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征服外部世界与自身、创造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遭遇到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神秘现象行踪诡秘的幽灵岛、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神出鬼没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每一个神秘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人类发展的种种契机,人类的科学知识、社会的文明成就,几乎都是在探索和解答种种未知事物中创造和发展的。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编者认真择取了各个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最富探索意义和最被广泛关注的神秘现象,分别从星外传奇、奇域之谜、失落文明、生命探索、宗教探秘、动植物之谜、科学奥秘、建筑奇迹、文化谜踪等9个方面予以重点介绍。同时,编者还精心挑选了500多幅弥足珍贵的图片,包括实物图片、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出土文物、摄影照片等,生动地展示各种神秘现象,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获得一种更直观、更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
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匪夷所思的神秘世界,使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拓展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与文化视野。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编者认真择取了各个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最富探索意义和最被广泛关注的神秘现象,分别从星外传奇、奇域之谜、失落文明、生命探索、宗教探秘、动植物之谜、科学奥秘、建筑奇迹、文化谜踪等9个方面予以重点介绍。编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这些离奇的神秘现象,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特点,并努力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力争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同时,编者还精心挑选了500多幅弥足珍贵的图片,包括实物图片、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出土文物、摄影照片等,生动地展示各种神秘现象,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获得一种更直观、更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
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南美洲的蓄奴蚁竟然是靠掠夺、蓄养奴隶为生的,它们就像是我们人类让会的奴隶主那样实行王国统治。蓄奴蚁是一种非常强悍的蚂蚁,它们没有兵蚁、工蚁之分,几乎所有的工蚁都变成了兵蚁。这些蓄奴蚁大都懒惰成性,从不进行造巢、抚幼、觅食、清洁工作。看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它们是如何生存的呢?
原来,蓄奴蚁都勇猛好战。它们通过发动战争,闯入其他蚂蚁的巢穴,将其他蚂蚁的幼虫和蛹掠夺过来抚养长大,使它们最终成为蓄奴蚁蓄养的“奴隶”。蓄奴蚁懒得去做的如造巢、抚育幼虫、觅食、打扫卫生等种种繁重的工作,都由它们去做。由于“奴隶”蚁寿命很短,为了补充“劳动力”,蓄奴蚁就会不断发生战争。
一种叫红蚁的蓄奴蚁长期过着“剥削”的生活,它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懒惰成性,完全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蓄奴蚁宁愿饿死也不肯自己张口取食,就算食物就在眼前也要“奴隶”蚁侍候着喂食。
蚂蚁虽小,可它们的力量却不可忽略。有人曾在非洲看见一只大老鼠不小心闯进了蚂蚁的阵营,几秒钟之内,这只大老鼠的身上就爬满了黑色的蚂蚁。一会儿功夫,只见地上血淋淋的鼠肉连续不断地被运回蚂蚁巢穴。5小时之后,那只活蹦乱跳的大老鼠就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
在南美洲的热带丛林里,生活着很多种蚂蚁,其中最厉害、最凶猛的当属食肉游蚁了。当食肉游蚁来“拜访”人类住宅时,人们就得提防着它的攻击。尽管它们会让人心惊肉跳,但房屋一经它“光顾”以后,屋里的蟑螂、蝎子等害虫就会一扫而光,其效果是杀虫剂也比不了的。
在草丛里,食肉游蚁若碰上了别的动物,它们就会成群地聚集起来,群起而攻之。一次,食肉游蚁遇上了一条睡在草丛里的毒蛇,它们立即把毒蛇团团围住,并逐渐缩小包围圈。然后,一些游蚁冲上去狠狠地咬住毒蛇。蛇受痛惊醒过来后,会凶狠地向四周冲撞,可是食肉游蚁并不放松,迫使它不断退缩回来。游蚁们同毒蛇扭成一团,边咬边吞食着蛇肉。这样,只需几小时,地下就只剩下一条细长的蛇骨架了。
蚂蚁非常聪明,其自身有一种化学信息素会在蚁群的集体行动中发挥出神奇的作用。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散发出气味,形成一条“气味走廊”。它们还能发出警戒激素,接收到这种警戒激素的蚁群就会做好防卫或逃离的准备。
有一次,几只蚂蚁一起抬出了一只强壮的蚂蚁。这只蚂蚁一次一次地爬回到蚁巢里,但很快又被蚁群一次一次地抬出洞外。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只蚂蚁身上沾上了死蚂蚁的气味,回巢后,引起了蚁群的误会,蚂蚁可不允许洞内有“死亡气味”,也不管你是死是活。于是,众蚂蚁把它当做死尸抬出洞外,不管它如何挣扎,直到它身上的那种气味完全消失了,才被允许回巢。
夏日里,人们常常能看到成群的蚂蚁在一起混战,一直杀得天昏地暗。蚂蚁为什么这样好战呢?原来,不同窝的蚂蚁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窝味”,能分辨出对方是不是“自家人”。如果不是,就有可能厮杀起来。如果其他同窝的蚂蚁看见了,就会立即赶来增援,一场血腥“大战”就这样开场了。有趣的是,如果去掉正在拼杀的蚂蚁身上的“窝味”,它们便会相安无事地走开。如果同窝的一只蚂蚁身上沾上香料后回到窝中,那么同窝的同伴马上会把它当做异己分子驱赶出去。
人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蚂蚁经常会跟在蚜虫后面。经过研究后才知道,蚜虫在蚂蚁触角的按摩下,会分泌出“乳汁”。担任“运输工”的蚂蚁就会从伙伴手中接过乳汁,运回巢中。在蚂蚁的按摩下,有些蚜虫能不断分泌蜜滴。例如,一只椴树蚜虫能分泌23毫克的蜜汁,超过自身体重的好几倍。
最大的黑树蚁“嗉囊”的平均容量为2立方毫米,而褐圃蚁只有0.81立方毫米,全体“搬运工”要将5升蜜滴运回蚁穴就必须往返数百万次。负责按摩的“挤奶员”占蚁群总数的15%~20%,它们平均每天要“挤”25次“奶”。一棵老树根上大约有2万个黑树蚁家庭营巢,它们能在一个夏天得到寄生在豆科植物上的蚜虫分泌的高达5107立方厘米的“奶汁”。
为了保证蚜虫的生活,蚂蚁会不惜花费大力气来修建“牧场”。在聚集大量蚜虫的枝条的两端,它们用黏土垒成土坝,形成一个牧场,土坝上开的两道缺口就是牧场的“入口”和“出口”。为避免有“小偷”混入,两边“拱门”都会有蚂蚁重兵把守。当“牧场”的蚜虫繁殖过多时,蚂蚁就会把多余的蚜虫转移到新的地方。为了保护和抢夺蚜虫,不同家族的蚁群经常会展开战争。
P322-324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因为如果不再感到奇怪,不再表示惊讶,那就和死了一样,和一只掐灭的蜡烛没有什么不同。”
在漫长的征服外部世界与自身、创造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遭遇到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神秘现象行踪诡秘的幽灵岛、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神出鬼没的尼斯湖水怪、真真假假的UFO……每一个神秘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人类发展的种种契机,人类的科学知识、社会的文明成就,几乎都是在探索和解答种种未知事物中创造和发展的。
《人类神秘现象全集》一书是一本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编者认真择取了各个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最富探索意义和最被广泛关注的神秘现象,分别从星外传奇、奇域之谜、失落文明、生命探索、宗教探秘、动植物之谜、科学奥秘、建筑奇迹、文化谜踪等9个方面予以重点介绍。编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这些离奇的神秘现象,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特点,并努力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力争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
同时,编者还精心挑选了500多幅弥足珍贵的图片,包括实物图片、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出土文物、摄影照片等,生动地展示各种神秘现象,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获得一种更直观、更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
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匪夷所思的神秘世界,使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拓展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与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