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竞争十分激烈,商场如战场,一个商人要想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最后的成功,不仅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而且还要掌握一些经商技巧。
本书的经商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成功学和商业著作中提炼出来的,将成功者秘而不宣的商道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对商场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这些故事把人生、事业、财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读者同故事主角一起感悟财富人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维、新观念。
激情成就梦想,智慧点亮人生。愿读者朋友早日成就自己的财富梦想!
作为一个商人,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做生意怎样才能赚到钱。而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就必须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商业敏感,能够从别人忽略的地方发现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创造财富。
有时候,一句话的点拨、一瞬间的顿悟、一则故事的启发,都可能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帮你轻松、灵活地谋取美好人生。
本书所选的故事经典耐读,它以通俗的语言和活泼的方式将复杂的商道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尽览风云变幻的商场,领略商业禅机。相信本书能够给你最及时的指点和最深刻的启发。
人才与奴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艾森豪威尔还只是个军事助理,他的上司是美国驻菲律宾的总统军事顾问麦克阿瑟。有一天,艾森豪威尔突然向麦克阿瑟提出要回国,他说:“我现在已经49岁了,很快就要老去了。而作为一个军人,我到现在还没有打过一次仗,这让我感到很遗憾,我不能再丧失这次机会了。”
麦克阿瑟感到非常惋惜,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于是一个劲儿地在房间里叹息、踱步。善解人意的妻子琼看出了丈夫的心思,而且平时她对艾森豪威尔也颇有好感,于是就对丈夫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如果你强行命他留在这里的话,艾森豪威尔就肯定走不成。”但麦克阿瑟还是没有这样做,他对妻子说:“你说得很对,但我不能那样做。因为艾森豪威尔虽是个人才,但却不是个奴才。”
琼不禁吃惊地问道:“怎么,难道你只用奴才吗?”
“当然不是,”麦克阿瑟说,“我既要人才,也要奴才。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最理想的是人才加奴才。”
正如麦克阿瑟所说,艾森豪威尔的确是个人才,在他回国后短短的4年里,他就从一名中校晋升为五星上将。195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感悟商道
对于人才,与其强留,限制他的发展,倒不如放飞,让他去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让员工主动工作
英特尔总是将每个人都置于开放的环境里,使他们能够快速学习别人的经验,以迅速解决自己手上的问题。
在英特尔,不论你是否已为晋升作好了准备,他们往往把你直接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去迎接更高的挑战。英特尔看重的是个人的学习速率,而非他的经验。举例来说,盖尔·辛格(Pat Gelsingcr)被提拔负责486晶片开发计划时,只有27岁,管理经验并不丰富。但葛洛夫认为他是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有深厚的科技知识作背景。同时他能够主动吸收所需的新知识。他果真成功地带领486开发团队完成计划。盖尔·辛格也很快地往上升,1997年,他已经成为桌上产品部门的副总裁。 英特尔有太多的工作,他们需要每个人都能够立刻着手上线。所以,他们总是为员工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充满挑战的环境,让员工以最快的速度学习、进步、工作。当然,这种环境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人们往往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和过多的工作量。有一个笑话充分揭示了这一点:“英特尔总能为你提供最大的空间,你可以全力以赴地工作,然后有更多的工作等着你去做。”这话一点儿不假,英特尔是个步伐快、要求高的地方。
正是这些特征,使得英特尔人都在不停的运作当中,从而成就了高产值的英特尔。
感悟商道
一家企业,一家公司,真正的效益不是逼出来的,而是靠职员自动地工作而创造的。
应聘
阿东和阿广是某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同班同学,三年前,两人同时去一家公司应聘人事经理的职位。因为两人在各个方面的水平都相差无几,公司老总也难以迅速决断,于是,便决定让两人各自到人才市场招聘一名人事主管,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表现来决定取舍。
招聘那天,应聘的人多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经过和应聘者短暂的交谈之后,阿东觉得这些应聘者不是理论知识匮乏,就是实际经验不足。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阿东一个也没看中,一天下来无功而返。但回到公司后,阿东发现阿广已经录用了一个。令阿东吃惊的是,被录用者竟是被他淘汰的。
阿东觉得有些疑惑,觉得阿广的眼光不至于如此之差,便问阿广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阿广笑了笑,故作深沉地说出了自己的“高论”:“你想,如果你的下属处处比你强,你还能有好日子过吗?早晚还不得被他顶下来?但若录用一个比我差的人,我就可以稳坐现职而无后顾之忧了……”
阿东简直对阿广佩服得五体投地,心里一个劲儿地责怪自己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人事之道”都想不明白呢!心想这个职位已非阿广莫属了!
回到公司,阿广得意地将他招来的人介绍给了老总,等待着老总的好消息:而阿东则一脸愧疚地对老总说,因为没有合适人选所以只好空手而归。
但出人意料的是,老总当众宣布阿东被录取了!而阿广只好和他那个“可靠”的下属另谋出路了。
就职那天,老总将阿东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递给阿东一个特制的布娃娃,说:“请你将它打开。”阿东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地将布娃娃打开,惊奇地发现里面竟是一个更小的布娃娃,再打开,里面又是一个小的,如此重复了三四次,直到在最小的一个里面看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个职位关系着公司的发展,如果你总是招聘比你差的职员,那么公司就会像这个布娃娃一样越来越小,最后成了‘侏儒’企业,甚至会消失。只有敢于录用能人,我们的公司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阿东顿时明白了“精明”的阿广为什么会落选……
感悟商道
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因为人才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量才适用
马孔·福布斯是福布斯集团的最高领导,福布斯集团之所以能够让世界为之瞩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用人有方。
大卫·梅克才华出众,曾担任福布斯的基层管理工作,但他对人冷漠,从来不留情面,而且非常严厉。他常会在下属们忙着组稿时,说:“在这期杂志出版之前,你们中有一个人将被解雇。”弄得大家总是在战战兢兢中工作。
一次,梅克又说出了类似的话。有一个员工实在紧张得受不了,就跑到他那里问道:“大卫,被解雇的人是不是我?”
没想到梅克竟说:“我并没想解雇谁,既然你找上门来,那就是你了。”
就这样,那名员工被解雇了。
但马孔·福布斯恰好看重大卫·梅克的才华和严厉,便让大卫·梅克担任了总编辑的职位。
期间,大卫·梅克最大的贡献是树立了《福布斯》“报道真实”的美誉。而在那之前,《福布斯》曾多次被指责报道不实。20世纪60年代时,《福布斯》能够与《商业周刊》、《财富》齐名,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报道真实。
马孔·福布斯量才适用的第二个典型是对其亲弟弟的使用。
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如果马孔·福布斯把他的弟弟华里士。福布斯委以重任,一点儿都不过分,更何况华里士·福布斯是哈佛的工商管理硕士,并且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但马孔·福布斯却只让弟弟担任了投资部副主管,还亲自向投资部的主管雷耶夫纳交代,华里士·福布斯的职权仅仅限于处理业务,投资部的其他事情,还是要由雷耶夫纳掌握。
这是因为他弟弟的长处在于企划方面,而对于高层管理工作并不擅长,所以,马孔·福布斯才作出了这样的安排。 感悟商道
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将每个人安排到他应该在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