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第一杀手(斧头帮帮主王亚樵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西尔枭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铁血锄奸团,汉奸卖国贼听到这个名字,无不闻风丧胆,噤若寒蝉,而锄奸团团长就是号称“民国第一杀手”的斧头帮帮主、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策划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的幕后导演——王亚樵。

民国历史上蒋介石庐山遇刺案、汪精卫国会遇刺案、宋子文枪案、日本驻华最高司令官白义则被杀案等等,都和王亚樵有关。

王亚樵——一个令蒋介石、戴笠都为之胆寒的神秘的传奇人物。

内容推荐

王亚樵(1887-1936)安徽合肥人,宇九光,人称“九爷”。同盟会员,曾任凇沪抗日义勇军司令。他是令人胆战心惊的“斧头帮”帮主,组织“铁血锄奸团”,汉奸卖国贼无不闻风丧胆,民国许多惊天要案皆出自他手,他五次策划刺杀蒋介石,蒋介石悬赏百万光洋买他的人头,他把日军驻华最高司令官白川义则送上西天,被称为“民国第一杀手”,上海滩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等也让他三分。

目录

这个杀手不太冷(代序)

美国女记者眼中的“中国奇人”

少年神枪手

热血青年:革命、玩命、亡命

斧头帮千人呼啸上海滩

众军阀捉拿“悍匪”王亚樵

干掉淞沪警察厅厅长

王亚樵、戴笠、胡宗南义结金兰

刺杀张秋白

杜月笙求和王亚樵

蒋介石太乙峰命悬一线

宋子文上海站躲过一劫

日本浪人梦魇“支那魔鬼”

杀日军司令老蒋对老九顿生敬意

特工魔王与电影皇后的风流史

好色对好色:两个男人的色色不同

戴笠的女杀手成王亚樵的红粉知己

资助上海地下党印《红旗》

一颗人头给沈醉当早餐

戴笠与王亚樵的“历史性会面”

福州事变:王亚樵出任安全大员

戴笠厦门狠斗老对手

将计就计英雄美人关

汪精卫代领射杀蒋介石的三枪

戴笠香港追杀王亚樵

戴笠再施美人计

英雄壮志未酬气绝乱枪

附录一:王亚樵暗杀集团刺杀军政要员一览表

附录二:王亚樵策划的五次刺蒋行动一览表

附录三:华克之述王亚樵行状

试读章节

1 美国女记者眼中的“中国奇人”

岁月漫漫,时光悠悠,历史的风浪淘去了无数的泥沙,而王亚樵的故事却一直沉淀在历史河床的深处。

在距合肥30多里的肥东县州埠乡,有一个叫做王小郢的村子。这里与皖中农村的其他地方也无两样,房舍、山川、行人、牛羊,一切似乎都与历史并无多少隔膜,但傲视天下、横空出世的一代英豪也没有在这里留下半点遗迹。

夕阳西下的时候,回首俯视被夕阳慈祥地照耀着的村庄,炊烟缕缕,归畜悠悠,好一派田园牧歌景观。透过冉冉的暮霭,时光把我们带回到了一百余年前。

那是清朝光绪十五年己丑农历正月十五日(公元1889年2月14日),正值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地处偏僻之乡的王小郢家家户户忙着元宵。在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里,悬壶济世的王荫堂的妻子梅氏正在经历着分娩前的阵痛。

正午时分,云淡风高的晴空突然一阵黑暗。乌云滚滚,压顶而来,一场暴风雪眼看就要来临。村民们感到失望,很担心这场风雪会冲走元宵夜的欢快——皖中地方,主要是乡间,每逢元宵之夜,大入孩子倾巢而出,到野地之中“撂火把子”。火把子多是一年间积累起来的破扫帚头子、葵花杆子、麻杆子等,在野地里燃起,往空中撂。

这时,王荫堂的农舍里,产妇梅氏在稳婆(接生婆)的指点帮助下,终于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当产房内传出新生儿的第一声响亮啼哭时,年轻的父亲和全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每个人都笑起来。

说也奇怪,婴儿一落地,哭声还没有停止,天上的乌云就开始逐渐散去,霎时又是丽日当空,万里澄碧,如同是中秋季节一样。

这个刚来到人世就显现不凡景象的人,就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策划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刺杀事件的幕后导演王亚樵——一个令蒋介石、戴笠都为之胆寒的神秘的传奇人物。

不知是自然现象和人生起点纯属巧合使然,还是因为故乡子孙对一代枭雄的顿首敬仰,直到现在,王小郢及其附近的许多村民还始终坚信王亚樵系黑虎星降世。他的一生,是上天的刻意安排。

据说,此子一降世,原先一些欺王家为外来户的人立刻有所收敛。因为,他们一打王家的主意,就会头皮发涨。

王家的祖籍不在王小郢,而在合肥西乡的韩堰。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大概在王亚樵的曾祖时,全家迁居东北乡王小郢。王亚樵曾祖父王士俊以种田为生。祖父王榜,目不识丁,不谙世事,亦终老于陇亩之间。倒是其叔祖王凤,粗识文字,可惜终身未娶。他青年时代弃耕从戎,到清廷军队中充当兵勇,屡屡作战,功劳却并不突出,只升到比较低级的都司之职。

到了王亚樵父亲王荫堂这一代,王榜深感不识字苦,才送儿子进村塾念书,三年下来,王荫堂粗通诗文。因家境不济,十年寒窗,何其漫漫,王榜便让儿子走出学堂,随一江湖郎中学岐黄之术近三年。

王荫堂所从之师,并没有多高的医术,所以,他也就没有学到多么高深的医道。但不管怎么说,草头方子还是知道几副的,所以,务农之余,也还兼行医道。

王荫堂医术平平,但脑袋瓜倒还挺好使。行医赚了两个钱后,没有去买土地,而是另行投资,开了一个棺材铺。他觉得,活人的钱固然要赚,死人的钱也不能不赚,不赚只能是白不赚。

大概是既希望病人能迅速康复又希望病人很快地死去这种矛盾心理的驱使,使王荫堂一生总是难以把握自己。所以,他一直到死也没有发什么财。不过,却得了一个“厚斋”的雅号,而他的儿子王亚樵却与他截然相反。

王荫堂夫妇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就是王亚樵,次女王秀樵,三子早殇,四子王述樵。王荫堂老先生六十四岁时病逝于上海。其妻梅氏也曾随长子王亚樵去沪。直到建国后的1959年方病故,享高寿九十。

王亚樵在故乡合肥农村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自幼聪慧伶俐,受到全家上下的钟爱。和别的普通农家孩子稍有不同的是,他有幸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光绪二十二年(1896),王亚樵刚七岁。元宵节一过,父亲王荫堂便领他到邻近的史圩村的一位老塾师刘茂先生(人称刘三先生)家里拜师启蒙。

王荫堂早年读书,半途而止,所以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希望儿子能够沿着当时科举考试的阶梯,从秀才、举人到进士一步一步,金榜题名,以遂父志,做官发财,光宗耀祖。只是刘三先生才疏学浅,几年后,便无法指点王亚樵了。

十三岁那年,王荫堂又领着儿子到距家二十多里的对河张村,拜张世籁先生为师。张先生曾晋学中过秀才,是一方名师,以经院教学方式设馆,名噪当时。

在世籁先生门下,王亚樵攻读经史子集,旁及诗词歌赋,同时临写古碑帖习书法。由于他聪颖过人,加之名师指点,转瞬又是四年,学业大有长进。

此时,王亚樵已成长为一个翩翩少年郎了。

光绪三十一年(1905),王亚樵十六岁,尚未及弱冠之年。但他觉得寒窗已度十载,学业应当有成,可以进科场一展身手。新年一过,二月初头,便约上好友刘子魁、季凤藻诸少年同窗,兴高采烈地到合肥城内去参加县试。

果然不出所料,制艺时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等几场下来,自己均觉得十分满意。发榜之日,果然高高中在头十名之内。虽说年少,但满腹经纶,文章锦绣,士林人物,无不称道。

王亚樵得意之余,又一鼓作气,乘胜前进,参加了四月间在庐州书院举行的府试。遗憾的是,此次竟然名落孙山。

P1-3

序言

这个杀手不太冷

周星驰的《功夫》用搞笑的方式让全国观众知道了斧头帮,而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存在过这个曾经叱咤一时的斧头党。而且在中华民族悲壮的抗战史上,也曾有过一个现在几乎让人遗忘的组织——“铁血锄奸团”。汉奸卖国贼听到这个名字,无不闻风丧胆,噤若寒蝉,而锄奸团团长就是号称“民国第一杀手”的斧头帮帮主、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策划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的幕后导演王亚樵。民国历史上蒋介石庐山遇刺案、汪精卫国会遇刺案、宋子文枪案、日本驻华最高司令官白义则被杀案等等,都和王亚樵有关。——一个令蒋介石、戴笠都为之胆寒的神秘的传奇人物。

王亚樵,字九光,安徽合肥人氏,又一徽邦豪杰人物。上海滩人便呼其王老九。在上个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前期,上海滩上提起斧头党,没有不为之色变的。就连流氓大亨杜月笙、黄金荣等人也胆战心惊,常常告诫门徒说:“斧头党的事,多一件不如少一件,能躲就躲。”一些街头泼皮无赖,自然也都避之不及,以至于赌徒们在赌场上发誓时都说:“哪个瘪三赖账,让他出门撞上王老九。”

王亚樵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行事风格,多半有点类似于古代的绿林好汉。他骨子里的爱国情怀是后入无法抹杀的,虽是“匪”,但决不同于上海滩上黄金荣、杜月笙之流。

曾任国民党军统高级职务的沈醉先生风趣地说过:“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蒋介石一提这个人,假牙就发酸。戴笠若是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而汪精卫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亚樵这三个字活活敲断的。连上海滩黑帮大亨黄金荣、杜月笙一类流氓泰斗遇上王亚樵,也得赶紧绕着道儿走。”

翻开昨日尘封的历史档案,王亚樵写下了重重的一页又一页,这些历史事件大家也许熟知,但是这背后的策划人和行动人——王亚樵却在历史的尘烟中若隐若现。

1923年11月10日下午,直系军阀任命的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在上海浴室前中弹身亡。

1928年8月18日,国民党全国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兼安徽省建设厅厅长张秋白在南京梅溪山庄被杀。

1930年7月24日,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在虹口毙命。

1931年6月14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庐山遭枪击。

1931年7月23日,财政部长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

1932年2月29日,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在黄浦江被炸。

1932年4月29日,日军侵华最高司令官白川大将在虹口公园被送上西天。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中常委、国民政府副总裁汪精卫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身中三枪。

1935年12月25日,国民政府外交次长唐有壬在上海被杀。

这些历史事件都是王亚樵一手策划和实施的。

李安的《色戒》多少让我们知道一点为革命而用女色行刺的事件,但与历史上实有其事的王亚樵和戴笠两人的“色戒”故事和情性比起来,电影《色戒》故事简直太小儿科了。

戴笠,人们都知道他是蒋介石的耳目,是大特务头子。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年戴笠还是失意落魄的戴春风时,他和胡宗南曾是王亚樵的部下,三人还是拜把兄弟。一对昔日老友,两个拜把兄弟,一个号称“中国暗杀大王”,一个号称“政治第一杀手”。但是后来他们各为其主,戴笠用尽各种计策,最后还是用了“色戒”这一招除掉了王亚樵,完成了他的主子蒋介石的命令。  以下是美国女记者弗雷特·安娜在她写过的一本叫《中国的民间力量》书中对于王亚樵的看法,也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审视王亚樵更能给我们一些新鲜的东西和独特的视点。

在中国抗日战争(指七·七事变以前的局部抗战)和国共两党争斗的这段历史中,这个非常奇特的人物是不能忽视的,很难明确地说,是那个时代造就了王亚樵还是王亚樵在戏弄那个时代。他绝不同于西方的那些黑手组织以制造恐怖作为生存方式,也不同于中国古老土地上的传统土匪杀人越货谋生。他既非政治家也非军事家,然而他又有相当深沉的政治头脑和精湛的军事常识。同时还保留着一种桀骜不驯的匪性……他似乎同所有的政治家为敌,似乎要面对全世界而唯独显示他个人的力量,无疑,王亚樵的出生就意味着对中国领袖们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他本人简直就像是武装的国会,他贯彻意志的方式不是提出动议提交讨论,而是用枪和炸弹。尽管他的原则是杀恶扬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好人也被他杀了。

这个身着马褂戴着旧式眼镜的先生,看起来就像一个潦倒的穷秀才。他的确是个有学问的人,他对于中国政治史有一套粗鲁而新鲜的见解。也在兴致盎然施行谋杀的同时,绝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几乎在每次组织团体时,都要办上一份报纸,作为自己的舆论工具,并常常亲笔赐文,文采十分精美……据不完全统计,他至少同二十个女人睡过觉。他对女性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同情、爱怜和亲近的愿望,一言以蔽之,他属于比较喜欢女人的那种男人。除了他的权威以外,他的风格和胆魄委实十分具有魅力。设想他要是到了美国,受到美利坚女郎的青睐及至追逐是完全有可能的。

英雄男儿总是难过儿女情长,哪个英雄不多情。王亚樵这个“乱七八糟的好汉”在情感上也是丰富而多情的。但历史又总是如此相似,英雄总是倒在女人的手下,这个俗气的定律,王亚樵也没可避免。戴笠最后没办法,到头来还是用女色这一招才干掉了他的拜把大哥。

戴笠曾对手下的女特务说:“绝不要认为王亚樵是个好哄骗的买主。王亚樵看中的女人是有讲究的,必情之所至,此情不是亚情,乃是王亚樵的奇情,但凡同他有关系的女人,绝伦之美是必要条件,但光靠姿色是远远不够的,奇善奇恶奇智奇毒都能引起他的注意。他尤其喜欢可怜巴巴的女人。他对女人从不动武……”

王亚樵是君子,是一个“贪花不乱”的真君子,不过君子往往就倒在像戴笠这样的小人手下,历史总是这样。就像王亚樵质问戴笠所说的那样:“我跟你戴春风不一样,我不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小人。我王亚樵是君子,杀人也是君子杀法。戴春风你说是不是?”

到头来,一代英豪因美人而陨落,倒也不能不说是死得其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