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鼓励孩子50招
分类
作者 金晓星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您还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吗?您还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担忧吗?现在,打开这本书,并认真地把它读完,那么:你将不再是莽撞而固执的父母;你的智慧和技巧会令孩子崇拜与信服;你将会成为孩子的挚友、伙伴、导师;你会学会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

本书用浅显朴实的语言,生动真实的例子,描绘家长与孩子活蓝图,帮助大多数家长走出教育中的误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成全家长的教育心愿,成就孩子的成功人生。

内容推荐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父母要能够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给予孩子温馨的微笑和恰当的鼓励。本书作者根据孩子成长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家长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鼓励孩子的50种方法。

本书正是秉承了鼓励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到书中的50种方法中,从学业、面对挫折、责任、求知欲、沟通、身体锻炼、心灵成长、创新精神和社会交际等方面,同父母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由自在地成长为一个睿智的、和善的、负责任的、独立思考的、积极进取的、身体强健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鼓励孩子应当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鼓励孩子应当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体现在亲子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在细节中鼓励孩子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快乐!如果家长能够在本书的指导下,真正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将这些“招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定会使孩子的表现令您刮目相看!

本书从大量耳闻目睹的生活实例中,总结出教育孩子的宝贵经验。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本书旨在为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指点迷津,引导广大父母走出教育误区,帮助他们实现望子成龙的梦想。

目录

第一招 孩子,不要紧,试试看/1

第二招 最直接的鼓励:让孩子把话说完/8

第三招 让孩子大声说话/13

第四招 孩子,我们想跟你商量件事/18

第五招 和孩子平起平坐/22

第六招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27

第七招 孩子,你能帮帮我吗/32

第八招 不毁掉孩子的希望/37

第九招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41

第十招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46

第十一招 尽情地玩吧,别怕弄脏了衣服/51

第十二招 让孩子暂时休息一下/57

第十三招 别急于告诉孩子答案/61

第十四招 是这样,但是……如果……会怎么样/66

第十五招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70

第十六招 和孩子一起面对他的感受/76

第十七招 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爱好/80

第十八招 给孩子留一片属于他自己的空间/83

第十九招 告诉孩子这是唯一的机会/88

第二十招 用具体事例来肯定他/9l

第二十一招 我坚信你的判断/94

第二十二招 不要吝于夸奖孩子/98

第二十三招 鼓励孩子笑对人生/101

第二十四招 “你怎样完成的”/108

第二十五招 作良性的比较,鼓励孩子竞争/113

第二十六招 再三肯定孩子的努力/121

第二十七招 “没关系,尽力就好”/126

第二十八招 让孩子当家/129

第二十九招 鼓励孩子换位思考/134

第 三十 招 让孩子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139

第三十一招 鼓励孩子面对挫折/144

第三十二招 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150

第三十三招 信任孩子也是鼓励孩子/154

第三十四招 “再试一次可能更好”/159

第三十五招 鼓励孩子适度发泄/162

第三十六招 让孩子学会宽容/168

第三十七招 激励鼓起信心/175

第三十八招 “说说你的想法”/181

第三十九招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187

第 四十 招 让孩子面对现实/193

第四十一招 及时纠正孩子的过失/197

第四十二招 鼓励孩子认错/202

第四十三招 教育孩子巧用沉默/206

第四十四招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214

第四十五招 善用零碎的时间/219

第四十六招 激发孩子的创意/227

第四十七招 降低说话的声调/234

第四十八招 鼓励孩子有冒险精神/238

第四十九招 分享孩子的快乐/244

第 五十 招 鼓励孩子不讳言自己的缺点/248

试读章节

第四招 孩子,我们想跟你商量件事

1.学会和孩子商量

商量的魅力在于,使自己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两代人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是——学会商量。

商量,能使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商量,能使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并学会用商量的办法去对待父母和他人。“商量”使亲子间增进了感情,避免了冲突和对抗;“商量”使孩子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情,思考问题,学会了民主和平等、尊重和友谊。

孩子是独立的世界,这个世界蕴藏着极大的潜能。潜能的开发,要靠个人努力,更要靠父母的尊重、赏识和肯定。父母应当相信,孩子的世界会比自己的世界更辉煌,因为他们属于未来。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平等地面对他们,真正地尊重他们,由衷地赞美他们,他们才有可能以自己的健康成长来回报父母。

一个家庭,除了父母,还有孩子。可是,父母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尤其是决定一些重要的事情时。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没错,生活中纯粹的大人之间的事可以暂时不让孩子知道,可是还有很多事是完全应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的,尤其是大人做出关于孩子的某项决定时,不要以为孩子是你的,你就可以随便对他做出决定。他年龄虽小,总归是一个人,他有权知道关于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只要是家庭的成员,都有权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与决定。它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哪!、白是婴幼儿,父母讨论某件事的时候,也可以让他待在一边,就算是个形式也非常重要。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孩子,就更不可忽视他在家中的地位了。

孩子和父母在家庭里地位是平等的,都一样地重要。举个例子。好不容易有个假期了,父母商量着去哪儿玩好,这个时候请叫上你的孩子吧:“来,孩子,咱们商量一下该去哪儿玩好。”相信受到这样的“邀请”,孩子会非常开心。他在家中的地位得到了体现,他从父母的重视中感受到了一份尊重,也不再觉得父母高高在上,反而有种亲近感。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比如家里经济紧张了,需要商量如何节约开支;比如要添置一样家具,需要商量买什么式样和价位的:比如想在家里搞个小聚会,商量怎么办才有创意……这些事情完全可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让他也贡献一份“才智”。别说,有的孩子还真能贡献出一个大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好点子来呢。哪怕他真的说不出有价值的建议,这种讨论本身,对家庭、对孩子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尊重孩子的父母,也会受到孩子的尊重。时常被家长请去商量某件事情的孩子,到了他要做一项决定的时候,也会主动地去跟父母商量,而不是一意孤行。时刻牢记,孩子是家庭重要的一分子。许多事情,要和孩子商量着办。学会与孩子商量,是两代人沟通的好方法。人和人之间,如果互相不沟通,不交流,是无法相互了解的。而不了解,就会产生隔膜与误会。父母与孩子也是如此。

代沟问题一直是令孩子与父母都深感头疼的问题。两代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一条无法逾越的沟壑?固然有时代观念的影响,,但是也往往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造成的。父母有父母的一套价值观念,孩子有孩子的一套价值观念,而且互相不了解,如何能不产生冲突和矛盾呢?及时而有效的交流,是避+免两代人产生代沟的有效方法。而实现两代人的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时常与孩子商量。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某件事,大人和孩子各自的观点都摆出来讨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不断修正个人的偏见,最后达成共识。孩子得到了大人的尊重,大人也了解了孩子的思想观念,和谐的家庭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长此以往,父母与子女就会了解得越来越多,而且能够互相约束,剔除不和谐的成分,逐渐形成一致的看法。就算不能达到亲密无间的地步,至少两代人都学会了互相谅解、宽容、认同和尊重,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家长也应该知道,商量,不是简单的迁就,而是父母与孩子对话、沟通、相互了解,形成双方可接受的意见或办法;商量,不是父母发号施令,而是真正地把孩子当做一个人,更当做一个孩子来对待。商量,使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打上“民主”的印记。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命令,最好是建议和商量,比如说今天家里买了条鱼,你是红烧呢?还是清蒸呢?这样一问,小孩会感觉妈妈烧菜还要问我,实际上这样一个具体的东西,感觉妈妈很尊重他。小孩在尊重当中,也学会了尊重你,人与人的尊重是爱的一种体现。比如问问孩子假期想做什么,你想学习什么,你想到哪儿玩儿,假期到来以前,父母需要听听孩子假期有什么打算,不要给他打算好了,比如说到北京或者是到秦皇岛玩儿,最好听听孩子想看一些什么,学一些什么,玩儿一些什么,孩子讲的非常合理的可以采用,比如说你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很高兴,感觉父母很尊重他的意见。

2.怎样和孩子商量

与孩子商量,可以从下面的小事开始:

“你现在不想睡吗?明早你能按时起床吗?”

“你要零钱做什么?一半行吗?”

“一定要喝饮料吗?喝点开水怎么样?”

“旧书包扔掉吗?买新的,但不在我们这个月的花费里……”

爸爸妈妈们遇到事情与孩子共同商量,可以培养孩子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孩子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是非常有益的。遇事怎样与孩子共同商量呢?

(1)要把孩子当做与自己平等的“小主人”看待。

(2)有了事,让孩子谈谈对事情的看法。

(3)出了问题与孩子商量,想出解决的办法。

中国的父母在给孩子零用钱这件事上,从不习惯于与孩子商量,只要条件允许就满足他;吃的用的,从玩具到上百元的书包,都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父母自然地有权利要求孩子,必须在学习上取得优秀,第二第三都不行。一点也不曾与孩子商量。

因此,父母有必要学会凡事与孩子商量,把做父母的意见耐心地传递给孩子,让他思考判断,然后再去行动;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置于孩子的思维高度,总能找到每个问题最合适的答案。

平等地对待孩子,遇事与孩子共同商量,可以使孩子从小在待人处事方面有一定的主见,并且学到处理问题的方法。

如果你还在抱怨孩子不理解你,老跟你作对,那么就先想想自己是否理解和尊重了孩子吧。

P18-21

序言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在我们要求孩子“完美无缺”的同时,何不扪心自问:“这样要求孩子,我自己做到了吗?”父母知道用什么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成长吗?

据统计证明,教育孩子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这无疑是教导孩子的一剂良方。但是,一般人总是以为鼓励和称赞一样,称赞就是鼓励。其实二者有不同的目的和效果。

称赞是奖励的一种,着重于比较和竞争,称赞意味着: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以达到父母期望的标准。鼓励不同于称赞,鼓励着重于孩子能力的发挥,并且帮助孩子经由贡献己力而获得成就感;鼓励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鼓励重视孩子内在的自我激励而不对孩子做价值判断。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鼓励呢?

1.真诚的接纳

人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气,而沮丧是人类所有问题的根源。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气,首先得从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开始。行为者和行为是有区别的,我们接纳行为者这个人,但是可以不赞同和接受其行为。

2.着重积极的一面

想帮助表现暂时表现不好的孩子,就要开始避免一些消极的言行。父母应着重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即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当孩子对自己的表现开始满意时,他才会更努力地改正自己的错误,以求考得更好、答对更多题目、写得更漂亮,等等。

3.重视努力和进步

父母以一件事的成果来论成败,这会使孩子很容易沮丧,尤其当他们面对一件很难的事情,尽管他们尽力去做了仍做不好时。着重于努力和进步,才具有鼓励的作用;不过分强调事情的成果,只是告诉孩子说:除非你做得很好,否则毫无价值。

4.肯定个别能力

一个人感到有价值,是当他的能力有所发挥,且受到肯定的时候。孩子在成长中需要不断地肯定自己的能力,父母平时要注意到孩子的特殊气质和才能。孩子经常从一点上建立信心,然后这种信心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父母要能够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给予孩子温馨的微笑和恰当的鼓励。本书作者根据孩子成长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家长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鼓励孩子的50种方法。

本书正是秉承了鼓励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到书中的50种方法中,从学业、面对挫折、责任、求知欲、沟通、身体锻炼、心灵成长、创新精神和社会交际等方面,同父母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由自在地成长为一个睿智的、和善的、负责任的、独立思考的、积极进取的、身体强健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鼓励孩子应当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鼓励孩子应当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体现在亲子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在细节中鼓励孩子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快乐!如果家长能够在本书的指导下,真正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将这些“招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定会使孩子的表现令您刮目相看!

本书从大量耳闻目睹的生活实例中,总结出教育孩子的宝贵经验。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本书旨在为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指点迷津,引导广大父母走出教育误区,帮助他们实现望子成龙的梦想。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1: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