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该怎么办?中国乳业该走向何方?本书以雪印乳业公司、十合百货集、活力门公司和三菱汽车公司例,详尽地描述了企业犯罪、名牌坠地的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人的良心与良知、监管制度、消费者自我保护、举报者保护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企业的诚信危机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刘湘丽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蒙牛该怎么办?中国乳业该走向何方?本书以雪印乳业公司、十合百货集、活力门公司和三菱汽车公司例,详尽地描述了企业犯罪、名牌坠地的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人的良心与良知、监管制度、消费者自我保护、举报者保护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意义。 内容推荐 毒牛奶造成上万人中毒,信息公开迟缓扩大受害范围。 缺陷汽车伤人夺命,经营高层藏匿信息。 面对企业的专业化造假,监管部门如何保护消费者利益? 靠什么遏制企业犯罪: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完善的法规和监管部门的恪尽职守、消费者及媒体的监视、知情者的举报? 将企业犯罪者诉诸法庭,暴露犯罪事实细节,既伸张正义惩罚邪恶,又警世醒人以儆效尤。 本书通过四个案例详尽地描述了企业犯罪、名牌坠地的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人的良心与良知、监管制度、消费者自我保护、举报者保护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意义。 目录 1 雪印乳业公司的变质牛奶与假国产肉 1.1 三个儿童喝了“雪印”牌低脂肪奶之后 1.2 雪印公司拒不公开中毒事实 1.3 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 1.4 毒菌来自何处 1.5 有毒奶粉如此制造出来 1.6 “雪印”牌牛奶的消失、法律的惩罚 1.7 编造牛肉产地骗取补助金 1.8 告发者的苦难 1.9 消费者代表当上了董事 1.10 两次丑闻后的雪印乳业公司 2 十合百货集团的破产 2.1 气氛异常的圣诞节前大促销 2.2 十合的变迁与水岛广雄 2.3 “炼金术”秘诀 2.4 扩张战略的辉煌与败落 2.5 无视实力的独占商圈 2.6 海外投资的全盘失败 2.7 本土化和领主制的组织结构 2.8 “神灵”的统率力 2.9 笼络亲信酿下隐患 2.10 政治带来的利与弊 2.11 套取资金、掩盖呆账 2.12 成了被告的董事长 2.13 十合的重建 3 活力门公司财务报告作假 3.1 制作网页起家,4年便成为上市公司 3.2 收购职业棒球队 3.3 收购日本放送广播公司 3.4 竞选议员 3.5 日正中天的牢狱之灾 3.6 被诉罪名之一:使用诡计及散布谣言罪 3.7 被诉罪名之二:财务报告作假 3.8 审判 3.9 结语:活力门事件带来的社会震荡 4 三菱汽车公司隐瞒产品缺陷 4.1 藏在更衣柜中的产品故障资料 4.2 被隐瞒的缺陷产品 4.3 股东代表诉讼 4.4 卡车轮毂断裂致人死伤 4.5 两年之后的招认与审判 4.6 离合器壳缺陷引发死亡事故 4.7 被隐瞒了12年的离合器壳缺陷 4.8 离合器壳缺陷案的审判 4.9 三菱车的受害者们 4.10 市场的惩罚 4.11 非诚信的连续:V形连杆、子公司车检作弊 4.12 重建信用之路 4.13 监管部门与制度的改进 4.14 结语:诚信如此破灭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在出了第一次中毒事故后,雪印乳业公司仍能东山再起,跟日本乳制品行业的寡占态势和政策支持有很大关系。在日本乳制品行业中,雪印乳业公司和明治公司、森永公司三家几乎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这三家公司生产规模大,能满足学校、企业等的大宗需求,那些小企业代替不了它们。同时,日本政府的补助金制度也给它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在日本,政府按奶牛养殖户的成本等计算出“标准交易价”,在这之上加上补助金,形成“保证价格”,由政府指定的团体收购。如2000年度的原料奶的标准交易价1千克为61.8日元,收购时的保证价格是72.1日元,政府对奶牛养殖户的每千克的补助金为10.3日元,这意味着养殖户能稳定地得到约14.3%的销售利润。而乳业企业购进原料奶的价格,虽然经过流通环节增为每千克81.6日元,但如果没有政府补助的10.3日元的话,企业就要在采购交涉方面投入更大的资源,有可能要在81.6日元以上的价格买原料奶。所以,可以说政府的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进货环境。当然,这个政策也不是仅对企业有利,养殖户也可以得到再生产的基本保证,消费者也可以得到价格稳定的乳制品。牛奶是营养价值高的食品,所以日本政府在牛奶生产、流通、消费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政策,保证了供应充分、价格稳定,为增进国民健康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得到如此庇护的大型乳业企业在品质问题上却屡犯严重错误。也许,政府提供的稳定环境造成的寡占地位,正是雪印、森永公司疏忽品质管理的一个原因。 雪印乳业公司两次生产出有毒牛奶,给消费者带来了痛苦,但该企业的创业者却曾是一位拯救矿物质中毒者的斗士,名叫黑泽酉藏。20世纪20年代,北海道地区有个叫足尾的铜矿,那里很多人因采矿中毒。当时企业、政府都要隐瞒中毒实情,黑泽酉藏则站在受害者一方,参与了救济活动,从而引起了官方的厌恶,被关进了监狱。然而,就是他创建的公司竟造成了大规模的食物中毒! 黑泽酉藏等人1925年创建了雪印乳业公司的前身——“北海道制酪贩卖组合”,他们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保护奶牛养殖户的利益。位于日本列岛北端的北海道有着广阔的草原,适合奶牛养殖,因此有很多的奶牛养殖户。但当时养殖户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收购牛奶的乳制品厂家凭借着垄断地位,或是拒绝收购,或是压低收购价,让无组织的养殖户常常看着挤出的奶发愁,受着入不敷出的煎熬。黑泽酉藏等人就联合养殖户,共同出资建立了“北海道制酪贩卖组合”,以牛奶为原料,先后开始了冰激凌、黄油和奶酪等奶产品的生产制造,并自己销售。 但雪印乳业公司在其后的发展中,却逐渐偏离了该企业创建的初衷。雪印乳业公司当初的宗旨,就是保护奶牛养殖户的利益。它的董事会里,曾一直有养殖户的代表。但当它实力壮大后,这成了不必要的负担。作为乳制品企业,没有必要让原料供应者来指手画脚。于是,雪印乳业公司在1988年实质上废除了这个制度。从那以后,它就成为了一个典型市场机制型的企业,就是通过发行股票套资本,跟所有的原料供应者、消费者以及竞争对手的关系,全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标准来处理。这倒也无可非议,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都是合法的行为。然而,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法律还规定企业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是安全的,承担因产品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尽管有关产品责任、保护消费者等法规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在有着漫长历史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显得很年轻、很薄弱,但这是人们对残酷的原始资本主义的深刻反省的成果,是“平等”意识在当代的最高体现。雪印乳业公司完全忘记了这些,在它的生产线上流动着的牛奶,仅仅是换取消费者持有货币的道具。为什么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还会有这样的企业呢?因为,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劣根性还相当普遍地存在,而市场经济中的平等意识,虽然已经萌生,得到了很广泛的社会共识,但还远远没有能成为全体企业的行为规范。所以,在如此的状况中,超脱于商品买卖、以维护社会平等为己任的政府,要承担起对企业非法行为的监管,保护在市场上只有“招架之功”的消费者。 政府的监管,分为制定《食品卫生法》、检查等的事前监管和处分、法办等的事后监管。对于雪印乳业公司中毒牛奶事件,各级公务员组成的庞大监管队伍没有能阻止它的发生,只能在事后发挥监管的威力,以儆效尤了。 2000年8月30日,大阪警方以“业务过失致伤”的嫌疑,对雪印乳业公司东京总部及其在大阪的西日本分公司进行了搜查。 经过约6个月的调查,警方终于在2001年3月17日作出决定,将包括总经理石川哲郎、专务董事相马弘、大树工厂厂长久保田修、大树工厂制造课长樱田宏之、大树工厂制造课粉乳股主任泉幸一、大阪工厂厂长下野胜美以及大阪工厂前任厂长在内的9人的卷宗,送往大阪地方检察厅,申请立案控告。 警方指控总经理石川哲郎、专务董事相马弘在2000年6月28日下午大阪市政府检查大阪工厂之后、28日晚中毒者数字升至18人时,没有立即采取公布信息等措施,致使食物中毒规模扩大,其嫌疑为“业务过失致死伤”。 专务董事相马弘及大树工厂相关人员5人,被指控对含有毒素的脱脂奶粉的生产负责任。这些脱脂奶粉是大规模食物中毒的根本原因,经取证能明确断定雪印乳业公司乳制品产品为中毒原因的患者,就有762人,并有一名患有慢性肾病的84岁老人在饮用了雪印乳业公司的低脂肪奶之后发病死亡。因此他们被指控有“业务过失致伤”的嫌疑。大树工厂在2000年3月31日发生停电事故后,把在生产线上已放置了9个小时的剩奶作为原料生产了脱脂奶粉。生产直接责任人的制造课长樱田宏之在这批奶粉出厂前,明明已经知道这批奶粉的细菌超标,但害怕作为废品处理会使企业受损,自己也将被追究责任,因此就把其中能勉强符合标准的奶粉出厂,剩余的暂存仓库,以后杀菌处理,继续使用。厂长久保田修得到报告后,也同意了这样的做法。这个厂长在中毒事件发生后,很快就知道原因可能是自己厂生产的脱脂奶粉,但害怕受到监管部门停业处理,就指示部下改写生产记录,隐瞒了事实。 大阪工厂厂长下野胜美以及前任厂长两人被指控把剩余产品当成新产品的原料再次使用,指挥在室外进行剩余产品的拆封作业。并且,当中毒事件发生后,两人有意拖延了向监管部门报告中毒者的具体情况。 检察厅在接到警方的送检后,经过约4个月的审查,决定不对总经理石川哲郎、专务董事相马弘等6人起诉。检察厅认为,警方对总经理石川哲郎、专务董事相马弘的“拖延公开事实真相、致使受害者增加”指控证据不足,因为他们“不能够预测到事态扩大”。另外,大树工厂的其余的两名被告、大阪工厂厂长下野胜美以及前任厂长也被认为判罪的证据不足,不予起诉。因此,最终在2001年7月被起诉的,只有大树工厂厂长久保田修、大树工厂制造课长樱田宏之及制造课粉乳股主任泉幸一3人。 2001年12月18日,在大阪地方法院举行了对雪印乳业公司食物中毒案的第一次公开审判。被告3人对检察方指控的主要罪行都表示承认,但对食物中毒与死亡的关系表示质疑,不予承认。 在法庭辩论中,检察方认为被告者们的行为致使1人死亡、199人中毒,构成“业务过失致死伤”罪。 但法院认为,死亡的1人(当时84岁)虽然饮用了雪印乳业公司的低脂肪奶,但死因是“不进行血液等检查、实施治疗的医生的不恰当的行为”,与食物中毒没有因果关系。所以,被告的罪名不应是“业务过失致死伤”,而是“业务过失致伤”。最终,法院认可了检察方主张的刑期,但认为被告“能够认识罪行,已受到了社会制裁”,所以改判为“缓期执行”。 P26-28 序言 名牌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佼佼者,通过提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品及服务,它不仅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也带来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技术进步等社会效应,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达国家,大都有一批这样的名牌企业。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当然也不例外,在很多行业都有着世界闻名的名牌企业。所谓名牌企业,就是它的产品长年来品质上乘,性价比得到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在市场上享有信用的企业。如此的品牌力量,可与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匹敌,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客源。然而,名牌信用是不容易轻易做到的,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现实中总有些靠玩招数获得名牌声誉的企业,也有一些依仗既得信誉而放任自流、掉以轻心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中也许会很红火一阵。但是,它们最终还是会露出马脚,砸掉自己的牌子。 近几年来,日本的雪印乳业公司、十合百货集团、活力门公司和三菱汽车公司这四家名牌企业,就因在产品品质及资金运作等方面弄虚作假而被揭露出来,搞得信用一落千丈。当然,名牌企业出丑闻的事,也并不仅仅是日本所特有的现象,美国等国家也时有发生,如安然公司以及国际电信公司的财务报告作假等。本书仅就日本这四家名牌企业凋落的过程和原因作较详细的介绍,解析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犯罪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应对方法。 本书根据原文资料编写,事实准确,内容丰富,行文通俗,且又寓理论知识于其中,适合各界人士阅读。首先,这本书值得广大的企业人士一读,他们可以从中了解导致企业诚信毁灭的各种因素,防止自己创建的或借以谋生的企业毁于一旦。 企业的非诚信行为必然给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带来影响。消费者或被称为“上帝”,但实际上是实实在在的弱者。如果你买回的牛奶让你呕吐腹泻、买回的汽车让你遭遇事故,饱受折磨的你能有尊严地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赔偿吗?本书就介绍了一些消费者或受害者的遭遇和与企业斗争的事例,也介绍了消费者组织起来保护自身权益的方法。所以,这本书更值得广大消费者阅读,学到一些在市场经济中保护自己的经验。 这本书也值得政府监管部门的人读一读,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对保护消费者生命安全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比如说,如果监管部门认真地对三菱汽车公司进行检查的话,轮毂、离合器壳的缺陷说不定就会被发现,就有可能不出现死伤事故。当然,监管部门官员以及法官们不可能对所有技术都精通,很有可能在技术细节上被糊弄。但是,如果不懂技术,又不认真执行本来就不完备的规章和法律,那么消费者就要受大难了。如何发挥政府作用,保护消费者利益,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本书在对企业诚信危机案例的介绍中,注重从企业社会责任、政府监管行为、消费者保护、举报者保护等理论角度作了分析,对商业、食品、证券以及汽车制造行业的经营、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这些对研究人员、教师及学生群体也有参考价值。 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历史比我们长,了解那里发生的事情会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抑制企业诚信危机,减少社会损失。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起到一些作用。 由于作者能力有限,难免在编写中出现错误,敬请读者谅解。 刘湘丽 2008年8月27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