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特别用了较多篇幅抒发了对母亲等人真挚的热爱,怀念几十年前的老师、亲友和同事对其终身的影响,反映出许多平凡人光彩照人的事迹。虽说作品只是个人传记式回忆录,但却是以中国近百年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为背景,再现了一代人丰富的经历,试图打开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展示一个时代的真实变迁,并从社会的一个侧面,在深层次上揭示了影响发展的旧体制消亡的必然性,从而讴歌一代人“热爱祖国,追求创新,积极勤奋,为民服务”的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愿望就是力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陆光正 |
出版社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特别用了较多篇幅抒发了对母亲等人真挚的热爱,怀念几十年前的老师、亲友和同事对其终身的影响,反映出许多平凡人光彩照人的事迹。虽说作品只是个人传记式回忆录,但却是以中国近百年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为背景,再现了一代人丰富的经历,试图打开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展示一个时代的真实变迁,并从社会的一个侧面,在深层次上揭示了影响发展的旧体制消亡的必然性,从而讴歌一代人“热爱祖国,追求创新,积极勤奋,为民服务”的精神。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自传体纪实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作者把书名命为《愿望就是力量》,意思是说大大小小的愿望影响了其一生的发展方向。 作品初看只是一个平凡人的自传体回忆录,而实质上是从一个侧面,展示了20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集中刻画了新旧中国两种社会的不同,“文革”动乱与改革开放两个时期的不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和机制对创新发展的影响变化,并讴歌了上下两代平凡人无私的奉献精神,特别是“热爱祖国,追求创新,积极勤奋,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发扬。 作品在写作上,基本采用叙述性手法,既有事件的分类。又按时间的顺序:在叙事中语言朴实流畅,并插入许多细腻的文学短章,既有令人思索的生活点评,也有含蓄隐喻的警语。这些只能由读者在阅读中去细细品味,着意体会。 目录 第一章 平凡愿望(兼序) 第二章 苦难出身 第三章 少年记忆 第四章 中学阶段 第五章 在大学里 第六章 特殊旅行 第七章 实习时期 第八章 婚姻多磨 第九章 任教改行 第十章 沼气事业 第十一章 波澜起伏 (一)痛哭如梦 (二)摇篮呐喊 (三)重振精神 第十二章 试点攻关 第十三章 继续开拓 (一)埋头只为效中华 (二)环境能源谱新章 (三)革命传统代代扬 第十四章 退休生活 (一)学习用电脑 (二)亲情与友谊 (三)旧居翻新楼 (四)群星齐拜寿 第十五章 嗅昧初探 第十六章 难忘人生 附录 文选 我的嗅味学 环境能源学刍议 我对净化沼气池的认识 沼气产业化的春天 关于建立“中国沼气博物馆”的建议 读书札记 读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 后记 试读章节 黑夜,阴沉沉的冷。乱云翻滚,似乎要把天空压到地表,不让人类生存。 但人类几百万年来形成的品质就是坚强,怎能轻易被乌云压倒! 人类还是要生存,要延续。 腊冬,陆明斋和陆秀珍结婚一年,就生了大儿子;过了三年的深秋,老二出世。 又过了两年,1942年9月2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日)早上9点钟左右,我也来到人间。 母亲说,夏秋之交,本来是应该有晴朗的早晨。但这一天的早晨浓云密布,低矮的草屋内,显得格外阴闷。我刚生下来就大哭着,大概预感到这个世界的多灾多难,想把胸中的怨气趁早吐出来。 但过了一个时辰,太阳从云朵里冒出来,天空开始转晴。我也不哭了,还终于露出了微笑。 父亲看着五岁的大儿子,又看看才三岁的老二,再看着现在又多了一个小儿子,也不说话。他正发愁:家里穷得一无所有,现在要吃没有吃的,要穿没有穿的,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我的母亲性格本来就坚强、自信,这是遗传与环境铸就的生活本能。 很早以前,我的祖辈就来到长江三角洲的江北岸。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江海平原,土壤肥沃,河港纵横,是一个天然的鱼米之乡。江苏省南通市就是镶嵌在这片沃土上的~颗璀璨明珠。 南通市所辖的如东县,古称扶海洲。汉朝之前,这里与陆地相隔。自东晋后,沧海变桑田,扶海洲逐渐与内陆相连,告别了昔日的与世隔绝,世外桃园不再宁静。 如东县在国民党时代属如皋县,新四军东进后,建立政权,划分如皋、如西两个县,解放战争开始后,如皋县改称如东县,如西改称如皋县。 千百年来,这里孕育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j1J女,也居{丰着无数平凡而默默无闻的老百姓。 20世纪初,在如东县双甸镇东南七八公里的乡村,居住着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名叫陆景芳。他和陈氏结为夫妻,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大儿子叫陆长庚。不幸的是,生活刚刚有起色,陈氏和小儿子就相继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陆家向北两公里处的丛家坝,因丛氏族人群居而得名。有个丛宋氏中年守寡,独自抚养着三个女孩子。在那个年代,农民全靠田间劳作维持生计,这样一个寡妇人家,怎样才能把三个幼小的孩子拉扯大呀? 经人撮合,陆景芳就把丛宋氏和她的三个女儿一起带过来,组成了新的家庭。这样,丛宋氏成了陆宋氏,她的二姑娘叫玉儿,长大后就嫁给了这个家庭的陆长庚。 陆长庚和玉儿相亲相爱、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生活开始有了新的生机。他们租种田地,起早带晚磨豆腐,家庭经济也很快好转。 1919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陆长庚和玉儿生了一个女儿。虽然在封建社会里总是男尊女卑,可陆家还是把这个独生女孩子当宝贝,这一点从名字一听就知道,她的乳名叫贵候,大名叫陆秀珍。她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个子不高,大大的眼睛,明显的双眼皮,十分活泼可爱。 长到十七八岁时,村里说媒的人想把她介绍嫁给人家,可她一听说,就是不肯,十个不肯、一百个不肯。陆景芳也是依着她,他也舍不得把孙女嫁出去。至于那做父母的陆长庚和玉儿,就更不用说了,当然坚持要把独生女儿留在家里。 母亲从小受她妈妈和祖父的影响,养成了独立的个性,不怕生人,直爽大方,快人快语,嗓门也高,声音清脆响亮。 这样一个母亲,能怕困难吗? 母亲不理父亲的忧愁,她看着我大大的后脑、浓浓的头发、白白的皮肤、小小的嘴儿,一会儿就露出了微笑,越看越打心眼里喜欢。她心想:说不定我儿子将来会有出息。她对闷闷不乐的丈夫说:“人家能过下去,我们也能过下去。这伢儿看上去不错,还是我的宝贝呢!” 父亲不作声,转身走出屋子。身处乱世之秋,铮铮铁汉此时也显得几分无奈。 父亲原名叫钱烽(“烽”的繁体字),出身在如东县双甸镇西边四公里处一个叫石甸的地方。 那时的石甸邵长村(现在叫石南村),住着一户钱姓人家,主人叫钱北衡。他从双甸北边洋涨岸娶了许逢英为妻。1917年农历三月十七日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钱烽。 他天生命苦。才三岁那年,母亲许逢英就去世了。 钱北衡后来续弦娶了陈氏为妻,又生了一个儿子钱震东。童年的钱烽就常常寄居在亲戚家,生活很不稳定。 人的某些潜质是天生的,面对恶劣的环境,有些人因此而变得一蹶不振,而另一些人却变得更加刚强。缺少母爱的钱烽,不但没有自卑、消沉,反而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和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变得更加刚强。 钱烽到十几岁时,胆量明显比同龄的孩子要大,人也显得聪明灵活、讨人喜爱。一个私塾先生觉得这孩子不错,认为他以后定有出人头地的时候,就收了下来,让他在那里读了三四年书。倔强的钱烽不愿呆在老家,待他19岁那年,经亲戚介绍,被招赘到了陆家为婿。在旧社会,通常婿随妻姓,钱烽也就改名叫了陆明斋。 父亲刚才没有答话,在门外转了一会儿,就又走进屋内。 母亲说:“我给伢儿起个小名叫金铃儿,你说好吗?” 父亲仍然没有说话,就又走出大门。 母亲就这样把“金铃儿”的名叫出去了,邻居们都觉得这个乳名好听,也都喜欢。 陆明斋来到陆家,和陆秀珍相亲相爱,一起参加生产劳动。陆长庚和玉儿打心眼里欢喜他们。全家人拼命干活,想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求取最基本的温饱。 这是个可以幸福的家庭。可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在这个人间天堂,到处烧杀抢掠,加上反动派的残酷统治,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谁料到,在1938年那一年之内,天灾加人祸,陆家连续两代人遭受病灾:一家之长的陆景芳突然病故;特别能干的中年儿媳妇玉儿也暴病身亡。这对陆家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我出生第二年,也就是1943年,父亲面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的残酷统治,终于忍无可忍,决心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他接受革命思想宣传,积极参加地方民兵活动,显露出刚强不屈的本性。 1944年,父亲脱产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一生的重大改变。依稀记得他回家时身上常带着盒子枪,枪的把手下面挂着红布须子。我当时虽然很小,但以男孩的天性,在全民抗日的氛围中,枪和红布须子在我幼小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常常是夜里活动,一般没有时间回来,偶尔回家就躲藏在家旁边不显眼的水车蓬里睡觉。 当时斗争相当残酷,稍有大意就可能掉脑袋。可天不遂人愿,就在斗争十分激烈时,父亲偏偏又染上了天花病,因此不得不转移到丛坝乡肖家长池一带活动。他在农民肖道金一家人等当地村民的掩护下,一边治病,一边发动群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反封锁、反伪化的抗日游击斗争。 P6-9 后记 我的这个本终于问世了。说实在的,在我开始动手写的时候,有些信心不足。当时不是担心没有写作的素材,因为我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很大,要写的内容是丰富的;也不是怕没有时间进行写作,因为我已退休,时间完全可以由自己支配。我主要是怕自己思想和文学水平太低,抓不住要领,达不到深度,写出来的东西,会被人们笑话。 待到初稿写出来时,开始取名为《平凡与难忘》,我认为一个平凡之人,只能说说平凡与难忘之事;后来又听几位书店经营者说,现在人们不怎么喜欢看书,普通人写的书更没有人去读。这时不出书吧,我已经写出了初稿;出书吧,又没有人去读,那出书又有什么用?我进退两难。 正当我犹豫不决之际,南通市铁路办的刘建中、广电局的王嘉祥等领导同志不断鼓励我写作,要我坚持到底。在修改过程中,我又进一步认识到应当揭示影响发展的旧体制,便决心在原稿基础上重写,并将书名改为《愿望就是力量》。这个书名也许更能鼓舞人前进;同时,我也希望“愿望就是力量”能成为人们传颂的格言。 当然,只有愿望并不够,还要行动才能成功。在贫穷、疾病和战乱折磨中,生的愿望使我战胜死亡;在工作中,“去从事最大多数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发我从教师职业改行到农村,从事与粪便发酵打交道的艰苦的沼气事业;沼气试验成功了,在公路上拦截领导者的车队去参观;在遇到各种挫折时,“愿望”产生力量,产生智慧,推动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奉献。“举步攀登忘畏险,埋头只为效中华。”正是一种个人情操的反映。 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我特别用了较多篇幅抒发了对母亲等人真挚的热爱,怀念几十年前的老师、亲友和同事对我终身的影响,反映出许多平凡人光彩照人的事迹。虽说作品只是个人传记式回忆录,但却是以中国近百年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为背景,再现了一代人丰富的经历,试图打开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展示一个时代的真实变迁,并从社会的一个侧面,在深层次上揭示了影响发展的旧体制消亡的必然性,从而讴歌一代人“热爱祖国,追求创新,积极勤奋,为民服务”的精神,这正是我们许许多多平凡人所具有的伟大精神的体现。虽然当今社会,许多人的价值观点在发生变化,这种人生价值观在今天似乎成为一些人的缺失,但我深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也许更显示出一种值得弘扬的宝贵精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所讴歌的平凡人的奉献精神,应当留给社会。 在写作上,我基本是采用叙述性手法,既有事件的分类,又按时间顺序,语言力求朴实流畅;同时,在叙事中贯穿一些令人思索的生活点评,也有含蓄隐喻或双关运用的警语。这些只能由读者在阅读后去细细品味,着意体会。 我工作与生活在社会上,也会产生各种矛盾,也暴露出我个人的许多缺陷和弱点,表明我并非完人,也不能成为名人英雄,我永远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我能够写成这本书,首先得益于曾经谆谆教导我的父母和老师。他们培养和教导我要勤奋,使我积累了许多原始素材。在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同志的热心帮助,如我的朋友丛宗远、许金友以及杨兆凤等同志,在百忙中亲自审阅我的初稿,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我对初稿先后作了四次修改,包括将部分章节合并、删除或补充,有些文字段落作了新的推敲,对个别一些磨难经历中的人和事,作了重新审视等。 我也要感谢我的妻子戴祝兰同志,她为我承担了许多家庭事务,让我集中精力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我特别要感谢江苏省社科联的冒名芳同志和出版社有关同志的真诚帮助,最终完成了这本书的出版。 我谨在此向一切关心和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我一生中涉及许多同事、熟人与亲戚朋友,有不少人的姓名和有关事项没有提及,有些提及到的人和事我未能事先征求意见,谨在此表示歉意。 由于受水平限制,本书一定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陆光正 2008年8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