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健康营养指导全书,最实用的生活饮水指南。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离不开食物,病从口入,如果能喝上纯净的水,吃上适合自己的食物,那健康的身体人人都有。一个震惊世界的医学发现:身体缺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应用补法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时候,应采取水补和食补综合调理,辨证施补,从而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
分类 | |
作者 | 罗鲜英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佳健康营养指导全书,最实用的生活饮水指南。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离不开食物,病从口入,如果能喝上纯净的水,吃上适合自己的食物,那健康的身体人人都有。一个震惊世界的医学发现:身体缺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应用补法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时候,应采取水补和食补综合调理,辨证施补,从而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内容推荐 饮食决定健康,吃出的来健康,喝出来的美丽。食物是最好的药,药补不如食补;好水是最佳的营养品,补水胜于补药。好水如好药,坏水似毒。营养专家:最适全自己的食物就是最有营养的食物。食物是你最好的健康之药。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水补和食补的极大热衷,我们会同医学专家、营养学家、烹饪大师等,根据人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平衡膳食等诸多因素,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根据各种水补和食物的不同药理和疗效,以科学的理论数据、严谨的科学态度编写成书。 目录 第一章 喝水也有大学问 1.水是所有营养物中最重要的物质 2.神奇的水 3.人体各器官含水比例 4.水是最宝贵的资源 5.平衡饮食结构 6.不要忽视水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7.长期饮用退化水会使免疫力下降 8.藻类毒素对水的污染 9.铅与水污染 10.喝什么样的水才会有利健康 第二章 好水如药,坏水似毒 1.人要喝好水,细胞更要“喝”好水 2.干净安全的水不等于是健康水 3.健康水的七大标准 4.好水出自好水源 5.从浊度衡量水质的好与坏 6.口感是水滋味的最主要指标 7.水中矿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 8.水的硬度 9.水的酸碱度最佳值 10.好水中氘含量低 11.天然矿泉水,天然最好自然最美 12.最好的水——冰川泉水 13.理想的健康饮用水水源——深层海水 第三章 补水胜于补药 1.水的保健治疗功能 2.补水胜于良药 3.脱水是健康杀手 4.身处脱水环境要及时补水 5.水补的两大形式:内补和外补 6.合理补水,让体内水分达到平衡 7.补水的最佳时间 8.清晨补水健康长寿 9.每天要补多少水 10.适量补水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11.补水对结石病患者有利 12.补水可预防心脏血管病发生 13.补水可预防前列腺炎 14.补水对脑血栓患者有益 15.补水能预防冠心病 16.补水有健脑功能 17.补水是女性最好的美容方式 18.最佳补水时间表 19.养成天天喝水的好习惯 第四章 水补宜忌 1.忌不渴不喝水 2.忌饭后饮水过多 3.忌喝回锅开水忌常喝纯净水 4.忌一次喝水过多 5.忌饮用放置3天以上的水 6.忌饮用“三精水” 7.忌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8.忌直接喝自来水 9.忌饮用温泉水 10.忌直接饮用雨水 11.忌直接饮用雪水 12.老年人宜勤喝水 13.婴幼儿严禁饮用纯净水 14.孕妇忌喝含酒精的饮料 15.学生忌被动补水 16.补水因人而宜 17.忌长期饮用碳酸饮料 18.高血压患者夏季宜多补水 19.病人宜多补水 20.腹泻时宜及时补水 21.吃饭时忌喝水 第五章 药补不如食补 1.药补不如食补 2.食物的功效 3.食补的作用 4.食补要因人而宜 5.根据年龄段确定食补方式 6.食补与美发 7.食补与健脑 8.食补与排毒 9.食补与护眼 10.食补与健齿 11.食补与健骨 12.食补与防感冒 13.春季食补 14.夏季食补 15.秋季食补 16.冬季食补 第六章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瓜果蔬菜 1.芦笋:清凉降火,补充叶酸 2.卷心菜:预防感冒,抑菌消炎 3.芹菜:利尿降血糖 4.韭菜:杀菌消炎,促进食欲 5.番茄:预防便秘,降低血压 6.胡萝卜:润皮肤,抗衰老 7.魔芋:防治癌瘤,润肠通便 8.萝卜:降低血脂,稳定血压 9.土豆:强血益肾,活血消肿 10.洋葱:预防感冒,防癌抗衰老 11.白菜:百菜不如白菜,清热养胃 12.甘蓝:补肾壮骨,健胃通络 13.菠菜:蔬菜之王,含铁丰富 14.黄花菜: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 15.冬瓜:一身都是宝,营养佳品 16.红薯:通便活血,抑肌肉痉挛 17.莲藕:益血补髓,安神健脑 18.南瓜:健脾暖胃,消炎止痛 19.苦瓜:清热解毒,降血糖 20.丝瓜:盛夏丝瓜赛人参 21.西瓜:清热解暑,减肥美容 22.梨:保肝润嗓,止咳祛痰 23.香蕉:健脑益智,预防心脏病 24.苹果:排毒防毒,调节机体血糖 25.草莓:护肤养颜的极品 26.猕猴桃:清热降火,润燥通便 27.柑橘:防病强身,养颜益寿 28.大枣:健脾益气,安神定志 29.柿子:补差健脾,生津止渴 30.荔枝:改善失眠,延缓衰老 31.椰子:减缓衰老,延年益寿 32.山楂:散淤血,行结气 33.柠檬:开胃健脾,增进食欲 34.葡萄:补气血,强筋骨 35.桃:天下第一果 36.香菇:食疗佳品 37.银耳:润肺生津,滋阴养胃 38.黑木耳:补血活血,护肤养容 第七章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肉食蛋奶 1.兔肉:益智美容,延年益寿 2.牛肉:营养丰富,强身健体 3.蛇肉:清火明目,祛风活血 4.田鸡:大补元气,利尿清肿 5.火鸡:益气养生,滋补肝肾 6.熊掌:八珍之一,大补佳品 7.鹌鹑:补五脏,益精血 8.乌鸡肉:滋补佳品,妇科良药 9.鸽肉:一鸽赛九鸡 10.鹅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11.鹿肉:治手脚冰凉 12.狗肉:地上走兽,香不过狗肉 13.牛骨髓:润肺补肾 14.蚕蛹:补气养血,强腰壮肾 15.蜗牛:清热解毒,清肿平喘 16.牛奶:白色血液 17.鸡蛋:理想的营养库 18.鸽蛋:滋补良品,补肾益气 19.鹌鹑蛋:蛋中珍品之王 20.黄鳝:益气养血,明目通络 21.泥鳅:暖中益气,利尿保肝 22.三文鱼:补虚劳,健脾胃 23.鳕鱼:治疗创伤,去除炎症 24.鲈鱼:益脾胃,补肝肾 25.海马:温肾壮阳,高气活血 26.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27.河蚌:聪耳明目,润泽肌肤 28.鳖:滋阴补阳,补中益气 29.对虾:化痰开胃 30.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肤 31.鲍鱼:养血开胃,安神通乳 32.鱼翅:滋养肌肤,延年益寿 33.海蜇:清热解毒,降压清肿 第八章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五谷杂粮 1.芝麻:健美美容,延年益寿 2.燕麦:降糖减肥,改善循环 3.豆腐:益气和中,生津解毒 4.玉米:嫩滑皮肤,延缓皱纹 5.莲子:养心益肾,健脾止泻 6.绿豆:祛热解暑,明目降压 7.红小豆:清热除湿,健脾降糖 8.葵花子:益脑健智,清除健忘 9.大麦:调中益气,止渴除烦 10.大米:提高免疫,促进循环 11.蚕豆:促进骨骼发育 12.黄豆:护肤抗衰老 13.豌豆:防癌治癌,清除体内垃圾 第九章 冬季大补技巧 1.冬补要因人而宜 2.胖人该怎样冬补 3.瘦人该怎样冬补 4.脑力工作者与冬补 5.老年人冬季进补 6.老人便秘能不能冬季进补 7.中老年人如何补脾肾 8.老年人头晕眼花该怎样进补 9.老年人睡眠不佳如何进补 10.妇女体弱与冬季进补 11.女性冬季进补原则 12.更年期妇女与冬季进补 13.都市白领与冬季进补 14.学生该怎样进补 第十章 食补宜忌 1.肺结核病人食补宜忌 2.肝病病人食补宜忌 3.溃疡病人食补宜忌 4.白血病病人食补宜忌 5.糖尿病病人食补宜忌 6.高血压病人食补宜忌 7.易疲劳者的食补宜忌 8.骨头汤不宜久煮 9.动物内脏宜炖忌炒 10.食补宜按血型进行 11.吃羊肉后忌马上喝茶 12.儿童忌乱补人参 13.中老年人营养膳食中的三忌 14.老年人忌盲目进补鸡汤 15.孕妇宜多吃海产品 16.孕妇宜多吃鸡蛋 17.不宜吃鸡蛋的人 18.不宜吃花生的人 19.不宜吃月饼的人 20.不宜吃银耳的人 21.不宜吃香蕉的人 22.不宜吃冷食的人 23.不宜吃竹笋的人 24.不宜吃菠萝的人 25.不宜吃豆腐的人 26.不宜多吃糖的人 27.不宜吃巧克力的人 28.不宜喝白酒的人 29.不宜喝啤酒的人 30.不宜喝牛奶的人 31.不宜喝茶的人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喝水也有大学问 1.水是所有营养物中最重要的物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占人体体重的2/3,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可以几天乃至1—2周不进食物,但不能几天不喝水,一旦人体失去20%的水分,就无法维持生命。有关科学实验表明,人只喝水不吃饭,可以存活20天以上;如果不喝水,也不通过其他方式提供水分通常10天后就会死亡。人体内水损耗达到体重5%,就意味着中等程度时的脱水,活动明显受到限制;达到10%时就是严重脱水;达到20%时就会引起死亡。水是所有营养素中最为重要的物质,无论是血液的流动,体温的调节,还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是离不开水的。当人体摄取的水分不够时,我们身体内的血液会变得过于黏稠,而那些有毒的垃圾就无法被有效地清除掉,而且还大大加重了肾脏、肝脏等器官的负担。具体来说,水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水是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内的水液统称为体液,它集中分布在细胞内、组织间和各种管道中,是构成细胞、组织液、血浆等的重要物质。 (2)水是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载体。水作为体内一切化学反应的媒介,是各种营养素和物质运输的平台。血液运送氧气、葡萄糖、氨基酸、酶、激素、维生素至全身,把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运往肾脏,随尿排出体外,少数废物从汗液中排出。所有这些新陈代谢活动都离不开水。 (3)保持稳定的体温。摄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生热营养素,只有在水的帮助下,利用氧气,才能代谢分解,放出热能,及保持体温。 天热时多喝些水,一方面可以促进代谢废物随尿排出;另一方面,可保持和增加血液容量,补充出汗损耗的水分;这样,通过生热营养素的生热与体表、出汗的散热,使体温保持在37℃左右的恒定水平。 (4)参与肌体的各种代谢。水可以帮助肌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废物、参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和体温,并在各器官之间起润滑作用。 (5)食物进入口腔、胃肠道后,要依靠消化器官分泌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胰液、肠液、胆汁等的作用),才能进行消化和吸收,而在这些消化液中,水的含量高达90%以上。 毫无疑问,水对生命健康至关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根本没有注意饮水的习惯,或者不知道正确的饮水方法。也许你会问,饮水也需要掌握方法吗?是的,营养专家指出,喝水也有学问。 比如:饭后不要大量喝水,吃饭时喝些汤可以软化食物,但饭后不要马上饮茶水。因为水会把肠胃中的消化液冲淡,降低消化能力。 不要渴了再喝水,以免一次喝水过多。喝水的目的在于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口渴了再去“亡羊补牢”,其实已经打破了体内的水分:平衡,且这时喝水,往往会饮用过多,这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正确的做法是,喝水次数多些,量要少些。 要根据饮食结构,掌握适宜的饮水量;食盐摄人多了,要多喝些水,以利于将多余的盐分排掉,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 总之,水是我们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保障,强化科学补水意识对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 2.神奇的水 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在羊水环境中发育而成的,而羊水的成分大部分由水构成。 水蕴育了生命,但是有人说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有机生命体的演化,需要很多的偶然性,并不是有这样的环境和这种形成条件就能够产生生命。 现在,全世界生物科学家热衷于基因解密。然而从生命系统发育及个体发育来讲,“水是生命之源”解密的重要性及难度远远超过基因解密。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水具有42种特殊的物理特性。而人们对水这个看似简单的物质也越来越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它会具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物理特性呢?由此,人们认为水分子不是以单分子的形态存在,而多个水分子以簇状结构存在的。 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发现,在一定条件下,C60镶嵌在水的二十面体中。对于水中的氧和氢是如何与碳结合至今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大家知道,有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而氢是由水提供的。由此推测,正是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水与碳结合后,促使了生命大分子的生成,原始生命才由此产生。为此,人们欣喜地认为只有揭示水与碳的结合,才能真正揭示生命之源。 3.人体各器官含水比例 人体内的水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者被细胞膜隔开。人体最大的蓄水库在细胞内,细胞外的水约占机体总水量的30%。水在人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部分与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遗传物质——基因有机物相结合,参与这些生命物质生化活动和生理活动,称为结合水。另一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自由流动,称为自由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自由水中。随着体内代谢活动的进行,结合水与自由水可相互转变。至今,医学家对体内自由水的研究和认识较多,而对体内结合水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却很少,认识也很浅。 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脏器中所含水分也不一样,其中代谢越活跃的组织含水量越高,稳定而代谢不活跃的组织含水量低。人体各器官含水比例最高的是羊水,其次是受精卵,然后是血液。 另外,人体内含水量与人的年龄、胖瘦、性别有关。年龄越小,体内水分含量越高;同样年龄,瘦人体内所含脂肪少,水分含量就高,反之,胖人含脂肪多,体内所含水分就低;同龄的女性体内的脂肪比男性多。含水量比男性低。P3-6 序言 饮食决定健康 健康和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保持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还应加强膳食的科学补养。俗话说,饮食决定健康。其中,水补和食补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如果我们掌握水补和食补的科学方式以及技巧,对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这样说。健康是“吃”出来的,也是“喝”出来的。 有句谚语说得好:“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很多疾病往往和脱水有关。脱水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但是,由于我们对水的认识太肤浅,往往忽略了补水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但是,很多人对喝水的理解仅限于解渴。其实喝水也是一门学问,正确地补水对维护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比如,每天早晨洗脸漱口后空腹喝杯温水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 清晨饮水法可以预防脑血栓、心肌梗塞等循环系统疾病。因为。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有55%是由红细胞等有形物质组成的,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度增加,正常流速受到干扰,就会堵塞血管,出现血液“凝固”趋势,从而引起循环系统疾病,这种现象最易发生在早晨起床后的三个小时内。因此起床后喝点开水,对老年人尤其重要。 另外,食补是关乎人体健康的重要养生手段。食物是最好的良药,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从广义的角度亦称食疗或食养,是根据需要利用食物来治疗和强壮身体,达到治疗疾病和延年益寿的方法。中医认为,药物多用于攻病,食物多重于调补。所以,从古至今,食补调养,不论用于治病,还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都是必需的,食物和中药并无绝对的分界。食物供给我们维持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像汽车跑动需要汽油,空调送冷需要电力一样。人体也像一台机器,需要食物的营养来运转,站、走、睡觉、读书都需要食物的能量。 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如骨骼、肌肉、牙齿、血液,它们的生长发育需要食物提供“建筑原料”。各种组织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修补,也需要食物提供原料。 与此同时,食物还参与了维持正常的渗透压、酸碱平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活动,保持机体正常运转。 人的一生,以七十岁寿命计算,包括饮水在內,共计摄入接近六十吨的食物。如此巨大的膳食库足以改变人的健康走向。合理饮食,有益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情趣。 当然,现代人的养生保健,应当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等采取不同的补养方法。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水补和食补的极大热衷,我们会同医学专家、营养学家、烹饪大师等,根据人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平衡膳食等诸多因素,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根据各种水补和食物的不同药理和疗效,以科学的理论数据、严谨的科学态度,编写了《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一书。 本书共分为十大板块,各板块简单易懂,切实可行。愿本书的出版能给您的生活带来活力、健康、美丽与自信。让您“美”梦成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