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一种有效的“政治资源配置方式”,通过政治多元参与确定公共决策程序,使政府决策更具约束力和正当性。但也应该看到,在民主决策过程中不止一次出现“扯皮”现象,决策现场很快变成了发泄意见的“角斗场”。我们在纠正“权力过分集中”弊端的时候,由“权力过分分散”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值得深思。
离开法治谈民主,民主不过是专制者坐庄的借口。法治的目的不是管理人民,而是管理政府。法治的公正程序,不外乎先立“游戏规则”,需要打开天窗说亮话。也就是说,在抓牌和打牌之前,先把规矩说清楚。如此一来,无论结果赢输,所有玩家都能认可和接受。
中国的崛起是在失去世界政治、经济、文明控制权150年之后的再度崛起。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创下,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战略格局面临新一轮洗牌。在千年一遇的机遇面前,中华民族、中国国民、中国政府应以怎样的大战略、大视野、大谋略、大胸怀应对新的世界秩序、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智库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这些机构作为政府“外脑”,为中国最高决策层分析全球走势,为中国策,为国是谋。
《大国策》丛书集结当代中国顶级“谋士”和“智囊”,把中国的发展纳入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进行考察,立足中国崛起道路上的大战略、大课题,对崛起进程中的中国经济、政治、民主、软实力、民生、环境、能源、人口、国家安全等领域所涉及的战略问题发表国策诤言,直陈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危机和挑战,试图超越西方设定的现代化标准,跨越西方现代化“陷阱”,提出中国崛起的大对策、大方略。
法治成就大国——《大国策》系列丛书导言
民主增量,政治放量
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
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
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三十年政治发展的反思
政治的疏离与回归——二十年中国政治观的演变与动力
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
别把民主和决策扯成“两张皮”
国家汲取能力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验
我国政治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当代中国政治改革与发展的体制资源
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探询中国的新身份:关于民族主义的神话
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
出牌之前先立规矩
法治中国的司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
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洋为中用:西方议会发展对中国人大制度的启迪
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其中国图景
我国宪法救济制度的完善
人民法庭法官的司法过程与司法技术——全国32个先进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
人大监督中的程序正义问题
民族问题无小事
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
雪球:汉族形成时期的族群结构、互动与认同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
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
中国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权利样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