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富有洞察、文笔优美的书不仅仅是自传性的;它将教育理论、事件与实践的解释与珍妮特·米勒个人与公共生活的侧面交织起来。她的生活一直是动态的、抵制固定化、抵制本质化或预定性的自我概念。她描述了总是处于创造之中的认同的戏剧性表演,寻求真实性声音的戏剧性表演。这一表演出现在珍妮特本科与研究生的学习中,出现在她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中,出现在她创建贝加莫会议与主办这一会议的杂志中。毫无意外,本书富有深度地呈现了作者对富有广泛影响的课程概念重建运动的积极参与。这一课程运动对当时根深蒂固并拒绝吸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新成果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挑战与修正。
本书是美国当代最富有影响力的课程理论家珍妮特·米勒20年来著述的文集,展现了她对于女性、自传与课程等问题进行的突破性与复杂性的探讨。作者通过应用自己的理论以及课程领域中其他重要人物的理论对课程理论予以概念重建,同时讨论了自己与幼教和中小学教师进行的广泛的合作研究。珍妮特·米勒采取并置安排文章的方式,邀请读者参与对自我的批判性反思。这些文章组合在一起,描述了不断变幻的描述性与解释性的教育研究工作是如何建构与重新建构米勒关于社会性别与自我的认同,如何影响她作为“学术女性”、“课程理论家”以及“定性研究者”的认同。
中文版序
序
致谢
导言
第一部分 课程、自传
插曲1(3)
序曲:诠释呈像:人类历史(1996)(5)
插曲2(14)
1 课程重建:个人的与部分性的历史(1999)——包括《课程理论:最近的历史》(1978)、《课程重建:另一个历史简介》(1996)的片断(15)
插曲3(30)
2 自传与教师故事必要的不完全性(1998)——包括《探讨传记与个人声音的问题》(1998)的片断(32)
第二部分 女性、自传
插曲4(47)
3 打破沉默之声:女性主义教育学与课程理论(1981)(49)
4 学术界女性的反抗:一个自传性的描述(1983)(58)
插曲5(66)
5 独处的空间:女性、教学与课程(1993)(68)
6 在教育研究与写作中“具体的人带来的惊奇”之困扰(1994)(74)
插曲6(85)
7 布鲁克先生的好女孩(1992)(87)
第三部分 教师、差异、合作
插曲7(97)
8 过剩的瞬间和控制过剩的教育话语(1996)
米米·奥纳、珍妮特·米勒与伊丽莎白·埃尔斯沃斯(99)
9 界限的变移:教师对当代课程思想的挑战(1992)(126)
10 教师、自传与课程:批判性与女性主义观点(1992)(137)
11 教师、研究者与情境化的学校改革:权力的流通(1996)(154)
插曲8(167)
12 教育中差异的运作(1996)
伊丽莎白·埃尔斯沃斯与珍妮特·米勒(169)
第四部分 自传、课程
插曲9(191)
13 领域中还剩下了什么……课程回忆录(2000)(193)
插曲10(210)
14 自传为酷儿性课程实践(1998)(212)
15 创建中的英语教育(2000)(221)
插曲11(239)
16 呼吁美国课程研究的世间性(2003)(241)
插曲12(247)
符尾会聚:与玛克辛·格林的合作性传记(2003/2004)(250)
参考文献(258)
英汉术语对照表(282)
译后记(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