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书本就发蔫,看起电视来却神采飞扬;玩起游戏来智商很高,读起书来却头脑转不过弯;看书只看图画书、漫画书,对文字书有天然的排斥感;看似成天看书,读书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一问三不知,考试考不出……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喜欢读书?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阋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书从选书、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读书方法及阅读力训练五方面出发,提供了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阅读力的方法,讲述了一些关于读书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简单实用,可以有效地帮劲孩子提高阅读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孩子阅读力训练手册 |
分类 | |
作者 | 吴建光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拿起书本就发蔫,看起电视来却神采飞扬;玩起游戏来智商很高,读起书来却头脑转不过弯;看书只看图画书、漫画书,对文字书有天然的排斥感;看似成天看书,读书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一问三不知,考试考不出……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喜欢读书?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阋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书从选书、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读书方法及阅读力训练五方面出发,提供了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阅读力的方法,讲述了一些关于读书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简单实用,可以有效地帮劲孩子提高阅读力。 内容推荐 阅读是每个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就像爱迪生所说:“读书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本书从选书、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掌握读书方法及训练阅读力五方面出发,为父母提供了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阅读力的方法,并讲述了一些关于读书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简单、实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力。 目录 第一章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 亲子故事:醉心于读书的高尔基/3 一、谨慎帮孩子挑选好书/4 二、适当把选择权交给孩子/9 三、让童话熏陶孩子的心灵/12 四、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15 五、丰富孩子的百科知识/18 六、让孩子了解历史事件/21 七、为孩子挑选科幻读物/23 八、名人传记不可少/25 九、适当订阅报刊/29 亲子活动:我读书,我快乐/31 第二章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亲子故事:求知若渴的法拉第/35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38 二、用自身的阅读行为感染孩子/41 三、让孩子的周围充满书香/44 四、陪孩子一起读书/47 五、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51 六、学会为孩子朗读/55 七、让孩子从书本中寻找答案/59 八、鼓励督促孩子读书/63 九、和孩子交换阅读体验/66 亲子活动:家庭读书会/69 第三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亲子故事:善于思考的爱因斯坦/73 一、让孩子坚持每日读书/75 二、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78 三、制订合理的读书计划/82 四、合理安排读书时间/84 五、培养孩子主动阅读的习惯/88 六、培养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91 七、鼓励孩子博览群书/97 八、鼓励孩子善问敢问/101 九、让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104 亲子活动:我的阅读清单/107 第四章 教给孩子一些读书方法 亲子故事:与书结缘的富兰克林/111 一、重复读书法/114 二、朗诵读书法/117 三、笔记读书法/121 四、渐进读书法/124 五、精细读书法/128 六、实践读书法/132 七、质疑读书法/135 八、背诵读书法/139 九、视听读书法/143 十、多感官读书法/146 亲子活动:读书就要读/148 第五章 对孩子进行阅读力训练 亲子故事:爬行上班的校长/153 一、工具书使用训练/154 二、查阅资料训练/157 三、快速阅读训练/160 四、比较阅读训练/165 五、阅读想象训练/170 六、研究性阅读训练/173 七、读后感训练/176 八、提纲挈领训练/179 九、阅读思考训练/181 十、阅读记忆训练/185 亲子活动:无书也能读/187 参考文献/189 试读章节 四、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 孩子和经典名著的距离有多远?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别林斯基也曾说过一句话:“你可以不必担心孩子领悟了多少,你还应当竭力使孩子们尽量少领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 其实,当孩子们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中,脸颊红红、目光灼灼时,家长们多少能体会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头脑的启迪自有其时,也自有其序。 美国教育家哈钦斯,小时候就聪明过人,年仅30岁就担任了芝加哥大学的校长,曾主编《西方世界伟大著作》,这本书汇集了从荷马到弗洛伊德共74位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四百多部代表作。 哈钦斯一生重视读名著,也倡导青少年读名著经典。他说:“名著原作的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可以一读再读,回味无穷。这些名著之所以伟大,除了有个别原因外,正在于你每读一次,总会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 在哈钦斯看来,读名著,需要有一种反复钻研、反复阅读的劲头。同时,读名著不能一味地迷信名著,因为“西方思想界的每一本伟大著作,都是作为在它前面那一本的对立面出现的。这并不是由于作者们的偏执和虚荣,因为关于人生的各种根本问题,不管是谁做出的表达,其清楚的概括、准确的程度,也还不能达到足以结束进一步探讨的地步,每一个表达,都还要解释、修正、更改、扩展或反对。”因此,他把自己读名著说成是参与“伟大的对话”,他鼓励青少年学生也能参与到这场“伟大的对话”中去。 哈钦斯同样也注意读名著的方法,他说:“如果你愿意捡起这些名著中的任何一本书,开始读它,你就会发现,它并不像你原先设想的那样深奥难懂。这些伟大的著作,从一种意义上来说,对于我们中的任何人,都是最难懂的书,而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却又是最容易读的书。之所以难读,是因为其所处理的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而且是用最复杂的思想来处理这些问题的。但是,对待人类思想中这些最困难的问题,这些伟大著作运用最好的思维,做出了对于这些问题所能做出的最简明扼要的表达。在人类各种基本问题上,没有比它更容易的书可读了。” 经典名著虽然没有当下流行的一些通俗读物那么实用,那么富有刺激性,但是,经典名著需要孩子认真对待,下力气去读。 因此,家长应该把对孩子期待的目光放得再长远一些,虽然一本经典名著不会也不可能教会孩子怎样学习语文,但是,它确实可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打开孩子们的美好的感觉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对文学微妙的感觉。当然,学龄阶段的孩子读名著,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了解名著,引领孩子走近名著,激发孩子热爱名著。 有一位小学老师在引导孩子读名著上的作法可以给我们家长一些启示: 这位老师说:“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名著大都是节选改编的,相对孤立、缺少联系,所以过于单薄且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次,老师在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有位同学问:“这个故事中原本有许多有趣、聪明的计谋,为什么这里都删掉了?” 原来,这位同学早就读过《三国演义》,知道里面有许多计谋,什么“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他认为阅读原著要比读课文更快乐、更有趣。 于是,老师就地取材,把孩子们引导到与“赤壁之战”相关的三国故事里去,让同学们自觉自愿地沉浸在《三国演义》的原著天地里。 名著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大多因为历时久远,却馨香弥久,并具备了其超时代的价值。正如史达尔夫人所说:“在日益发展的科学中,最后的一步是最惊人的一步;而文学艺术却可以在最初的一次诗情进发中达到以后无法超越的某种美。” 别看经典名著好像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事实上,故事中往往包含着生活的常识和哲理。人物的个性和性格特征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来塑造的。 像这样充满了传奇和勇敢的故事有很多。比如《海底两万里》、《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当然,还有那个让我们永远津津乐道的《西游记》。 孙悟空火眼金睛,武功高强,降妖除魔,是我们所有人都喜欢的英雄形象。他机智勇敢,明辨是非,一眼就能识破妖怪的诡计;他诚实善良,坚忍不拔,尽管受到了误解,还是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他团结朋友,尊敬师长,不怕艰难险阻,最终完成了任务。 所以,引导学龄孩子接触名著、阅读名著,并带领他们从小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徜徉,这和在春日的阳光下让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一样,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实际上,当我们翻开一本文学名著的时候,就会发现文学名著无论是在语言上、人物形象上,还是故事情节上都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阅读文学名著的时候,一定要细细品味、认真琢磨。 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在《杂谈文学修养》中指出,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这三遍并不是盲目地读,而是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 第一遍是粗读、快读,“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目的是要引起“情感上的感动”,让自己初步掌握名著的主要内容。 第二遍要慢读、细读,要细细咀嚼书中的内容,消化第一遍阅读时没有理解的地方,同时,要注意篇章和结构,了解书中的脉络。 第三遍要精读、研读,要一段一段品味语言的优美,同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茅盾认为要“想到作者的思想,要看到作者在这篇里写的是什么社会问题,写了哪几个典型人物,再想想他用怎样的形象表现出来”。 因此,在读名著的时候,不仅要了解整个故事,还要细细品味故事中的人和事,学习故事中的知识和哲理。 当然,父母在为孩子选书时不要一味迷信名著,文学名著的确是一座宝库,但名著中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阅读。的确,冰心7岁能读《三国演义》,卢梭5岁就涉猎世界名著,可这毕竟是个别的例子,我们不倡导孩子从小就啃《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部头小说,这很可能拔苗助长,反而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 P15-18 序言 【让孩子爱上读书】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当裁们在书里读到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恩想与态度之时,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眼前打开一扇窗,让裁看到一个不可恩议舌々新世界。”是的,高尔基把读帝看作是一项心灵的活动,并从书中得到乐趣,这是读书的第一要义。 阅读是每一位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它对孩千来说非常重要,就像爱迪生所说:“读书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 有调查研宄表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大都爱看书,大量地阅读能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增强,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而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孩千,绝大部分不喜欢读书。从这个角度看,阅读也是孩千成长的“精种面包”。 遗憾的是,现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孩子天天在读书,离开书本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些孩千尽管较少阅读,却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两者的区别就在于阅读力的高低。 孩子阅读力低下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不想读。许多孩千因为在读书中没有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在潜意识里不太愿意读书。而且,许乡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填鸭式的学习,因比对读书产生了逻反心理,于是,他们把所有的课余时问交给了其他一些娱乐活动,如看电视、看影片、打游戏、上网等活动。 二是未能读。许多孩千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阅读一些优秀的图书。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购买优秀的图书、借阅图书馆的书、向其他人借书等方式来解决。 三是没时间读。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学校的学习已经占据了很多时问,几乎没有时间再去阅读其他的书了。 四是不会读。有些孩子本来挺喜欢读书,但是,从小就没人教他怎么去读,因此拿起书来,就无从读起,也不知道怎么去理解消化书中的内容,读完后也没有多大收获。 那么,怎样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最重要的是父母饷身体力行和以身作则,亲近书籍,热爱知识,为孩子做出表率,以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有位做记者的父亲在谈到对孩子读书的影响时说:“我们无一日不读书,无一日不思考。每天晚上不是各自读书,就是埋头写稿。唯一没有忘记的就是以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榜样。” 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各种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习惯的形成。如果父母都喜欢看书,从读书为乐,孩子就会很自然地跟着模仿。要想让孩子喜欢上读书,父母应该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读读书。 让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父母还要关心、了解孩子的读书兴趣、读书需要,了解孩子从阅读中获得了怎样的知识、经验和乐趣,并且有技巧地指寻孩子读好书,更好地读书。比如,父母可从和孩子一起交流书中的故事,享受阅读的喜悦,以比来培养孩干的阅读兴趣。当然,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让孩千把阅读变成一种享受,父母要注意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不同阅读需求。比如,年龄小的孩子可能喜欢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童谣等,随着孩千年龄的增长,他可能会看小说、散文、科普类读物等。 本书从选书、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掌握读书方法及训练阅读力等五方面出发,为父母提供了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阅读力饷方法,并讲述了一些关于读书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简单、实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力。 编著者 2008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