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清真相(壹)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芮弢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风云变幻的大清朝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不解与迷惑,如今的康熙被捧为千年一帝,这却是不应该。揭秘大清“发家史”,是改革自强的内因还是大明的慷慨相送?所到之处马蹄与刀枪血迹斑斑,改朝换代遭罪的还是老百姓。郑经、吴三桂,蒙古、雅克萨,所有的战乱最终汇合于统一与稳定。不同的战争如何定性?前因后果、功劳责任又是如何?且听作者一一道来。

内容推荐

独特的视角,理性的阐释。

还历史一个真实,还真实一个清白。

除华衣,去谎言,“千年帝”,原亦不过一“平常”!

纵观康熙一生,彻彻底底亦步亦趋者,始终未给帝国带来一场真正的转变,比起彼得大帝在俄罗斯的表现,相差实在太远。中俄两国近代史上截然不同的命运,正是他们二人开始奠定的。人常说,明亡实亡于万历,照此,我们是否也可以讲,清亡就亡于康熙呢?他本可创造一个新时代,却成了旧时代的代言人,而大清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直至鸦片战争的惨败。

面对现世主流对大清康熙帝的热捧,本书将为读者提供新的理解和认知。主要内容共分三卷:[亡国卷][摄政卷]和[大帝卷]。

目录

不是序,只想先说两句/1

[亡国卷]爷养虎来终成患 孙更把那帝国送/1

 辉煌之下隐忧现/3

 切莫疯狂捧杀人/6

 女真曾是大明人/8

 努尔哈赤雄健起/11

 养虎为患因哪般/13

 明清命运第一战/15

 辽东究竟路何方/18

 针尖还要对麦芒/21

 何必高看熊廷弼/24

 得失参半孙承宗/26

 时艰方显英雄色/29

 和战扰扰终去职/33

 新帝闪亮来登场/35

 形势不愁战略忧/37

 强者一心想求和/40

 五年复辽梦一场/42

 蒙古哪堪携手任/45

 己巳之变磔崇焕/48

 屡遭惨败催人醒/52

 和议未成战又起/55

 松锦上演大决战(上)/56

 松锦上演大决战(下)/59

 从此丢了救命草/61

 该到小小总结时/65

 黄土高坡民众起/66

 官民激斗犹正酣/68

 失策葬送决胜机/70

 终究一地鸡毛啦/71

[摄政卷]定鼎中原皆因命文武情说多尔衮/75

 开启摄政多时代/77

 运来咋能挡得住/79

 牛刀实在有点钝/81

 燕雀岂会成鸿鹄/83

 所幸对手也不是/85

 冲冠何止为红颜/88

 起以雄关定中原/90

 又把京城轻松取/95

 终定囊括天下志/98

 NO.1一路溃亡了(上)/101

 NO.1一路溃亡了(下)/104

 败家极品数弘光/107

 留发别想留住头/110

 身前天下何曾定/113

 凭啥本事上了位/116

 冷眼旁观奇恋花(上)/119

 冷眼旁观奇恋花(下)/122

[大帝卷]千年一帝是笑谈 最被高估数康熙/125

 [机遇篇]幸运谁能比上他/127

 天花助他上了位/127

 江山已定接了手/130

 健康指数还不错/132

 哪有什么大风浪(上)/134

 哪有什么大风浪(下)/136

 [鳌拜篇]独断本性初展露/140

 先帝托孤四辅臣/141

 辅臣政绩客观看/143

 权争并非欺康熙/145

 擒住鳌拜为哪般/148

 [三藩篇]差点丢了那江山/152

 先把三藩逐个看/153

 走狗迟早要被烹/156

 啥时想过要叛乱/158

 一石激起干层浪/161

 逼上梁山咋不反/163

 打你个措手不及/166

 大清危已在旦夕/168

 胜机怎么又没啦/171

 大帝开始大反击/174

 吴氏只有溃亡路/176

 战后简要来回顾(上)/178

 战后简要来回顾(下)/180

 [台湾篇]彻底告别海上业/184

 海上奇伟新篇章/185

 抗清已是雄伟业(上)/188

 抗清已是雄伟业(下)/191

 再创更大非凡业/194

 复台标杆应是他/197

 清荷携手败明郑/200

 小岛上的大时代/202

 清郑和战大较量(上)/206

 清郑和战大较量(下)/209

 最后一战定乾坤/212

 战后台湾略介绍/215

 沿海迁界罪难赦(上)/217

 沿海迁界罪难赦(下)/220

 [沙俄篇]“盛世”败象初体现/223

 曾经遥远北极熊/225

 进军西伯利亚了/227

 清廷其实很失策/229

 俄军原来小儿科/231

 清廷前期啥策略/233

 不打真是不行了/236

 康熙东巡为哪般/238

 杀鸡也要用牛刀/240

 大战前的小热身/243

 中俄初战雅克萨/244

 中俄再战雅克萨/249

 大优之下竟求和/252

 弱者勉强来谈和/254

 脏水别泼他人身/255

 委曲求全终成和/257

 哪有什么平等约/260

 [蒙藏篇]总算有点真功业/262

 雄霸中亚准噶尔/264

 英武大汗噶尔丹/266

 目标指向喀尔喀/267

 大帝怀柔没啥用/269

 挑衅原是喀尔喀/271

 初次东征凯旋归/272

 清准终于接上火/274

 最后战败昭莫多/276

 游牧失败是必然/279

 元后西藏小小史/281

 错综复杂青藏局/283

 最高海拔大远征/285

 清军两次进西藏/286

 终究未了准噶尔/288

 [杂谈篇]大帝更要全面看/291

 盛世究竟从何来/292

 集权专制攀高峰/298

 社会发展纵深看/304

 高捧科技是笑谈/309

试读章节

身死国灭的他就是朱由检(1627—1664在位),庙号明思宗,我们习惯以其年号称呼之——崇祯。

有趣的是,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崇祯却颇引得大众的同情。一个很有影响的观点是,大明亡于崇祯,但实亡于他的爷爷明神宗朱翊钧(1572—1620在位),一般称之为万历。那时已经国是日非,何况后来还有一个魏忠贤添乱,崇祯接手时,国家十足烂摊子了,谁还能搞得好?

一个王朝的衰亡就像它的强盛一样,岂能朝夕而成,由一两人决定?总该循序渐进,因果相连,环环相扣吧。特别是制度的松弛、吏治的败坏、人才的凋零、战力的减弱、道德的沦丧、气节的消亡,更是如此,可能盛世中便已悄然形成。商周汉晋唐宋元皆如此,秦隋在巅峰时刻刹那而亡,个案特例也。

有明一代也不例外,就说军队,那个时代立国强国之根本保障,中期以后便不再有洪武永乐时的强悍,其间虽有嘉靖戚继光、俞大猷抗倭,万历三大征及李成梁镇辽等闪光点,总体滑落趋势不可挡,弊病丛生不可除,日积月累,岂能没有大爆发的那一天?与后金(清的前身)萨尔浒之战的惨败,虽说发生在万历后期,实则这一趋势的必然产物,即便不是这浒,也会是那浒。

再说崇祯时已极端严重到打击军队士气、降低国防能力、危及边疆安定、助推民众起义的军队欠饷,早在万历的爷爷嘉靖(1522—1566在位)时就已很严重了。至于各种矛盾激化产物的边防部队兵变,正德四年(1509)至崇祯十七年(1644)的一百三十余年中,较大规模的就达六十余次了!(林延清《论明代兵变的经济原因和历史作用》)

如此,大明虽亡于崇祯朝,但把责任都推给那个时代的人甚至崇祯一人,肯定不合情理。那往前推呢?既然大家更多喜欢把明亡之责算在万历头上,咱们就从他开始,大致看一看吧。

万历九岁登基(本文人物年龄及时间皆按实数算),在位四十八年,将近半个世纪,时间充裕得很,本人也是天资聪颖,如果勤努力,埋头干,怎会没有一番大作为?何况前期也是很给人以期待的。头十年,华夏史上顶尖的大政治家张居正(1525—1582),位首辅勇改革,一手打造了近三百年大明最为富庶的一段时光。万历亲政后,虽对已逝居正“秋后算账”,手段相当残酷,籍没家产,亲属或饿死或自杀或流放,初时却也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帝国继续向前迈进,看起来不是再现而是超越成宣辉煌(成祖仁宗宣宗时期),有啥不行呢?

再看紧跟而来的三大征,就是对万历前期帝国大发展的最好试金石。西北平宁夏哮拜之叛、东北援朝御日之役和西南定播州杨应龙之舌L,三大军事行动,几乎同时进行,天朝雄风再展,强盛重现。

哮拜,蒙古鞑靼部人,嘉靖时投靠明军,屡立战功,升做了宁夏的都指挥使,手下还蓄养了一支私家部队苍头军,骁勇善战,俨然已成当地一大军阀。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副总兵致仕,子哮承恩_袭职,势力不减。哮拜早有不臣之心,又与宁夏巡抚党馨不睦,怨望日甚,二十年(1592)二月,恰逢宁夏戍卒因久欠饷群情激愤,便乘机纠合靖虏卫人刘东呖叛乱,并结蒙古河套部为援,一时间河西至玉泉四十七个城堡相继陷落,西北为之震动。

明军赶紧组织会剿,历时七月歼灭之。时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居功至伟,击败蒙古套骑援军之关键一仗及叛军最后堡垒宁夏城的攻破,皆由其阵前指挥。还有一个麻贵,出身将门世家,也是非常了得,战功卓著,日后二人都曾参加过朝鲜战争,也都当过帝国最为重要的总兵官——辽东总兵。此次平叛本身只是内部的一场剿乱之战,客观上却也成了大明在西北边境上的一次国威展示,对当地蒙古各部具有极强的威慑力。  同年(1592)四月,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妄图建立以北京为首都的“大东亚帝国”,派二十万大军先征朝鲜,一路所向披靡,六月即占平壤,停留驻守。应属国朝鲜恳请,万历命尚在宁夏的李如松率军四万入朝作战,第二年正月初八克平壤,“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干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万历邸抄》),共毙敌一万二干五百余人,一场大捷!随后明军乘胜收复开城、黄海、京畿、江源四道,日军被迫退守王京(今韩国首尔)。然李如松轻骑前进,碧蹄馆之战遇挫,后来明日王京龙山议成,日军退往釜山,朝鲜大部国土收复。

其间再经数年和议未果,万历二十五年(1597)正月,丰臣秀吉再发兵十二万侵朝,明援朝兵力最盛时也达十一万,双方激战互有胜负。明军既有稷山大捷,也有攻蔚山不利,战争遂进入相持阶段。第二年(1598)七月,丰臣秀吉突然病逝,曰军撤退,明朝联军乘势追击,大败之。朝鲜战争虽未取得全胜,然明军面对日本史上最被高捧的战国之兵的大集合,依然略占上风,颇值得称道,且有力遏制了日本的侵略,彰显了明之东亚帝国的威力,还得到了一个更为忠诚的盟友属国朝鲜(后来打努尔哈赤时也都是跟着去的)。

播州介于四川、贵州、湖北之间,山川雄峻,广袤千里。杨氏自唐代杨端起,世袭此地,明初内附,朝廷改播州宣慰使司,隶属四川。隆庆五年(1571)承袭的杨应龙,骄横跋扈,藐视朝廷,俨然一方土皇帝。万历十七年(1589),部属告其谋反,自此朝廷抚战相间,问题却一直未决。朝鲜之役结束后,万历遂于二十八年(1600)初,发大兵二十余万往征,历时近四个月,斩敌二万余,击灭之,朝战归来的刘綎功绩最著。三十一年(1603),明廷在播州改土归流,“悉天下全力,平二千里,为国家辟土开疆,此盛事也”(谈迁《国榷》)。

呜呼!帝国能在八年间(1592—1600),连续进行四次大规模军事动员与作战(朝鲜战争可算两次),一次十万以上,另一次竟达二十万,怎不让人啧啧称叹?又不是游牧民族,说打仗民众一上马就OK了,怎么也不像是即将没落的样子呀?当人类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十七世纪来临时,大明乍一看依然是以东亚超级帝国之雄姿迎接它的到来的。登临绝顶上,一览众山小,试问周边还有谁能撼动它的地位?

可再细观,原来这庞然大物,纵不是泥足巨人,也是有点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先说大势,帝国历经前期的短暂腾飞后,各种主客观因素交集下,并未如所愿般直冲云霄,相反,还没达到成宣时期的高度便已开始再次滑落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等各方面问题,有历史遗留的,也有新近产生的,竟也越来越向严重化迈进。就是那万历三大征,表面光鲜的背后,危机也已然潜藏。

其实三大征很是参差不齐,相较朝鲜之役,其他两战对手远逊。尤其宁夏一战,叛军力量实际很小,几千人而已,明廷却调动几万大军,且有李如松、麻贵(打败蒙古套骑一战功绩大)所率的精锐参与,方才搞定。播州也是,面对一个地方土司,再强又能强到哪里去?前后抚战竟也折腾了十几年!如此取胜又何足大喜?P3-5

序言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时势变迁让人叹。想那大清,当年社会舆论中何等“熊”样,如今在一番狂炒热捧下,却漂亮地打了个翻身仗,又变成了何等“雄”样。就说那大清帝王们,特别是前期的,这媒那媒,这英那英,唾沫横飞之中,一个个都成天纵英才,甚至千年一帝了。

这到底怎么了?难道时代不同,价值观就完全改变了?难道故纸堆里,想咋翻就咋翻了?难道一涉及民族,一联系现实,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就可以完全不顾事实了?难道这样,就能进一步凝聚团结我中华民族了?……

历史就是历史,它可以为现实服务,但客观存在的根基不能动。不错,大清有它的贡献,比如疆域、《红楼梦》,还有为当今影视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好多素材。大清也有它的辉煌,能从一个僻居塞外的蕞尔小邦,一跃而为方圆一统天下近三百年的大王朝,当然不简单了。大清更有它的杰出,曾经拥有一支能够横扫东亚所向披靡的军事“梦之队”,有皇太极、雍正这样出色的领袖,以及一批优秀的文武之才。

只是比起它的超强冷酷残暴、高度集权专制,以及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科技中断、思想钳制、发展滞后、文明暗淡,尤其从未有过的惨痛与羞辱,甚至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抹去的心灵创伤,算得了什么?何况它那伟业,更多还是靠老天前不见古人后也暂不见来者的垂青获取的呢?

幸运谁能比大清哟!一个接一个的机遇,哗哗地掉下来,想不要都难,想不干出一番大功业都不行啊。虽说晚期惨了点,也不是因为--倒霉,而是自己太不争气。黑夜降临前给了你那么长一个白昼,你不珍惜又能怪谁呢?

但人家就是命好,也没办法。倒台了,趴下了,被骂了,蛰伏了,也就七八十年,形势一变,更大机遇又来临了。这一次它不仅翻了身,站直了,而且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再想见它,只能仰视,打个招呼,也得排队等时机了。

不过高处不胜寒啊!何况包括底盘在内,又是因为暂时的需要,用不尽的吹捧浇灌、无数的谎言堆积而成呢?风一大,或者飞机呀什么的不小心撞过来,说不定哗啦就倒啦,这么高的个子,要是摔个仰八叉,不仅是疼的问题,也许命都搭进去了。

怎么办?唉,咱也就是个劳神的命,帮帮它吧,挤掉那用谎言吹捧而成的假大空,把它先往下放放,再让底盘更牢靠些,不就行了吗?可问题跟着又来了,到底该从哪儿开始呢?将近三百年的大王朝啊!就最大的那个空行不?

原来大清最华丽的那一次闪转,最具本质性的那一次腾挪,入主中原成就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王朝,并不仅仅靠它自己,主因还在别人的大方相送!你说这事咋弄的?过去吹捧得那么狠,大清前代领袖们一个个天纵英才,如何意气风发,高瞻远瞩,廓宇内胸有成竹,统天下尽在掌握,团结带领满洲全体干群,奋勇拼搏,开拓进取,自建国起短短二十八年,便让那看似雄壮无比的昔日天朝上国轰然倒塌,创下了十七世纪最不可思议的奇迹,搞了半天,这一切还不都是自己的功劳!

竟是他!对方阵营数老大,却在紧要关头,充分发扬了民族间和平友爱的精神,甘愿彻底毁灭自家帝国,帮助一个居于辽东之地的兄弟民族,从塞外蛮邦中走出来,进入一片更广阔更灿烂的天地,过上一种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民族史上书写了一页光彩夺目的篇章。他和他所处的时代就是需要闪亮登场的领衔者。

凭此,不仅能瞧瞧一个老大帝国的败亡之途,更能瞅瞅另一新兴帝国的升起之程,岂不更好?既然如此,事不宜迟,让咱们先睹为快吧,顺便把那最大的空挤一挤、压一压。当然,要“呼”的一声爆炸不可能,保护之力不可小觑也,暂且缩小一点,看起来不那么扎眼也就心满意足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