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90后的坚强(川沪学生汶川情)
分类
作者 本社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汶川大地震,在瞬间埋没了太多。留下的,只是那么一点点记忆。但从废墟瓦砾中产生的,不仅仅是忧伤和叹息;人性的火焰和生命的光芒,延续着我们曾经的梦想,催生着人间新的希望。

在未可限量的巨大摧残面前,生命被告知是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同时生命又被认识到可以如此坚强。

90后的一代,他们还是学生,还是孩子,却要忍受着巨大的心灵和肉体的疼痛,经历着备受煎熬、随时可能的死亡,努力着,坚定着,团结着,鼓励着,被迫推开同伴的尸体,强忍咽下用来写字的墨汁,最终逃离出被黑暗无边覆盖的恐惧阴影。

年幼生命的复活,并不意味着幸运的简单回归。

本书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汇聚了灾区和上海少年儿童的心声。在书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四川的孩子们面对灾难的坚强和受助时由衷的感恩,看到了上海孩子们对受灾同胞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关心,看到了他们手挽着手、像亲兄弟般用稚嫩的肩膀共同担当灾难的情谊。

内容推荐

这是一份送给全国少年儿童的特殊礼物。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为之痛悼,世界为之揪心。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支援灾区人民。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四川灾区学生和上海同龄人有关汶川地震的诗文作品。大部分作品算不上文学创作,但对于这一代中国孩子,是一种难得而可贵的人生见证。编者力图捕捉和保留字里行间那种发自天性、令人动容的真诚。

第一部分“灾难来时,我们这样面对”,主要汇集了灾区学生的约30篇作品。有劫后余生者的亲历,有对失去的亲人、师长、朋友的追忆,有对救灾军民的感念。读者可以从中读出恐惧和悲痛,更能读出坚强和感恩。

第二部分“我们和你们一样痛”,主要包括约50篇上海学生的作品。他们写下了灾难发生后自己的所闻、所思、所感和行动。读者可以读出他们愿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与灾区同龄人一同担当的兄弟情谊。

第三部分“坚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精选了见诸各类媒体的汶川地震诗歌。这些诗歌或者是以孩子口吻创作,或是献给孩子。编者希望,这些诗歌能抚慰灾区孩子受伤的心灵,能让其他地方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接受一次生动的生命教育。

目录

序两篇

灾难来时,我们这样面对(灾区学生诗文)

感恩篇

 生命的守护神 林霞

 一个女儿写给父亲“头七”的信 谭君子

 李老师用身体挡住门框 北川中学初二(4)班

 下辈子,还做你的学生 田丹丹

 新的一课  佚名

 解放军不吃不睡,真是天神吗 李博

 难忘的老师 马骥瑶

 无名英雄 曾蜀童

 给好心人的一封信 张雪琴

亲历篇

 小学生地震亲历记 张天方等

 我要求救姐姐! 郭子益

 日记心事 杨魏萍

 那一天 杨建华

 我们得救了 王松

北川篇

 天地摇 互助不放弃 李婷

 顺着光线往外爬,我逃了出来 赵亚

 不能睡!睡着可能就醒不来了 邓敏

 我不会就这么死! 母雪

 绝不能丢了咱北川人的精神 杨岚

 担起男子汉的责任 赵青

 就算蝴蝶失去双翼 安成斌

 爸爸,加油 李红城

 爸妈不要太悲伤 冯静

 我坚信,一切都将过去 杨晓玉

 劫后余生,心怀感恩 戴赢赢

 我有太多必须活下去的理由 贾国伟

 感恩的心 彭茜

 爱让我们更坚强 任妮

 用爱叩响未来 刘倩

附 教师心语

 一个灾区教师的教学随笔 吴冬艳

 希望 何兴华

我们和你们一样痛……(上海学生诗文)

小学篇

 四川大地震后,我所想到的 倪行健

 爸爸,儿子为你骄傲 范怿星

 我的祝福 华盛宇

 你们的名字叫坚强 严蕊颖

 那只紧握铅笔的小手 刘昱恒

 心系灾区 孙羽林

 你是我们的榜样 孙畅

 娃娃,不哭 包鸿嘉

 两张照片 张泽宇

 你们让我感动 陶程程

 好样的,爸爸 陈家栋

 亲人,请接受我的敬礼 曹煊茗

 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陈杰旸

 一路走好!谭老师 蔡欣悦

 静默的三分钟 陶诗好

初中篇

 汶川,抹不去的记忆 贺舍莼

 地震后的感恩 吴眉

 手 王荟贤

 来自家人的礼物 刘紫怡

 黑白配 王毅君

 三分钟的思绪 周乐

 花.女孩 胡力阳

 你们是最棒的 吴格尔

 一颗爱着你们的心 陶沁

 我们与你们同在! 吴敏

 送水 徐钊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裘开屿

 不离不弃 陈思雁

 回报社会,让爱传递 唐旭

 爱是世界上最闪耀的光芒 朱洁莹

高中篇

 有爱,就会有希望 王雪丹

 不哭了,要笑 徐盛杰

 当蝴蝶飞过这片废墟…… 徐真然

 献给四川特大地震的幸存者们 刘之颖

 爱的痕迹 卜缪昉

 永远在一起 张雅娴

 我们与你们同在! 光明中学高二(10)班

 生命的绿 刘辰澄

 我们一直都在 章依妮

 我想对你说 陈雯莉

 总有一种力量是大地无法撼动的 范文菁

 我愿唱歌给你听 陈雯茜

 灵魂在歌唱 蔡文怿

 汶川,你震动了我们的心脏! 孔确

 哀鸣 贾慧瑾

 给同是高三的你 冯远

 爱的天空会有彩虹 宿婉欣 葛亦恺 朱恬骅

 生而有爱,为爱而生 施谛文

 默哀的三分钟 李敬东

 中国,不哭! 李新

 小人大爱 苏获文等

坚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献给孩子的诗)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佚名

 那一只小手 佚名

 孩子,你要选择坚强 佚名

 妈妈在等你回来 佚名

 爱永相随 lyahzl 

 孩子别怪妈妈! 佚名

 小宝贝 雨墨

 去拯救尚未停息的生命 布衣

 孩子别哭 加贝寿光

 宝贝,你睡了吗 佚名

 好好活下去 荒原狼

 叔叔,我走了 兴杰

 妈妈,我收到了你的短信 跌进鱼缸的猫

 妹妹快跑 潘秋佶

 曾经 海滩上的童话

 请不要哭 佚名

 老师,我们永远爱您! 佚名

 妈妈,我告诉你一句话 佚名

 家园 燕庄生铁

 献给「5·12」受灾的人们 李聿子

 大爱,也许只是一滴 叶延滨

 我们与你同在 朱海

后记

试读章节

生命的守护神

崇州市怀远镇中学七(5)班林霞

5月12日下午2点钟的英语课,是我上的吴忠洪老师的最后一课,但这也许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地震突袭,在惊慌失措拼命奔跑的瞬间,我回头看见的是吴老师义无返顾冲上楼救学生的背影。

5月15日下午2点28分,距离5·12汶川8.0级大地震整整72小时。对于经历了这场浩劫的人而言,这短短的三天竞成了人生中最漫长的三天。

崇州市怀远镇中学校园内,恐惧与慌张已经渐渐散去,教学楼倒塌后,只剩一片废墟在校园的一角哀泣。而校园宣传栏上“让校园,因我的存在而骄傲;让老师,因我的存在而欣慰;让同学,因我的存在而快乐;让校园,因我的存在而美丽”的标语却依然醒目,仿佛提醒着从地震逃生出来的800多名师生,要坚强并有价值地“存在”下去……

望着断壁残垣,我和白艳霞、付瑶等几位学生止住了蔓延的悲伤,走上前去在警戒线上系上了一朵朵白花。虽然远在天堂的吴老师已经听不见我们的声音,但我们只想为将死亡从我们身边推开的吴老师寄去哀思,用小白花捎去我们的心里话——吴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坚强地活下去,好好学习……

一双大手将死神一掌推开

72个小时,4320分钟,259200秒。

这充满关怀的259200秒,至今还难以完全驱散我在地震发生时短短几十秒内所经历的惊恐。从来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我,被吴老师一掌从死神身边推开,让我跃过了生死门。

如果没有吴老师,我可能,我可能……仿佛眼前还是那个让我终身不会忘记的画面。三天来,已数不清多少次掩面而泣,多少次,我口中喃喃地呼唤着“吴老师”。

5月12日下午2点,是吴忠洪老师的英语课。

和往常一样,对于教学一丝不苟的吴老师,早早地来到了位于四楼第一间教室的七(5)班。提前到岗、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这个多年来不变的习惯,已经被我们所熟知。虽然吴老师一贯有点严厉,但是我们还是很喜欢这个爱生如子的吴老师。

“BEACH、BEACH……”2点28分,距离下课时间还有几分钟。带领着大家复习完了旧单词的吴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又一个新单词。

然而就在此时,地板剧烈地摇动了起来,门窗“哐哐哐”地发出了巨响,桌面上的文具被狠狠地甩了出去。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我们,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剧烈抖动,一下子全傻了。“同学们,快跑!快点下楼,地震了!”吴老师撕裂着嗓子的吼声,将同学们从惊呆中拉回。

29个孩子立即起身夺路而逃,仓皇问,坐在最后两排的白艳霞、付瑶和我看见离教室门最近的吴老师牢牢地将摇晃得很厉害的门框扳住,引导同学疏散。

我,是最后几个跑出教室的。

“快跑呀,林霞!”陷入巨大恐惧中的我,被吴老师狠狠一掌推在肩上,将我从教室推向了楼道。而吴老师紧紧护在我和同学的身后,直到跑到三楼。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付瑶回头看见,将大家安全送出教室的吴老师,转身逆着人群朝四楼跑上去。后来才知道,还有两名同学因为恐惧仍滞留在教室里。

一路呼叫狂奔,身后的墙面一路垮落,我、付瑶等人跑到二楼时,发现一楼的楼梯已经崩塌没有出路,几名同学急中生智,从二楼教室外的平台上跳了下去。

幸运的是,与死亡的赛跑,我们胜利了,仅仅是付瑶皮外轻伤,其他几位同学毫发无损。更为幸运的是,正在这个教学楼里上课的。700余名师生安然无恙。

然而,学生生命的守护神——吴老师,以及另外三名来不及跑出的孩子,却永远地留在了废墟中。

如果吴老师要跑,他可以第一个离开教室,他可以第一个离开最高的 第四层楼,他可以第一个冲下楼,也许身强体壮的他还可以率先到达相对 较为安全的操场。但是,他没有!我们的校长高列,地震后听着我们的哭 诉,就知道吴老师可能已经出事了,因为和吴老师共事十年的他,实在是太 清楚吴老师的为人了——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

“吴老师回去了,吴老师回去了!”我们围住班主任何琦,不停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抢险战士从废墟中找到吴老师的遗体时,已是第二天早上7点钟。随 后,吴老师转身上楼营救的两名同学的遗体也相继从被掩埋的瓦砾中找到。

在现场的人,热泪湿了眼眶。因为吴老师被挖出来时,身体僵硬,面部一条很深的伤口,惨不忍睹。虽然当时那一幕已经没有人能够讲述,但是抢救人员根据挖出遗体的位置以及先后顺序,告诉我们,吴老师已经将两 名孩子护送出了教室,并在身后守护他们。只是灾难无情,没有放过他们。

悲怆的气氛,瞬间弥漫了整个怀远镇。P3-5

序言

灾难让孩子们更懂“道德”的真谛

李宣海

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在这场特大灾害中,数万条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夺走了,其中有不少少年儿童。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第一线抗震救灾,并且通过捐款捐物和献血等各种方式支援着这场抗震救灾战斗。此时此刻,上海中小学正在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每一个人都怀着特殊的感情,感受到这项活动的特殊意义和内涵。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应该结合这场抗震救灾,深刻体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我认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爱国心的人。道德源于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对家庭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其中对国家的责任是最重要的。我们虽然与地震灾区远隔千里,但大家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都是手足同胞,彼此“心相连、情相通、爱相依”。中小学生要每天关心抗震救灾的进展,并且通过了解这场战斗,感受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力量,感受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毅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地震灾区有成千上万名和我们同样年龄的小朋友。他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学校,有的还失去了自己年幼的生命。他们中不少现在这个时候正躺在医院接受治疗。他们都是我们血肉相连的兄弟姐妹,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他们的渴望就我们的渴望。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灾区的同学们送上最衷心的祝福,让他们看到:灾重情更重,在他们的背后,有200万上海青少年的支持和祝福,他们一定能够走出困难,走向希望。通过参与这次救灾活动,同学们要进一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关心自己的同学、自己的师长,关心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高尚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还应该是一个珍爱生命的人。这次特大灾害,也是中小学进行生命教育的鲜活教材。它可以告诉每一位同学,要懂得生命的价值。要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并且发奋学习,增长本领,树立理想,修炼品格,努力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今后能造福人民的高尚人。

《90后的坚强——川沪学生汶川情》一书,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汇聚了灾区和上海少年儿童的心声。在这里,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四川的孩子们面对灾难的坚强和受助时由衷的感恩,看到了上海孩子们对受灾同胞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关心,看到了他们手挽着手、像亲兄弟般用稚嫩的肩膀共同担当灾难的情谊。我们看到了德性在他们心中成长。灾难让他们变得更懂事了。我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能激励他们更自觉地投身到富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去。

2008年5月24日

(作者为上海市科教党委书记)

后记

烛光点点,笛声犹响。那双紧握钢笔的手再也不能舒展,那双透明的大眼睛再也不能有神,那阵操场上的欢笑声再也不会回响在耳边。逝者已矣,生者尤强。从废墟里站起的孩子,他们不会无助,不会孤单。

岷江浦江,同是一江水;川蜀少年,同在屋檐下。

5月16日,我作为上海新闻晚特派记者前往四川灾区采访,同时还带去了25万只代表上海人民心意的3M爱心口罩,第二天,当我们花了11个小时驱车赶到广元青川时,面对灾区的场景,特别是孩子们的眼神,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一直在想,作为记者,除了做好新闻报道外,还能为灾区的孩子们做一些什么?

几天后,我回到上海,在SMG综艺部的支持下,5月20日,新闻晚报和普陀区教育局共同邀请都江堰的小朋友和老师到金洲小学举行爱心结对活动,面对感人流泪的场景,面对灾区小朋友的坚强,面对上海儿童的爱心,我萌发了一个想法,要在第一时间为孩子们编一本书,一本体现孩子们在大地震灾难面前如何坚强面对的书,赶在六一儿童节前出版,送到灾区孩子们手中。

我马上把这一想法给正在四川抗震救灾前线的新闻晚报主编寿光武汇报,他十分赞同,要求全力以赴出好这本书,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尹明华、裘新、李丽、毛用雄等领导也十分支持。

可时间很紧,留给我们的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当天中午,新闻晚报的记者就兵分几路,向上海各所学校的学生约稿,在约稿过程中,很多学校得知出书是为了灾区的中小学生后,都非常配合,在学校大力宣传征文活动的意义。不少学生晚上八点多才得知征文的消息,他们连夜写稿,其中包括一些面临中考、高考的毕业生。上海中小学生真诚地表示,他们真的想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上海市作家协会《略知一二》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自修》杂志也提供了部分优秀学生作品。

5月20日当晚,我前往上海辞书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社长张晓敏立即召集了出版社的精英,并下达“死命令”:要以最快速度,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地做好这本书,代表上海出版界为灾区孩子奉献爱心。当天晚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还和新闻晚报主编寿光武商量,希望这本书能表达上海人民对灾区人民特别是孩子们的一点心意。

本书得到了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市教委德育处邹参与了本书的协调组织工作。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也予以关心。除了赠送给灾区学生外,市教委将向所有的中小学免费赠送这本书,作为爱国主义和生命教育的课外教材,并将配送到上海所有中小学的图书馆。

这本书的出版,也得到了许多爱心企业的鼎力相助。惠而浦上海总部和各分公司出资25万元为灾区的孩子们送书和购买爱心文具,雅培公司及雅培基金会除了向灾区捐款和赠送药品外,也出资为灾区的孩子们送书。上海移动希望除了为孩子们赠书和文具外,还全程支持六一儿童节的专题活动。天祥集团和3M中国公司也表示要积极支持灾区建设,为孩子们送去儿童节礼物。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对各单位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感谢新华社和新闻晚报在一线的前方记者为我们提供了图片,感谢网友们创作的诗歌作品,让我们这本书能快速地出版。我们真诚地希望,灾区的人民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灾区的孩子能更加自强,相信川沪两地的孩子们会守护着这份友情,希望这本书的墨香能一扫呛鼻的灰土味儿,让他们重新呼吸同一个蓝天白云下的清新空气。

写于2008年5月2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