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有贡献的人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田鹏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市场经济要求每个人——做有贡献的人!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建立尊重贡献的机制!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为讲贡献的社会!不被购买的商品无价值!没有贡献的人呢?

本书围绕“怎样被工作需要”、“持续改善才能保证效益”、“工作中的人品就是多做一点点”、“服务意识比权力意识更重要”、“从公共管理到服务公众”等内容,从个人奋斗、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结合一些具体的工作场景,阐述什么是贡献,怎样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并给出一系列极富指导性的工作策略,是年轻人的职场“方法论”!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怎样被工作需要”、“持续改善才能保证效益”、“工作中的人品就是多做一点点”、“服务意识比权力意识更重要”、“从公共管理到服务公众”等内容,从个人奋斗、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结合一些具体的工作场景,阐述什么是贡献,怎样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并给出一系列极富指导性的工作策略,是年轻人的职场“方法论”!

目录

下一个30年(代前言)

第一部分 做有贡献的人

 第一章 有贡献才有快乐

1.你为什么总是不快乐

2.选择积极创造快乐

3.走出“怕吃亏”的误区

4.快乐的人更有市场价值

 第二章 企业有效益个人才有工资內

5.做“被工作需要”的人

6.只做“被需要的事情”

7.今天不是昨天的简单重复

8,好好工作的第一受益人是自己

第二部分 比贡献就是讲效果、讲效益

 第三章 工作了,就要拿出成果

9.做成具体的事情

10.第二次以后没有意外

11.诚实地面对自己

 第四章 让客户为自己的工作打分

12.认清自己的客

13.当“事”者迷

14.和工作一起成长

 第五章 持续改善才能获效益

15.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16.先创造变化再寻找机会

17.明确问题才有努力的方向

第三部分 爱岗敬业的标准在于具体的贡献

 第六章 为“爱岗敬业”定标准

18.没有人相信这样的“认真”

19.梳理经常引发争论的问题

 第七章 工作中的人品就是“认真地多做一点点”

20.为他人的工作提供方便

21.主动采取建设性的行动

22.记忆无法代替思考

23.避免简单问题重复出现

24.学会思考从学会提可开始

 第八章 爱岗敬业的标志性语言和行动

25.几个典型的场景

26.标志性的语言和行动

第四部分 求真务实才能多作贡献

 第九章 服务意识比权力意识更重要

27.学习奥运服务的“零投诉”

28.服务的专业性就是服务的针对性

 第十章 在学习中完成“软环境”建设

29.“软环境”建设从“心”开始

30.学习是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何成为“有贡献的人”(辅助阅读的检索A)

不找借口找问題(辅助阅读的检索B)

快乐最大化(结束语)

试读章节

在会上,领导会说什么

很多人会认为,经验是慢慢积累出来的,只要做多了,也就慢慢记住了。但是对自己负责的人都知道,积累经验也存在着方法,如果方法得当,积累经验的速度就会更快,所取得经验的价值也就会更大。

懂得积累经验的人,会在日常工作中,记录下方方面面的人针对自己的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尤其会特别认真地记录下,所有领导针对自己工作所提的要求。无论是在私下的沟通中,还是在会上,他们都非常关注领导说了什么,当然针对涉及自己工作的那部分内容就更不会放过了。

这些人会非常珍惜和领导单独沟通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会在沟通前做非常充分的准备,罗列出领导可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并逐一准备好答案。周围的人会发现,这样的人进步得很快,因为他们有意识地借用领导的经验,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他们非常有针对性地去工作,并要求自己做那些有价值的事,而不是仅仅去做那些自己认为可以做的事情。在这样的努力过程中,他们的做事方法会越来越接近他们的领导要求的那样,于是也就会得到领导的重视,同时获得更多的机会——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这样的循环就使得当事人积累经验的速度越来越快,所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有价值,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视角在不断地提高,所掌握的资源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有贡献的人,会这样做——

他们会记录周围的人对自己工作的要求,他们还会特别注意比较这些要求和领导要求之间的异同。

他们在和领导沟通之前,会做充分的准备,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接二连三地无法回答出领导提出的问题,那么就等于他们放弃了更多的和领导沟通的机会。

他们会特别留意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有助于改善工作方法的信息,他们会认真地加以记录。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用笔记录,而不是允许这些信息仅仅在脑中一闪而过。

梳理一下自己的档案

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发现,随着工作期限的增长以及所接触的工作内容的增加,积累的最多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档案。当你有机会打开工作一年以上的人的电脑时,你会发现里面有成千上万的文件。但是,只要你细细地梳理一下这些人的档案,你就会发现,其混乱程度是相当惊人的:

当领导要找某个档案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不能很快地找到;

自己两周前,花了三天编写的文案,现在居然没有任何的痕迹,更不会在需要的时候立刻找到;

对档案的分类,也是相当地随意,根本无法看清楚档案之间的关系。

如果对档案进行分类,更多的人采取的是按照档案的编写者,而不是按照档案所服务的具体项目来进行分类的。也就是,如果是小张写的文件,那么在电脑中就建立一个小张的文件夹,如果是小王写的文件,就再建立一个以小王命名的文件夹。于是,如果是几个人共同参与的项目,其档案会更加零乱,更加难以梳理。

经常梳理一下自己的档案,有心的人就会发现,真正有用的部分微乎其微,真正能够向领导提交的报告,或者是直接能够卖给客户的有价值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

这也就清楚地表明,在自己每天的工作中,大量时间都消耗在那些没有意义的,或者意义很小的事情上。而当一个人允许自己把大量的工作时间,花在这些价值很小或是没有价值的事情上的时候,当然他也就变成了不被工作需要的人。

有贡献的人,会这样做——  他们会利用“流水账”,来检查一下自己每天都在做什么工作。

他们会将自己的档案分类,看一看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和能够直接提交给客户的资料占自己档案的比例是否在不断地提高。

当和别人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会要求自己关注其他人的档案,使得自己的档案更加全面,从而提升档案的整体价值。

用经验证明预测

很多企业都在为人事评价的工作感到头疼,每年的绩效考核工作,也会在企业中引起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在这其中,很多企业绩效考核的结果,往往都不能够服务于这项工作的初衷——让问题暴露出来,让榜样脱颖而出,让工作的标准更加清晰……

曾经有机会为一家外商独资的企业提供人事测评服务,在最初与这家企业的外籍老板进行沟通的时候,在我提出了最初需要和什么人沟通来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的要求时,外籍老板圈定了三位同志,让我通过与这三个人的交流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情况,而我却要求在这三个人之外,再选择两位不被老板看中的人物,作为第一轮调查的对象。

起初,外籍老板不愿意这样做。他认为如果在第一轮的调查中,就对企业的总体把握有了偏差,那么接下来的工作成果的可信度也将会下降。于是我就告诉他,我非常清楚您是希望我透过这三个人的视角来看清楚企业的问题,但是我也希望您能清楚地看到,恰恰是您没看中的那些人所提出来的问题更是您必须加以重视的。因为中国有一句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果作为老板,您的信息只来自于那些您信任的人和与您接近的人,那么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很有可能和客观事实相距甚远。最终他接受了我的意见,允许在第一轮的调查中另外增加两个他并不看好的人。而当我结束第一轮的调查,在出具的报告中,恰恰是因为比照了那两个人和这三个人在意见上的分歧,做出了对企业问题的判断,最后得到了外籍老板非常高的评价。

被工作需要,被人事测评工作需要具体表现在哪里呢?就像这个案例中所描述的那样,并不是客户或者领导要求你做什么,你不折不扣地去做了就叫做被工作需要,在这个标准之上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你要看到工作的最终成果需要你做什么。而当领导安排你做具体工作的时候,出现这样或那样和你的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你需要做的,就像刚才所举的案例那样,讲明你的道理,在开始工作之前,就回避掉那些可能会影响工作成果和价值的隐患。

有贡献的人,会这样做——

他们会认真地思考——做好工作所需要把握的资源有哪些,而不仅仅是听命于领导的具体安排。

他们要求自己对问题做出预测,而不是等到问题爆发之后再去处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经验的价值。

当他们的意见和领导有这样或那样分歧的时候,他们会勇敢地、有条理地从工作成果需要怎么做的角度去阐述原因。P38-43

序言

激变30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实现巨变的30年。

30年的成就令世人称奇。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的数据,2008年的GDP为300670亿元;而1978年的这一数字仅仅是3645亿元。

个人和企业的进步与国家发展的速度比

在这巨变的30年中,每一个人都发生着变化。在巨变的背景下,每一个人都需要检查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进步是不是超越了“平均数”。

中国近10年的GDP年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对照这个10%、的增长率,也就是中国人平均的进步数,如果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的年度收入增长低于10%,就可以基本认为他进步的速度低于国家发展的速度!

市场经济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地位。

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就是价值经济,是一种围绕“如何创造价值和评价价值”的制度安排。

聚焦“贡献”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被购买的商品没有价值!那么,没有贡献的人呢?没有贡献的企业呢?没有贡献的制度呢?

沿着这样的逻辑思考下去,不难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只有“有贡献的个人”、“有贡献的企业”、“有贡献的政策”才是合理的。

评先进、评劳模

在中国上到省、市,下到区、县、乡,年年都举行“讲理想比贡献”、“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争创优质服务”、“微笑工程”等一系列的活动。组织者期待通过这些活动,激发每一位参与者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并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2008年的大反思

2008年必然要成为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太多的“大”事:大雪灾、大地震、奥运会的大成功、金融大海啸、刺激经济的大投资……

接下来必须完成“大反思”。在经历太多的事情、太多的“大”事之后,需要总结过去,更需要展望未来:下一个30年,国家和社会该做些什么,能做成些什么?!企业该做些什么,能做成些什么?!每个人该做些什么,能做成些什么?!

围绕“贡献”的命题

改革开放30年了,确立市场经济16年了——能不能建立起“讲贡献的社会”,拷问着下一个30年——中国能不能继续保持“中国速度”,开拓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太多的世界级管理大师来到中国,太多的世界级企业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有识之士看到:“照搬外国的管理模式难以搞好中国企业”——能不能建立起“尊重贡献的机制”,决定着下一个30年,中国企业能不能从“中国制造”成功发展到“中国智造”——开创中国企业自己的“蓝海”战略。

用工制度的调整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可能长期并存——能不能争做“有贡献的人”,决定着下一个30年,每一个人能不能让自己获得成就感——迈向人生的一个新阶段。

来自市场经济的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人——做有贡献的人!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尊重贡献的机制!

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为一个讲贡献的社会!

从每一个人做起

不论是“讲贡献的社会”,“尊重贡献的企业机制”,还是“评先进、评劳模”的活动……最终都需要将“贡献”落实到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中。

只有将爱岗敬业的标准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具体要求,只有将比贡献的内涵落实到“评效果、创效益”上,才能引导更多的人成为“有贡献的人”。

从解决具体问题做起

一个人有没有贡献,要看他具体的工作成果。

技术在进步、产品在更新、设备在调整、市场在变化、人员在流动、认识在提高……总之一切都在变。因此,“有贡献的人”必须是有能力在变化中取得预期效果的人,必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从《做有贡献的人》开始

对改革开放的总结,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思考,对未来发展的展望……需要寻找一个完美的结合点,更需要在完成结合之后能够指导日常的工作。

是不是真正明白了某个道理,要看在实际工作中能不能做成具体的事情!

沿着这样的逻辑继续推导下去不难发现——能不能将对改革开放的总结,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思考,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结合到每一次解决问题的努力中,就成为了评价“总结”、“思考”、“展望”价值的最直接标准。

在《做有贡献的人》一书中,将所有这一切都赋予了完美的结合。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

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广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卡耐基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阿德勒

制度和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两项发明,能不能作出更多的贡献是他们共同的出发点。

——田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