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似牡丹,似杨妃丰腴而不似其妖,宝钗是梅,恰梅妃高洁骄傲却无梅妃之孤僻,她的处世境界,海纳百川。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么,宝钗的这个文章,又是如何章法、如何写得?本书会仔细道来。
红楼有梦,更有团团雾,本书以经典诗词和红楼的云雾后的故事为切入点,着眼于宝钗的处世之道,兼与诸钗相呼应,从宝钗的性格到行为原则之方略深入剖析,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愿这剪寒梅袅袅之香萦绕于读者朋友今后的生活,愿读者朋友鉴伊人往事,吸收宝钗的处世精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冰雪招来露砌魂(红楼十二钗薛宝钗品评) |
分类 | |
作者 | 水何采采 |
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宝钗似牡丹,似杨妃丰腴而不似其妖,宝钗是梅,恰梅妃高洁骄傲却无梅妃之孤僻,她的处世境界,海纳百川。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么,宝钗的这个文章,又是如何章法、如何写得?本书会仔细道来。 红楼有梦,更有团团雾,本书以经典诗词和红楼的云雾后的故事为切入点,着眼于宝钗的处世之道,兼与诸钗相呼应,从宝钗的性格到行为原则之方略深入剖析,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愿这剪寒梅袅袅之香萦绕于读者朋友今后的生活,愿读者朋友鉴伊人往事,吸收宝钗的处世精华。 内容推荐 红楼有梦,更有团团雾。本书以经典诗词和红楼云雾后的故事为切入点,着眼于宝钗的处世之道,兼与诸钗相呼应,从宝钗的性格到行为原则之方略深入剖析,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愿让这剪寒梅的袅袅之香萦绕于读者朋友今后的生活,愿读者朋友鉴伊人往事,吸收宝钗的处世精华。 目录 群芳髓第一炉 室钗的红尘前率鉴 第一盏灰 小时不识月:言宝钗伤宝玉自尊话糊涂的爱情 宝黛二人是如何帮助宝玉的/002 “热心”的宝钗是如何 屡屡伤宝玉自尊的/003 黛玉是怎么表现的/007 修炼爱情糊涂心经/008 第二盏灰 飒飒细雨东风来:由宝钗的错位谈女人该有的位置 宝钗的错位和母爱/012 宝钗和黛玉谁的相貌更胜一筹/013 宝钗是怎样摆错自己的位置的/014 宝钗究竟爱不爱宝玉/016 错位六不要/018 第三盏灰 几多红泪泣姑苏:窥宝黛二女的眼泪话女人该怎么哭 眼泪让有情人心醉/022 宝钗的珍珠/024 黛玉的潇湘雨/026 爱情的眼泪法则/027 第四盏灰 美人竟不来:看钗顺黛不从谈女人的拒绝艺术 被拒绝的滋味/029 被黛玉拒绝与被宝钗接纳的滋味/030 宝钗的冷香与黛玉的幽香/032 恋爱中的拒绝艺术/033 第五盏灰 含花问檀郎:从宝钗和探春的闺房布置看如何做情调女人 动人的情调女子/037 探春的秋爽斋隐藏着多少价值连城之物,/038 宝钗的蘅芜苑为何如此荒芜/039 魅力女人的情调/041 群芳髓第二炉 宝钗处世话职场 第一盏灰 侯门一入深似海:由宝钗讨好王夫人话职场 侯门一入深似海/046 宝钗总去王夫人那里,是因为善于拍马吗/047 宝钗对金钏真的很冷血吗?她究竟是否知 道金钏的死因/049 新入职场须知/051 新人的准备工作/051 新人要克服的心理难题/053 第二盏灰 浪花淘尽英雄:从宝钗雪中送炭说如何与领导相处 莫让浪花淘英雄/055 宝钗雪中送炭讨得人参/056 帮完忙不忘给王夫人台阶下/058 宝钗也“愤青”/058 如何与领导相处/060 第三盏灰 大鹏一日同风起:从宝钗入宫无门说你的贵人 贵人助你上青云/063 赐婚“没意思”,宝钗真的喜欢宝玉吗/064 元春的想法和宝钗的入宫梦/065 赐婚的结果和贾母的意见/067 寻找你的贵人/068 什么人会成为你的贵人/068 怎么让他们成为你的贵人/069 第四盏灰 千磨万击还坚劲:谈宝钗与湘云的关系言关系网 建立自己的关系网/071 宝钗的关系网与湘云的爱戴/072 宝钗为什么让湘云落了单/073 如何建立自己的关系网/074 第五盏灰 莫道谗言如浪深:说宝钗护贾环的短论如何应对小人 黄河与小人的威力/077 宝钗是怎么得罪贾环的/078 贾环值得可怜吗/080 唯小人得罪不得/081 什么人算是小人/082 如何对待小人/083 第六盏灰 但愿君心似我心:从宝钗设螃蟹宴淡如何获得职场双赢 双赢的枣泥山药糕/085 宝钗的螃蟹宴是一举几得/087 谁最喜欢吃枣泥山药糕/088 如何获得职场上的双赢/089 群芳髓第三炉 宝钗的处世学问 第一盏灰 悠悠记得当天笑:从宝钗和凤姐的笑看笑的学问 宝钗三笑收人心/094 宝钗是如何笑对周瑞家的/095 凤姐对刘姥姥的惊世之笑/097 学会如何去笑/100 笑的种类/100 笑的要求/100 微笑的练习/101 笑的对象/102 第二盏灰 齿如瓠犀:听宝钗赞人有道论如何去赞美 巧嘴的大观园红颜们/104 宝钗的什么话让贾母心花怒放/105 凤姐的讨好/107 赵姨娘的讨好+赞美/108 赞美的原则与技巧/109 赞美的原则与要求/110 赞美的技巧/111 寻找赞美点的方法/112 第三盏灰 随意春芳歇:学宝钗的宽容做处世高人 宝钗是如何演绎宽容的/114 宝钗一开始就知道宝玉和黛玉的关系吗/115 宝钗用什么心态面对林妹妹的刻薄/116 宝钗不计前嫌的行为/117 宝钗和黛玉后来的关系是怎样的/118 宽容是如何炼成的/119 第四盏灰 不语婷婷日又昏:看宝钗装愚守拙修糊涂真经 不语婷婷日又昏/122 宝钗是如何避免出风头的/123 宝钗不知道的事/124 宝钗给别人的机会/125 如何修得“糊涂九阴真经”/126 “难得糊涂”的来历/126 什么是糊涂心法/126 第五盏灰 承筐是将:探宝钗顾全大体的风范说面面俱到的境界 宝钗的大观园事务处理法则/130 宝钗为什么不向着自己的丫鬟/131 宝钗败家吗/133 宝钗是如何送众人礼物的/134 赵姨娘和贾政的关系有多亲/136 如何修炼“面面俱到,顾全大局”之境界/137 群芳髓第四炉 室钗的处世素质 第一盏灰 自是花中第一流:说宝钗的几样好处学如何提高自己的才学 宝钗的才华与学识/142 宝钗有哪几样好处/144 莺儿对宝玉夸宝钗是宝钗唆使的吗/147 如何提高自己的才学/148 第二盏灰 天接云涛连海雾:观宝钗的慷慨风范言如何打造大气度 宝钗的气度/152 薛大呆子动了“龙阳之兴”的丑态和下场/153 宝钗怎么给哥哥收拾的残局/155 如何打造你的气度/157 第三盏灰 淡极始知花更艳:叹宝钗天然去雕饰的美貌学如何化妆 宝黛登场的笔墨/160 黛玉的形象描写/161 为什么描写宝钗的形象总是寥寥几笔/162 可怜飞燕倚新妆/163 清水美人的妆容/164 第四盏灰 君家在何处:说宝钗的自信言如何做掌控周边的女人 自信女人掌控周边/167 宝钗是如何现身说法的/170 宝钗的自信怎样渗透于生活的种种细节/171 让自信托起精彩的魅力人生/172 群芳髓第五炉 室钗的处世特色 第一盏灰 焉能无情更动人:赞宝钗的高贵论如何以心伏众 高贵心思伏众人/178 别人都笑的时候宝钗在做什么/179 哥哥的小妾也是人/181 如何培养高贵心性/182 第二盏灰 温润资天质:细数宝钗的美好品质培养美好性格 温润资天质/185 细数宝钗的美好性情/188 如何培养美好性格/189 我们需要拥有的美好性格/189 培养性格之美的方式/192 附录 1.薛宝钗所作的诗词(共七首)/194 2.《红楼梦》中与薛宝钗相关的诗词曲赋(共八首)/197 3.脂砚斋批薛宝钗/201 4.红楼梦十二支曲子/216 后记 并非给室钗翻案 试读章节 请看红楼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命宝玉、三春和钗黛们一千人写诗,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的诗稿中有“绿玉春犹卷”二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指元春)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这处,宝钗本是一片好心为宝玉指点迷津,告诉他,宝玉你的妃子姐姐元春不喜欢诗里出现“玉”这个字,你改掉吧。宝玉急得说,我已经想不出用什么典故来改这个字了。宝钗十分慷慨地告诉他,把“玉”字改成“蜡”字吧。宝玉已满头大汗,还是不记得,宝钗便悄悄地咂嘴点头笑着说,“你就这点本事么?这都不记得,将来考科举的时候,是不是连百家姓的头一句‘赵钱孙李’也都能忘掉?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个人认为,宝钗帮助宝玉的方式欠佳,从开始到最后,虽是没有半点恶意,但也很不合适。 首先,她用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话,语气实在是太伤一个男人的自尊。“再想一个字改了吧。”说得不容别人商量。宝钗你再比宝玉大,你也不是他的亲姐姐。如果不是自家姐姐,又有哪个男人不介意自己身边的美貌女子比自己博学?尤其还是美到比林妹妹还漂亮的女子。博学也罢了,还要以教诲的方式,男人的自尊心可就一扫而空。诚然,宝玉心服口服地喊宝钗为老师了,这就意味着,博学多才的宝姐姐让他肃然起敬,更是让他和宝钗无形中生出一段距离。 其次,宝钗说话一点都不留情面。宝钗说:“他(指元春)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人家选用的题材也不好,人家用字也不对。于是,原文说,“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瞧瞧,一个帅小伙子给羞愧得汗都出来了,狼狈到典故都忘记了。 再次,宝钗说到了宝玉最不喜欢的事。宝玉最不喜欢什么呢?他最不喜欢别人说科举。“将来金殿对策”说的不是旁的,却正是科举。这就像胖子就不喜欢别人说他胖一样,他明明知道自己满身肥肉,别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的心里就是不痛快。 说到宝玉痛恨科举,记得我们以前接受的教育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种种不好,所以反封建的宝玉就痛恨了。我不这样认为。我的看法是,他痛恨科举,首先这与他的环境有关。这宝玉不是别人,他是荣国府的接班人,老太太和太太老爷哪怕在宫中的元妃,都把光宗耀祖、重兴贾家的希望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平时的压力一大,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其次,他痛恨的不是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依我看,却是官场的黑暗。他认为:在大观园不好吗?被所有的女性所娇宠、看着所有的美好女子为自己争风吃醋,再追逐她们,有什么不好的?为什么还要见那些污浊的人? 湘云劝他多见见贾雨村那样的官,宝玉下了逐客令:“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这句话足以看出,宝玉对科举有多痛恨。 这是话外话,总之,宝钗说了宝玉最不爱听的话。 为何不换个方式呢?P004-005 序言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讲的是宝玉生日那晚,众女为其“贺寿”一事。那夜,酒令占花时,宝钗将签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众人皆言,宝钗是艳极的名花牡丹,自清代至今,多少文人亦如此认为,我道不然。曹公所谓“山中高士晶莹雪”,竟真是异香自天而来的数苞“朝阳映雪下的红光之蕊”? 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此耀眼的倾国名花:“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锻,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说的是辉煌缤纷的一朵值千金之花,绚烂无比。这,真的是宝钗吗? 有人会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题目便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环肥燕瘦,这里说的自是宝钗扑蝶、黛玉葬花。后来第三十回里,宝玉也口口声声对宝钗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曹公都把宝钗比作象征牡丹的杨贵妃了,宝钗是牡丹,有什么可质疑的吗? 可我还要说,伊人是一朵傲雪的寒梅。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说,宝钗的生日宴上,这位寿星女点了一出她认为“排场又好,辞藻更妙”的戏《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她称其填得极妙的一支《寄生草》,竟是: 漫韫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支曲子本是写鲁智深因打死镇关西而躲避官府的缉拿,被迫遁入空门,又无法忍受佛门清规破了戒,遂被逐出寺门一事。曲子饱含对尘世际遇无常的感慨,禅意氤氲,无奈与悲凉的情愫蕴涵其中。似是说,面对凄戚境遇,自己身不由己,只能去适应。 英雄有泪,只因太伤心。 凄清。忧愁。能喜爱这样曲子的女子,实在不该似锦绣堂皇的牡丹。 遥知伊为雪,为有暗香来。 所谓“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我说,埋的正是凌寒一朵梅花依依向物华。这,绝不是断章取义地根据其姓来妄下定论的。而是宝钗姑娘实在是生得梅魂,连生活状态和结局,竞也白花乱人目,飞雪中,她一枝娉婷,冽冽寒风中,她一树盛绽,最后,消散了。《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剧情会出现什么,谁也没有准确的答案,可是,曹公第五回里的判词所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什么?先说“停机德”。这原出自《后汉书·女传·乐羊子妻》,说的是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辍学回家了。进家门时,他的妻子正在织布,知道乐羊子回家的缘故后,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绢割断,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将前功尽弃,规劝乐羊子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曹公叹的“停机德”,说的就是宝钗劝宝玉求取功名一事。再说“咏絮才”,不必多言,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善诗的泪尽人亡之佳人黛玉。前一句先宝钗后黛玉,后一句以“玉带”“金簪”先黛玉后宝钗,这样说来,两人是并列的,分明暗示了她与黛玉都难逃厄运。早雪芹先生几十年出生的清代饮水词人纳兰容若有一首《眼儿媚·咏梅》,竞像是曹公借以来抒写宝钗命运的另一首判词一般: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为什么说是她的判词呢? 毫无疑问,薛宝钗是红楼十二金钗中最完美的一位,正如曹公所言“装愚守拙最在行,貌才两全世无双。可怜得生薄命司,金钗犹亮雪中藏”。那么,宝钗完美到什么程度呢?听我细细道来。 宝钗貌美,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这绝不是我的一家之言。《红楼梦》第二十八回里说,宝玉见她“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于是,“不觉就呆了”,只恨她不是黛玉。区区几字,惊鸿一瞥,让读者眼前豁然开朗,为之忘情。宝钗羞笼红麝串,曹公的寥寥几笔,动人美貌惊为天人,自是让人回味无穷。而这并无浓妆艳抹的美貌,几乎是浑然天成,不是金钿凤冠砌成,不是粉融香雪雕琢,真是“冰肌玉骨天分付。” 宝钗博学多才。这里说的是才学,而不仅仅是诗才文采。幼年时文化教养如盛宴铺张的家庭环境和通灵的性情造就了宝钗对文学、艺术、历史、绘画、医学、诸子百家及佛学经典的广泛涉猎之造诣,连以“杂学旁收”的宝玉也远不如她。《红楼梦》第十八回讲,元妃省亲时,宝钗以唐朝钱珝咏芭蕉名诗《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一诗提点宝玉,是宝玉“绿玉”更为“绿蜡”的一字之师;论画时,她从对布局的思路、绘画的各种技法到绘画的注意事项,乃至纸笔颜料的采办都娓娓道来;她的诗意境深幽、功底浑厚、构思新颖,高雅雍容,论起诗才文采,抛却“太高世人嫌”的槛外人妙玉,红楼所有的女子中,也只有她在诗社角逐时频频夺冠,方可以与黛玉平分秋色,势均抗衡。 宝钗通明豁达。云山泱泱,江水苍苍,在贾府这个派系剪不断、理还乱,矛盾千丝万缕的大家族中,宝钗对每个人皆是豁达宽厚。《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里说,当宝钗疑宝玉挨打是因为薛蟠说话不留心给惹出来的,于是埋怨了几句,反被薛蟠抢白,哭了一夜。第二天,黛玉见宝钗脸上有哭泣之状,便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对这样霜重鼓寒的话,宝钗听了仍旧淡然如一湖静水。 宝钗性格恬淡。坐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显赫家世,可是,她平时的衣着通常都是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哥哥进京想给她买衣服,她也无谓地推辞:“不是还有好多不曾穿过的吗?”她的居所也是素淡雅致,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幔帐,衾褥也十分朴素,并且平日从不熏香,也不爱花儿粉,实在是“别样清幽,自然标格”。 宝钗精通女红针线。《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言,袭人曾因“这两日身上不好”,不能做针线,请湘云帮忙做一双宝玉的鞋。宝钗知道后,欣然帮湘云接下袭人拜托的针线活…… 拥有这些,宝钗真算是“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叹”了。难怪《红楼梦》第二十回里,史湘云对宝钗那著名的一赞:史湘云对黛玉道:“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伏你。”黛玉忙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这下,刻薄的黛玉虽是不服,却也是挑不出宝钗半点不是,所以,书中紧接着是这样: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那里敢挑他呢。”后来,第四十五回里,黛玉听到宝钗对其教育后对宝钗心悦诚服地说:“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个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完美女子,大约就是如此吧。美丽、恬淡、豁达、超出众人的才华和善良的性情。 哪个心地不纯良者,竟会修炼出如此豁达开阔的心胸? 本书后面对宝钗的秉性有详细描述。 遗憾的是,宝钗的完美,回到这尘世间,又大可借用宋朝的诗人杨万里《探梅》一诗: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不错,恼人偏在最高枝。于是,宝钗的经历,恰如凌寒中飘零·朵,对闲影,冷清清,惨淡而凄凉。有奇女子完美如斯,偏偏小小年纪时,父亲早早亡故,坑骗薛家财产的蝇营狗苟之徒,一时间蜂拥而上。哥哥糊涂,母亲仁厚软弱,偌大的家族,竞要这样一个少女来苦苦支持,于是,宝钗对药铺的药材都了如指掌。“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后来,宝钗更是在新婚不久,遭遇贾府一次又一次的飞来横祸。最后,丈夫宝玉又了断尘缘,乘风而去。浩浩愁,茫茫劫,竟是要她来独自承受。 这,是后话。 父亲早亡,少女时代的薛宝钗不得不过早学会了为人处世。便是须眉男儿,也多不能及。身在贾府这样错综复杂的人际环境中,她游刃有余,大得人心。贾母疼爱、王夫人喜欢,“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没有人挑得出她的不是,连情敌林黛玉后来都被其感化,两人义结金兰,以姐妹相称;就是刁钻的赵姨娘,也在后来为宝钗所折服,还不失时机地跑到王夫人那里去夸赞她的种种好处。就一个成年的老练男子而论,做到这些都实属不易,对于一个少女而言,更是难能可贵了。 当然,宝钗让人信服的,却不只是讨得大家的欢心。她在贾府改革一事中,不着痕迹地为探春出谋划策,虽不能力挽狂澜,却为挽救这个庞大的家族带来了黑暗前最后的一丝曙光,于为人,于处世,宝钗是我们的楷模。 渊博,宽容,善良,恬淡,貌美。 然而,如此完美的宝钗,面对自己的爱情,居然好像是束手无策的。 究竟是另有一番不为人知的隐情,还是宝钗真的不懂爱情? 总之,宝玉可以喜欢很多女子甚至是男子,真正爱上的,却是另有其人了。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终身误》这支曲子里,曹公那句“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便是对她爱情命运的叹息。宝玉未尝没有被宝钗的美貌震撼过,不是没有为那绰约仙姿发呆过,只是,那颗曾经为她美貌痴醉的男儿心,却越来越爱黛玉,与黛玉越走越近,直至磐石无转移,离宝钗,是越来越远了。最终,只落得“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或许,她根本没有想做宝二奶奶,只想一心入宫,或许,她期许自己“艳若寒梅,冷若冰霜”地等宝玉来爱她,总之,她的爱情,已是空。 真是“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这,又怎能让人不想起湘云与黛玉对诗时那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呢。 雪洞似的闺房,供瓶的几枝梅,和着辛辣讽世的“皮里春秋空黑黄”之佳句,宝钗是山中梅花瓣上的一阕雪,却真的不是富丽牡丹。 说到这里,宝钗的命运,竞不像杨妃,倒有点像玄宗的另一位冷清的妃子梅妃了。皆是淡淡的妆容,一样的博学多才,同是青云之志,受冷落的梅妃江采萍和宝钗的爱情行为,竞也有相似的成分,对宝钗的爱情观,本书也会有详细的分解。 宝钗似牡丹,似杨妃丰腴而不似其妖,宝钗是梅,恰梅妃高洁骄傲却无梅妃之孤僻,她的处世境界,海纳百川。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么,宝钗的这个文章,又是如何章法、如何写得?本书会仔细道来。 咱们先来说说本书结构的命名缘由和出处。本书的每一章命名为“群芳髓”,每一节命名为“一盏灰”缘由请见《红楼梦》第五回。第五回里说,宝玉梦见警幻仙子携他入了一室,但闻一缕幽香,竞不知其所焚何物,警幻仙子告诉他:“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这里说的是,这仙室内焚燃的香烛名叫“群芳髓”,是采撷许多名山上刚开放的花朵为原料,汲取其精华,又提取宝林珠树中的油料混合加工而制成。本书的每一章节命名为“群芳髓”,就是说,我所选取的每一章都非常希望是宝钗和诸钗这些鲜妍花朵的芳香精髓,以便让我借花献佛,给读者带来芬芳;本书每一节命名为“第几盏灰”,我非常希望这是“群芳髓”这炷香燃烧之后沉淀下的幽幽香泥,愿它们能为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驱除虫邪。 红楼有梦,更有团团雾,本书以经典诗词和红楼的云雾后的故事为切入点,着眼于宝钗的处世之道,兼与诸钗相呼应,从宝钗的性格到行为原则之方略深入剖析,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愿这剪寒梅袅袅之香萦绕于读者朋友今后的生活,愿读者朋友鉴伊人往事,吸收宝钗的处世精华。谨以此书奉献给大家,如能得到大家的喜欢,是我莫大的幸福! 水何采采 2009年2月25日 后记 写了近两年,这本红楼的研究册子终于竣工了。感谢西苑出版社的社长陶永学先生,这本书的策划者、我的老师蒋焱兰女士,毕云琪前辈以及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劳的社里所有的前辈们,感谢我的亲爱的父母和叔叔对这本书的支持,感谢大家,大家辛苦了! 借这个机会,我也想说说自己写作这本书的一些想法,那就是,本书没有刻意追捧薛宝钗,更没有任何替宝钗翻案的意思,因为宝钗根本就没有案底;另外,写这本书也没有半点想扬钗抑黛的意思,女子若是如黛玉般有情调,也是软玉般可人。在我的眼里,钗就是钗,黛就是黛。宝钗就是冰雪剔透的女子,没有任何不正派的心思。曹公所谓的“山中高士晶莹雪”,绝对不是像有些人理解为只为一个“宝二奶奶”之位而步步为营,她志不在此。 或许,第五回里,宝钗刚一出场时候,那句“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让人一开始就将宝钗黛三人定位为三角恋;或许,这句之后的脂砚斋批语“总是奇峻之笔,写来健拔,似新出一人耳。甲戌眉批:此处如此写宝钗,前回中略不一写,可知前回迥非十二钗之正文也。欲出宝钗便不肯从宝钗身上写来,却先款款叙出二玉,陡然转出宝钗,三人方可鼎立。行文之法,又一变体。”一句,让人更误以为红楼便是一段风月故事,可我还是认为,红楼写的是一段酸甜苦辣的人生,绝不是两女一男错点鸳鸯之恋。第一回里曹公那句“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则分明代表了他对才子佳人书的冷漠态度。 宝钗更不是狗血爱情故事情节里的第三者。她对宝玉有喜爱之情不错,可前八十回里,都没有看到她在宝玉和黛玉之间主动争取过什么。“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是想入宫,她一直想入宫。她的性格,让她对自己心爱的男子“任他随聚随分”——她可以很真情流露地绣宝玉肚兜上的鸳鸯,却从来没有给宝玉绣过半个荷包;她可以劝宝玉走仕途,却没有去真正探究宝玉内心想的是什么。宝玉向她撒娇要看金锁,她摆出一副落落大方的慈母态度,大大方方地摘下锁给“玉弟弟”看;宝玉想在她面前显摆自己的绘画知识,被她一句“说你不中用吧……”挫回去;……宝钗的绵绵女儿情,已深深埋在了雪里。 可是,无论我说什么,宝钗还是嫁给了宝玉。八十回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然而此事却是铁证如山的:第五回中《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头一首《终身误》便是证明: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举案齐眉,以至于“金簪雪里埋”。 借用唐代诗人王建的《开池得古钗》总结全书: 美人开池北堂下,拾得宝钗金未化。 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 当时堕地觅不得,暗想窗中还夜啼。 可知将来对夫婿,镜前学梳古时髻。 莫言至死亦不遗,还似前人初得时。 “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金簪是如何埋在雪里的,无论如何,我们也只能猜测,这里,我不敢妄加评论,本书也只是从宝钗的人物性格特点出发来议事论事,希望广大的读者朋友能喜欢,如有哪些言论尚且不成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最后,再次感谢为本书提供面世机会的支持我、帮助我、鼓励过我的所有人,感谢亲爱的读者,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这本书,谢谢! 于淼淼 2009年2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红楼梦》里的人物真是大可琢磨。我认识一些读红楼的人,无论是贾政的礼贤下士,还是王熙凤的经营之术,对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影响。这么多年,我对上下关系的处理,也始终借签平儿的处世法则,从求和谐平安。采采这本书,我觉得情具意义的一点,是能教给青年们对照典籍参悟人生的方法。 ——中作影视公司制片人、著名作家 毕云琪 薛宝钗虽然与贾宝玉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是她对贾宝玉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真爱。 ——刘心武 她一宝钗一甚至无须争美,因为本身就是完美。 ——西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