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是勾绘出了一部部绚丽磅礴的民俗变迁史,正因此故,才有了“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一说!
本书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描述清初的一个绝色寡妇——刘三秀的故事,刘三秀所嫁的是豫亲王多铎?还是另一个下江南的端重亲王博洛?到底刘三秀的经历有多传奇?本书为您揭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清福晋刘三秀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高阳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是勾绘出了一部部绚丽磅礴的民俗变迁史,正因此故,才有了“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一说! 本书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描述清初的一个绝色寡妇——刘三秀的故事,刘三秀所嫁的是豫亲王多铎?还是另一个下江南的端重亲王博洛?到底刘三秀的经历有多传奇?本书为您揭晓! 内容推荐 刘三秀是清初的一个绝色寡妇;清人笔记中数记其事,说她于顺治入关后,为下江南的清兵所掳;豫亲王多铎,一见惊为天人,时值福晋新亡,因以刘三秀为嫡福晋。多铎无子,娶刘三秀后,连举两雄云云。刘三秀之事,见于墅西野叟《过墟志》;清史权威孟森说这本书是至为趣味的小说。刘三秀所嫁的是豫亲王多铎?还是另一个下江南的端重亲王博洛?对此,高阳先生另有见解,到底刘三秀的经历有多传奇?请看本书。 目录 自序 前记 第一章 第二章 试读章节 在常熟,若问首富是谁,一定说是“大桥黄家”。“大桥黄家”财旺而人丁不旺,只得父子二人:黄洪、黄亮功。 黄家祖先本姓王,原是陈氏家奴,背主而逃,改姓为黄,住在昆山。到了万历初年,黄洪的父亲黄元甫复回常熟——原来黄元甫的母亲曾受雇于昆山叶家做奶妈,所哺育的那个孩子,长大成人,少年得志,在山西做巡按御史,发了一笔大财,置田常熟,有三千亩之多,感念乳哺之恩,委托黄元甫经理佃租,才得复归故里。黄元甫是个肆无忌惮的小人,每年新谷尚未登场,便将自备收租的船开了出去,争议年成好坏、租额多寡,拍桌打凳地叫嚣不休。佃户不堪骚扰,公议每亩田在正租之外,另外送谷一斗作他的“脚步钱”。至于正租,自然以多报少、明侵暗吞,起码有三成好处。因此不下几年工夫,富名已经在外了。 黄元甫有两个儿子,长子早天,次子就是黄洪,凶恶过于其父,从小好武,从名师练过拳;长大后酗酒渔色,动辄出手伤人。而且,黄洪还工于心计,曾经看中佃户的一个小女儿,是美人胚子,于是找机会借钱给这个佃户,三年不问,仿佛忘掉了这笔账似的,然后有一天突然上门算账,利上加利,照原借数目加了两倍不止,立逼清偿。结果是佃户拿他的女儿抵了债。及至爱弛生厌,打算转卖到广东。女的自怨命薄,寻了短见,她娘家畏惧黄洪,竞不敢追问。 像这样的行径,自然为衣冠中人所不齿,所以常熟的缙绅先生,跟黄洪不但不通吊问,连遇见了点一点头、说句话都没有。钱虽多,身份始终抬不高,是黄洪最大的恨事。 想弥补这桩恨事,在他亦仍旧只能在钱上打主意,想来想去,唯有大治园林,才能装点身份。打定了主意,侵削了主人家的几亩田,作为地基,然后请人画图样,指定要照“严文靖家的格局”。 黄洪的新居,规模跟严家一样,地基也有那么大,围墙也有那么高,但所花的费用,比严家当初所费少得多,因为地基不要钱,工费也很省,勒令佃户替他做工,只管两顿饭就可以了。 工作经年,新居落成,地在常熟东面的众胜桥附近,所以称之为“大桥黄家”。围墙既高且厚,遥遥望去,楼台掩映于高槐长松之间,极其壮丽;但常熟的衣冠中人,不屑一顾,比之于董卓的郦坞,预料他一定及身而败。 不道黄洪非但不败,反而更发达了。原来叶家的家运极坏,有出息的子弟相继而亡,留下的都是败家子,不事生产,挥霍无度,在常熟的三千亩田,四分五裂,尽归他姓。卖田都由黄洪经手,与买主勾串好了,高价低报,另有盘,几乎中饱了一半。 这一来,黄洪不再当催缴田租的“催头”了。好在独子已长大成人,乐得将家业交了出去,逍遥自在地当他的老太爷。 黄洪的独子名叫亮功,是个“跨灶之子”。 黄亮功不如他祖父、父亲那么凶横,但性情之奸狡、心肠之狠毒、城府之深沉,远过于上两代。同时,他的吝啬,几乎亦是绝世无双。 他的生财大道有两条:一是囤积居奇;二是放印子钱。家传本有几百亩田,黄亮功老早就卖掉了,这不能不佩服他的眼光——万历末年,辽东多故,到了天启年间,满洲崛起,已成了气候,增兵守关,靡费大批军饷,都在田赋上面加派。黄亮功看出兵连祸结,非短期内可了,军饷加派了一次就会加派第二次、第三次,受累无穷,不如将田地早早脱手。后来果然如他的看法,田地之“田”,由“昔为富之基”变成“今为累字头”,拱手相送,亦无人敢要了。 这下使得黄亮功对自己的做法更有信心。其时朝政不修,水旱频仍,黄亮功以囤积米谷为主,旁及棉布杂货,低买高卖,日进斗金。而且大秤进,小秤出,暗中侵吞斤两。他做生意还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喜欢以物易物,这样在折算之中,又多一层好处。 黄洪有时自亦不免过问家务,有一次跟他儿子说:“不如花几两银子捐个监生,有事亦可拿这个身份来做个挡箭牌。” 黄亮功一听这话,立刻皱起了眉头,认为先要花一大笔银子上捐,捐了监生又有许多场面上的应酬,不到亦要“派分子”,为虚名,损实利,为之无益。 再有一次,黄洪关切儿子的婚事,黄亮功答说:“我已经看中一个人了。” “喔,哪家的小姐?” “不是什么小姐,是寡妇——” 他看中的一个寡妇姓陈,死去的丈夫是个卖鱼的经纪人,称为“牙行”。这个寡妇,黄洪亦见过,不由得诧异,“什么人不好娶,娶这么一个人?”他说,“又是寡妇,相貌又丑。” “可是,她有钱啊!”P1-3 序言 自序 从事历史小说写作以来,二十余年心血所积,得书若干,计字又若干,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约略而计,出书总在六十部以上;计字则平均日写三千,年得百万,保守估计,至少亦有两千五百万字。所谓“著作等身”,自觉无忝。 上下五千年,史实浩如烟海,所以我的小说题材,永远发掘不尽;更堪自慰的是,世界华人社会,到处都有我的读者。有些读者奖饰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惭感交并”四个字来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许得力于凡事看得开;更应庆幸于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匮乏的大环境中,所以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可说并未老化;与笔续盟,廿载可期。不过今后的笔墨生涯,一方面从事创作,另一方面亦须整理旧稿。新作单行本将仅交由联经及远景两家出版事业公司印行。 与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合作的开始,在个人的创作历程中,是一块很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种极愉快的经验,特缀数语,敬告读者。 是为序。 高阳 一九八六年九月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