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给4岁的外孙一个小小的纸杯,外孙以为杯子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是里面除了泥土,什么都没有,外孙很失望。爷爷慈祥地笑着,对他说:“如果你能每天往杯子里浇一点水,那么就一定会有特别的事发生。”外孙对爷爷的话充满了好奇,于是就天天拿着水壶往杯子里浇水,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杯子里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外孙没了耐心,爷爷却天天提醒他,非让他坚持浇水不可。终于有一天早晨,外孙发现,杯子里的泥上中,长出了两片小小的绿叶。他兴奋不已,大喊大叫地把这个发现告诉爷爷,并问道:“爷爷,泥上里能长出绿叶,它需要的只是水,对吗?”爷爷轻轻地拍着他的头说:“不,孩子,它首先需要的是你的信念。”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
《故事会》杂志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旗下一本以发表故事为主的通俗文学刊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编者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
本册为成长故事!
有个叫苏鸿志的穷孩子,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苏鸿志从小聪明懂事,父亲深感欣慰,很早便开始教他识字读书。
父亲对鸿志期望很高,省下一切开支供他读书,为他买笔墨纸砚,立志要把他培养成读书人,将来考功名,光宗耀祖。
一年冬天,这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父亲还是照例起了个大早,上山砍柴,让鸿志一个人在家习字。回来时,父亲见鸿志站在窗口,歪着脑袋,聚精会神地望着窗外,毛笔就搁在桌子上。
父亲这个气啊,沉下脸骂道:“小畜生,居然不用功读书。爹这样累死累活,为了什么知道吗?咱家就指望你光宗耀祖了啊!”
鸿志怯怯地望着父亲,一声不吭。
“你刚才在干吗?问你呢,哑巴啦?”父亲更加生气,冲到窗前,向外瞅了一眼。
原来,隔壁做糕点生意的金财主家门前,正冒着香喷喷的热气,人家在做千层糕呢!这糕真香,不要说小孩子了,就连做父亲的看见了,也唾液欲滴啊。
父亲叹了口气,说:“鸿志,老实跟爹说,是不是想吃千层糕呀?”
鸿志点点头,低声说:“嗯,是的,我想吃……”
父亲瞪他一眼,喝道:“咱家虽然穷,但是人穷得要有志气,知道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读好了,以后出人头地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快去写字!”
鸿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父亲说完,转身出了家门。他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才去了金财主家,支支吾吾地向金财主开口说:“我儿子……想吃一点千层糕,你看能不能……”
可是他话还没说完,金财主就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这玩意儿也是你们吃的?你以为是窝窝头呀?咱这土地方哪有这么考究的做糕的原料,这青梅、蜜枣、葡萄干、瓜子仁、板油、绍兴酒、糖桂花汁、芝麻油……知道我做糕的这些原料是从哪儿弄来的吗?都是从几百里外的码头捎来的!哼,不是我小瞧你,咱家的狗吃得起,你都吃不起!”
说完,金财主随手拿起一块千层糕,当着鸿志父亲的面,丢到他自家狗的跟前。只见那狗摇晃着尾巴,叼着糕乐颠颠地跑开了。
鸿志父亲的脸涨得通红,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
回到家里,父亲看到鸿志正兴奋地等着他回来,读书完全心不在焉。父亲倚在门口想了想,猛然转身,一头冲进了茫茫的雪幕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他带回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千层糕,把鸿志叫过来,说:“吃吧。”说完,还特地在千层糕旁边给鸿志放了一碟碎糖。
鸿志高兴极了,说:“爹,你也一起吃吧。”
父亲说:“我已经吃过了,你慢慢蘸着糖吃吧。记住,再怎么困难,也要好好学习,否则你对不起死去的娘,也对不起爹。要知道,咱家的希望就在你身上啊!”
可鸿志却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千层糕,一点也没有心思再读书的样子。看到父亲严厉的神情,他这才拿起毛笔,一边写字,一边吃糕。
父亲伤心极了。这点千层糕,来得是那么不容易,他下了多大的决心,才用妻子生前留下的唯一嫁妆去换了钱,到金财主那儿买回这点千层糕。可鸿志却只知道吃好东西,不肯发奋读书。想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将付之东流,父亲彻底失望了,他心说:“鸿志啊,早知道你这么没出息,爹我还活到现在干什么呀?与其让人家看不起,咱爷俩还不如一起去了的好!”于是,他打算等鸿志吃完千层糕后,与儿子一起同归于尽。
父亲默默地去灶房拿了把菜刀,藏在身后,然后走回来,问鸿志:“千层糕好吃吗?”
鸿志这时正在写毛笔字,没有注意到父亲在说什么,所以也没有吭声。
于是父亲又走近一些,伸头一看,发现碗里面剩下的千层糕已经不多了。
这时候,只听鸿志说了句:“爹,千层糕很好吃,你也吃一些吧!”
儿子还是只知道吃千层糕!父亲绝望了,他狠下心来,决定不活了。
他咬咬牙,从背后拔出菜刀,正要朝鸿志头上砍去,突然发现鸿志脸上黑乎乎的。他觉得非常奇怪:“鸿志,你怎么……抬起头来!”
鸿志把头抬了起来。天哪,这张脸完全变了样,脏兮兮的,嘴巴四周全是黑色的墨汁。
父亲再一看,才发现,放在千层糕旁边的一碟碎糖,鸿志居然没有动过,他刚才一直是蘸着墨汁而不是蘸着碎糖吃千层糕的,可他自己却一点也没有发觉。
父亲眼里顿时噙满了泪水,他颤声问道:“鸿志,你刚才要吃千层糕不是因为嘴馋?”
鸿志红着脸直摇头,说:“不是,当然不是。爹,你放心,我才不是那种好吃懒做的无用之辈呢!那天我到二狗子家去玩,他正在吃千层糕,便分给我一块,那东西不好吃,但很饱肚子。他说,那是他娘用糠给他做的,一层糠一层菜皮,一层糠一层菜皮,所以叫千层糕。今天我实在是太冷太饿了,写字的时候手发抖,看到外面有卖千层糕的,就想吃一点,垫垫肚子,好集中精力写字,少浪费一点纸墨,爹每天要砍多少柴才能换回这些纸墨呀!可是今天,爹,这千层糕怎么这么好吃啊?比二狗子家的好吃多了……”
鸿志话没说完,只听“哐当”一声,父亲手中的菜刀掉在了地上。原来鸿志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千层糕这么金贵,他向父亲要的,竟然只是糠做的千层糕。
父亲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眼泪一滴一滴落在了他的头
……
P2-5
《故事会》杂志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旗下一本以发表故事为主的通俗文学刊物,其发行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综合类期刊中一直名列前茅。
改革开放以来,她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以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清新明快的节奏,生动活泼的风格,亦庄亦谐的美感,赢得了海内外数千万读者的喜爱。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
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
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
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故事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