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
本书共收录莎士比亚喜剧故事十一篇,包含脍炙人口的《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经兰姆姐弟的改写,莎士比亚喜剧典雅、诙谐的语言特点得以保留,并转化成可读性极强的通俗故事,集中反映了原作浪漫、多姿的风貌·故事围绕爱情与友谊这两大永恒主题展开,轮廓清楚分明,充满诗情画意,蕴含着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近两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莎剧的启蒙读物。
雅典城有一条法律,规定市民高兴把女儿嫁给谁,就有权力强迫她嫁给谁。要是女儿不肯跟她父亲替她选中的男人结婚,父亲凭这条法律就可以要求判她死罪。可是做父亲的一般是不愿意把自己女儿的性命送掉的,所以尽管城里的年轻姑娘们也有不大听话的时候,这条法律却很少或者从来也没有施行过,也许做父母的只是时常用这条可怕的法律来吓唬吓唬她们罢了。
可是有一回竟出了一桩事。一个名叫伊吉斯的老人真的跑到忒修斯(当时统治雅典的公爵)面前来控诉说:他命令他女儿赫米亚嫁给雅典贵族家庭出身的一个青年狄米特律斯,可是女儿不同意,因为她爱上了另外一个年轻的雅典人,叫拉山德。伊吉斯请求忒修斯进行审判,并且要求照这条残酷的法律来处治他的女儿。
赫米亚替自己辩解说,她之所以不听话是因为狄米特律斯曾经向她的好朋友海丽娜表示过爱情,并且海丽娜也疯狂地爱着狄米特律斯。可是尽管赫米亚提出这个正大光明的理由来说明她为什么违背父亲的命令,却没能感动严峻的伊吉斯。
忒修斯虽然是位伟大而又仁慈的君主,却没有权力改变国家的法律。因此,他只能给赫米亚四天的工夫去考虑;四天以后,要是她仍然不肯嫁给狄米特律斯,就要判她死刑。
赫米亚从公爵跟前退出来以后,就去找她的情人拉山德,把她的危急情势告诉他,说她要么就得放弃他而嫁给狄米特律斯,要么就得在四天以后死掉。
拉山德听到这个不祥消息十分悲伤。这时候他想起他有个姑妈住在离雅典不远的地方,到那个地方就不能对赫米亚施行这条残酷的法律了(因为出了城界它就无效了),他提议赫米亚当天晚上从她父亲家里逃出来,跟他一起到他姑妈家去,他们就在那儿结婚。“我在离城几英里地以外的树林子里等着你——”拉山德说,“就是咱们在愉快的五月里,常跟海丽娜一起散步的那个可爱的树林子。”
赫米亚兴高采烈地同意了这个建议。除了她的朋友海丽娜,她再没把要逃跑的事告诉旁人。海丽娜(姑娘们为了爱情会做出傻事来的)非常不仁厚地决定去把这件事说给狄米特律斯听,虽然除了跟着她那不忠实的爱人到树林子里去这点可怜的乐趣外,泄露朋友的秘密她是指望不上什么好处的,因为她准知道狄米特律斯一定会到那里去追踪赫米亚。
拉山德跟赫米亚约定见面的树林子,就是那些叫作仙人的小东西经常喜欢去的地方。
仙王奥布朗和仙后提泰妮娅带着他们所有的小随从,在这个树林子里举行午夜的宴会。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