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人来说,方术是个既熟悉又隔膜的现象,有的人笼统的把方术等同于迷信,这其实是不大恰当的,如果就学术与科学的关系而言,更不能简单地将它予以否定。
本书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中国算命术的历史及其理论依据,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阐述了这一文化现象,并将作者理念研究的新的融化其中,展示了拥有两千年历史的中国算命术的丰富内涵。
本书介绍了中国算命术的历史及其理论依据,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阐述了这一文化现象。
本书还将作者理念研究的新的融化其中,展示了拥有两千年历史的中国算命术的丰富内涵。
功名利禄、穷通寿夭、吉凶祸福,是与人攸关的东西。古人认为,这些遭际都是由冥冥的“天”所决定的。“天”,就是人们想像中的上帝,或者是无形的神灵。它决定并且配赋予世间每一个人固有的际遇——这就是命运。
“命运”,这观念的形成,源远流长。我们虽然不能下定论,但它至少与文明社会同步产生。从最早的殷墟甲骨文直到清代的文献,其中都不乏有命运的踪迹。在浩瀚古籍中,笔者挑选比较原始、古朴的《山海经》为例,简略谈一下算命术的源头。
《山海经》,自古号称奇书,风格独特,内容十分丰富,含有中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矿产、动物、植物、医学、宗教等多方面资料,既有原始社会的渔猎活动,也涉及到文明社会的农作生涯,所以整部书应该是战国时代成型的。《山海经》字里行间虽然不曾有“命运”两字,然而,却蕴含有浓烈的天命观念。唯其如此,笔者才以之为代表。
《山海经》向读者展示“工”字型的天命观模式:“工”字上面的一划,是赋予人们命运的司命者——上帝和它的居处,也就是“天”;“工”字下面的一划,则是芸芸众生;“工”字中间的一竖,则表示上帝和人的某种联系。这联系的执行者是众多的神,或者是巫师。
对于人来说,显得威力无比的上帝,在《山海经》中的形象并不清晰,但它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如《西山经》中有“帝江”(图3),形状像一只红黄色的大袋,有六只脚,四个翅膀,混沌而无面目。这表明“帝江”是天地混沌未分时期的上帝。又如《西山经》记载:钟山山神有个儿子名叫“鼓”(图4),是一条长着人面的龙。它伙同人面兽身的神“钦丕鸟”(图5),杀害另一个名叫“葆江”的神。天帝勃然大怒,就杀了“鼓”和“钦丕鸟”,治它们的罪。结果,二者死后都变成了怪鸟。“鼓”变的鸟叫做“骏”(图6),形状像猫头鹰,但长着红色的脚,笔直的喙,白色的羽毛上有黄的花纹,叫的声音跟天鹅差不多;“钦鸦”变成一只怪鹗:白色的羽毛上有黑的花纹,赤色的喙和强劲的虎爪。它们虽曾被杀,天帝以为尚难抵罪,还责令它们“服役”:当天帝要向人间降洒兵灾或旱灾的时候,就让它们事先出现于人间。当可怜的人们怵目惊心地见到这两种可怖的怪鸟展翅翱翔时,就万分恐惧地意识到兵燹和饥馑的命运即将随之而来了。
《山海经》中的“上帝”如同这本书中的“神”一样,都不是独一无二的,这反映出宗教观念的原始性和古朴性。书中提到的“上帝”除“帝江”外,还有黄帝,它出现次数较多。此外,白帝少昊、颛顼、喾以及尧、舜、禹也都曾以“上帝”身份出现。他们在《山海经》中都是神,而且不是一般的神,是管辖众神的大神。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