但在精神与文化品位上还原到本来的面目,使他们更具有民族化的价值。建筑业要含有一种文化的特色,不能把历史的文脉给断了,否则就无法传承民族的优秀品质。

四、成功来自自身文化的成功

房地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区域性极强的市场,各地的政府等种种关系梳理、各地的住房需求、市场环境等有诸多不同,房地产企业异地扩张过程中“水土不服”而进展缓慢甚至刹羽而归的现象并不罕见,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许多房地产大鳄当年进军广卅l之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到目前存活下来已屈指可数。

粤派房地产商成功地纵横驰骋于全国各地楼市,正在成功地颠覆房地产“区域性”的樊篱。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市场成功的背后有其必然的逻辑。广东作为千年商业文明和岭南传统文化孕育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发源地,作为民营和股份制房地产企业起步最早的区域,作为房地产市场化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作为购房者最成熟理性的市场,从这里成长壮大起来的粤派地产经过千锤百炼,形成了其核心的文化价值,粤派地产的成功正是来自身文化的成功。

虽然粤派大多地产巨头的成长仅十余年的历史,但凭借自身的核心文化价值,加上经历过最残酷的市场风雨洗礼,粤派地产企业相较全国其它地区的同行,它们已更具成熟的风范。未来的中国楼市,真正掌握市场话语权者,必将是粤派地产领袖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