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等成一棵树/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彭学军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系列丛书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郑重推荐,是青少年课外阅读的优秀读本,是儿童文学中的当代经典作品。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束沛德、金波、樊发稼、张之路、曹文轩、秦文君担任顾问委员会顾问,由高洪波担任总顾问;新世纪出版社特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王泉根教授为执行主编。

本书精选了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彭学军的代表作品,是适合少年儿童和家长、老师共同阅读的作品集。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入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具创造力、号召力、影响力的健在的3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作。既是见证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成就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工程,同时更是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重塑整合的儿童阅读推广工程。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界以实际行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促进新世纪文学繁荣发展而唱响的“第一声鸽哨”。将为历史留下可圈可点的珍品,让阅读点亮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用好书塑造他们漫长人生的初始阶段,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领新世纪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

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著名作家彭学军的儿童文学佳作。所著儿童文学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目录

一 我这30年

一路这样走来

二 彭学军金品

等成一棵树

今天要写的作业

蓝森林陶吧

红背带

哥哥在电TI里

午夜列车

幸运女神

丁香木马

红蘑菇

夜半琴声

三 评论

追寻化蛹为蝶的成长/陈莉

四 创作年表

五 作品主要获奖记录

试读章节

等成一棵树

星期天,写完了作业,女孩决定出去玩一会。

女孩来到大街上,看见了一个人——后来才明白他是一个人,一开始,女孩把他看成一尊石头做的雕塑了。因为他一动不动、浑身上下(包括衣服和头发)涂满了银粉。女孩心里奇怪,这条街她每天至少要走两趟,上学一趟,放学一趟,从没见过这尊雕塑。

于是,女孩走过去,很好奇地盯着他看。

他双臂抱在胸前,两条腿分开站着,头微微向上仰,眼睛望着天,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女孩盯着他看了半天,也吃不准他是雕塑还是一个真正的人。

“好奇怪,他是人还是石头?”一个男孩走了过来问道。

女孩扭头一看,一笑,他们认识。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不过两家隔得比较远,偶尔会在一起玩玩。不过,这回是男孩远远地看见女孩特意跑过来和她玩的。

“就不好,他一动也不动呢。”女孩说。女孩玩过“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的游戏,知道一动也不动有多难受。

“看他眼睛就知道了,他忍不住会眨眼睛的。”男孩说。

可是,他个子很高,又仰着头,他们看不见他的眼睛,只看得见他蛋黄一样大小的喉结。于是,女孩想了一个主意,她凑到男孩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男孩憋住笑,拼命点头。

然后,就听见女孩大声地说:“你知道我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吗?”

“杨梅!”男孩响亮地答道。现在是六月,正是杨梅上市的季节。

“对啦!”女孩嚷道,“但杨梅—个个吃不过瘾,你知道要怎么叼吗?”

“不知道!”男孩又响亮地答道。

“那我告诉你吧,听好了,”女孩咂了咂嘴说,“把好多杨梅放在一起,然后捣烂,捣出好多红红水来,放点糖,再放进冰箱里冰一下,你要是从外面满头大汗地跑回来,端起杨梅汁猛灌一气,感觉怎么样?”

“酸酸的,甜甜的,冰冰的,爽,爽死了!”男孩把嘴咂得吧嗒吧嗒响,更加响亮地说道。

在说这些的时候,他们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那个蛋黄大小的喉结。这个时候,他们看见那“蛋黄”在里面窜了一下,又窜一下——蛋黄这么快就变成了鸡仔吗?

“啊嗬,活的,他是活的!”男孩大喊大叫。

“是人是人,不是雕塑!”女孩也大喊大叫。

“你们闹够了就走开,不要影响我做生意。”头顶上响起一阵瓮声瓮气的声音。

他们一抬头,他又不说话了,头依然仰着。

他们才发现,他脚边有一个纸盒子,里面有几枚硬币——原来他是装成雕塑的样子讨钱,而且还是这样不可一世地讨钱。没见过哦,还有这样的叫花子。

弄清了事实的真相,他们就觉得不好玩了,就继续往前走。

他们来到河边的绿化带,这里的景致很好。碧绿如茵的草坪,姹紫嫣红的花儿,还有一排伸着大巴掌的棕榈树。这条绿化带是刚建起来的,女孩还没来过,是男孩带她过来的。

“我们去下面玩吧。”女孩提议说。靠河岸的地方有一排台阶,可以下到沙滩上去。

“好哦。”男孩赞同,男孩也正想去沙滩上玩。  但是女孩突然觉得很渴,她搜了搜口袋说:“看,我有五块钱,你在这里等一会儿,不要走开。我去买两块雪糕哈?”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冰店。

男孩当然愿意,他也渴了。

但那家冰店没有女孩最爱吃的香草雪糕,她就继续往前走,又看了三家店,还是没有,可女孩就是要吃香草雪糕,于是,就接着找……

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女孩来到了一个小广场,这里有好多人在放风筝。女孩就停下来看人家放风筝。

看了一阵子,脖子酸酸的了,一扭头看见了一群舞狮子的人,女孩又跟了过去。

大约是哪家公司开张请去造气氛的吧,一群人边走边舞,吸引了好多路人的眼光。女孩跟在狮子头旁,狮子头看见了,就跟她逗乐。一会儿歪过头来冲她眨巴眨巴眼睛,一会儿又张开血盆大嘴吓她,女孩也冲着它张牙舞爪……这时,她也不觉得口渴了,她忘了香草雪糕,当然也忘了男孩。

女孩跟着这群舞狮子的人一路疯,后来竟来到了女孩家住的小区的门口,而且正好碰到女孩的爸爸拎了个大西瓜从外面回来,女孩就跟着爸爸回家了。

回到家,女孩才觉得渴得不得了,就猛吃西瓜,直把肚子撑得和西瓜一样圆。

吃完西瓜,妈妈竟然回来了!

妈妈出差半个月,说好了是明天回的。妈妈说她是故意这样说的,好给他们一个惊喜。女孩和爸爸果然非常非常惊喜,爸爸说,晚餐到外面去吃,给妈妈洗尘。

吃饭的时候,女孩撒娇地抢过妈妈的酒杯,抿了两口酒,虽然是啤酒,但女孩还是觉得晕晕乎乎的,最后是爸爸把她背回去的。

女孩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开开心心地上学去了。

到了这个时候,女孩无论如何也想不起男孩了。

可是,男孩一直在那里等着。

女孩去买香草雪糕的时候,他等在那里。

女孩看别人放风筝的时候,他等在那里。

女孩和“狮子”逗着玩的时候,他等在那里。

女孩吃西瓜把肚子撑得和西瓜一样圆的时候,他等在那里。

女孩抢妈妈的啤酒喝的时候,他等在那里。

女孩在爸爸背上呼呼大睡的时候,他等在那里。

女孩开开心心去上学的时候,他等在那里。

……他一直一直都等在那里。

因为女孩对他说:“你在这里等一会儿,不要走开。我去买两块雪糕哈?”还因为,是他带女孩来这里的,他走开了,女孩来了找不到他,女孩怎么知道回家呢?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最重要的“因为”是一男孩有一点点喜欢女孩。

男孩总共也没和女孩在一起玩过几次,怎么会有一点点喜欢女孩?喜欢女孩什么呢?男孩自己也说不清楚。连大人们都说: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不喜欢一个人有一万个理由。

男孩是第一次这么久这么久地等人,等得好难受哦,怎么还不来呢?买雪糕要这么久吗?这么长的时间了,好几块雪糕都吃完了吧?

男孩突然想起那个装成石头的人,就学着他的样儿——双臂抱在胸前,仰头望天,脚分开站着,有点不可一世的样子。

可只一会儿就觉得累了,男孩就佩服起那个人来,他能一动不动地站那么久。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男孩饿了。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街上的人渐渐地少了,天边飘着玫瑰色的晚霞。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星星出来了,有小虫子在旁边的草地上吱吱地叫。

男孩还等在那里。

P6-10

序言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儿童文学

高洪波

2008年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周年。从1978年迄今的30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儿童文学突飞猛进的时期。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化,带给儿童文学全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机制与宽松的创作环境,与此同时,以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刘心武的校园小说《班主任》为代表,儿童文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积极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直接投入当代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与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30年间的优秀作品,已经影响了中华民族整整两代人。从中国儿童文学史的高度鸟瞰,我们可以毋庸置疑地说:改革开放30年的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成绩最显著的时期。改革开放30年的儿童文学给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与十分宝贵的经验。

首先是儿童文学观念的变革。

儿童文学说到底就是为儿童的文学。但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一个长时期内,我们却不能为儿童服务,而是与整个成人文学捆绑在一起,为“运动”与“中心”服务,因而远离儿童的所谓“儿童文学”,儿童也就必然远离了它,十年“文革”更是达至极致。“以儿童为主体”,这是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将儿童文学从以成人意志、成人教育目的论为中心转移到以儿童为中心,也就是以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与接受对象为中心,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有了这一变革,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才有可能出现对“教育儿童的文学”之类的将儿童文学视为单一教化工具观念的挑战与超越,才能出现“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儿童文学要为儿童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儿童文学的双逻辑支点”、“儿童文学的童年情结”、“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儿童反儿童化”、“儿童文学的成长主题”等等一系列执著儿童文学自身本体精神的学术话语与基本观念的探讨和建设。从整体上说,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经历了回归文学——回归儿童——回归(作家创作)个性的三个阶段,但其核心则是回归儿童,让文学真正走向儿童并参与少儿精神生命世界的建设。“走向少儿”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高扬的美学旗帜。“走向少儿”的中国新世纪儿童文学,必将在实现自我价值与艺术个性自觉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康成长产生更加深广的影响。

其次是创新意识的激扬。

创新即突破、超越、探险,创新是文学的活水、动力、加速器。创新意识作为人类独有的高贵品质,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照亮生活也照亮精神,照亮小说也照亮童话、诗歌、散文。创新精神如同严文井笔下那一曲永不停歇的“小溪流的歌”,绕过“下次开船港”,不知疲倦地去破译一个个“宝葫芦的秘密”,带给儿童文学不断的惊喜与收获。于是,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才有了曹文轩坚守古典、追随永恒的《草房子》,秦文君贴近现实、感动当下的《男生贾里全传》,张之路集校园、科幻、成长于一体的《非法智慧》,董宏猷跨文体写作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沈石溪全新的动物小说《狼王梦》,杨红樱、郑春华独创品牌的《淘气包马小跳》、《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才有了金波的诗体童话、郑渊洁为代表的热闹型童话、冰波的抒情型童话、张秋林的小巴掌童话以及成长小说、动物小说、双媒互动小说……才能出现旗号林立、新潮迭出的创作景象,高举起大幻想文学、幽默儿童文学、大自然探险文学、少年环境文学、生命状态文学、自画青春文学等一面面创新旗帜。创新意识为改革开放30年儿童文学提供了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与文学标杆。

第三是队伍与阵地的扩大。  30年前,百废待兴的中国,嗷嗷待哺的青少年只有两家少儿读物出版社,20个儿童文学作家,200个儿童读物编辑,每年仅出200余种少儿读物,而且多数是旧版重印,那真是个令人万般无奈且酸楚的现实。而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跨越式的发展,今日中国巳成为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儿童读物出版大国,并正在向强国迈进。现在全国(以下数字未含台港澳)有34家专业少儿读物出版社,并有130多家出版社尤其是各地的教育出版社都设有少儿读物编辑室,目前国内570多家出版社中有520多家争相出版少儿读物,并有140多种少儿期刊和110多种少儿报纸。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少儿图书的年出版品种已由过去的200多种发展到每年1万多种,年总印数由3000万册发展到6亿多册,优秀图书的重版率达到50%以上。2006年,我们还出版了囊括百年精粹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这是何等令人鼓舞的业绩!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传播形式,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体,今天更有网络、音像、影视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大面积的传播形式与途径,极大地促进并确保了儿童文学的发展,使亿万小读者真正享受到阅读的自由与快乐。

文学生产的核心是作家队伍。30年前,我国仅有20位儿童文学作家,而且大多已因“文革”封笔多年。而今天,则是一支庞大的生力军。截至2007年,中国作家协会共有会员8129人,其中儿童文学作家有800多人,如果加上各省、市、自治区作家协会中的儿童文学会员作家,则已达到3000多人,其中骨干作家有1000多人。综观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大致可以将儿童文学作家分为五代。令人欣慰与感动的是,改革开放30年的儿童文学,我们曾经拥有过“五世同堂”的鼎盛局面,五代作家为繁荣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儿童文学同心协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五代作家,第一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文学启蒙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叶圣陶、冰心、茅盾、郑振铎等,第一代主要是开创之功、奠基之功,而且一开局就是大手笔;第二代是三四十年代战争环境中革命和救亡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贺宜等,他们用文学直接切入现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革命救亡等时代命题;第三代是共和国“十七年”运动语境中的一代,代表人物有金近、任大霖、葛翠琳、洪汛涛、鲁兵以及孙幼军、柯岩、金波等,他们创造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原创生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同时在文学配合“中心”、“运动”’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民族化追求;第四代是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终于迎来改革开放的一代,代表人物有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葛冰、沈石溪、董宏猷、黄蓓佳、班马、周锐、冰波、郑渊洁、郑春华等,他们的特殊人生经历铸就了他们对儿童文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品格的执著坚守,他们不但是改革开放30年间,也是新世纪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坚与核心力量。

创建新世纪儿童文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需要后起之秀与后备力量源源不断的补充。令我们深感欣慰的是,那些“60后”、“70后”、“80后”以及在“低龄化写作”中涌现出来的年轻作家,正在踊跃加入到儿童文学中来,有的已是儿童文学界响当当的“品牌”、“大腕”,他们正是中国儿童文学风华正茂的第五代作家。第五代作家的创作大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如今正在成为中国儿童文学最具创造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群体。在他们中间,寄予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近代民主革命从这里发起,第一次改革开放从这里起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亦从这里吹遍全国。为了全面反思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转型——儿童观、儿童文学观转变”规范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文学创新、审美嬗变,全面回顾、检阅儿童文学原创生产的丰硕成果,作为地处改革热土广东的广东省出版集团新世纪出版社,决定与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充分合作,于今年适当时候,在北京或广东联合召开“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研讨会”;同时,新世纪出版社特组织编写出版《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丛书(以下简称《30年30部》)。《30年30部》既是见证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成就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工程,同时更是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重塑整合的儿童阅读推广工程。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界以实际行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促进新世纪文学繁荣发展而唱响的“第一声鸽哨”。

《30年30部》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以出生年月为序)束沛德、金波、樊发稼、张之路、曹文轩、秦文君担任顾问委员会顾问,由我担任总顾问;新世纪出版社特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王泉根教授为执行主编。

《30年30部》入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具创造力、号召力、影响力的健在的3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作。毫无疑问,“30部”仅是一个对应时代的数据符号,应该进入的优秀作品绝不仅限于这些。我们想,为历史留下可圈可点的珍品,让阅读点亮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用好书塑造他们漫长人生的初始阶段,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领新世纪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这既是我们共同的美学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担当。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儿童文学事业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远远不能满足3亿多少年儿童的精神需求,实现儿童文学强国之梦还有许多路要走。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希望同在。一切全靠我们儿童文学工作者的务实求进、不尚空谈、扎扎实实、多做实事,为中华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儿童是生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我坚信,经历过改革开放30年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是大有作为的。

2008.5.8奥运圣火点燃珠峰之日 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