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自己诞生(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宏甲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宏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鲁迅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国家一级作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获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广播文艺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等多种国家级大奖。《无极之路》被拍成中国首部大型电视报告文学片(53集)。《智慧风暴》被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新教育风暴》拍成30集电视报告文学片。《贫穷致富与执政》被选入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农业部联合推荐的三农优秀图书,并入选“万村书库”工程。

本书是王宏甲的第一部散文,收录了你统治了我的一生,奥斯维辛静悄悄,“失踪”的狗,千万个男女生下了你,从海顿到施特劳斯,西西里听歌,百年北大等作品。

内容推荐

王宏甲是当代最著名的报告文学家之一,他的《无极之路》《智慧风暴》《中国新教育风暴》一经出版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品曾先后获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中国新教育风暴》被中央电视台拍成30集电视片,对中国教育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这是王宏甲的第一部散文。文怀沙先生曾说,宏甲的作品总能“让故事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温度。”

目录

自序

把白的说成白的

我的老师

为自己画一个姑娘

1969年的白菜

“失踪”的狗

你统治了我的一生

歌声启蒙(又题《纪念邓丽君》)

难忘的一声“爸爸”

生命因认识而精彩

爱使痛苦光辉

贝壳里的涛声

千万个男女生下了你

让悲伤开出花来

打开你自己

在地图上旅游

西西里听歌

我看拿破仑

尼罗河上的婚礼

从海顿到施特劳斯

站在经济发展的平台上看世界文学

西班牙往事

奥斯维辛静悄悄

百年北大

纪念陈春先

附《关于救助陈春先的建议》

纪念失败的企业家

重读孔乙己

周克玉将军

文怀沙先生

说巫

商周论

楚秦论

孔子论

接受平凡

俗是家园

融者为龙

宽恕

试读章节

把白的说成白的

母亲已经老了,白发皤然。但母亲在满头黑发时代讲过的一些故事,至今在我心中绿油油的。

“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人看见了。谁看见?就是菜园的主人呗。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这情节很引起我的兴趣。

母亲接着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了,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

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

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

“你说什么?”

“我现在没法做人了。”外公又说。

“别开玩笑了。”那人笑道,“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

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

小时候听这故事,只想笑。童年时,我们的精神被熏陶得相当无私,所以,故事中的偷菜人即使是我母亲的外公,我也以为,“看见坏人坏事应该冲上去,怎么能掉头就跑呢!”

要听懂母亲讲的故事,我费去了二三十年时间。也许是某个极糟糕的日子,忽然发现母亲讲述的故事原来饱含着对人的尊严的爱护。再后悟到,人所以为人,说到底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过程。

现代生活正使昔日或如田园诗般的日子成为过去。一家人在一起的有限时间里,你对孩子说点什么,孩子会说:“妈,你别说了!”因为他正盯着电视上的新奇事迹。

是啊,今天的新奇事迹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你坐在家里,能感到它就像在敲门。新奇也意味着陌生。面对陌生,大人也可能手足无措。

不知为什么想起母亲讲的故事。现在想来,母亲从她母亲那儿昕来的故事必是有限的。爱听故事的欲望和我一起长大,母亲就要来编造故事了。但母亲从不给你一个编造的印象,更不会以为她是在创作。

我还惊佩,母亲怎么能把她的先人偷东西的故事,讲述得这样自然,而且创造出一种辉煌。我知道,在今天的世界里,有许多母亲看不懂的美丽故事。但母亲的母亲讲述的古老故事里,仍然蕴藏着生活智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像黑夜中突然发出的一道闪电,让你惊讶地看见,金钱、王杖和宝剑,都在母亲的故事中折断了。我的母亲读过三个月私塾,因为有个亲戚在教书,走了“后门”。我想,母亲讲故事的成功,也许,只是因为她——把白的说成白的。

1993年1月1日

我的老师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老师。生在贫穷的乡村,老师就是我们

童年生活中的一盏灯。幼儿园的老师、小学的老师……一层层铺

垫了我通往远方的路。人生在世,有些恩情不能报答,只能铭

记。写完《中国新教育风暴》,感到还有什么没做,后记之类常

写些感激的话,我愿以此文为后记,献给我敬爱的老师。

去见她时,我感到心情有点激动。

当她从办公桌前站起来时,我却发现自己——突然间简直难以接受。这时我才明白,26年了,我心中的老师,一直是26年前那个青春焕发的形象。  12岁上中学,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老师只有22岁。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老师是从福州来的,她没有读大学,后来上了一年英语业余大学,再后来由她的一位当医生的姨妈介绍,只身来到闽北山区的这所新办中学任教。

烈日下锄草,寒风中积肥,我们知道22岁的女老师同我们在一起,生活很明亮……那是一所刚刚创办的乡村中学,只有初一,初一也只有两个班,学生总数不足百人。教室是在一排牛栏的旧基上改建的,没有操场。操场是在我们入学后,师生共同用锄头锄出来的……当荒草和败叶都被集中起来,当火点燃的时候,那片岁月,真是每一缕空气里都有我们随手可以抚摸的温暖。

22岁,只身来到这所山区中学的老师,直到我们离开她的时候,我们也没发现她有男朋友,因而在我们那短暂的中学时代,她都像是属于我们的。

作为住校生,许多个星期日,我们在她那只有一扇木栅窗户的房间里学会了唱《卡秋莎》……在我们的中学时代,我一直就觉得她是世上最美丽的人。

她的姓名就叫陈美熙。

然而1991年深秋,当我再见到她时,一时间真的难以接受,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话:青春的容颜像一只美丽的鸽子,永远飞出了她的巢穴……

离那乡村中学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河宽百余米,清湛湛的故乡河叫建溪,它的前方通往闽江,然后东流入海。我们从河滩上挑来细细的沙子,我至今记得陈老师挑沙子时甩动她那条细细的长辫子的姿态。

我们把沙子倒进一个我们挖好的大坑,又在坑的前方辟出一条跑道。从此,我们将一次次从这里出发,练习跳高和跳远,而且不必害怕摔倒。

可是我们的中学时代实在太短暂,读书的日子只有一年,一年后的那个暑假,那场“大革命”同炎热的气候一同到来……我们分成了两派,陈老师成了“孤独”的人。我们谁都想争取她,可她一点儿都不肯偏心。记得有个月夜,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驱使我们跑到老师们的窗外去敲锣,锣声瞠瞠地响,月光下,满操场都流窜着震耳的声音……我至今无法描述我们为什么把那个日子变成如同狂欢节。

那一排低矮的木屋里住着全校总共不足十员的教师。木屋的屋檐下有一条水沟,走廊的尽头有一块木板——桥梁似的架设在水沟上,就她一个人出来了,月光下,我们看到她留着长辫的身影就站在那块木板上。

陈老师生气了,她在喝止我们。我们从那声音中听到了(好像是)哭的声音。我们都安静下来了。

后来小镇上传来了城里发生武斗的消息,小镇的空气也严峻起来,陈老师第一次踏进我们的“总部”。

“回家吧,你们都回家吧,你们都太小了!”

城里的班车已经不来了,替我们做饭的炊事员也走了。那一天,我们给陈老师搬凳子,团团地围住她,并且第一次感到:吃饭还真是个问题。P1-4

序言

全书完成后,我想写篇序言,却感到很困难。

这本书里的“散文”,大多数是经过岁月的淘洗,在心中滚过许多年后,那些忘不了的,就写下来了。

20岁时看未来,觉得路有千条。50岁后看来路,发现属于自己的其实只有一条。今天我已经知道,人生有不少东西可有可无,但有些东西,还是值得记取,值得拥有的。比如父母、老师,友情、爱情,艰难日子里对我有过种种帮助的人们……那忘不了的总令我想:人生在世,有些恩情无法报答,只能铭记。

正当青年,遇到改革开放,很多陌生事物出现。各种观念也涌进我的头脑,犹如把我的头脑变成它们厮杀的战场,而我还分不清谁胜谁负。这迫使我使用眼睛后面的思维。

我的写作多是在困惑中去问道路,发现自己需要经常同自己的“自以为是”和“自以为不是”作斗争,发现人会把习惯当真理,发现不少通行的观念中埋伏着惊人的误解。我的思索不一定正确,但我发现人在思索中会成长。

人生成长不是吃饭长个子,思维、情感、意志、尊严、精神的成长,才叫人生成长。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的萌生,甚至会使人生惊奇地体验到:有一个自己诞生。往广阔说,自主意识其实是一个社会民主意识的基础。

在我有机会走了一些欧非国家后,我才更清晰地看见,中国文化有着那么敦厚的平民色彩,那么大的生活意义。发现一百多年来最受误解的,或许莫过于中华文明,不仅很多西方人误解,不少中国人也误解。这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思索和情感去认识。

我用心写的这本书是一个整体,不是要把一篇篇“散文”合集。我自以为这本书可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点用处。我期望有很多人能读到它,但限于种种因素,恐怕很难。如果有一些人读到,在阅读中与我有交流,那我也是很高兴的。

2008年10月19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