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字经图文全解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黎霈舟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七百年余音绕梁的蒙学之冠!中国人皆可吟诵的文化圣经!

  《三字经图文全解》汇集了清代文化名家王相、贺兴思和民国国学大师章炳麟等人对《三字经》的点评和解读,汇集了历史上多种权威《三字经》版本,诵读蒙学之冠,品味名家点评。本书行文流畅,说理清晰,无丝毫的学究气和说教味,丰富的图片实现了平面读物的立体阅读,可以赏阅,可以诵读。本书参考了数十种蒙学研究著作,横跨国学、教育、历史和礼仪多个领域,知识体系完整,文化元素众多,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内容推荐

《三字经》在中国有着独一无二的厚重和普及,凡井水饮处,便有“人之初,性本善”的余音绕梁,《三字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静静的沉淀了七百年。

作为中国“蒙学之冠”的《三字经》,从未登上大雅之堂,却在近千年的口口传诵中流传下来,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译本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现代的教育,不能抛弃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今天的我们,应该读一读《三字经》。

本书以宋朝王应麟所作《三字经》为蓝本,集合清朝著名学者王相、贺兴思、章炳麟等人独特的见解,从现代社会的视角给于新的阐,丰富的图片使得本书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立体阅读。既有说文解字的严谨,又有文化纵览的通达,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目录

作者介绍

《三字经》全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附录

 宋版《三字经》

 《重订三字经》

试读章节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解字

人:“人”字是最简单的汉字之一,一瞥一捺极像站立的人形。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人”字的变化是最少的,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对人的描述是“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性:在本文中,“性”有两层含义,在“性本善”中指人的本性,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而在“性相近”中指的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气质。两者的不同在于,本性是人自然性的特质,贯穿每个人的一生,而思想、情感和气质是通过教养、磨练和修身来形成的。

习:旧写为“留”字,以羽为头,是指小鸟不断地练习飞翔,表达了古人主动与自然进行沟通和借鉴的思想;以“白”作底,是指古人坚持内心高洁和自我磨练的心态。所以“习”字有着双重的含义,不仅要学习技能,还要学习操守和品格。

善:《庄子·至乐》:“具大牢以为善。”善即“膳”义,经过时间的验证对大多数人有利的行为被称为善。文中指的是人本性的善良。

教:篆体的“教”字像以手持杖或执鞭。“教”指通过规劝、引导、授受等方式,使人们获得思想和技能的行为。人类之所以数千年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就在于主动地抛弃了蒙昧的“野蛮生长”模式,有道者教人,学习者教于人,是文化和道德延续发展的主要方式。

迁:“迁”的本义是变动和更换长期的驻点,本文使用了该字的引申意义,是指性格、才学和情操的变动。环境和他人都可能使人产生“迁”的行为,那么坚持学习,坚持受教是保证学有所成、德有所养的关键。

专:“专”在这里是专一或专心的意义,指一心一意地学习某种知识,实践某种道德规范。

译文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善良的。婴儿从离开母体,就有善良的本性,这是人最可贵之处。但是每个人学习的内容不同,受教的方法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性格、情感和气质就产生了差异。

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变化。而教育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认真的实施教育,专心地接受教育。

解读

《三字经》开篇就将“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儒家学说的重要观点,以异常朴素和诚恳的语言表述了出来。“性善论”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告子上》一文中就有“人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在孟子看来,人天性的善良,就像生生不息的自然万物一样,是生命的本质特性之一。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这种“善”的特质保持一生。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总会受到各种影响和干扰,他人的言行,身边事物的变化,都可能使我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心境产生怀疑、犹豫和自我否定,不仅会带来烦恼,更有甚者,会使我们的性格走向“恶”的方面,去影响、干扰和破坏他人的生活。

正因如此,《三字经》一开始就提出了“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的主动教育和学习精神。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专一和坚持,先秦哲学家苟子在著名的《劝学》一文中,就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动情描述,对于这种坚持的精神给予了肯定。

当然,相对于孟子的“性善论”,同是儒学思想大家的苟子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无论“性善”还是“性恶”都在阐明一个道理:后天的学习和修炼是至关重要的,被动的由自己的性格游走,是很难抵御来自环境和他人的干扰的,更难以完成自己人生的目标,相反如果主动地施教和受教,不断地学习和锤炼,人就会获得精神的强健,灵魂的自由。

P2-3

书评(媒体评论)

欲重理旧学,使人人诵《诗》、《书》、窥纪传,吾之力有弗能已!若所以诏小子者,则今之教科书,固弗如《三字经》远甚也!

——民国国学大师 章炳麟

《三字经》是中国文化的启蒙教科书,共1122字。一书在手,开卷有益。

——著名历史学家 阎崇年

1990年新加坡出版《三字经》英文新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推广,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三字经》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吗?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 钱文忠

自古以来,圣人的书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有四书、五经等经典。《三字经》既敢称为经,而且被千古传颂,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著名文化学者 刘宏毅博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