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作家周涛的散文集。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收录了《悲鸿之马》、《无端也说萧伯纳》、《猛兽多是懒汉》、《比黑夜还黑》等七十篇散文佳作。作者周涛,以写边塞诗闻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散文家。文风儒雅,从小乐趣中见大智慧,谈古论今;于悲怆处得逍遥观,且歌且泣。此外,本书还配有数十幅出自作者笔下的插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醉欲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周涛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周涛的散文集。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收录了《悲鸿之马》、《无端也说萧伯纳》、《猛兽多是懒汉》、《比黑夜还黑》等七十篇散文佳作。作者周涛,以写边塞诗闻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散文家。文风儒雅,从小乐趣中见大智慧,谈古论今;于悲怆处得逍遥观,且歌且泣。此外,本书还配有数十幅出自作者笔下的插画。 内容推荐 野牛穿缰,成为耕牛;野马备鞍,成为骏骑;野狗驯养,成为忠仆,原来哪个不是野蛮的呢?人类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和野蛮住在一个山洞里的。控制野蛮就是文明…… 本书是著名作家周涛的散文集。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收录了《悲鸿之马》、《无端也说萧伯纳》、《猛兽多是懒汉》、《比黑夜还黑》等七十篇散文佳作。 目录 谈画(代序) 壹 悲鸿之马 活着的“古人” 托翁 诗人闻一多先生 无端也说萧伯纳 喂,格瓦拉 怀斯曼是谁? 童心丰子恺 我醉欲眠君且去 说“崇拜” 何谓天地一书生 动静话东坡 贰 狗年画狗 猛兽多是懒汉 北极熊 南极的绅士们 鱼儿要上钩 猫与女人 藏獒不是宠物 向犀牛致敬 比黑夜还黑 有狗叔叔在 小狗为什么这么可爱呢 猫头鹰 虎威 斑马之美 生命乎?食物乎? 暗夜中的狼 叁 同一首歌 拳击 北方之春沙尘暴 成吉思汗进入中亚 勇敢的心 麦西莱甫 每一个早晨都不一样 楼上惊闻布谷声 马蒂斯之女体 挡车与打的 为何忘记童时模样 赶巴扎 荷及白菜萝卜 喀什寻梦 晒太阳,思往事 买花记 南国花木 游入亚龙湾 游吐峪沟 肆 画马 马的光辉照耀历史 一生偏爱马文章 狗年画马 马的演化 诗、马和草原民族 江山美人论 当人类骑上马背 文运 作画三不 老兵九十寿记 天山大美谁言之 玉出昆岗 一只蝴蝶的自传 与亮程书 持之恒者文也寿 柳耀华作诗 王玉胡赠书 王兴国宴客 王全生写字 诗性智慧与人性良知 唐栋印象 自画像:从帽子说起 试读章节 无端也说萧伯纳 对萧伯纳的一点知识,还是来自鲁迅。一九三三年初,这位爱尔兰的瘦高如竿的世界文化名人登陆上海,颇为热闹了一番,照鲁迅的话就是“热闹得比泰戈尔还厉害”。 为此,鲁迅至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特约稿《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一篇《(萧伯纳在上海)序》。一记一序,今日再看,还是高明得无人可以匹敌。现在的人假如写一篇记名人的稿,肯定先要把那个人弄到云端,再不济也要搞到六楼阳台上,然后他在下面摇头摆尾,赞叹歌颂一番,举几个莫须有的事例以证其实,总之是不让你看见真面目。 鲁迅写萧伯纳,头一句便是“我是喜欢萧的”。为什么喜欢?“是因为中国也常有模仿西洋绅十人物的,而他们却大抵不喜欢萧。被我自己所讨厌的人们所讨厌的人,我有时会觉得他就是好人物。”这就是喜欢的理由,喜欢,但也不热吹,“听说是世界的名人的,所以便电光一般觉得是文豪,而其实是什么标记也没有。” 记了些什么呢?记了萧吃饭,在孙夫人家。“到中途,他用起筷子来,很不顺手,总也夹不住。然而令人佩服的是他竟逐渐巧妙,终于紧紧的夹住一块什么东西,于是得意的遍看大家的脸,可是谁也没有看见这成功。” 连吃饭都记了这么细,可是到了“也还有一点梅兰芳博士和别的名人的问答,但在这里,略之”。这可是让今天的人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对于萧伯纳的到中国,鲁迅看得透彻,“于是各人的希望就不同起来了。蹩脚愿意他主张拿拐杖,癞子希望他赞成戴帽子,涂了脂粉的想他讽刺黄脸婆,民族主义的文学者要靠他来压服了日本的军队。”各种愿望要求,萧是满足不了的,结果是“称赞的也有,嘲骂的也有。说明萧是一面平面的镜子,而一向在凹凸镜里见得平正的脸相的人物,这回却露出了他们的歪脸来”。 这一段时隔七十年的上海滩轶事,经了鲁迅手眼记录,今天读来饶有兴味,仿佛比昨天发生的事还清楚,还让人有教益。 喂,格瓦拉 格瓦拉作为“二十世纪象征着蓬勃、进取、力量、战斗、叛逆的符号”,被奉为“一个介于神话和童话之间的英雄偶像”,在全球青年中拥有大批崇拜者。 他头戴黑色的贝雷帽,永远叼着雪茄,留着一头卷曲长发,目光深邃而忧郁。这位性感的共产主义圣徒,被萨特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完美的人”,耶时,左翼是西方的时尚。 今年是2007年,距离格瓦拉受难的1967年,整整四十年了。四十年来,这个世界发生了太多的事,太大的变化,但是格瓦拉的传奇似乎并没有褪色,他成了超越时尚之上的更高的时尚。 “我只知道,我喜欢他,从一开始就喜欢这个被无数人穿在胸前,或者被泰森刻在身体皮肤某个位置,被可口可乐、雪茄烟商业化了的切,而忽略了他的革命本质的时候。其实我喜欢上了一种切的生活方式。他是我某个时刻的理想图标。” 这段话可以看作许多崇拜他的人的自白,人们叫他“切·格瓦拉”,意为“喂,格瓦拉”,粉丝式的亲切。实际上,格瓦拉提供给这个世界的,不是一个古巴革命时卡斯特罗的伙伴,也不是一个拒弃高官而去丛林打游击的成功战士,他提供的是一个人生的终极命题——我,来到这世界上,是屈从于被现实世界改造,还是主动地按照自己的判断去改造世界? 前者是绝大多数人不可改变的命运,后者则是一种理想,或是一个梦想。格瓦拉是注定要选择漂泊不定生涯的,革命只不过是他实现这种生涯的碰巧的工具。暴力革命兴许会过时,但格瓦拉不过时。上个月我有机会踏上了南美的土地,多次从飞机上俯瞰了绵延不绝的安第斯山脉,那是格瓦拉1951年骑摩托车穿越整个南美洲的路线。今天,南美的城市和乡镇依然有成群的摩托车飞驰在汽车缝隙间,青年人的T恤衫胸前,赫然印着他的完美头像。 这个传奇人物死在三十九岁,但我不知道他的影响还将穿透多少个世纪。 怀斯曼是谁? 画了这杂七杂八的画,拍了照片,有时候来了朋友,便喜欢拿出来给人家看。看到这幅,有人吃惊道:“啊呀,这幅好,画得太像了。”过一会儿又问:“怀斯曼是谁?” 不知道怀斯曼怎么知道“太像了”? 人日:“我说的像是像外国人。” 我说,没关系,不知道怀斯曼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算孤陋寡闻,因为——我也不知道。众人皆笑,说“不知道还给人家画了像,岂非怪事”? 其实这个怀斯曼,我还真弄不清是何方神圣。干什么的、哪里人氏,一概不知。那为什么画人家的像呢?说来有趣,那天想画画了,瞥眼望见《南方周末》上有张照片,形象不错,就拿人家练上画了。画完,把他的名字往上一题,就此了事。照片下登的内容压根没看。 现在这么一来,勾起我对怀斯曼了解的欲望,便去查报纸。不想还查到了,那张照片还在原处。弗雷德克·怀斯曼,配有纪录片制作人周浩写的一篇专访,题为“我努力使我的电影看起来很美”。这才知道怀斯曼是位获得芝加哥纪录片节终身成就奖的纪录片导演。文中有一段对话颇有意思—— 周浩:但实际上,你的影响遍及全世界,你不会不知道吧? 怀斯曼:我听别人这样说过,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影响有多大。 怀斯曼的回答非常厚道,而且还显得有些幼稚,但正是这样的回答久不闻矣。再看看我们那些本事不大、名头不小、略有动静就轰动世界所谓的“名人”吧,两相比较,差的远了。影响有大有小,有好有坏,有长有短,有真有假,看你属于哪一种了。 这时还真有必要问一声了:知不知道怀斯曼是谁? P17-25 序言 我现在对画画感兴趣。五十学书,六十学画。水墨和宣纸兴许是人生的一种归宿。中国文化的魅力扰如乡愁,最终使各行各业的各种浪了’回头,宣纸就是文化血脉巾的故土,那个柔润,那个亲和,不经意间就把你扯回来了。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政界、军界、艺术界的离退休老人不请自来地寄情于山水笔墨之间呢?文化的魅力超越行业,老年的兴趣回归童心。 我喜欢吴冠中的画,江南水乡的明洁寥寥几笔,风韵全出。白墙黑瓦,细柳池塘。简洁传神就是最好的现代派。我还喜欢关良、马得、韩羽的戏剧人物画,有民间趣味,有幽默感,有创造性。还有人家黄永玉,真是异想天开,敢作敢为,八十岁的人了,哪能还有如此可爱率真的童心嘛! 这些人都是画家,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极好的文学修养或日文化修养,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下笔都能写出好文章,有些竟比专业的诗人作家还强出去许多。画只是他们冰山一角,藏在海水下面的更多。总之,他们比画大,比画多。所以人家是画家不是画匠,是创造不是复制,是艺术趣味和人的个性趣味统一的真迹而不是假式蒙人的赝品。 由此看来,艺术不仅是相通的,也是相连的。藕断丝连嘛。连起来才能获得更多营养,才能有一种角度和眼光,才能多一些修养和完善。何必画地为牢把自己封闭在一亩二分地上呢?那是封建社会给农民留下的心态。至于占山为王,那更可笑,没有什么山是让你能够长占下去的,我敢说,连八宝山你也占不长。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的画作部分是自己瞎画,部分是临摹各家。文中有些说明了,有些没说明。我不是画家,只是给自己配点小插图,特此说明,请各位方家海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