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桃花扇/中国古典戏曲名著
分类
作者 (清)孔尚任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剧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此剧表现了明末时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即作者自己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300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

内容推荐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多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生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目录

桃花扇小引

桃花扇小识

桃花扇本末

桃花扇序

卷一

试一出 先声

第一出 听稗

第二出 传歌

第三出 哄丁

第四出 侦戏

第五出 访翠

第六出 眠香

第七出 却奁

第八出 闹榭

第九出 抚兵

卷二

第十出 修札

第十一出 投辕

第十二出 辞院

第十三出 哭主

第十四出 阻奸

第十五出 迎驾

第十六出 设朝

第十七出 拒媒

第十八出 争位

第十九出 和战

第二十出 移防

闰二十出 闲话

卷三

加二十一出 孤吟

第二十一出 媚座

第二十二出 守楼

第二十三出 寄扇

第二十四出 骂筵

第二十五出 选优

第二十六出 赚将

第二十七出 逢舟

第二十八出 题画

第二十九出 逮社

卷四

第三十出 归山

第三十一出 草檄

第三十二出 拜坛

第三十三出 会狱

第三十四出 截矶

第三十五出 誓师

第三十六出 逃难

第三十七出 劫宝

第三十八出 沉江

第三十九出 栖真

第四十出 入道

续四十出 余韵

试读章节

【缑山月】[生丽服上]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

草①断人肠。怕催花信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小生侯方域,书剑飘零,归家无日。对三月艳阳之节,

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昨

日会着杨龙友,盛夸李香君妙龄绝色,平康③第一。现

在苏昆生教他吹歌,也来劝俺梳栊;争奈萧索奚囊④,

难成好事。今日清明佳节,独坐无聊,不免借步踏青,

竟到旧院一访,有何不可。[行介]【锦缠道】望平康,风城东,千门绿杨。一路紫丝缰,引游

郎,谁家乳燕双双。[丑扮柳敬亭上]黄莺惊晓梦,白发动

春愁。(唤介]侯相公何处闲游?[生回头见介]原来是敬

亭,来的好也;俺去城东踏青,正苦无伴哩。[丑]老汉无

事,便好奉陪。[同行介][丑指介]那是秦淮水榭⑥。[生]

隔春波,碧烟①染窗;倚晴天,红杏窥墙②。[丑指介]这是

长桥,我们慢慢的走。[生]一带板桥长,闲指点茶寮酒舫。

[丑]不觉来到旧院了。[生]听声声卖花忙,穿过了条条深

巷。[丑指介]这一条巷里,都是有名姊妹家。[生]果然不

同,你看黑漆双门之上,插一枝带露柳娇黄。

[丑指介]这个高门儿,便是李贞丽家。[生]我问你,

李香君住在哪个门里?[丑]香君就是贞丽的女儿。

(生]妙妙!俺正要访她,恰好到此。[丑]待我敲门。

[敲介][内问介]哪个?[丑]常来走动的老柳,陪着贵

客来拜。[内]贞娘、香姐,都不在家。[丑]哪里去了?

[内]在卞姨娘家做盒子会③哩。[丑]正是,我竟忘了,

今日是盛会。[生]为何今日做会?[丑拍腿介]老腿

走乏了,且在这石磴上略歇一歇,从容告你。[同坐

介][丑]相公不知,这院中名妓,结为手帕姊妹,就像

香火兄弟一般,每遇时节,便做盛会。【朱奴剔银灯】结罗帕,烟花雁行⑤;逢令节,齐斗新妆。

[生]是了,今日清明佳节,故此皆去赴会,但不知怎么

叫做盒子会。[丑]赴会之日,各携一副盒儿,都是鲜

物异品,有海错、江瑶、玉液浆①。[生]会期做些甚么?

[丑]大家比较技艺,拨琴阮②,笙箫嘹亮。[生]这样有

趣,也许子弟③入会么?[丑摇手介]不许不许!最怕

的是子弟混闹,深深锁住楼门,只许楼下赏鉴。[生]

赏鉴中意的如何会面?[丑]若中了意,便把物事抛上

楼头,他楼上也便抛下果子来。相当,竟飞来捧觞,密

约在芙蓉锦帐。

[生]既然如此,小生也好走走了。[丑]走走何妨。

[生]只不知卞家住在哪厢?[丑]住在暖翠楼,离此不

远,即便同行。[行介](生]扫墓家家柳。[丑]吹饧处

处箫④。[生]莺花三里巷。[丑]烟水两条桥。[指介]

此间便是,相公请进。[同入介][末扮杨文骢、净扮苏

昆生迎上][末]闲陪簇簇莺花队,[净]同望迢迢粉黛

围。[见介][末]侯世兄怎肯到此,难得难得!(生]闻

杨兄今日去看阮胡子,不想这里遇着。[净]特为侯相

公喜事而来。[丑]请坐。[俱坐](生望介]好个暖

翠楼!

P35-37

序言

在中国古典名剧中,《桃花扇》以其发人深省的政治思想内容和新颖瑰丽的艺术特色而显得光彩夺目。几百年来,它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媲美,在舞台上久演不衰。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桃花扇》作者的创作动机,他非常成功地把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际同南明弘光朝昙花一现的命运结合起来,形成两条线索,牵引着四十出的内容,时分时合,巧设悬念,高潮迭起,引人人胜。

《桃花扇》人物众多而形象生动。虽然是历史剧,但它不像一些古典历史小说那样虚构很多情节,人物基本上忠实于原型。作者善于刻划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各自的内心活动,避免脸谱化。因此在舞台上留下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李香君、侯方域、史可法、杨龙友、柳敬亭、苏昆生以及阮大铖、马士英。还有当年一些骄横跋扈的将领和秦楼楚馆的歌姬,其言行举止也都各有特点。

《桃花扇》词曲语言精练,成语典故运用灵活;宾白亦庄亦谐,适合人物身份和演出环境。

《桃花扇》深刻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迅速覆亡的原因。当时形势危急,清兵正欲大举南下,农民起义军仍有一定势力,同南明形成三方较量的格局。统治了将近三百年的明朝早已元气大伤,昏君弘光和奸臣马阮,凑在一起,正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这样腐败的政权怎能不垮台。最后的赢家自然是清朝。

作者孔尚任(1648~1718),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顺治五年生于曲阜。20岁左右考中秀才,后来乡试不中,康熙十七年(1678)在曲阜城北石门山隐居读书,康熙二十年捐纳为国子监生。过了三年,康熙南巡返京途中,路过曲阜祭孔。孔尚任被推荐为康熙解说《大学》,又陪康熙游览孔庙、孔林。得到皇帝赏识的孔尚任,第二年就人京为国子监博士,官阶从七品。

康熙二十五年(1686),孔尚任随工部侍郎到淮扬治理黄河,在四年内他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南明历史。在扬州,孔尚任曾到梅花岭凭吊史可法衣冠冢,同冒辟疆等人密切接触,听到各种旧闻逸事。在南京栖霞山,他看到昔日的歌楼妓馆,听到有关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故事,为撰写《桃花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康熙三十四年(1695),孔尚任升为户部主事,官阶正六品。又过了四年,《桃花扇》问世。这部传奇剧一开始就获得读者赞赏,“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甚至皇帝都感兴趣,太监索取一抄本送人宫中。康熙三十九年(1700)正月,《桃花扇》正式上演,北京城轰动。三月,孔尚任升为户部员外郎,官阶从五品。但过了十几天,他突然被罢官。

清朝前期,为巩固满族统治,大兴文字狱。《桃花扇》作者为避祸起见,采取两种做法:一是直接歌颂当今皇帝,在试一出《先声》中,通过老赞礼之口,列举康熙二十三年见到十二种祥瑞,便于把剧本包上一层保护膜。二是回避清兵的出现,把史可法被杀也改为投江殉国,这又是一层保护膜。尽管如此,剧本仍然充满亡国之痛,引起遗民深深的哀思。看戏的人,“或有掩袂独坐者,则故遗老也,灯她酒阑,唏嘘而散。”心怀故国,这是统治者忌讳的事。

清代的文字狱很残酷,由于上述两层保护膜,再加以孔尚任是孔子后裔,还得到过皇帝赏识而破格任用,罢官算是从轻处理的了。

孔尚任因《桃花扇》丢了乌纱帽,《桃花扇》使孔尚任流芳百世。孔尚任晚年颇以自己的创作自豪,此外,他还同友人顾彩合著《小忽雷》传奇,诗文有《岸塘文集》、《湖海诗集》等。

校注本以兰雪堂本和暖红室本为底本,还参考了其他校本。《桃花扇》有评点,孔尚任在《桃花扇本末》中说:“皆借读者信笔书之,纵横满纸,已不记出自谁手。今皆存之,以重知己之爱。”这其实是遁辞,借读而批得纵横满纸,这样的知己竟不知是谁,无论如何说不过去。有些评语,道出作者艺术构思的特点,如:

“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洽一处。细细归结,最散最整,最幻最实,最曲迂,最直截,此灵山一会,是人天大道场。而观者以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

全本《桃花扇》不用良家妇女出场,亦忠厚之旨。”(第四十出《入道》结尾)

当时能写这样评语的,恐怕只有作者自己。

评语数量很大,我们只选了几条,放在注中,供读者参考。

唐松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