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廖廖可数的历史畅销书大家唐德刚独家对话。
一般人对口述自传的了解,大抵是从唐德刚这部《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这是唐德刚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公布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刚所保存并经过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的。
本书特别附录:胡适手绘故乡地图,胡适手书父母生卒年代及徽州「经解三胡」,胡适亲笔所拟口述自传大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作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代廖廖可数的历史畅销书大家唐德刚独家对话。 一般人对口述自传的了解,大抵是从唐德刚这部《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这是唐德刚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公布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刚所保存并经过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的。 本书特别附录:胡适手绘故乡地图,胡适手书父母生卒年代及徽州「经解三胡」,胡适亲笔所拟口述自传大纲。 内容推荐 一般人对口述自传的了解,大抵是从唐德刚这部《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这是唐德刚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公布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刚所保存并经过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的。这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 在这里,胡适重点是对自己一生的学术作总结评价,而这评价反映出胡适晚年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简直没有什么出入。唐德刚将其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本书: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目录 写在书前的译后感 编译说明 第一章 故乡和家庭 徽州人 我的家族——绩溪上庄胡氏 第一章 我的父亲 青年期的家难 考试和书院教育 吴大徽的知遇 在台湾任知州和统领 第三章 初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学生生活 与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人士的接触 我对美国政治的兴趣 放弃农科,转习哲学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训练 公开讲演的训练 学习议会程序 对世界主义、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信仰 第五章 哥伦比亚大学和杜威 文科各系的教授阵容 杜威和实验主义 实证思维术 第六章 青年期逐渐领悟的治学方法 《诗三百篇言字解》 《尔汝篇》和《吾我篇》 论“校勘”“训诂”之学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革命的导火线 孤独的文学实验大胆的革命宣言 第八章 从文学革命到文艺复兴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文学革命的数种特征 中国文艺复兴的四重意义 第九章 “五四运动”——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 陈独秀入狱的经过 “科学”和“民主”的定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我和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回合 第十章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国学季刊发行宗旨 我在干些什么 研究神会和尚的始末 第十一章 从旧小说到新红学 第一部“整理过的本子” 新红学的诞生 第十二章 现代学术与个人收获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老子比孔子更“老” 并不要打倒孔家店 双线文学的新观念 再谈谈中国思想史 中古期的宗教 骈体文有欠文明 现代的中国文艺复兴 附录 胡适之先生亲笔所拟口述自传大纲 胡适之先生手书父母生卒年代及徽州“解经三胡” 胡适之先生手绘故乡地图 试读章节 我是安徽徽州人。 让我先把安徽省最南部,徽州一带的地理环境,做个综合的叙述: 徽州在旧制时代是个“府”,治下一共有六个“县”。我家世居的绩豁县,便是徽州府里最北的一县。从我县向南去便是歙县和休宁县;向西便是黟县和祁门县;祁门之南便是婺源县。婺源是朱子的家乡,朱熹原来是在福建出生的,但是婺源却是他的祖籍。 徽州全区都是山地,由于黄山的秀丽而远近闻名。这一带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最后注入钱塘江。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农产品只能供给当地居民大致三个月的食粮。不足的粮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购买补充了。所以我们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况下,为着生存,就只有脱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经商。因而几千年来,我们徽州人就注定地成为生意人了。 徽州人四出经商,向东去便进入浙江;向东北则去江苏;北上则去沿长江各城镇;西向则去江西;南向则去福建。我们徽州六县大半都是靠近浙江的;只有祁门和婺源靠近江西。近些年来[抗战前后],最西的婺源县,被中央政府并入江西。但是婺源与安徽的徽州有长久的历史渊源,居民引以为荣,不愿脱离母省,所以群起反对,并发起了一个“婺源返皖”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统领大陆前几年,婺源终于被划回安徽;但是我听说在中国共产党治下,婺源又被划给江西了。 所以一千多年来,我们徽州人都是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全国的。一般徽州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劳,累积点基金,逐渐努力发展。有的就变成富商大贾了。中国有句话,叫:“无徽不成镇!”那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有关“徽州帮”其他的故事还多着哩。 我们徽州人通常在十一二三岁时便到城市里去学生意。最初多半是在自家长辈或亲戚的店铺里当学徒。在历时三年的学徒期间,他们是没有薪金的;其后则稍有报酬。直至学徒[和实习]期满,至二十一二岁时,他们可以享有带薪婚假三个月,还乡结婚。婚假期满,他们又只身返回原来店铺,继续经商。自此以后,他们每三年便有三个月的带薪假期,返乡探亲。所以徽州人有句土语,叫“一世夫妻三年半”。那就是说,一对夫妇的婚后生活至多不过三十六年或四十二年,但是他们一辈子在一起同居的时间,实际上不过三十六个月或四十二个月——也就是三年或三年半了。 当然徽州人也有经商致富的。做了大生意,又有钱,他们也就可以把家眷子女接到一起同住了。 徽州人的生意是全国性的,并不限于邻近各省。近几百年来的食盐贸易差不多都是徽州人垄断了。食盐是每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日食必需品,贸易量是很大的。徽州商人既然垄断了食盐的贸易,所以徽州盐商一直是不讨人欢喜的,甚至是一般人憎恶的对象。你一定听过许多讽刺“徽州盐商”的故事罢!所以我特地举出盐商来说明徽州人在商界所扮演的角色。徽州人另一项大生意便是当铺。当铺也就是早年的一种银行。通常社会上所流行的“徽州朝奉”一词,原是专指当铺里的朝奉来说的,到后来就泛指一切徽州士绅和商人了。“朝奉”的原义本含有尊敬的意思,表示一个人勤俭刻苦;但有时也具有刻薄等批判的含义,表示一个商人,别的不管,只顾赚钱。总之,徽州人正如英伦三岛上的苏格兰人一样,四出经商,足迹遍于全国。最初都以小本经营起家,而逐渐发财致富,以至于在全国各地落户定居。因此你如在各地旅行,你总可发现许多人的原籍都是徽州的。例如姓汪的和姓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徽州人。其他如叶、潘、胡、俞、余、姚诸姓,也大半是源出徽州。当你翻阅中国电话簿,一看人名,你就可知道他们的籍贯。正如在美国一样,人们一看电话簿,便知道谁是苏格兰人,谁是爱尔兰人,谁是瑞典人、挪威人等一样的清楚。 P13-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