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不仅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巅峰。在所有同类作品中,无论是影响力之大还是流传面之广《三国演义》都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故事起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终于三国归晋,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再现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民间传说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刘邦争夺天下,最终刘邦建立汉朝一统天下。到东汉末年,天下纷乱,汉桓帝宠信宦官,远离忠良;汉灵帝时又有宦官曹节等人把持朝政,使得国家更加衰弱。
建宁二年(169)四月的一天,汉灵帝在温德殿会见百官,刚坐下,在大殿的一角忽然刮起狂风,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房梁上飞了下来。皇帝吓得摔倒了,其他的官员们也都吓得四处奔散。过了一会儿,蛇就不见了。忽然天又响起大雷,下起大雨,还夹杂着冰雹,一直下到半夜,毁坏了无数房屋。此后各种不祥的征兆,在全国屡屡出现。
皇帝向大臣们询问灾害的原因,议郎蔡邕言辞恳切地说,是由于宦官干预朝政的结果。曹节得知后,便想方设法陷害蔡邕,最终将他撤职。后来张让、赵忠、封谓、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狼狈为奸,人称“十常侍”。皇帝特别宠信张让,并称呼他为“阿父”。由此朝政更加混乱,天下不安,盗贼叛乱四起。
当时在巨鹿郡有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张角本来是个考不上功名的秀才,一天上山采药,遇到了一个老人,手拿藜杖,碧眼童颜,把他叫进一个山洞里,送给他三卷天书,说:“这部书的名字是《太平要术》,你得到它就要救济世人,替天行道;如果你心存不轨的话,一定会遭到报应的。”张角跪拜着问老人的名字,老人说:“我是南华老仙。”说完就化作清风而去。张角得到这本书后日夜苦读,最终达到能够呼风唤雨的程度。
中平元年正月出现了瘟疫,张角向人们施合灵符药水,为人们治病。信奉他的人越来越多,张角因此收了许多徒弟:他把自己的徒弟们分成三十六队,每队六七千人到万人不等,并分封了统帅,然后蛊惑大家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是说上天要张角代替汉朝统治天下。
经过一番谋划后,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他们对百姓说:“如今汉朝的国运已经快到尽头了,我们就是上天派出搭救世人的圣人。你们要顺从天意,最终才能享受太平盛世。”四方百姓四五十万人,都头裹黄巾,号称“黄巾军”,跟着他们造反。反贼声势浩大,官军都不战而逃了。大将军何进建议皇帝马上向全国发布命令,让各地准备御敌。同时派出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若干、分三路讨贼。
招兵讨贼的榜文发到涿郡的时候,引出了当地的一个英雄。他不很爱读书,性格宽厚平和,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天下豪杰;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到肩上,双手长过膝盖,是汉朝中山靖王之后,景帝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刘备早年丧父,在家侍奉母亲,十分孝顺。刘备家里很穷,全靠他编织草鞋赚钱度日。
当刘备看到榜文后,长叹一声。忽听身后有个人大声喝道:“大丈夫不给国家出力,叹什么气!”刘备回头一看,这人身高八尺,豹子头,圆眼睛,满腮的胡须像钢丝一样竖着,声音像洪钟,样子十分威武。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