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语复音词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冯英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水语复音词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想通过复音词内部结构的分析、构词要素的解析、造词理据的探讨来获得对水语构词特点较为全面的认识。

本书的研究以水语复音词为主,兼及汉藏系语言复音词的比较;以共时为主,兼及一些历时演变的追溯;以语料分析为主,兼及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水族、水语概况

1.1.1 水族概说

1.1.2 水语概说

 1.2 水语词汇研究的意义

1.2.1 水语研究概况

1.2.2 水语词汇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材料的来源

第二章 水语词汇概述

 2.1 词的语音特点

2.1.1 语音系统

2.1.2 词的音节特点

 2.2 语素、词、词组

2.2.1 词素和语素

2.2.2 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

2.2.3 复合语素

2.2.4 词的性质特征和表现形式

2.2.5 词和词组的区别

 2.3 词的类别

2.3.1 单音词和复音词

2.3.2 单纯词和合成词

2.3.3 实词和虚词

2.3.4 固有词和外来词

 2.4 词的构成方式

2.4.1 单音词的构词方式

2.4.2 复音词的构词方式

2.4.3 复合词的结构模式与句法结构模式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水语复音名词

 3.1 概述

3.1.1 名词的性质与特点

3.1.2 复音名词的结构方式

3.1.3 复音名词的造词方式

 3.2 亲属称谓

3.2.1 亲属称谓系统

3.2.2 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3.2.3 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式

3.2.4 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内涵

 3.3 植物名词

3.3.1 植物名词的种类

3.3.2 植物名词的特点与构词方式

3.3.3 植物名词分类的文化内涵

 3.4 动物名词

3.4.1 动物名词的种类

3.4.2 动物名词的特点

3.4.3 动物名词的造词方式

3.4.4 动物性别语素构词语序的变异

 3.5 水语地名

3.5.1 地名的命名方式

3.5.2 地名的特点

3.5.3 复音地名的构词方式

3.5.4 地名的文化内涵

 3.6 带“ni4”、“la∶k8”、“?ai3”语素的复音名词

3.6.1 带“ni4”语素的复音名词

3.6.2 带“la∶k8”语素的复音名词

3.6.3 带“?i3”语素的复音名词

第四章 水语复音形容词

 4.1 概述

4.1.1 复合式形容词的构词方式

4.1.2 附加式形容词的构成方式

 4.2 形容词生动形式

4.2.1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4.2.2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构成方式

4.2.3 形容词生动形式后附成分的属性

4.2.4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4.2.5 水语形容词生动形式与壮侗语族语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比较

4.2.6 水语形容词生动形式与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比较

 4.3 复音颜色词

4.3.1 颜色词的分类

4.3.2 复音颜色词的构成方式

4.3.3 颜色词的的特点

4.3.4 水语复合颜色词与汉语复合颜色词的比较

第五章 水语复音动词

 5.1 概述

5.1.1 动词的特点

5.1.2 复合动词的结构方式

 5.2 带叠音后缀的复音动词

5.2.1 带叠音后缀的复音动词的类型

5.2.2 壮侗语族语言带叠音后缀的复音动词

5.2.3 壮侗语族语言带叠音后缀的复音动词与汉语动词重叠式的比较

5.2.4 壮侗语族语言带叠音后缀动词的“声音图画”特点

 5.3 带“tu3”、“he4”语素的复音动词

5.3.1 带“tu3”的复音动词

5.3.2 带“he4”的复音动词

 5.4 动结式复音词

5.4.1 “动词性成分+结果补语”的结构

5.4.2 动词性成分带结果补语的语用考察

5.4.3 汉语动结式对水语构词的影响

第六章 水语“lon2心”构成的复音词

 6.1 “lon2”与不同语素构成的复音词

6.1.1 由“lon2”构成的复音词的合成方式

6.1.2 由“lon2”构成的复音词的结构方式

 6.2 由“lon2”构成的复音词的表义差异

6.2.1 “lon2+形语素”表示人的气质、品性

6.2.2 “形语素+lon2”表示心理活动或心理感受

 6.3 壮侗语、汉语带“心”语素的复音词比较

6.3.1 壮语、侗语带“心”语素的词

6.3.2 傣语、泰语带“心”语素的词

6.3.3 汉语“心”词群

 6.4 “心”词群产生的语言文化内涵

6.4.1 “心”词群产生的认知基础

6.4.2 “心”词群是早期复音化的产物

第七章 水汉语混合复音词

 7.1 汉语借词概述

7.1.1 汉语老借词

7.1.2 汉语新借词

7.1.3 汉语借词在水语中的地位

 7.2 汉借语素在水语中的构词方式

7.2.1 水汉语混合词的结构方式

7.2.2 水汉语混合词的结构层次

 7.3 汉语借词对水语构词方式的影响

7.3.1 构词语素的兼容

7.3.2 结构上的吸收与创新

7.3.3 复音词数量的增多

第八章 汉藏语言词汇复音化的思考

 8.1 词汇复音化动因的几点思考

8.1.1 语言学界有关词汇复音化动因的观点

8.1.2 与词汇复音化动因有关的几个问题

 8.2 复音词的产生与复音化的关系

8.2.1 复音词的产生并不等于复音化的形成

8.2.2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形成

8.2.3 水语词汇逐渐向复音化过渡

 8.3 复音词产生的动因与复音词产生的条件

8.3.1 复音词产生的动因

8.3.2 复音词产生的条件

8.3.3 复音词的产生是动因和条件互动的结果

 8.4 词汇复音化动因

8.4.1 语音简化与词汇复音化的关系

8.4.2 韵律构词与复音化的关系

8.4.3 审美观念与复音化的关系

8.4.4 外来语的吸收与复音化的关系

 8.5 复音词产生的途径

8.5.1 复辅音的分化

8.5.2 音变造词

8.5.3 结构造词

8.5.4 复音词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