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子与贫儿/世界文学名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马克·吐温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马克·吐温创作的《王子与贫儿》以16世纪的英国为背景,描写了王子和贫儿互换身份的童话式故事。一个阴差阳错的偶然机会,长相相同的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因互换衣服,从而导致了命运的颠倒。曾经的小乞丐成了王子的“替身”,真正的王子流落在外,受尽欺凌和嘲讽。后来,王子历经种种劫难,终于回到了王宫;而汤姆也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王子。经过这样的“交换身份”,两个少年都懂得了很多东西……

内容推荐

马克·吐温创作的《王子与贫儿》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在一个阴差阳错的偶然机会下,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因穿着王子的衣服可以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嘲讽。在好人亨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过了重重劫难,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最终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目录

一 王子和贫儿的诞生

二 汤姆的幼年时代

三 汤姆和王子的会见

四 王子开始遭难

五 汤姆当了王子

六 汤姆习礼

七 汤姆的初次御餐

八 御玺的问题

九 河上的盛况

十 落难的王子

十一 市会厅的盛会

十二 王子和他的救星

十三 王子失踪

十四 老王驾崩——新王万岁

十五 汤姆当了国王

十六 御餐

十七 疯子一世

十八 王子与游民一同流浪

十九 王子在农民家里

二十 王子与隐士

二十一 亨顿救驾

二十二 诡计下的牺牲者

二十三 王子当了囚犯

二十四 脱逃

二十五 亨顿第

二十六 被否认了

二十七 在狱中

二十八 牺牲

二十九 到伦敦去

三十 汤姆的进步

三十一 新王出巡受贺

三十二 加冕大典

三十三 爱德华当了国王

尾声 赏罚分明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王子和贫儿的诞生

十六世纪第二个二十五年当中有一个秋天,古老的伦敦城里有一个姓康第的穷苦人家生了一个他们不欢迎的男孩。同一天,一个姓都铎的富贵人家有一个正如心愿的男孩诞生了。全英国的人也都欢迎这个孩子。大家早已热烈地渴望着他,期待着他,并且为了祈求他的诞生而向上帝祷告,因此他现在一旦真的出世,全国的人就几乎是喜极若狂了,连稍稍相识的人都互相拥抱,互相亲吻,同声欢呼。大家都休假了,无论尊卑贫富,都大吃大喝地取乐,还跳舞、歌唱,非常快活;他们不分昼夜地像这样一连狂欢了好几天。白天,伦敦的景象真是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阳台和屋顶上都有鲜艳的旗帜随风飘动,大街上有许多雄壮的队列在游行。夜间的景象也很可观,街头巷尾,处处都燃烧着大堆的篝火,四周围着一队队狂欢的群众,尽情作乐。全英国除了谈这个新生的孩子——太子爱德华·都铎以外,都不谈别的事情。

这个孩子浑身裹着绫罗绸缎,对于外面那一切无谓的热闹情况都无知无觉,也不知道还有许多大臣和贵妇在伺候着他,看护着他——而且他也满不在乎。可是谁也没有谈到另外那个浑身裹着破布烂絮的孩子,汤姆·康第。他的出生徒然给这家穷人增加麻烦;除了他自己家里这些发愁的人谈到他以外,再也没有别人理睬他了。

汤姆的幼年时代

我们现在跳过若干年,来谈谈以后的事情吧。

当时伦敦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以那时候的规模而论,要算是一个大城市。全城有十万居民——有人认为比这还要多一倍。街道都很狭窄、弯曲而肮脏,尤其是汤姆·康第所住的那一带离伦敦桥不远的地方。那儿的房屋都是木头建筑的,第二层楼突出于第一层之外,第三层又把它的胳臂肘伸出第二层的范围。房子盖得越高,上面的面积也就越大。房屋的骨架是用结实的木料钉成交叉的形式,中间加上一些牢靠的材料,外面再涂上一层灰泥。房屋的主人按照各自的脾性把屋梁漆成红色、蓝色或黑色,这就使得那些房屋显出一副很雅致的气派。窗户都很小,嵌着菱形的小玻璃;窗扇都像屋门那样,是向外开的,装的枢纽也像门上的一样。

汤姆的父亲所住的房子在布丁巷外面一个名叫垃圾大院的肮脏小死巷里面。那所房子又小又破,东歪西倒,里面却挤满了一些穷得要命的人家。康第那一窝在三层楼上占着一个房间。母亲和父亲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张也算是床的床铺;可是汤姆和他的祖母,还有他的两个姐姐——白特和南恩,却不受拘束——全部的地板都归他们享用,他们爱在哪儿睡就在哪儿睡。屋里有一两条破得不像样的毯子,还有几捆又旧又脏的稻草,可是要把这些东西叫作床铺,似乎不大妥当,因为它们是乱七八糟的;每天早晨,这些东西老是整个儿被踢成一大堆,到了晚上,大家再从这一堆里挑出来使用。

白特和南恩都是十五岁——一对双胞胎。她们是心肠很好的姑娘,满身肮脏,穿得非常破烂,愚昧透顶。她们的母亲也和她们相似。可是父亲和祖母简直是一对恶魔。他们只要有酒喝,就喝得烂醉;然后他们就互相打架,或是碰上谁就和谁相打;无论醉与不醉,他们老是咒骂不休。约翰·康第是个小偷,他母亲是个乞丐。他们把孩子们都教成了叫花子,可是还没有能够把他们变成小偷。在这所房子里住着的乌七八糟的穷人当中,有一位善良的老神父,可是他并不属于他们那一伙。国王给了他一点点极微薄的养老金,把他从家里一下子撵了出来;他常爱把孩子们叫到一边,暗自教他们一些正当的行为。安德鲁神父教给汤姆一点拉丁文,并且还教他读书写字;他本想把这些东西也教给那两个姑娘,可是她们害怕朋友们的嘲笑,因为那些人一见她们俩将要有那些稀奇的学问,是绝不会容许的。

整个垃圾大院里乱哄哄的一窝正和康第家里一模一样。酗酒、胡闹和吵嘴在那儿是家常便饭,每天晚上都是如此,而且几乎是通宵达旦。在那一带地方,打破脑袋和饥饿是同样寻常的事情,可是小汤姆并不觉得不愉快。他的日子过得很苦,可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那种生活和垃圾大院所有的孩子们过的是一样的,因此他也就以为那是当然的、舒服的生活。他晚上空手回家的时候,知道他父亲首先就要骂他一顿,再揍他一顿,等他打骂够了之后,祖母又要再来一遍,而且更加厉害;他还知道,到了深夜,他那饿着肚子的母亲就要偷偷地溜到他身边来,把她宁肯自己挨饿、给他省下来的一点半点可怜的面包皮或残屑拿给他吃,虽然她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每每被她的丈夫发觉,并且还要挨他一顿毒打,她也不管。

反正汤姆的生活是过得很顺当的,尤其是在夏天。他只去讨到够他自己活命的东西,因为禁止行乞的法律很严厉,刑罚也很重;所以他把许多时间用来听安德鲁神父讲那些关于巨人和仙女、矮子和妖怪,以及妖魔盘踞城堡,豪华的国王和王子的迷人的古老故事和传说。他脑子里渐渐装满了这些稀奇的事情,于是有许多晚上,当他在黑暗中躺在他那薄薄的、发臭的稻草上,又倦又饿,挨过鞭打之后还在疼痛的时候,他就展开他的想象力,津津有味地给他自己描绘着一座皇宫里的一位娇养的王子那种惬意的生活,因此不久就把他的痛楚都忘记了。后来就有一种愿望日夜在他心中萦绕,那就是要亲眼看见一个真正的王子。有一次他向那些垃圾大院的玩伴们谈到这桩心事;可是他们非常刻薄地嘲笑他,挖苦他,以致他从此以后情愿把他的梦想留在自己心里。P1-6

序言

我要照人家给我讲的那样,叙述一个故事。讲这故事的人是从他的父亲那儿听来的,他的父亲又是从“他的”父亲那儿听来的,这位父亲的父亲还是一样,也是从“他的”父亲那儿听来的——一代又一代地一直往上推,总共有三百多年之久,老是父亲传给儿子,把这故事流传下来。这也许是历史上的事情,也许只是无稽的传说。这里面所说的事情也许曾经发生过,也许没有发生过;不过那是可能发生过的。也许从前那些博学多才的人相信这个故事;也许只有那些无知无识和脑筋简单的人才喜欢它,相信它。

后记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的童话式讽刺小说,发表q~1881年。故事以16世纪英国的生活情况为背景,讲一个衣衫褴褛的贫儿汤姆.康第和太子爱德华同时出生,相貌极为相似;他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戏剧性地互换了服装和身份。汤姆登上国王的宝座,当了一国之主后,废除了一些残酷的法律和刑罚,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颁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爱德华则流落在民间,经历了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小说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

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受苦受难的人民的情。本书八十五页通过一个受难者之口把当时的暴政统治下的英国比作一个人间地狱,为惨遭迫害的穷苦人民打抱不平。

《王子与贫儿》虽然写的是16世纪英国的事情,却是影射着马克。吐温所处的现实环境,即19世纪资本主义的美国,使人们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假象不存幻想。所以这部作品与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有同样的现实意义。

在写这部书时,由于作者对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的美国社会认识逐渐深刻,小说的基调已不仅是轻松的幽默而是辛辣的讽刺。在艺术表现上,《王子与贫儿》也较作者以往的作品有所发展;作者的想象更加自由,对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也作了生动的描述。

马克。吐温本人认为这部书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但有些评论家认为此书的风格不高,比《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傻瓜威尔逊》较为逊色,一般作家也能写得出来。

马克·吐温对人吃人的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因囿于资产阶级民主的幻想,他始终摆脱不了改良主义的立场。《王子与贫儿》的结尾还是把仁慈公正的新国王描写成苦难中的人民的救世主,这个弱点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共有的。

译者

1982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

——鲁迅

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威廉福克纳

马克·吐温对人生有着正确的理解,洞悉人生的本质。和其他美国人相比,他始终不被人类社会的伪善所蒙蔽。马克作为美国文学之父,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

——H.L门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3: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