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换种方式教孩子
分类
作者 孙钰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优秀的家长胜过100个校长,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许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那么,如果家长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又会怎样呢?答案就在你眼前的这本书中……

内容推荐

有人说,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父母和孩子都进步。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自己在每天一丝不苟地总结孩子“不是”的时候,也要总结自己的“不是”……

本书从转变教育观念、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心理健康、常识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如何赢得孩子合作等多个层面全面、细致、深入地阐述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新、最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家长有效地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从而成就孩子辉煌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我们自己

一、教育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二、反省传统的教育方式

三、家族教育中的禁忌

四、智力投资,父母应与孩子同步

五、网络时代,跟上孩子的步伐

六、当孩子做错事时让其承担而不是责骂

七、不要对孩子随意的发牢骚

八、对“棍棒教育”说不

九、别总是将孩子“看透”

第二章 放低姿态,真正了解你的孩子

一、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二、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

三、做孩子心中理想的父母

四、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从倾听开始

五、怎样去体会孩子的尊严

六、不做强势妈妈

七、了解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

八、想办法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第三章 不打不骂,巧妙赢得孩子的合作

一、真诚地和孩子交流

二、让孩子了解你

三、用正确的态度处理与孩子的冲突

四、教育孩子不必做“大声婆”

五、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挑衅

六、用暗示来教育孩子

七、改变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

八、让亲子间的沟通更有趣

九、如何控制孩子的“人来疯”

十、让孩子通过自我激励获得肯定

第四章 着眼长远,艺术教育是为孩子的未来“买单”

一、增加艺术修养,塑造孩子品质

二、开启孩子的艺术灵感

三、孩子进才艺班:你是否真正想清楚

四、注重孩子审美情趣的培养

五、让孩子至少学习一门才艺

六、让孩子享受音乐的快乐

七、怎样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

八、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九、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第五章 积极引导,孩子才肯学

一、尊重孩子的天性

二、及早发现孩子的天赋

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七、增强孩子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八、教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九、消除孩子的“恐学”症

十、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第六章 放飞心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

二、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

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四、化解孩子的焦躁情绪

五、发现并防止孩子的自卑心理

六、让孩子大胆地说出心里话

七、用温和的建议给孩子的心灵松绑

八、反思教育中“成年人意识”的剥削

九、不说伤害孩子的话

十、批评孩子讲方法

十一、克服孩子的不良情绪

第七章 赏识教育,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一、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二、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要鼓励

三、多角度赏识让孩子充满自信

四、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赞扬他的聪明

五、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六、不要想当然的怀疑孩子

第八章 给孩子“真爱”,换种方式爱孩子

一、锻炼孩子的自主意识

二、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三、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四、给孩子“工作”的体验

五、锻炼孩子的忍耐力

六、培养孩子的意志

第九章 能力培养,让筏子赢在未来

一、进行早期教育,孩子能力胜智力

二、让孩子从小参与做家务

三、安全教育。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五、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六、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七、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

八、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九、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第十章 转变观念,陪孩子一起“玩”

一、陪孩子玩是父母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二、正确引导贪玩的孩子

三、亲子游戏,提升孩子的智能

四、儿童不宜太早玩的体育游戏

五、气球的快乐玩法

六、神奇的力带给孩子惊奇的体验

七、益智科学小实验

八、动动手,益智小游戏:水

九、动动手,益智小游戏:空气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四、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从倾听开始

倾听既是家长教育孩子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教育孩子一个好的方法。这是因为孩子的教育80%在于沟通,20%才是教育。而倾听正是亲子沟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与孩子的沟通问题,而要使沟通顺畅,家长必须要学会和掌握倾听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倾听,扮演着一个说教者的角色。只顾自己唠叨,不听孩子的话,一次次拒绝和打断孩子说话。时间久了孩子就不再愿意与父母说话,沟通也就非常困难。当你抱怨孩子不愿意与你沟通,孩子总把事情闷在心里时,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你沟通。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愿意与父母沟通的,但是,亲子之间的沟通之门往往被父母们在无意中关闭了。请看看下面的场景:

场景一:妈妈正在做饭,孩子回到家高兴地跑到妈妈身边:“妈妈,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没看我正忙着?还不快去做作业!别整天疯疯癫癫的光想着好玩。”孩子一下子蔫了。

场景二:爸爸在看电视,孩子走到身边说:“爸爸,我想跟您说件事。”“行,什么事?你说吧!”爸爸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但却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说的时候,虽然在哼哼呀呀地附和着,但眼睛却一直盯在电视上,根本不正眼瞧一眼孩子。最后,孩子气呼呼得说:“不跟你说了!”转,身离去。

场景三:班主任打电话找家长,说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孩子放学回到家,一肚子怒火的你开口就骂:“你这个浑小子,整天不干好事,净干坏事!”孩子嘟囔着:“我、我……”似乎想说明打架的原因。“我什么我,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孩子委屈得流下了泪……

从这几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说,而是做家长的容不得孩子说。这样的做法,怎么能够全面地了解孩子,怎么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不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能不费劲吗!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

那么如何正确的应用倾听艺术,使自己在和孩子沟通的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一要有主动倾听的意识。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表达欲。不要总是居高I临下,要经常蹲下去,与孩子面对面,平等地互相倾听与诉说。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运用眼神或简短的语言表示出你听的兴趣。切忌表现出不耐烦,或说出让孩子扫兴的话语。

二要允许孩子申辩、解释。现实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犯错时,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解释的时候,父母会气上加气,对孩子一声断喝:“住口,不用解释了!”这种做法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孩子有时候犯了错,可能有一定的原因,应该让他申辩和解释,老是用“你不用解释!”来制止孩子,孩子渐渐就会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力,他会背着许多冤屈,一个人默默承受,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要善于运用倾听的净化作用,协助孩子及排解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倾听是了解的开始,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像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但当眼泪将沙子流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请看下面的案例:

孩子:妈妈,我讨厌上学,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侮我。

母亲:全班的同学都欺侮你?

孩子:对啊!我跟艾莉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给我。

母亲:你觉得很没面子。  孩子:玛莎和我赛跑输了,就说我偷跑,其实我根本没有偷跑。

母亲:嗯,还有呢?

孩子:老师叫我登记成绩,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

母亲:喔……

孩子:我的作文被老师贴在墙报上,特伦斯就说我是抄来的。其实,我哪有抄。

母亲:那怎么办?全班同学都在欺侮你?

孩子:其实……也没有啦……不是全班啦……

母亲:有一半的同学在欺侮你?

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啦!

母亲:至少有十个同学欺侮你吧?

孩子:哪有?这次班上全数通过,我当选模范生呢!

母亲:哦……

孩子:其实就只那三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也还好啦!上次他们还请我吃冰淇淋,有一次我脚痛,特伦斯还帮我打午餐呢!

这位母亲没有大段的说教,只是用简短的回应,特别是用“嗯、喔,、哦”等简单的回应,就帮助孩子改变情绪和想法,解决了她认为全班同学都欺侮自己的问题。

四是要注意运用反映倾听,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谓反映倾听,就是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然后用不加入自己的意思、分析、劝告及任何判断的话表达出来,向孩子求证,进一步了解孩子话语中隐含的意义。找出孩子隐藏的感受和问题的症结,帮助孩子从合理、正面、积极的角度觉察自己的感受,使负面情绪得到疏解。反映倾听是一种开放式的沟通反应,是父母对孩子感受表达的回馈,让孩子有“我被了解”的感觉。例如,孩子带着怒气告诉爸爸:“我讨厌体育老师,他从不让我上场参加篮球比赛,每次比赛我都是坐在场边。”爸爸听了这话后或许有下面几种反应。

①“你应该告诉体育老师你的想法,应该知道怎样为自己争取权利。”

②“你自己技术不行还怪老师。小时候叫你练球你就是不肯。”

③“我相信通过练习你会进步的。要有耐心,老师还没看到你的潜能。”

④“我去找你们老师谈谈。这对你不公平,你想打球怎能不让你打。”

上面的四种反应都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其他问题。那么我们看看如何采用反映式倾听,帮助孩子解决自身的问题。

爸爸:“看样子你在生老师的气,因为他没让你参加比赛。”

儿子:“可不是吗?打篮球挺有趣,尤其是在比赛的时候。”

爸:“你很想参加比赛,可是你现在有点失望,因为同学之间有竞争?”

儿子:“是啊,也许我应该加强练习,提高球技,才能有机会上场。”

可见,所谓反映式倾听,是父母在听孩子讲话时,简单扼要重述孩子的感受以及这种感受产生的情绪原因。父母就像一面镜子,把孩子说的话或表达的感情接收过来,然后再反映回去。反映式倾听是一种尊重孩子的态度。父母可以不同意孩子的想法,但通过反映式的倾听表示愿意真诚地了解他们的感受,包括字面上的意思或隐含于背后的意思。

五要巧妙的表达你的意见,在倾听孩子的述说中,不要表示或坚持明显与孩子不同的意见。因为孩子希望的是家长“听”他说话,或希望家长能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而不是给他提意见,批评他。你可以配合孩子的述说,巧妙地提出你的意见,比如孩子说完话时,你可以重复他说话的某个部分,或某个观点,这不仅证明你在注意听他所讲的话,而且可以用答话式陈述你的意见,如“正如你所说的,我认为……”等。  P33-36

序言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家长就抱怨说,只要我一说孩子就烦,说什么“老一套,又来了”,不说不行,说了就烦,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确,家长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但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

说服教育有时并不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聪明的父母不妨换种方式教育孩子,引导式的教育比说理式的教育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接受。而且你会惊奇地发现,“如何教育孩子”这个曾经一直困扰你的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其实,只要用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自己的学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一趟。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知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这是对你的奖励。”

王友迟疑地接过糖果,不知该说什么好。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正直,应该奖励你!”

王友感动极了,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了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这是最后一块了。我的糖都给你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说完便让王友没有受到任何责备就轻松地回家了。

处于心理逆反期的孩子,面对父母无视其尊严的威吓、训斥,只会酝酿更大的反抗,把家长看做自己的敌人;反之,面对的若是父母顾及其尊严的交流、告诫,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把家长看做自己的朋友。陶行知用四块糖果使犯了错误的孩子心悦诚服地认错、改错,奥秘正在于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科学的教育方式,孩子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编著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