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交流数据采集与处理、远方终端、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数据通信系统和EMS能量管理系统。本书涵盖了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的各个方面及过程,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使读者能够对监控与调度自动化有完整、系统的了解与认识。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第三版)》在第一版、第二版基础上根据多年的教学使用实践和各高校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原七章顺序不变,部分节前后顺序改动。根据当前监控技术的发展,部分内容作了增删。
编写本书的出发点与目的是根据当前高等教育注重多方面综合、宽口径发展的教学需要,从教学角度出发,紧密结合电力系统对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要求,以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为主,介绍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数学工具等在监控与调度自动化各个方面的运用。
全书内容在介绍了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概念之后,从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的最低层开始,讲述各种电气量的采集方法、适应于各种需要的对数据的变换及处理过程,继而是远动终端这种基本工作单元的功能及其实现。作为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的中间层次,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承担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相应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的构成、功能和各种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原理。电网数据通信系统是构成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各种通信系统的构成,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处理及通信规约组成了有关章节的内容。能量管理系统章节的叙述则围绕调度端的系统构成、分析软件的运用、监控与电力市场关系等各方面展开。综上所述,本书涵盖了监控与调度自动化各个方面及过程,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使读者能够对监控与调度自动化有完整的、系统的了解与认识。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电力系统运行及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的关系、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介绍各类电量的模拟式和微机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数据的预处理及标度变换;第三章介绍远方终端的功能、软硬件配置、遥测信息和遥信信息的采集电路原理、遥控和遥调的输入与输出;第四章介绍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形式、变电站内通信、无功一电压控制、不直接接地系统接地选线、故障录波方法、低频减载、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和遥视系统;第五章介绍配电自动化功能与构成、馈线自动化原理、配电管理系统和需方用电管理系统构成、配电网重构;第六章介绍电网数据通信系统构成、数据传输的差错控制、电网数据通信方式和通信规约;第七章介绍能量管理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及系统构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安全分析、经济调度、发电控制、与电力市场关系等。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第三版)》在该书第一版、第二版基础上根据多年的教学使用实践和各高校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原七章顺序不变,部分节前后顺序改动。根据当前监控技术的发展,部分内容作了增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研究生和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辅助用书,还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