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读者》杂志社首批签约作家,其作品或轻灵,或人文,或幽默。本书在编选文章时,根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以青春为主题,选取了适合中学生阅读,并给他们以精神的启迪的精彩文章。每篇文章所附的“作家个性导读”均请国内著名作家给予了精彩独到、亲切活泼而又隽永深刻的点评。每篇文章后,均留下“心灵语丝”一栏,以便阅读者随手记下闪光的句子或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班主任推荐的名家名篇(青春卷)/中学生珍藏一生书系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作者 | 大卫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读者》杂志社首批签约作家,其作品或轻灵,或人文,或幽默。本书在编选文章时,根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以青春为主题,选取了适合中学生阅读,并给他们以精神的启迪的精彩文章。每篇文章所附的“作家个性导读”均请国内著名作家给予了精彩独到、亲切活泼而又隽永深刻的点评。每篇文章后,均留下“心灵语丝”一栏,以便阅读者随手记下闪光的句子或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内容推荐 一、名家名篇:我们主打名家牌,但也并不唯“名”是取,选入本套书的文章,除了文字美、修辞美之外,还适合中学生阅读,并给他们以精神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本完全为中学生量身定做的精神大餐。 二、大爱大美:名家名篇,我们注重那些人文教育的文字,心灵的美容才是真正的美容,我们这套书是从“根”上浇水,培养一个人真善美的情怀。 三、大智大慧:好的文章,有时甚至是一种思维体操,比如《格言新说》卷,从大家最熟悉的格言、名言开始,逆向思维,提供新的解读角度、新的阐释,甚至提供新的人生智慧。 四、名师名鉴:我们把书稿传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的高考状元,并请江苏启东中学、北京四中、湖北黄冈中学等全国重点名校的班主任、语文学科带头人对所选篇目,结合当下的学生兴趣,以及高考、中考美文素材等作了增删,结合了他们的宝贵经验,还邀请一批《读者》签约作家、优秀班主任、著名诗人,对所选文章做了精彩点评。 目录 大家小品 两个月亮 残瓷人 人生的价值 抉择 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 从近视眼到远视眼 谈卓别林 说真话 自在自为的民间在哪里 华人喜悦之词 性格的夸张 太行山的笑话 自我提前论定 不完满才是人生 树的事情 去看白桦林 高尚的白杨树 风雨 林中速写 孤树与林木 树的命运 一念之间的事 打错的电话 离我们很近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 庄周的燕子 不能对母亲开枪 致命习惯 芦鸡 心中的老虎 天上的鹰 羊的社会及宿命 另类思维 跟陌生人说话 把坏的留给别人 换个活法 另起一行 人世间 人生三件私人大事 人生不能过于安分 你的生命温差比得过一株小草吗 你离挨饿只有三天 一生只做一件事 选择锁链 站在门外的人 母亲杨沫让我又恨又爱 不能冻结的负疚 欣赏苦难是一种愧 不能冻结的负疚 是谁扼杀了哀愁 悲悯之心也会受伤 悲悯的档次 英雄与反英雄 无名指的哲学 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 当爱只是需要 真爱不总挂在嘴上 当爱只是需要 家事 爱在左,情在右 谁是最有知识的人 读一本书,做一段修行 谁是最有知识的人 境界这种事 境界决定判断 毁画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读懂自己与别人 怎样的生命都是一场人生 谁负责给我们好心情 人生之船上的浮想 随便找个自己的座位 拒绝成熟 给别人以空间 学会自信而理性的冒险 学会自信而理性的冒险 个人的不幸算什么 不忘露珠的寂寞之味 紫藤萝瀑布 雷击 不忘露珠的寂寞之味 杂的文 我若为王 搞不懂啦,希特勒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历史课 苏东坡幸亏生在宋朝 南唐后主之功 遥远的绝响 附录 中考及高考易错成语255例 后记 试读章节 心中的老虎 ◎唐 敏 ——画册、故事、电影,所有幼年的教育告诉我,老虎是个坏东西 因为不想看见老虎,连心爱的动画片也不敢去看了。外公一再保证:今天的没有老虎。 糟糕,又跳出一只嘴巴血红、不讲道理的傻老虎!它伸爪子、撅屁股、尾巴扫来扫去,威风地跳来跳去,发出呜呜长鸣。 照例来了一只洁白的羊羔。我吓得神昏气短,缩在坐椅里。它无忧无虑走向老虎。我转过身,看着放映孔里旋转的光柱。 “吃掉了吗?”我浑身发抖,“吃掉了吗?” “吃掉了。”外公说。 回过头来。老虎正得意洋洋逼近羊羔。 我又扑到椅背上。 外公说了20遍“真的吃掉了。”前后左右的邻座也保证:“是吃掉了。” 我回过头来。森林里鲜花盛开,百鸟鸣唱。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一直吵到邻座们气愤了。外公只好携我离去。他忧心忡忡:“这么胆小,长大有什么用呢?” 为了让我勇敢,爸爸妈妈残忍地拖我去动物园看老虎。我决一死战,闭上了眼睛。 “老虎不可怕。你看一下。” “只要看一下!” “要不我们就等下去。等到你哪天看了,我们再回家。” 天知道,我多么厌恶、想吐! 备受迫害的我,睁开一只眼睛,看了!扭头就跑。 铁栅栏深处有一个乌黑的方穴。拖出来一条大于猫一千倍的后腿。又脏又潮,自暴自弃,绝望的大后腿。 老虎!最恶心!最难看!老虎!良心烂透。 一直到15岁那年,我才真正看到了真正的老虎。 到闽北山区,我首先问山里人:“这儿有老虎吗?” “老虎吗?可惜现在不多了。” “老虎,会吃人的!”我说。 “不。你不害它,它不会来吃你。”山里人说,“难得也有吃人的虎。它们喜欢偷猪吃。” 山里有了老虎,便有了生与死的种种情趣。山里人喜欢讲他们遇到老虎的经历。 那种兴奋,那种自豪,仿佛得到荣誉。 冬月清澈,白雪遍地。打着手电筒走路,危险比点火把大。迎面看见有人打着手电走来,近在咫尺了,才从黑暗中显出狰狞的虎头,一双金亮的圆眼睛! 彼此都误会了,以为遇见了同类。 停下来,双方都珍惜生命。这时候不能喊,不能奔,脚趾一点一点移向路边,彬彬有礼地贴着草木,蛇一样地溜过去。 老虎站在那儿,动它的脑筋。一会儿,它低下头来,继续赶路。 有时候遇到好奇心强的老虎,会掉转头来跟着人走。要非常非常坚强,才能保持正常的步子走回村里再昏倒。往往是忍不住又跑又喊,激起老虎追逐猎物的本能,一直扑逗到人气绝身亡。就算老虎不来扑,狂呼乱叫奔进家门,气一松,暴出浑身大汗,倒地便死。 这种恐惧强烈地刺激着山里人的心。大白天走路也感受到广阔的危险感。枯树怪石荒草。生命在热血中涌动,晨星暮日,荡涤胸怀。 猎虎的人从江西、浙江过来,山里人讨厌他们。“为了钱,什么都不放过啦!”然后唾一口,把脸板紧。猎人被虎吃了,山里人感到自豪,又有点怜惜:“我们山里的老虎啊!” 我听了许多关于老虎的故事。 我开始盼望见到老虎,山里人传染给我这份奇怪的愿望。 只要是诚心的愿望,大自然一定会听到。 秋天来啦,山坡上盖满黄叶,红树、绿树在干燥的空气中劈啪拍手。阳光是凉凉的金色。 秋天,砍柴的季节。一握粗的杂木敲上去梆梆响,梆声沿着山谷好听地跑远。 我贪心地砍倒一棵棵落尽树叶的小杂木。我眼前金灿灿的秋色突然聚成一团,在黄叶盖满的坡顶上无声无息地移过。透过疏疏的杂树灌木,星星般耀眼的红浆果向两边分开。 柴刀栽进厚厚的落叶下,一只年轻小老虎站在不到五米远的坡上。斜阳从它背后照来,它被明亮的火焰包围,颀长优美的身子呈现在我眼前。它停下来两秒钟,一只前足停在空中。 它侧首看了我一眼,似乎感到意外。 金色的目光溶在一起,飘过一绺嫣红的烈焰。就看了这短短的一眼。 人类最美的目光都死了。 静静的、威严的、穿透肺腑的、超然的一眼,它转过头,踏下前足,走向太阳。一身富贵光亮的皮毛,棕色的横纹随着步子流水般的滑动。爽白的天空把每一丝虎毛映衬得清清楚楚。 像无形无具的梦,消失了。 我沿着山坡狂奔而下,血液在全身蒸腾。激情脱去沉重的躯壳,裹着我轻盈地滑翔,哽咽堵塞了喉咙…… 我受到了真正的藐视! 仅仅两秒钟!人的骄傲颓然倒地。这轰顶的刺激炸开一片崭新的欢喜狂悦。 大自然用两秒钟告诉我,人可以夷平山川,制造荒凉,掏空地球,但是依然侵犯不了它的自由!这肃然起敬的、无法驾驭的自由! 彻骨的幸福倾倒下来。从此以后,没有一个人能用藐视来伤害我了,绝对没有了! 老虎光艳夺人的美目敌御四方。 我飞奔回村,跃进家门,彻底欣慰地扑到床上,每根骨头、每块肌肉都在颤抖。 啊,我见到了老虎! P78-81 序言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主编大卫答《语文版》记者问 记者:作为一个诗人,你怎么对编书有了兴趣? 大卫:有人说,爱情像咳嗽,是忍也忍不住的。我编书,大约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恋爱吧——与文字恋爱,是“忍也忍不住”的。 记者:编书快乐吗,特别是编中学生课外精品阅读之类的? 大卫:在一次选题座谈会上,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编书过程中,时时产生跳楼的想法,待书编完了,却想跳楼也跳不成了,因为连跳楼的力气也没有了。 记者: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编得乐此不疲? 大卫:编书累,如果不编会更累。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编书的过程是沙里淘金,甚至是吹尽狂沙始见金的过程,这种累,让人累得踏实累得充实累得瓷实。累,并快乐着。编书是一项体力活,更是一项良心活。我曾在一篇访谈中说过,看到那些连发表水平都没达到的作品被冠之以“精品”,那是对读者极不负责任的。 记者:那你的这套《班主任推荐的名家名篇》与同类书相比有哪些特色? 大卫:和同类书相比,至少我们做到了以下四点—— 一、名家名篇 我们主打名家牌,但也并不唯“名”是取,我们精选名家之名篇,但这种名篇又不是大众所谓的那种“成名作”。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成名作”并不一定适合中学生,更重要的,一个人的“成名作”并不意味着是他最好的作品。选入这套书的文章,除了文字美、修辞美之外,还要适合中学生阅读,并给他们以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班主任推荐的名家名篇》是完全为中学生量身定做的精神大餐。 二、名师名鉴 与此前编选的书目一样,我们把初定篇目传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的高考状元、并请江苏启东中学,北京四中、湖北黄冈中学、江苏睢宁中学、江苏徐州一中等全国重点名校的班主任、语文学科带头人过目,请他们结合当下的学生兴趣,及高考、中考美文素材要求,作了补充与完善。定稿之后,我们约请了一批《读者》签约作家、著名诗人对所选文章做了精彩独到的点评。 三、大爱大美 名家名篇,我们注重选取那些具有人文教育底蕴的佳作,心灵的美容才是真正的美容,我不能说市面上某些选本是给叶子打蜡,但我至少可以保证,我们这套书是从根上浇水,培养一个人真善美的情怀。通过作家的美文,感受并体验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 四、大智大慧 好的文章,有时甚至是一种思维体操,比如《格言新说》卷,从大家最熟悉的格言、名言开始,逆向思维,提供新的解题角度,新的阐释,甚至提供新的智慧,比如《弄斧必到班门》、 《比赛第一友谊第二》、《行而后三思》、《吃不到葡萄说葡萄甜》、《好马要吃回头草》、《磨刀也误砍柴功》,等等。 记者:高考作文中何时会有诗歌?你作为一个诗人,能否为我们预测一下。 大卫:我不敢预测这个,但我敢预测的是,诗歌一定会走进高考试卷。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倘若没有李白、杜甫,中国文化不知要打几折。高考作文出现诗歌终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现在高考没有诗歌,很大一部分原因,怕是因为阅卷老师对诗歌把握不准,但在信息时代,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比如,可以把诗歌形式的作文请诗人来评分。如果如此,高考作文以诗的形式表达,就没有任何障碍了。 记者:提高作文成绩到底靠什么? 大卫:如果想真正地提高作文成绩,除了阅读还是阅读,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改变命运,就连早期退学的比尔·盖茨也不得不承认: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记者:那你编的这套书能提高作文成绩吗? 大卫:一定能。我编这套书绝不是冲着中考或者高考作文来的,但她可能比针对中考、高考作文的一些书更有效。因为,那些书是吃偏食,而这套《班主任推荐的名家名篇》更全面。不论是文字、立意、辞章,都是更上层楼,甚至,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怎样交友,怎样在遇到挫折时不后退三千里,怎样在生活面前运用新思维,怎样在大爱中感动并成长……所选的文章均为近六十年来感动中国几代人的精品美文,它们既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又离现实很近,读来亲切、自然、优雅。如果这套书能在作文与做人方面给诸位同学提供一点帮助,对我来说,那将倍感欣慰。 记者: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大卫: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而不是分数的机器。哪怕培养一个清洁工,也是合格的清洁工。我们的教育总以为上名牌大学,拿高工资就叫出人头地,这与其叫出人头地,不如叫误人子弟。你想想,一个人考上一流的大学,坐名车,居豪宅,如果他没有爱心、悲悯之心,遇到挫折就自杀,恋爱失败就喝药、跳楼,这样的人,赚再多的钱也是失败的。我们教育培养的不是机器,更不是机器人。我们这套选本里有一篇文章叫《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作者余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建议有兴趣的读者找来读读,并认真体味文字背后的东西。 记者:你怎样看待中学生早恋呢? 大卫:这问题很大。青春期的感情是美好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生最美好的。但那份感情其实不能称为早恋。不要随意给青春期的孩子戴早恋这顶帽子——我最怕某些老师变成“帽子”批发商。昨天遇一成功人士,他说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规定如果对女同学注视超过10秒,都要被喊去谈话,问安的什么心,后来他转到异地一所中学后,没想到那儿的学风非常开放,让他很不适应,一时竟不知男女同学怎么相处才好,让他困惑了很长时间。 记者:那你支持中学生早恋? 大卫:不,我不但不支持早恋,而且坚决反对早恋。我只是想说,对于青春期的那种感情不能简单地以早恋来命名并粗暴、武断地干涉。每个人都是从青春期过来的,有时我们可以谈心,甚至是写信,我感觉写信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每个孩子都是上进的,这世界上也没有无用的人,只有用错的人。同样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每一种感情的发生都有潜在的外因,是不是我们的学习太枯燥了、无聊了,甚至是从学业到精神的双重压迫?青春期的感情是最美的湖水,起一些涟漪证明这湖水还有生机。你不必告诉他们不要恋爱,你要告诉他们,爱恋是一定要的,但不是这个时候,考上大学了,有的是时间和选择。 记者:你认为爱情是人生的唯一? 大卫:不是。永远不是。如果把爱情当作人生的唯一,那么这辈子活得太没价值了。爱情仅仅是人生的一部分,且是很小的一部分,你把爱情当做唯一就会误了自己,也会误了爱情。 记者:那你认为什么是人生的唯一? 大卫:我认为人生没有唯一。因为人生太复杂了,只能说某个阶段的唯一。如果人生非要确定一个唯一的话,那就是大爱。对人类的爱,对他人的爱,这种爱超越了功利。既是对父母亲人的爱,也是对万物之爱。我们不要把事情搞大,而是要把事情往小里搞,你空喊爱,还不如把爱化作一棵小草。不踩一棵小草,这就是爱。大爱并不是往大里爱,而是小节,甚至小节体现的就是大爱,甚至帮助一只受伤的蜻蜓就是爱。美国女诗人狄金森有一首诗可作注脚——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我就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 平息一种酸辛 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巢中 我就不虚此生。” 记者:诗人给人的印象多是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在现实社会当中,你是这样的人吗? 大卫: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一个诗人,就像我也从来不否认自己是一个诗人一样。一切顺其自然,不刻意做事,不把自己定位成某一种社会角色,这才符合我的本性,渴望自由与灿烂。《疯狂的石头》里有一句台词:浪漫的前提是浪费。这儿的浪费应该有三种意思:一是时间,二是金钱,三是感情。这三种,我都浪费不起。一个“四张”的男人,他如果说还有一些浪漫的话,应该不是烛光,而是烛光晚餐;不是月光,而是月光下的安眠;不是鲜花,而是开一个鲜花店——从买花到开花店,就是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重大转变。鲁迅曾说过,这世界上不能光有爱情,还得有一个卖烧饼的。不否认骨子里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自由与宁静更是骨子里的钙。前天晚上,临睡前,偶然翻到古希腊一个无名氏诗人的一首诗,题目叫《幸福四要素》—— 人皆有死,最重要的第一是健康, 第二是天性温和, 第三是有一份并非来之不义的财产, 第四是有一批朋友欢度春光。 真是把幸福说到骨子里去了。我认为相较于自由与宁静,一切的浪漫主义都要退避三舍。 记者:那你内心深处渴望一种怎样的生活? 大卫:对于生活,我是一个欲望很小的人。最起码的物质条件拥有就行了。食,有没喂过避孕药的鱼;出,有不掉链子的自行车;居,有不漏雨的屋子……足矣。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也就是先有物质自由,才有精神的自由。 记者:我想知道的是,平日你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现实的? 大卫:我不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没有野心,但也没有闲心。或许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就是在野心与闲心之间摇摆,有时活得很开心,有时又过得很不甘心。以读书为乐,却又不求甚解。以平静而又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一直是我的追求,可是,这也只能是一种追求而已,有时感觉自己就是那风中树枝,短暂的平静是为了等待下一次的风起。 记者:如今仍有很多对文学痴迷的青年,你对他们有何建议? 大卫:这个建议应该是很早以前我就想问的,那时我十八岁,在无锡一家市立医院实习,每天为到底怎样才像个诗人而苦恼,那时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对文学的痴迷无异于吸食毒品,那种满足无法喻之于言,我真的不忍心对那些文学青年说别搞文学了,不仅仅因为这样说是极不礼貌的,就像我不能对恋得死去活来的人说赶快分手吧,因为你们根本不可能走在一起。做人要厚道,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热恋者也许有分手的时候,再幸福的人也会泪流,所有的人都会死去,难道我就告诉他们现在别活了吗?所以,我对那些在缪斯女神的裙边做着春梦的文学男女说:做吧,做吧,文学虽然不是一座能放得下我们灵魂的大厦,但至少它是一粒止痛片,可以缓解生活带给我们的疼痛与伤害。 倘若非得要有个什么明确建议的话,那就是,别把文学当做生活的唯一,它不是主食,只能是点心。 记者:钱与快乐有关系吗?在市场经济下,当代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金钱? 大卫:钱与快乐绝对没有关系。这就像幸福与钱没有关系一样。我们说花钱,为什么说花钱呢,花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当然就是消费。花朵的花,是芬芳,但与钱联系在一起,就是动词了。“花”的身份转换,是因为钱的关系。我不是一个金钱至上者,就像我不是一个金钱至下者一样。前些天在地铁里看到一句话,挺有意思:有人说金钱如粪土,那就让粪土来得更猛烈些吧。此前有一句台词流传更广: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话相当经典,说到骨子里去了。虽然金钱与快乐没有关系,但不能因此跟钱过不去,甚至成为某种不挣钱的借口。贫穷不是罪过,但一辈子贫穷绝对是罪过。 记者:现在的学生总爱沉溺于网络交往,在虚拟世界里交友,却在现实中越来越孤独。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吗? 大卫:不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网络是好东西,我承认很多学生泡在虚拟世界,但我更承认他们自己会从虚拟世界里走出来。孑L夫子只说过,食、色,性也,没说过,食、色、网,性也。我们在现实中孤独,并不因为网络,在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没有汽车,想见一个人很难,那时的人比现在的人更孤独。只是,孤独的档次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孤独,是下网之后的失落;古人的孤独,是面对自己的无助,他们也孤独得更有力量。一个人只有面对自己时所产生的那种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样的孤独,才是原装的、正版的,现代人的孤独,其实是盗版的。 后记 值此《班主任推荐的名家名篇》出版之际,首先感谢诸位编委老师的辛勤付出。我愿意再次郑重地提到这些钻石一般的名字:当代诗坛泰斗、原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李瑛;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邓友梅;著名文学评论家、原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张炯;著名作家、金牌编剧邹静之;著名诗人、《人民文学》原主编韩作荣;著名诗人、《诗刊》副主编李小雨;著名散文家、《十月》杂志副主编周晓枫;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雷抒雁;著名作家、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主编杨匡满;著名杂文家、《人民日报》文艺版主编徐怀谦;著名散文家、《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韩小蕙;著名诗人、北京电视台《第七日》制片人黄殿琴;作品多次入选人教版教材和地方教材的著名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梁小斌先生。 同时,这套书的出版,也得到了以下诸位方家的大力支持,他们或以锦绣文章,或以锦心绣口,为这套书增光添色,读这些温暖的名字,于我而言,如沐春风,他们是:周泽雄、刘齐、刘以林、胡弦、庞余亮、黑陶、王建军、谢君、李维宗、李智明、董献华、刘蕴慧、李旭、管强、魏鹏、陈恒礼、王建如、郭明、王春囡、徐静、曾小青、谢丹、李君、梅桑榆、潘然、傅会敏、闫凌竹、苗茜、解渫、毕海裳、刘挽云、靳欣、吴荞、石蕾、陈梅、钟春燕、李锐、倩若、雷军美、王颖、张书迎、李智、魏杰、朱艳飞、朱波、李太美。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与作品,谨向诸位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最终入选的作品,已获得大多数作家授权,但由于部分作品年代久远及作家地址变更等原因,截至发稿之时,仍有部分作家没联系上,但出版时间在即,为免遗珠之憾,邃将您的大作(或译作)贸然选上,不到之处,敬祈谅解。在选文过程中,发现一些赏析文字与所赏文章珠联璧合,不忍割爱,遂将赏析文字一并编入,请收入本书的鉴赏文章的作者及选文的作者,将您的信息反馈到daweil968@126.com,我们将按国家规定,第一时间办理样书和稿费事宜,并希望在以后的选本中,继续选用您的大作并获得你的授权,共同开创美文阅读之比水晶柠檬还要迷人的明天。 如您看到喜欢的文章,或者有什么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请与dawei8899@hotmail.com联系,我会善待每一封来信,您的建议或推荐的美文如被采纳,将会有满意的回报。在此先谢谢。 期待您的飞鸿。 大卫在北京,祝您和您的家人喜乐、平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