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与未来中国的形象大使探讨生活——系列心理教育课程实录》,是作者20余年心理教学之心得、体会与思索,大量引用了学生们的反馈、感想等,并建立了几个教学模型,是师生心灵对话之后的结晶。本书共分三编,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课堂讨论集锦;心理学课堂训练集锦以及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探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未来中国的形象大使探讨生活--系列心理教育课程实录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作者 | 杨眉 |
出版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与未来中国的形象大使探讨生活——系列心理教育课程实录》,是作者20余年心理教学之心得、体会与思索,大量引用了学生们的反馈、感想等,并建立了几个教学模型,是师生心灵对话之后的结晶。本书共分三编,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课堂讨论集锦;心理学课堂训练集锦以及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探讨。 目录 第一编 心理学课堂讨论集锦 第一课 让我们回到幼儿园!——社会心理学课讨论之一/3 讨论一 我们在幼儿园学过哪些规则?/4 讨论二 幼儿园规则在成人社会是否够用?/5 讨论三 为什么要守小规则?/6 讨论四 为什么要突破大观念?/8 讨论五 小规则与大观念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9 讨论六 守小规则难不难?/l 3 第二课 生活不相信理由,成长取决于此时此地的努力——社会心理学课讨论之二/17 讨论一 怎样解决“喜欢上大学,但不喜欢自己的大学”这一矛盾?/17 讨论二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同学不好好学习?/18 讨论三 生活是否相信理由?/21 讨论四 自己与名校同学的差别究竟在哪?/22 讨论五 和北大、清华学生的差别是否是难以弥补的?/24 讨论六 我们能否对当前的处境重作资源取向的解释?/26 讨论七 我们如何让自已从现在起进入良性循环?/27 第三课 教养的本质是关怀——社会心理学课讨论之三/32 讨论一 大家喜欢与有教养的人相处吗,为什么?/32 讨论二 我们的教养能带给我们什么?/33 讨论三 究竟什么是教养?/36 讨论四 教养的核心是什么?/38 讨论五 做有教养的人难不难?/41 讨论六 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45 第四课 让我们播种德行——社会心理学课讨论之四/51 讨论一 大学生该遵守哪些行为准则?大家自评实际做到多少?/51 讨论二 知道,为什么做不到?/52 讨论三 德行只对别人有益吗?/56 讨论四 怎样解决“德行好,但坚守德行累”这样的认知不协调?/58 讨论五 怎样把坚守德行中的“累”降到最低?/62 讨论六 一个行为变成习惯,究竟会有多难?/64 讨论七 我们如何做到“知行统一”?/64 第五课 诚信源于自重和自信——社会心理学课讨论之五/69 讨论一 什么是诚信?/70 讨论二 社会为什么要提倡诚信?/71 讨论三 诚信在人际交往中到底有多重要?/73 讨论四 缺乏诚信会给社会和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76 讨论五 人为什么会违背诚信?/78 讨论六 为什么说诚信源于自重重人、自信信人?/80 讨论七 大学生的诚信应具体落实在哪些方面?/82 讨论八 如果现在我们已失信于人,该怎么办?/87 第二编 心理学课堂训练集锦 第一课 自我接纳一小步,走向自信一大步——核心人格特质训练之一/93 讨论一 大家怎样理解自我接纳?/94 讨论二 有多少人能接纳自我?/95 讨论三 自我接纳会妨碍人的成长吗?/96 讨论四 自信、进取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是什么?/97 训练一 有效实现自我接纳的方法/99 讨论五 接纳,但不止于接纳/104 训练二 学习接纳别人/107 第二课 让我们在承担责任中实现个人的成长——核心人格特质训练之二/112 讨论一 怎样理解责任与责任感?/112 讨论二 责任感的重要性?/114 讨论三 我们最需要承担的责任有哪些?/11 8 讨论四 使自己具备责任感的方法/121 第三课 假如死亡明天来临——核心人格特质训练之三/129 练习一 我们的墓志铭和最后三个月要做的事/130 练习二 我们的人生规划/132 讨论一 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吗?死是可以把握的吗?/132 讨论二 死亡是否意味着结束?/135 讨论三 死亡是否是纯个人的事?/135 讨论四 死亡是否也有意义?/137 练习三 反思——如果我们只剩下一个月……/137 讨论与结论 我们选择:热爱生命,享受生活/140 练习四 让我们来为自己的人生写一个新的脚本/149 第四课 让我们学习仰望星空——核心人格特质训练之四/151 感受一 感动/155 感受二 震撼/158 感受三 崇敬/160 感受四 责任/163 感受五 困惑、矛盾与茫然/164 思考一 关于法律和正义/167 思考二 关于人性/169 思考三 人与自然以及环保/172 思考四 关于去圣化和信念/174 第五课 上进,从规范、净化自己的语言开始——核心人格特质训练之五/178 讨论一 什么是上进?/178 讨论二 人是否有必要和有可能上进?/180 讨论三 人怎样就可以上进?/182 讨论四 规范、干净的语言与上进和教养的关系/184 讨论五 怎样协调普通话与地方话以及中文与外文之间的关系?/190 讨论六 怎样协调主流人格面具与个性之间的关系/193 家庭作业 让我们开始规范并且净化自己的语言/194 第六课 共情是一粒和谐的种子——核心人格特质训练之六/197 讨论一 什么是共情?/198 讨论二 共情的重要性/199 训练一 增强自己对他人的需要和情绪的敏感/202 训练二 在增强对他人理解力的同时提高共情/211 训练三 学习表达共情/21 8 第七课 现在,让我们开始感恩——核心人格特质训练之七/222 课堂练习 我们手中的“千人本”/222 讨论一 什么叫感恩?/228 讨论二 人为什么要感恩?/229 讨论三 有感恩的心与上进矛盾与否?/233 讨论四 我们该对谁感恩?/235 讨论五 我们该怎样感恩?/240 第八课 学会慎独:从自律走向自由——核心人格特质训练之八/246 讨论一 什么是慎独?/246 讨论二 慎独能带给我们什么?/250 讨论三 我们是否能做到慎独?/252 讨论四 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慎独?/253 第三编 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探讨 第一课 教育理念/259 第二课 教育方法:心理教育教学模型的探索与阐述/266 第三课 学生自己所感受到的个人成长与收获/275 第四课 系列心理教育课程产生作用的机制分析/289 参考文献/294 后记/29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