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四弟的绿庄园(秦文君金品)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秦文君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文君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承上启下的著名作家之一,她的艺术探索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艺术空间,也为中国当代少年儿童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愉悦。 她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结构、血肉丰满的细节及轻松幽默的笔调和风格,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她描绘少男少女充满阳光、充满花香的心灵,也刻画成长中的少男少女所面临的尴尬和复杂以及羽化和蜕变的快乐、痛苦。秦文君成功地塑造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诸多少男少女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将在儿童文学艺术形象长廊中永远熠熠生辉。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丛书既是见证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成就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工程,同时更是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重塑整合的儿童阅读推广工程。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界以实际行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促进新世纪文学繁荣发展而唱响的“第一声鸽哨”。

该系列丛书入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具创造力、号召力、影响力的健在的3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将为历史留下可圈可点的珍品,让阅读点亮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用好书塑造他们漫长人生的初始阶段,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领新世纪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

目录

一 我这30年

 寻找霞光万丈的30年

二 秦文君金品

 第一辑:长篇小说节选

少年心

少女之事多烦扰

郎郎

莘莘的花园

校园暴力和恩怨

三足鼎立

梦醒

 第二辑:中篇小说节选

前世姻缘

金妞的闺房

 第三辑:短篇小说

四弟的绿庄园

少女罗薇

老祖母的小房子

瑞黎姨妈

三 评论

 秦文君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梅子涵

四 创作年表

五 作品主要获奖记录

试读章节

这天午后的第一堂课,是罗桂花老师上语文课。这小老师对上课挺当一回事的,有意穿得老气横秋,拿着厚厚的讲稿,站在讲台上尽量把肩膀摆放得很平,但俞林能看出她的底气有所不足,声音提高时身子会微微发颤,她眼神游移时也很拘谨。据说留汉试验过好几次,只要他在课堂上把眼光紧盯着她不放,她的脸就会变得像西红柿那样红,他让俞林也这么试试。

平时的这个时段是最令人犯困的,学生们昏昏欲睡,而这天罗桂花老师发现自己却能把学生们的生物钟给拨回来,语文课现场全班欢声笑语。

她正在按教材的进度讲解鲁迅的《祝福》。

起初罗桂花老师没在意,懵里懵懂的,但后来她发现只要自己一提到“贺老六”三个字,就像踩到了地雷,会有“轰”的笑声爆炸。而且大家不会厌倦,屡试屡来劲,还有好事者在下面悄悄数她提及的次数,她这才意识到了。

她开始跟大家斗智斗勇,有意在提及“贺老六”时,将“贺老六”改口为“祥林嫂的丈夫”,大家也立刻意识到她的用意了,笑得更凶,笑声狂放到非常不可思议的地步。

有了这个兴奋点,前半节课全班是沸腾的,人人都支着脖子仔细品,认真笑。学生还踊跃举手,提问的时候,故意设置语言陷阱,让罗桂花老师对那三个字绕也绕不过去。

罗桂花老师在群情激昂中找到了讲课的好感觉,她开始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大谈主角祥林嫂的怨艾和麻木,俞林发现,这位小老师的胸中的能量远远大于大家对她的认识。

班里的气氛却像浇了冷却剂似的。

边有才和露儿这对同桌成为打瞌睡的领军人物。俞林瞥见露儿把打瞌睡当作“地下活动”,很克制的,用手掌把半边脸半遮半掩,动作优美得犹如贵妃醉酒,而那个边有才简直是大鸣大放,想必把教室当作“第二睡房”了,他趴在桌上,头发像野草般蓬起得老开,手肘向前伸直,是很讨嫌的姿态,像一只垂死的怪兽。

罗桂花老师早用眼角扫到了那一对同桌的对睡实况,她不能佯装没发现,可又不愿使出什么老辣的办法。她柳眉儿轻皱,走到熟睡的边有才身边,侧耳听听他的呼噜声,再小心地走回讲台,用教鞭敲打黑板,说:“同学们注意听讲呵。”

边有才照旧睡他的,俞林知他缺睡,凡是这红薯脑袋住108男寝的日子,总是玩电子游戏玩到凌晨,通宵达旦的。

露儿惊醒了,她羞愧得红了脸。

俞林看见露儿上课打盹,心里很不好受,老是心疼地想,一个女孩子家吃得节俭,每天晚自习后还要偷偷地到表亲家帮着带末满月的宝宝,那岂不像旧社会的童养媳一样了。听说她带的婴儿胖得像蚕儿,又被全家宠得成仙了,都能把黑夜当成白昼,露儿抱着他时必须不停地抖动胳膊,筛豆子似的,不然他是不肯入睡的,夜里过一小会儿就大闹一次。

俞林看到过这小孩的照片,外表看不出他的品性有那么毒啊,简直小地主一个。俞林想那怎么成呵,他劝说露儿不要去了,但她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说去也不说不去。她那表亲家很有钱,很善待她,而小宝宝一天也离不开她那“人工摇篮”了。

大家开始做课堂作业时,俞林看罗桂花老师的口袋在跳舞,是她的手机在猛烈震荡吧,她取出看了看,微妙地撅起了嘴,左右环视一下就跑出去接手机了。

露儿的同桌边有才冷不防把毛发炸开的脑袋抬一抬,趁势靠在露儿的肩上。

俞林本来就不喜欢贪吃和贪睡的人,觉得那种人往往缺乏意志力,当他看到边有才在瞌睡时还那么放肆,就嘀咕说:“真过分,他睡觉的癮跟小猪儿一样大呢!”

叶青青轻声接了一句:“他哪有小猪儿那么可爱呀……班长好善良……”

她好像没事了,微笑很媚的,俞林转脸看她时,她矜持地笑一笑,仿佛彼此刚认识,一切可以从头来哩。他快乐起来,飞快地忘记了正在赌气的事儿,说:“来头小猪比试高低才好呢……”

难以置信的事终于发生了。

真有一只小猪蹿进了俞林他们的教室,它的敏捷程度超出想象,动作快得像一颗射进来的肉弹。一时间俞林还以为是幻觉,像是谁踢进来一只足球。

而且很奇怪,这小猪先在俞林跟前兜了一个圈子,然后认准了露儿他们的这张课桌,像一个远道来投靠亲戚的孩子,找到边有才后它就舍不得离开了,在他裤腿上、裤裆边嗅来嗅去,活动的交汇点在那两者之间,不会偏离很多。

边有才身上是带有着一种令人不悦的气息,他吹牛说自己涂了老爸的法国香水。大家却叫那气味是“瘴气”,反正它不太正,刺鼻,不是臭更不是香,而是偏要混合在一起。

方圆高级中学的男女同学一般都分开坐的,但是高一(1)班凑巧男女生都是单数,结果最好说话的露儿被说服了,屈驾和边有才坐了一桌。

“它喜欢瘴气厂冰儿脱口而出。

“边有才有老母猪的气味儿,所以小猪来投奔了。”赵留汉说。

边有才醒来了,用脚尖踢踢小猪的肚子,说:“臭小猪,你不是姓赵吗?快走开,不然阉了你这姓赵的。”

走廊里,有个声音在喊话:“我的小猪呢?还我的小猪,客人订的货,等着要呢。”

“是要把它做成烤乳猪吗?”叶青青小跑到教室门口,探出她的身子小心地问了一句。

“差不多……没工夫打听。”那人回话说。

“它才不该死呢。”叶青青慌慌张张跑回来,蹲下身子柔声对那小猪说:“我给你起个名字可以吗?来,来这里。”

小猪开始安静地听她说话,不再狂躁不安。她用温柔的手势召领着小猪,小猪居然被征服了,不知是喜欢叶青青温柔的呼唤,还是爱上了她的美貌,它用带着粉红色鼻孔的翘鼻子使劲嗅她,认下了她后就温顺地用前爪搭上她的膝盖。

“喝,那是一只色鬼猪。”边有才说,“也喜欢搭识漂亮妞儿。”

叶青青像抱洋娃娃一样把它抱到俞林的课桌前,和它对视着,又对俞林说:“你来帮我抱一下,我想看看它的牙床……”

“这……”俞林说着话,心却没放在这里,挺担忧四周的眼光。

她却无所顾忌,还是把小猪塞给他,然后腾出一只手来抚摩着小猪,轻柔地唤道:“小可爱。”她的手滑过来时碰上了他的手背,正好门被风吹得“碰”地响了,他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好像她和小猪也同时哆嗦了一下。

P8-11

序言

2008年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周年。从1978年迄今的30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儿童文学突飞猛进的时期。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化,带给儿童文学全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机制与宽松的创作环境,与此同时,以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刘心武的校园小说《班主任》为代表,儿童文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积极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直接投入当代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与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30年间的优秀作品,已经影响了中华民族整整两代人。从中国儿童文学史的高度鸟瞰,我们可以毋庸置疑地说:改革开放30年的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成绩最显著的时期。改革开放30年的儿童文学给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与十分宝贵的经验。

首先是儿童文学观念的变革。

儿童文学说到底就是为儿童的文学。但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一个长时期内,我们却不能为儿童服务,而是与整个成人文学捆绑在一起,为“运动”与“中心”服务,因而远离儿童的所谓“儿童文学”,儿童也就必然远离了它,十年“文革”更是达至极至。“以儿童为主体”,这是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将儿童文学从以成人意志、成人教育目的论为中心转移到以儿童为中心,也就是以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与接受对象为中心,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有了这一变革,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才有可能出现对“教育儿童的文学”之类的将儿童文学视为单一教化工具观念的挑战与超越,才能出现“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儿童文学要为儿童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儿童文学的双逻辑支点”、“儿童文学的童年情结”、“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儿童反儿童化”、“儿童文学的成长主题”等等一系列执著儿童文学自身本体精神的学术话语与基本观念的探讨和建设。从整体上说,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经历了回归文学——回归儿童——回归(作家创作)个性的三个阶段,但其核心则是回归儿童,让文学真正走向儿童并参与少儿精神生命世界的建设。“走向少儿”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高扬的美学旗帜。“走向少儿”的中国新世纪儿童文学,必将在实现自我价值与艺术个性自觉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康成长产生更加深广的影响。

其次是创新意识的激扬。

创新即突破、超越、探险,创新是文学的活水、动力、加速器。创新意识作为人类独有的高贵品质,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照亮生活也照亮精神,照亮小说也照亮童话、诗歌、散文。创新精神如同严文井笔下那一曲永不停歇的“小溪流的歌”,绕过“下次开船港”,不知疲倦地去破译一个个“宝葫芦的秘密”,带给儿童文学不断的惊喜与收获。于是,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才有了曹文轩坚守古典、追随永恒的《草房子》,秦文君贴近现实、感动当下的《男生贾里全传》,张之路集校园、科幻、成长于一体的《非法智慧》,董宏猷跨文体写作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沈石溪全新的动物小说《狼王梦》,杨红樱、郑春华独创品牌的《淘气包马小跳》、《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才有了金波的诗体童话、郑渊洁为代表的热闹型童话、冰波的抒情型童话、张秋林的小巴掌童话以及成长小说、动物小说、双媒互动小说……才能出现旗号林立、新潮迭出的创作景象,高举起大幻想文学、幽默儿童文学、大自然探险文学、少年环境文学、生命状态文学、自画青春文学等一面面创新旗帜。创新意识为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提供了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与文学标杆。

第三是队伍与阵地的扩大。

30年前,百废待兴的中国,嗷嗷待哺的青少年只有两家少儿读物出版社,20个儿童文学作家,200个儿童读物编辑,每年仅出200余种少儿读物,而且多数是旧版重印,那真是个令人万般无奈且酸楚的现实。而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跨越式的发展,今日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儿童读物出版大国,并正在向强国迈进。现在全国(以下数字未含台港澳)有34家专业少儿读物出版社,并有130多家出版社尤其是各地的教育出版社都设有少儿读物编辑室,目前国内570多家出版社中有520多家争相出版少儿读物,并有]40多种少儿期刊和110多种少儿报纸。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少儿图书的年出版品种已由过去的200多种发展到每年1万多种,年总印数由3000万册发展到6亿多册,优秀图书的重版率达到50%以上。2006年,我们还出版了囊括百年精粹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这是何等令人鼓舞的业绩!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传播形式,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体,今天更有网络、音像、影视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大面积的传播形式与途径,极大地促进并确保了儿童文学的发展,使亿万小读者真正享受到阅读的自由与快乐。

文学生产的核心是作家队伍。30年前,我国仅有20位儿童文学作家,而且大多已因“文革”封笔多年。而今天,则是一支庞大的生力军。截至2007年,中国作家协会共有会员8129人,其中儿童文学作家有800多人,如果加上各省、市、自治区作家协会中的儿童文学会员作家,则已达到3000多人,其中骨干作家有1000多人。综观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大致可以将儿童文学作家分为五代。令人欣慰与感动的是,改革开放30年的儿童文学,我们曾经拥有过“五世同堂”的鼎盛局面,五代作家为繁荣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儿童文学同心协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五代作家,第一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文学启蒙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叶圣陶、冰心、茅盾、郑振铎等,第一代主要是开创之功、奠基之功,而且一开局就是大手笔;第二代是三四十年代战争环境中革命和救亡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贺宜等,他们用文学直接切人现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革命救亡等时代命题;第三代是共和国“十七年”运动语境中的一代,代表人物有金近、任大霖、葛翠琳、洪汛涛、鲁兵以及孙幼军、柯岩、金波等,他们创造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原创生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同时在文学配合“中心”、“运动”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民族化追求;第四代是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终于迎来改革开放的一代,代表人物有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葛冰、沈石溪、董宏猷、黄蓓佳、班马、周锐、冰波、郑渊洁、郑春华等,他们的特殊人生经历铸就了他们对儿童文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品格的执著坚守,他们不但是改革开放30年间,也是新世纪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坚与核心力量。

创建新世纪儿童文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需要后起之秀与后备力量源源不断的补充。令我们深感欣慰的是,那些“60后”、“70后”、“80后”以及在“低龄化写作”中涌现出来的年轻作家,正在踊跃加入到儿童文学中来,有的已是儿童文学界响当当的“品牌”、“大腕”,他们正是中国儿童文学风华正茂的第五代作家。第五代作家的创作大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如今正在成为中国儿童文学最具创造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群体。在他们中间。寄予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近代民主革命从这里发起,第一次改革开放从这里起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亦从这里吹遍全国。为了全面反思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转型一一儿童观、儿童文学观转变”规范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文学创新、审美嬗变,全面回顾、检阅儿童文学原创生产的丰硕成果,作为地处改革热土广东的广东省出版集团新世纪出版社,决定与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充分合作,于今年适当时候,在北京或广东联合召开“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研讨会”;同时,新世纪出版社特组织编写出版《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丛书(以下简称《30年30部》)。《30年30部》既是见证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成就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工程,同时更是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重塑整合的儿童阅读推广工程。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界以实际行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促进新世纪文学繁荣发展而唱响的“第一声鸽哨”。

《30年30部》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以出生年月为序)束沛德、金波、樊发稼、张之路、曹文轩、秦文君担任顾问委员会顾问,由我担任总顾问;新世纪出版社特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王泉根教授为执行主编。

《30年30部》入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具创造力、号召力、影响力的健在的3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作。毫无疑问,“30部”仅是一个对应时代的数据符号,应该进入的优秀作品绝不仅限于这些。我们想,为历史留下可圈可点的珍品,让阅读点亮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用好书塑造他们漫长人生的初始阶段,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领新世纪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这既是我们共同的美学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担当。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儿童文学事业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远远不能满足3亿多少年儿童的精神需求,实现儿童文学强国之梦还有许多路要走。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希望同在。一切全靠我们儿童文学工作者的务实求进、不尚空谈、扎扎实实、多做实事,为中华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儿童是生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我坚信,经历过改革开放30年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是大有作为的。

2008.5.8 奥运圣火点燃珠峰之日 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