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桥隧模式到路衢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探索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金雪军//陈杭生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中的路衢模式是一种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债权信托基金为平台吸引社会资金有效参与的中小企业融资形式。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担保公司的不完全担保以及风险投资公司的劣后投资,借助于集合债权信托基金,积极有效吸纳社会资金,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它不仅帮助中小企业以较低的利率筹集到发展所需资金,有效地解决融资难问题,实现了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图;而且使担保公司能够利用信托平台合理合法募集资金,改变被动的局面,对担保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帮助信托公司找到了新的业务方向,通过运用集合资金信托的形式,设计优先、次级、劣后受益人的风险、收益分配结构,解决了不同市场主体对风险和收益的差异化需求,降低了融资风险。从而实现了各金融主体、各金融资源的最大化程度整合与优化,达到了共赢目的。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

 1 从桥隧模式谈起

  1.1 桥隧模式流程与优势

  1.2 桥隧模式的局限性与制约

 2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2.1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概述

2.1.1 中小企业作用与发展现状

2.1.2 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2.1.3 借鉴国外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

2.1.4 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研究

  2.2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3 新模式滋生的需求与案例分析

  3.1 新模式的滋生需求

  3.2 案例:西湖区小企业集合债权信托基金

第二部分 理念剖析

 4 路衢模式的解读

  4.1 路衢模式的含义

  4.2 路衢模式的核心流程图

  4.3 路衢模式的核心理念

 5 整合金融资源。实现共赢

  5.1 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

5.1.1 信息不对称

5.1.2 交易成本

  5.2 路衢模式的多方共赢机制

 6 风险收益匹配,彻底解决融资难问题

  6.1 理论基础:风险收益的度量

6.1.1 路衢模式中中小企业风险收益的度量

6.1.2 路衢模式中各投资主体风险收益程度分析

  6.2 风险收益的对称性

6.2.1 我国信托产品评级方法的主要内容

6.2.2 路衢模式中风险收益匹配的理论分析

  6.3 专业标准化的操作

6.3.1 国际分工理论流派及其综合

6.3.2 路衢模式中分工带来的标准化操作

 7 期权设置,增加收益想象空间

  7.1 理论基础:期权的价值构成

  7.2 路衢模式中期权价值的度量及收益增值

 8 资产组合,风险降低

  8.1 债权信用风险度量的基本模型

8.1.1 默顿模型

8.1.2 杰诺模型

  8.2 路衢模式:风险分散,担保风险降低

  8.3 路衢模式:集合融资,优化传统信贷模式

 9 与各种担保、债权、桥隧模式的比较

  9.1 路衢模式与传统担保模式、桥隧模式的比较

9.1.1 从参与主体角度看

9.1.2 从资金的有效运用角度看

9.1.3 从风险收益的对称性角度看

  9.2 路衢模式与债权的比较

  9.3 路衢模式信托产品与传统信托产品的比较

第三部分 模式运作

 10 路衢模式运作流程概览

 11 标准化筛选中小企业

11.1 路衢模式对中小企业的筛选标准

 11.2 科学全面筛选标准的制定

11.2.1 目标企业选择标准的原则

11.2.2 目标企业选择标准的确立

11.3 构建中小企业特色的信用评价体系

11.3.1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特色

11.3.2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11.4 建立企业数据库,实时控制风险

 12 集合债权信托基金评级

12.1 集合债权信托基金信用评级流程

12.2 集合债权信托基金评级的基本原则

12.2.1 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相结合

12.2.2 以现金流分析为基础

12.3 构建科学的集合债权信托评级体系

12.3.1 贷款资产池及入池资产信用质量分析

12.3.2 集合债权信托交易结构性因素分析

12.3.3 对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13 担保与融资

13.1 提供不完全担保,增加信用等级

13.1.1 担保的原则与内容

13.1.2 担保的风险控制

13.1.3 担保的执行

13.2 分级偿还,满足各方需求

13.2.1 资金来源分析

13.2.2 资金定价分析

13.2.3 劣后级债权的设置

第四部分 通道与延伸

 14 路衢模式的通道与延伸

 15 期权释放,吸引投资者

15.1 期权释放的意义

15.2 期权释放的方案讨论

15.2.1 期权的提供对象

15.2.2 期权的执行时间

15.2.3 期权的执行条件

15.2.4 期权的执行方式

15.3 期权释放的操作流程

 16 信托搭台,实现资产证券化

16.1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意义

16.1.1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可行性

16.1.2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优势

16.2 资产证券化的设计流程

16.2.1 资产证券化的发起阶段

16.2.2 选定信托机构,出售资产,完善交易结构

16.2.3 证券承销与发行,并向目标企业支付资产购买价款

16.3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SPV设立

16.3.1 资产证券化SPV的运行机制

16.3.2 路衢模式下的SPV设立

第五部分 社交效应

 17 路衢模式的社会效应

 18 中小企业:获得了融资机会

18.1 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拓宽了参与范围

18.2 与财政直接扶持相比:扩大了受益群体

18.3 与传统担保模式相比:降低了融资成本

18.4 与银行短期贷款相比:延长了还款期限

 19 担保业:寻找到新的业务方向

19.1 现状一:缺乏资金补偿机制

19.2 路衢模式:沉淀资金变现,资本金放大

19.3 现状二:缺乏风险分散机制

19.4 路衢模式:非全额担保,风投劣后

 20 信托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希望

20.1 困境与机遇——信托业现状

20.2 路衢模式:增加了业务品种,改变了业务的单一状况

20.3 信托业向银行业无法触及的业务市场扩展,构建业务平台

20.4 联合担保业,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双方共赢

20.5 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增强信誉水平

 21 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

21.1 投资者的困惑:资金无处投资

21.2 民间金融合法化问题

21.3 路衢模式: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22 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实现产业升级的引导

22.1 凸显政府服务职能

22.2 引导企业开源

22.3 引导产业升级

22.4 联合信托担保,信息共享

 23 市场:在信贷紧缩及金融危机条件下实现活跃

23.1 信贷紧缩及金融危机

23.2 促进金融产品创新

23.3 金融市场的活跃与繁荣

第六部分 发展前景

 24 路衢模式的发展前景

24.1 路衢模式发展的社会需求

24.2 路衢模式发展需要的环境与条件

24.2.1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化,信用评级制度完善化

24.2.2 政府的支持引导

24.2.3 担保行业的发展完善

24.2.4 信托行业的积极推进

24.2.5 投资主体的热情参与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