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成才经验给后人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迪,而他们的成才经历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本书选择世界历史上100个最富影响力和借鉴意义的成才故事,详细讲述成才经历,剖析成才典范,揭示成才奥秘,解读成功经验,从而引导青少年走上成才之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思想,为孩子设计科学的成才之路,并以正确的方法促进孩子成长、成才。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编排方式,深入浅出的文字配以300余幅精美图片,打造出一部艺术性与知识性相融合的全文化作品,为读者提供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
本书遴选了世界历史上100个最富影响力和借鉴意义的成才故事,详细讲述成才经历,剖析成才典范,揭示成才奥秘,解读成功的经验,从而引导青少年走上成才之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思想,为孩子设计科学的成才之路,并以正确的方法促进孩子成长、成才。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极具艺术美感的版式设计、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使读者在全方位接近名人,深层次品读成才智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生于雅典一个平民家中,父亲是个铁匠,母亲是个接生婆,一家人过得十分贫困。
苏格拉底从小就是个认真负责的孩子。由于家里穷,他从懂事起便开始到铁匠铺里帮着父亲干活。父亲每次打出铁器便让苏格拉底给人家送去。而苏格拉底不管刮风下雨总是能按时送到。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苏格拉底要出门送铁器。母亲看着窗外一直在下的雪,又看看儿子身上单薄的衣服,不忍心让儿子出门:“孩子,雪太大了,别人在这种天气也用不上它,等天气好了再说吧。”“妈妈,我必须得去,我和爸爸已经答应人家今天送去了。”于是,苏格拉底便顶着大雪将打好的几件铁器送到了人家手里。
村里人都非常喜欢这个踏实可靠的孩子。每当他去送铁器,人们都愿意拿出好吃的招待他。然而苏格拉底对这些美酒佳肴并不感兴趣。一次,他将一件急用铁器送到了村里一位很有学问的老人手里。老人感激得对他说:“孩子,你想要我送你些什么东西呢?”苏格拉底看了看老人满屋的书:“爷爷,你能教我认字吗?我想读书。”老人看这个孩子还很上进,高兴地说:“当然可以,你要想学的话,每天干完活后,可以来找我。”苏格拉底高兴极了,从这回以后,每天晚上从父亲的铁匠铺出来,他便到老人家里去学习。
他学得非常用心,每天晚上学了字,第二天他就利用干活的空暇在地上练习。很快,苏格拉底便认识了许多字,能独立阅读了。后来,老人允许他将书带回家去读。这样,苏格拉底又可以利用晚上时间来读书。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他经常一看起书来就忘了睡觉。就这样,通过不断地学习,苏格拉底逐渐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由盛到衰的过程,雅典人在经历过一段繁荣富足的生活后,开始变得奢侈淫逸、道德败坏。雅典开始和周边城市发生战争。19岁时,苏格拉底第一次参加过保卫雅典的战争。苏格拉底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英勇,他曾三次冒死救出他的战友。和他一起作战的战友都说,与苏格拉底在一起就会感到安全。从战场上回来后,苏格拉底开始对雅典城的状况进行深入的思考。苏格拉底认为要想改变雅典的衰颓现状,就必须先提高雅典人的道德水平、培养治国人才。于是苏格拉底决定研究哲学并从事教育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苏格拉底开始潜心读书,他读遍希腊的政治、历史书籍,眼界变得十分开阔了。不过苏格拉底并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他觉得要想从整体上提高自己,还得不断吸取别人的思想。于是他四处去拜访当时有名的学者,还不断地请别人到自己家中来谈天。当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娶妻生子。由于他整天总是忙着做学问,没有时间帮妻子做家务、照看孩子,这使得整天忙碌的妻子对他十分不满。
一次,妻子正在洗衣服,刚会走路的儿子因没人照看正在一边大哭。妻子便大声喊正在和两个学者交流学问的苏格拉底去看一下。结果苏格拉底谈到了兴头上,根本听不见妻子叫他。暴躁的妻子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便将一盆洗衣水向苏格拉底泼去。客人感觉非常尴尬,然而浑身湿淋淋的苏格拉底却幽默地对客人说:“没事,雷声过后,必有大雨嘛!”接着他抖抖身上的水,继续刚才的话题。
经过不懈的努力,苏格拉底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大哲学家和大教育家,他使哲学真正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作用,为欧洲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他终生从事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培养出许多有成就的人,如柏拉图、赞诺芬等著名的哲学家。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与叙拉古的赫农王有亲戚关系。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当时叙拉古有名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小时候,阿基米德喜欢看父亲算数学题。那些圆的、方的几何图形对于阿基米德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他总是围着父亲问个不停:“爸爸,这是干什么用的啊?”“那个圆和方框套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啊?”“那个由三条线画成的东西是什么啊?”……父亲总是耐心地给他解释。父亲学识渊博、为人谦逊,人们一有问题便来请教他。父亲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人们的疑问解开,每个来请教的人都会满意而归。每当这时候,小阿基米德总是特别羡慕:“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能为人们解答各种难题。”
稍大一些时,阿基米德开始向父亲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他非常勤奋。那个年代书写工具很少,阿基米德总是到海滩上去演算题。他一做起题来就什么都忘记了,经常在海滩上从早呆到晚。一次,表哥来做客,家里不见阿基米德的影子,父亲知道他肯定是去了海滩,便让仆人到那里找他。仆人来到海滩时,阿基米德刚找出一道几何题的思路,“亲爱的克里托,有什么事吗?”他一边算题一边问。“您最亲爱的表哥多查林来看您了。”阿基米德一听是表哥来了,非常高兴,丢下手中算题用的树枝便往家里跑。可是到要吃饭的时候,阿基米德又不见了。表哥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他让仆人带路来到沙滩上。果然,阿基米德正蹲在地上,只见他一会眉头紧锁、一会满意地点点头,手拿树枝在地上不停地划着。从那以后,亲戚中间便留下了一个话柄,大家提起阿基米德都会说:“他在沙滩上呢。”
阿基米德11岁的时候,借助与王室的关系,他被送到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中的一所贵族学校学习。亚历山大里亚城位于尼罗河口,这里有雄伟的博物馆、图书馆,而且人才荟萃,被世人誉为“智慧之都”。在这里,阿基米德学习十分刻苦。他每天上完课后,便到城内的图书馆去看书。在读了大量东方和希腊自然科学的书之后,阿基米德整体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休息的时候,阿基米德便去拜访城内的学者,虚心向他们请教问题。几年以后,阿基米德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那时候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年轻学者了。
毕业后,阿基米德回到了叙拉古,做了赫农王的顾问,帮助国王解决生产实践、军事技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
这年,国王为了在祭神节穿得漂亮一点,让工匠给他做了一顶纯金的新王冠。王冠送来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后来,国王将检测王冠的任务交给了阿基米德。既要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让阿基米德大伤脑筋。他想了许多办法都行不通。朋友劝他:“别再想了,阿基米德,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法子。重量都是一样的,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干脆去跟国王说吧。”阿基米德倒觉得这是个科学问题,非要弄明白不可。
一天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思索着王冠的事。这时阿基米德突然注意到一个问题:随着自己身体的不断下浸,盆里的水也在不断地往外溢。这一幕顿时激起了阿基米德的灵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他赶忙从盆里跳出来,穿好衣服,向王宫跑去。原来他由洗澡想到,如果将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后来根据这个道理,经过实验,阿基米德推断出了王冠里掺了比金子轻的银子。国王奖励了阿基米德,但对于阿基米德来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出了浮力定律,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因此成了叙拉古家喻户晓的人物。 阿基米德一生潜心研究自然科学,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研究上都有重大贡献。他除了发现浮力定律外,最为突出的成就之一是发现了杠杆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句话反映了阿基米德的科学成就,也道出了他向未知的科学世界挑战的决心。
P1-7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成才经验给后人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迪,而他们的成才经历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本书选择世界历史上100个最富影响力和借鉴意义的成才故事,详细讲述成才经历,剖析成才典范,揭示成才奥秘,解读成功经验,从而引导青少年走上成才之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思想,为孩子设计科学的成才之路,并以正确的方法促进孩子成长、成才。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编排方式,深入浅出的文字配以300余幅精美图片,打造出一部艺术性与知识性相融合的全文化作品,为读者提供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
同时,书中还设立了名人小档案、名人简介、名人名言、成才启示以及相关链接等多个栏目,“名人小档案”方便读者直观获得名人信息;“名人简介”介绍名人的生平经历、成才过程及主要成就;“名人名言”均为名人的经典语录,给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思想启迪;“成才启示”概述名人成才经验,总结成才秘诀,明确指导读者应努力的方向;“相关链接”介绍名人成才的相关背景及事迹,旨在拓展知识面。这些栏目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展,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名人成才历程。
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极具艺术美感的版式设计,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使读者在全方位接近名人、深层次品读成才智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