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爱无边--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文集/医患和谐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肖飞
出版社 中西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数万白衣战士奔赴灾区一线实施救援。为了弘扬医务工作者肩负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社、手牵手网站、搜狐网健康频道合作进行“白衣天使·大爱无边——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纪实征文”比赛,其中优秀征文已由上海百家出版社结集出版。该书真实记录了全国卫生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引领读者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救援经历,再度见证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医学所蕴涵的人性光辉。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令全中国人沉痛到无法呼吸的时间和地点: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裂山崩,河断房碎,浮尘漫天,哀鸣四起,8级地震瞬间将千万人抛入废墟之下。

这是一场战争,当震中位置锁定,共和国的主席、总理发出命令,率领大军,直指震区。

这是一种大爱。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没有像常规战争那样在后方等待伤员,而是同战士们一起,冲到最前线。其中有白发苍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轻的医护、疾控人员,他们舍去家庭的小爱,为灾区伤员送去大爱。

这是一场赛跑,医生们从救援者手中接过伤员,开始了与死神的赛跑。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再是8小时,而是16小时,24小时……

这是一场实力比拼与科技较量,没有任何国家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调动如此多的医务人员与如此多的医学设备向灾区集中。只要灾区需要,所有医疗资源都会迅速提供到位。医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把病人从死神手中一个个救出。

这是一场中国秀,开放的媒体展示了中华民族应对大灾的实力,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对抗震救灾展开的真实、客观、及时的报道,震撼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全世界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看到了中国的国力,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坚定与坚强。

这是一场全世界情感的交融,各国及各地区对中国伸出的援手,挽救了更多生命,加速了灾区的重建,地球村的友谊无处不在。

这是一场生命的接力。一根根输液管、一台台透析机,一箱箱药品,像一支支火炬,在医务人员的手中,点亮了一盏盏生命之灯。

汶川地震的经历是对心灵的洗涤,让人们领悟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感受到了国家的温暖与强大,体会到了做医生的价值与自豪。

今天,我们手牵手博客站、《医师报》及搜狐网共同协作,将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文集汇编成册,向世人展示他们点亮生命之灯的历程。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共同领悟生命及大爱真正的含义。

目录

第一辑 震不垮的中国

 生命线上的坚守

 灾后72小时

 刚强的军人是座山

 我们流泪,我们坚强

 医者无悔

 挺进汶川

 载物有德,山川无畏

 北川日夜

 短信传真情

第二辑 点亮生命之灯

 爱,在讯号蔓延时

 守护生命列车

 心手相牵

 汶川笔记

 素描·军人的表情

 战地日记

 防疫铁军

 比亲人还亲的人

 战斗在江油

 舍命救灾民,情动天地间

第三辑 天使的手

 栀子花的感动

 天使在行动

 ICU护士日记

 绽放在废墟上的百合

 天使情怀

 永远为伤员留一张空床

 悲伤与感动

 无畏,源于最深沉的爱

 我的妈妈是解放军

 蜀道上的爱心接力

 白玉无瑕

 爱满人间

第四辑 大爱无疆

 用爱拯救生命,用希望创造未来

 “我是战士,必须上前线!”

 “生命审计”

 瞬间成就永恒

 好人一生平安

 大爱静悄悄

 坚守灾区

 儿子,妈妈为你自豪

 与妻书

 来自抗震一线的家书

 哀悼日的一幕

 心连心,同四川

试读章节

2008年5月12号,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一个属于护士的节日。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四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夺去了许多同胞的生命。当天值班的我就预感到作为一个骨科医生,发挥自己救死扶伤责任的时候到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就去前线,去灾区,去最需要我的地方。打电话给妻子说,四川灾区可能需要骨科医师,如果有报名,我想去。“你去吧,我支持你。”见到父亲,我也说了自己的想法,身为共产党员的父亲回答很简单:“你应该去。”因为牙痛已经两天没有睡好觉的母亲也说:“你去吧,我会帮你带好孩子的。”果然,中午就接到了科主任的电话:“四川发生地震了,需要医生。”“我去,让我去!”

5月14日,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一员的我开始了自己一生难忘的行程。

下午,5点30分,我和队员们在招待所放下行囊后就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这里急缺骨科医师,我们自己的医生已经奋战了两天两夜了。”刺耳的救护车声不断在耳边响起。在领队王坚书记和我们两个骨科医师的要求下,我们就地编入骨科救护组,即刻加入该院的急诊抢救工作。大量的伤员送来,我们没有一刻停歇。8点,所有骨科医师紧急会议,明天会有大批新伤员送来,今天晚上必须加班加点对一些骨折需要内固定治疗的病人进行手术。伤情就是命令,当天晚上,我和冯宇医生就完成了三台下肢骨折伤的内固定手术,很成功。15日清晨6点30分结束手术后,虽然身体感觉很疲惫,但心情依然有点兴奋。吃完早饭,赶快对手术病人查房,看到伤员及家属感谢的眼神,我感到很欣慰,这就是一个骨科医师该干的事啊。查房结束后,我回到招待所休息了三个多小时。

然而就在这三个多小时后,我的心情进入了人生三十多年来最无助、低落、无奈的一段时期。

三个多小时后,我们被电话铃声惊醒,“有大量重伤员送来,赶紧吃饭,吃完后马上到急救中心手术室报到”。扒完几口饭后,我们立刻赶到了急救中心手术室。已经有三个病人等在手术室门口。当班医生粗略地介绍了情况,都是刚运出来的伤员,在灾区被挖出来已经有两三天了。这时我才知道,急救中心虽然有好几个医生,但专业的骨科医师现在只有我和冯宇两个。我们赶紧查看伤情,三个病人均是下肢砸伤或碾压伤,超过三天,开放性骨折,受伤远端肢体无血供,无自主运动。三个病人受伤部位的肌肉、血管、神经、软组织、骨折均有超过三项以上不能修复,并且坏死组织也已经对伤员的全身情况有了影响。只有一个选择,截肢。我的心跳突然加速,三条腿,在自己的印象中,从没有在一天内做过如此多的截肢手术。但作为一个专业的骨科医师,在充分的检查下,我知道现在别无选择。看了看其他医师的眼光,我虽然有些伤心,但依然斩钉截铁地说:“截肢。”

手术还算顺利,但完成三台手术后的心情远远不同于昨晚通宵三台手术后的心情,没有一丝的兴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王医生,又有伤员来了,快来看一下,在3号手术室”,我立即赶过去。伤者是一个青年,全身沾满了灰,已经失去知觉。打开敷料,左下肢膝关节以下组织已经发黑。又要截肢?我忙看了一下这个患者的信息卡,19岁。这么年轻!这是一个解放军战士,执行任务时恰好遇到地震,救出来时人还是清醒的,现在情况愈来愈差。我看到心电监护仪上患者的心率愈来愈快,血压却继续下降。我知道肢体坏死后的毒素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这个年轻战士的生命,必须截肢。我感到自己的心震颤了一下,虽然从嘴里吐出来的依然是我认为正确的选择——“马上截肢”,但似乎已不像先前那样有力和沉着。麻醉时,我突然想到,当这位年轻的战士醒来时,看着白色绑带缠绕的左大腿会怎么样?我不敢想下去,在麻醉师说了声“麻醉好了”以后,我赶快让自己进入手术状态,但整个手术中,我的心都有种被刺痛的感觉。  在手术即将结束时,一个全科医生走进手术室,对我说:“王医生,走廊里有一个女病人,我看了一下需要截肢,但病人坚决不肯截,一直说脚还能保。你去看一下吧。”病人神智清醒,脚还有可能保住,这些信息忽然让我感到有点鼓舞。但事与愿违,当我看到这个女病人的右足时,我的心又猛地沉了下去。伤员的右侧踝关节以下皮肤绽裂脱套,且大部分坏死,右足因为多发的粉碎性骨折已经严重变形,暴露的肌肉也已经坏死。我的脑子里立刻有了诊断结果:右足严重的毁损伤,不能修复,处理方式只能是截肢。

我不敢面对病人渴望的眼光,甚至觉得无法对她说出“截肢”两个字。我看了看旁边的全科医师,轻声说了一句:“你跟她说截肢吧。”刚起身想离开,那个女患者突然拉着我的手术衣,说:“医生,求求你,不要截肢,你看我的脚还能动。”看到她不停地屈伸自己的膝关节却只能引起踝关节不停地晃动,我感到自己的心被什么东西压着,有点喘不过气来。看到她咬牙忍痛的面容和那双渴求的眼睛,我无话可说,只能对着她摇了摇头。她的眼神霎那间变得绝望无助,她的手死死地拉着我,哭叫着说:“求求你,医生,我才四十多岁,我还要走路,我还要工作,我还要赚钱让我的儿子上大学。求求你,医生,不要截我的脚,不要截我的脚。我不签字啊……”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无用,难道近十年的骨科专业训练只能让我在今天截去那些灾区母亲和孩子的脚吗?我的心情极其糟糕。在别人的帮助下,我终于能够脱身,默默返回3号手术室。我的脚步是如此沉重,身后依然有一个母亲的哀泣。

我的眼光与走廊边上的几个黑色的塑料袋不期而遇,我知道那是刚才截下来的肢体,它们悄悄地躺在那里,却压得我越来越沉重。那些肢体曾经和它们的主人一起在赛道上奔跑,或者在洒满阳光的街道上散步,又或者在绿茵场上踢球,可是现在它们经过我的手却静静地躺在那里。又完成了两个大清创手术后,已是深夜,其他医生告诉我,那个清醒的女病人因为不肯签字截肢,在做了清创包扎后推回了病房。我叹了一口气,我知道明天或者后天她依然不得不接受那个残酷的事实,截去右足。我感到一阵心痛。

整理好第二天空降茂县的背包后已是半夜,躺在床上,身心疲惫。今天一天都干了什么,我不断问自己,无法入睡。一种无助的孤独感升上心头。我突然想到,五年前也是在这样的5月,一种叫sARs的病毒肆虐中国,当时因为妻子诊治过的病人病情发展为高度疑似病例,我们一家被隔离了。在被隔离的前几天里,我和妻子也曾害怕过,惶恐过,担忧过,但看到一岁多儿子无忧无虑的笑脸和父母无声的支持,我和妻子互相鼓励,互相打气,终于度过了那难熬的七天。而现在我和妻子远隔千里,也看不到儿子纯真的笑脸,谁能帮帮我?

在机场等了整整一天,我有点害怕。不是害怕去第一线,因为在我出来前就想到了条件的艰苦,背囊里也带了一定量的水和食品。只是眼前依然不停出现那些被砸伤的肢体让我心有余悸,我害怕病人们渴望保全肢体的眼神,害怕我还必须一次又一次作出最不想作的决定。地震来得猛烈,去得匆忙,却对这么多人的肌体留下如此深重的灾难,使我们束手无策。

因为运输的原因,我们没能空降茂县,我又回到了省人民医院的急救中心,依然面对那些灾区来的重病人。9点多,病房送来一位映秀转来的老太太,病区医师向我们介绍了病情,老太太被埋压了3天,神智欠清,血压低,双下肢肢体温度明显下降,足背动脉摸不出,双下肢有多处不同程度挫伤,可能两条腿都要截肢。听到截肢,我有点麻木了。但作为一个骨科医师,我依然要求自己对患者作一个尽量详细的检查。似乎不对?患者在平面、皮温、肿胀及末梢充盈的时间上,双下肢的症状完全对称,未见大的骨折,虽然双下肢都可见较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挫裂伤,但即使这样,也不应该体征这么对称。怀着一丝疑问,我对患者做了全身检查。患者双上肢也有类似血供差的体征,同样双侧对称,同时嘴唇青紫,呼吸微弱,不规则。我心中一丝欣喜,没有截肢指征。患者呼吸越来越差,有医生问我,现在截肢吗?我说不,即刻插管,全麻,双下肢大清创。患者插管后氧饱和度明显上升,一段时间后,双手、双足血供明显好转,皮温升高。这更证实了我的想法:患者是因为长期的低氧,血压下降引起的四肢血供差,再加上双下肢的压伤,使下肢症状重于上肢,在改善供氧,纠正低血压及清创后有可能保住肢体。做好清创术后,患者被送入了ICU。在接下来的诊治过程中,我依然碰到过需要截肢的患者,有年龄大的,也有小的,但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也挽救了几个患者的肢体。但我的心情依然沉重,似乎还有没解开的结。

一次在去住院一部查看一个病人时,我看到走廊里的墙上有一幅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挂画,我情不自禁走上前读了一遍。“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这一句话,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心情忽然开朗许多。我是一个医生,遵守着毕业时的誓言,遵守着医者的道德原则,这几天来,我运用自己的能力,专科的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治疗着病人。我们尊重生命,但也必须尊重疾病本身。截肢也好,保肢也好,都是在对病情的正确判断下做出的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

想通了,那点激情、勇气以及信心又回来了,心情不再压抑。去前线,去灾区,去治疗更多的病人。我把这些信心和勇气,以及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带到了绵阳,带到了北川,带给每一个需要我们的灾区病人。P12-16

序言

这是一个令全中国人沉痛到无法呼吸的时间和地点: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裂山崩,河断房碎,浮尘漫天,哀鸣四起,8级地震瞬间将千万人抛入废墟之下。

这是一场战争,当震中位置锁定,共和国的主席、总理发出命令,率领大军,直指震区。

这是一种大爱。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没有像常规战争那样在后方等待伤员,而是同战士们一起,冲到最前线。其中有白发苍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轻的医护、疾控人员,他们舍去家庭的小爱,为灾区伤员送去大爱。

这是一场赛跑,医生们从救援者手中接过伤员,开始了与死神的赛跑。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再是8小时,而是16小时,24小时……

这是一场实力比拼与科技较量,没有任何国家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调动如此多的医务人员与如此多的医学设备向灾区集中。只要灾区需要,所有医疗资源都会迅速提供到位。医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把病人从死神手中一个个救出。

这是一场中国秀,开放的媒体展示了中华民族应对大灾的实力,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对抗震救灾展开的真实、客观、及时的报道,震撼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全世界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看到了中国的国力,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坚定与坚强。

这是一场全世界情感的交融,各国及各地区对中国伸出的援手,挽救了更多生命,加速了灾区的重建,地球村的友谊无处不在。

这是一场生命的接力。一根根输液管、一台台透析机,一箱箱药品,像一支支火炬,在医务人员的手中,点亮了一盏盏生命之灯。

汶川地震的经历是对心灵的洗涤,让人们领悟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感受到了国家的温暖与强大,体会到了做医生的价值与自豪。

今天,我们手牵手博客站、《医师报》及搜狐网共同协作,将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文集汇编成册,向世人展示他们点亮生命之灯的历程。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共同领悟生命及大爱真正的含义。

肖飞

2009年4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