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曹仁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香港投资权威曹仁超,赤贫出身,赚亿万之财,以“趋势投资法”掌握股市起伏,首度与内地读者分享他的“趁势创富路”。

在本书中,曹先生首次将致富心法与内地读者分享。他融会中国的太极阴阳、西方的经济时钟及长波周期理论,从评论全球宏观大势开始,再谈中国经济雄起的前景。他更细说中国各行各业的盛衰起落、重新审视基础分析与技术分析,并提供全面的个人的投资及理财策略。全书层层讲“势”,分析角度道辛辣而叙述又不失“曹式风格”的风趣与哲理。让读者在风高浪急的股市中学会审时度势,自如进退,从而掌握可以改变一生的致富浪潮。

内容推荐

香港股坛权威曹仁超纵横股坛四十年,历尽牛熊起跌,结合学术理论与实战经验,创立一套“趋势投资法”。曹先生凭此心法,改变了自己家境贫困的命运;如今身家过亿,却不忘回馈社会,致力扶助农家女并参与其他教育与慈善活动。

在本书中,曹先生首次将致富心法与内地读者分享。他融会中国的太极阴阳、西方的经济时钟及长波周期理论,从评论全球宏观大势开始,再谈中国经济雄起的前景,并断言沪深A股将于2010年10月以前踏上大牛市,重回上升轨道!

他更细说中国各行各业的盛衰起落、重新审视基础分析与技术分析,并提供全面的个人的投资及理财策略。全书层层讲“势”,分析角度道辛辣而叙述又不失“曹式风格”的风趣与哲理。让读者在风高浪急的股市中学会审时度势,自如进退,从而掌握可以改变一生的致富浪潮。

目录

 胡舒立序

 张志雄序

 吴青序

前言 我的趁势创富路

第一章 势之为重

 五百年河东五百年河西

 第五次工来革命

 顺势者昌逆势者广

 价值难定趋势易明

 时间旅行鉴占知今

 中国雄起

第二章 势在东方

 美国衰落之路

 金融海啸第二波

 G20取代G8

 重新出发还看金砖四国

第三章 纵观中国大时势

 A股稳定还需时日

 奥运后效应

 经济转型的障碍

 中产阶层是未来主人翁

第四章 行业趋势起伏

 百业之母跻身国际

 房地产“钱景”较远

 火热概念赚钱亮点

 投资民企须格外小心

第五章 留意形势定买卖策略

 滚雪球不合时宜

 止损不止赚加涨不加跌

 炒二线股小小注大大声

 股份数日六只为限

 三种方法避免自我毁灭

第六章 选股还看中长期趋势

 投资“三W”

 把握行业低潮回升的一刻

 优质股五大特征

 发掘明日之星

 巧用KISS理论

第七章 图表走势决定买卖时机

 技术与基础分析互补长短

 随机指数捕捉短期方向

 平均线捕捉趋势转变

 多空角力投资情绪定升跌

第八章 投资须自问身“势”

 致富之路不在储蓄在理财

 30岁前学会投资策略

 中年时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到中年不能—无所有

 老来不依恋大城市

第九章 人生在“势”富在心

 有限时间赚无限财富

 超级大户如狮似虎

 妨碍你发达的理由

 富爸爸也要当笑爸爸

试读章节

强弱势 回报差别大

毋庸置疑,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不过,就算认定中国崛起,投资者还须了解经济发展的周期。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农村经济走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同样的事情,在英国用了120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45年。

下一步,中国经济要从劳动力密集型经济过渡至资本密集型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变,当低成本的优势慢慢消失,廉价出口产品的时代已成过去时,便要向资本出口和技术密集型出口进发,再转而以内需推动经济向上。一旦经济转型成功,中国将进入另一次长达60年的繁荣期。

除了经济发展周期,投资市场包括股市、债市、汇市、金市、楼市、油市,以及商品市场,都有各自的盛衰循环。譬如说,1929年至1933年全球经历大萧条,投资黄金乃上上之选;1971年美元放弃金本位,引发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期,金价也随即由每盎司42美元上升至1980年1月每盎司850美元;2001年至2008年美元汇价回落,投资黄金回报也相当不俗。然而,在其余日子购买黄金,回报并不吸引人。

一个股市循环周期大约维时9年到11年。这次繁荣期由2002年10月起步(香港因受“非典”影响,到2003年4月才起步),由低点升至高点,最顶峰的位置可在4.5年至6年之间任何一点出现。如高潮在4.5年内出现,代表未来下跌时间也需4.5年左右;如上升时间共6年,未来下跌时间则只有3年。此乃最简单的“势”,用太极图说明,就是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循环不息。

再来说说行业趋势。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股票的牛市由科技股带动,2003年美股牛市则由商品价格上升引发;反之,2008年金融业饱受苦难,随着失业率上升、百姓开支紧缩,美国经济已正式进入下跌周期。

选择强势行业还是弱势行业,回报差别可以很大。例如,于2007年1月买入受惠于国内工程不绝的建筑股,至2007年10月的股市高峰,22只在上海上市的建筑股,总市值由562亿元人民币升至1551亿元人民币,涨幅达176%。同期参与中国股市,如不幸买入饱受冷落的传播及文化产业股份,则回报不大。8只在上海上市的传播及文化产业股,总市值仅由436亿元人民币升至568亿元人民币,涨幅便只有30%了。

集两家之长成一派

选出强势行业之后,就要从中挑选强势股份,继而在合适的时间买卖。传统的分析股票方法,主要有“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两种。前者强调价值,主张“长期持有”:后者主张短线炒作,运用图表,强调时机,但不管股份好坏,甚至连垃圾股也照单全收。过去这两派几乎势成水火。

我老曹认为,投资并无长线和短线之分。在不适当的时间作长线投资,如在熊市一期长期持有股份,则肯定是错误的决定!投资应顺势而行,首先认清形势,然后集基础分析与技术分析两者之长,买入前景向好、刚踏入上升轨道的股份,卖出前景看淡、行业高峰已过的股份。

这既是基础分析又不纯粹是基础分析,既是技术分析又非只谈技术分析。正如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截拳道,既是咏春又非咏春,既是西洋拳又非西洋拳,因而自成一派。

最后的“势”乃取谐音,其实是自问身世。如果阁下家产亿万,投资当然以持盈保泰为上;生于寻常百姓家者,我老曹一般赞成他们在30岁前勇敢投资,反正年轻,输掉金钱也可赚取经验。跌倒后,只要拍拍身上尘土,便能再次站起来。不过,如果阁下已将届退休之龄,则宜守不宜攻,因为你已输不起了。

别迷信巴菲特  2007年10月之前,受巴菲特的影响,全人类都认为价值投资法乃致富之道,而忘记中国人常说的“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价值投资法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拉厄姆(Benjamin Graham)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价值投资法之时,有一名学生名叫巴菲特即今日世界首富之一。巴菲特的成功,是价值投资法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

巴菲特在1974年至1984年间,大量收集美国廉价股票,然后搭乘美国最后一班“繁荣号顺风车”,随着美国的超级大牛市于1982年起步、科技及经济起飞,其投资表现自然出色。但2007年10月美股大牛市结束后,整个趋势逆转,2008年巴菲特不是一样损失很大吗?

他持有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股票,股价由2008年9月底的37.53美元,跌至2009年2月中旬的15.87美元,失去57亿美元市值;其持有的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股票由35.43美元跌至16美元;可口可乐(Coca-Cola)股票由52.88美元回落到42.2美元,这还未计算卡夫食品(Kraft Foods)、美国星座能源集团(Constellation Energy Group)、通用电气(GE)等弱势股带给巴菲特的投资损失。

巴菲特旗下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下简称巴郡),2008年全年盈利倒退62.2%,不足50亿美元,为44年来最差业绩。而在2009年1月,巴郡的投资组合在1个月内再减少14%,而同期的标准普尔五百指数仅跌8%。这一切使得巴郡股价跌至2009年3月每股86250美元(2007年年底市值为144000美元)。

当美国楼市泡沫爆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市值在14个月内蒸发数千亿美元,然后金融海啸席卷而来。连美国政府也未能力挽狂澜。任凭巴菲特如何运用价值投资法严格挑选股票,但过分侧重投资于金融股的巴郡也无法逃脱亏损的命运。正如油价涨至每桶147美元高位后,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多次宣布减产,油价依然一泻千里,至2008年12月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更跌穿每桶35美元后才开始回升。

市场力量便是如此: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即使巴菲特亦然。投资者与其自恃才智过人,不如追随趋势,看看哪个国家经济在冒升、资金在流向哪个市场、哪个行业在兴起。只要掌握到任何一个市场大趋势,都可带来惊人的回报。

2009年是否是投资中国A股的最佳年份,本人不知道,但广东人说“淡市不出三年”。A股从2007年10月开始回落,下一个牛市应在2010年10月前出现,确实是哪一天倒不清楚。或迟或早,中国A股将进入长达30年的牛市,情况有如1975年至2007年香港恒生指数升幅达200倍。即在2009年或2010年每1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会在30年后变成200万元!这也是本人选择在2009年回内地出版《论势》这本书的理由。希望30年后中国人会记得今年本人所言!P35-39

序言

像多数人一样,我和仁超先生相识,始于读他的《信报》专栏文章。当时,我在香港工作,不懂广东话,学习方法便是每天读先生官白专栏,凡有方言僻字一概标出,有如学习外文。后来,因为香港人普通话日益精进,我的广东话进步极有限,虽然渐次有了机会与仁超先生常谋面,却始终不能痛畅交流,引为憾事,但先生的文章我总是可以读了,而且,读后总是获益匪浅。

仁超先生写专栏不同于一般新闻人,持的是“投资人身份”。不过,这个投资人又大异于一般投资人,因为他重在以散户身份著文、投资。自1973年至今,近四十载而不断,著文心诚意实,有谋有思,始终以普通人的心思作文章,赢得读者的信任与认可。

据信,仁超先生每日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沉浸在浩如烟海的财经资讯、数据报表之中。投资与投机之辨,数十年来业界聚讼纷纭,其实,证以仁超先生之文、之行,便可了然。其对经济基本面所下愿力,岂是一般摇笔鼓舌之股评家、骤多骤空之投机客所能望其项背?

读仁超先生之文,不难品出“此中有真意”,既可感受到他的细致、敏锐。更可感受到一种眼界的阔大。他密切关注数据,巨细无遗,却并未“见木不见林”:他也谈技术、谈投资理论,却并不胶柱鼓瑟;他常将问题上升到人性高度,却未流于玄谈。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境界。

当前,金融危机还在恶化,真应了巴菲特名言:“退潮之后,才能看清谁在裸泳。”市场是公正而严酷的,甘苦心得与欺世大言高下立判。

本书作为《论势》、《论战》、《论性》三部曲之一,可视为作者多年观察与思考之沉淀、结晶。对于多年喜读仁超先生专栏文章的读者来说,更可系统了解作者的见解,潜心阅读,可取得认知上的升华。亲切有味、幽默浅白,也许在仁超先生为文章余事,但是,对财经媒体同仁来说,却足资借鉴,在专业与通俗上求得平衡。

此书为适应内地读者阅读需要,内容上有所调整。同理,内地读者也应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书中的经验之谈,毕竟香港与内地市场的成熟程度、法治环境、投资文化是极不相同的。在萧条经济下,内地股市却常冒“虚火”,令人诧异。马上,创业板又要推出。读者诸君须时时牢记仁超先生警示:切莫“想也不想就信我”。

胡舒立

《财经》杂志总编辑

书评(媒体评论)

“读仁超先生之文,不难品出‘此中有真意’,既可感受到他的细致、敏锐,更可感受到一种眼界的阔大。他密切关注数据,巨细无遗,却并未‘见木不见林’;他也谈技术、谈投资理论,却并不胶柱鼓瑟;他常将问题上升到人性高度,却未流于玄谈。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境界。”

——《财经》杂志总编辑 胡舒立

“《论势》一书,正如曹先生的其他作品,可读性很强,而可思可取之处极多。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经济面临十多年来的最大挑战之时,曹先生以历史的经验和国际化的视野,点明了中国经济不可阻挡的长期升势,这对内地投资者而言实为高屋建瓴之策。”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孙明春

“2007年9月世界金融危机悄然爆发,在中文世界里只有老曹等少数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事实判断明确。在混乱不堪战火横飞的世道里,更需要久经沙场又直言不讳的老兵,如曹仁超。”

——资深评论人 专栏作者 张志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