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历史学和艺术学的角度,综合运用归类、比较、考证、图象学等研究方法,以“院体”概念为轴心,系统研究明代院体花鸟画,把握其发生发展的院体性、形态特点、史学意义,认识在中国绘画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本文从历史学和艺术学的角度,综合运用归类、比较、考证、图象学等研究方法,以“院体”概念为轴心,系统研究明代院体花鸟画,把握其发生发展的院体性、形态特点、史学意义,认识在中国绘画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院体”的概念有以实现帝王审美意志为内涵而随时代动态发展的特点。帝王审美意志的可变性能导致院体花鸟画产生不同形态。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产生发展,合乎明太祖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总的审美思想,也合乎明代各皇帝审美变化,故有边景昭、吕纪工笔的灿烂恢弘、孙隆没骨的轻松粗放、林良粗笔水墨的道劲豪脱各院体形态。后因正德帝的荒淫而衰落。明代院体花鸟画的存在虽只一百多年,却是一门继承唐宋院体传统而有新风格产生的宫廷绘画。其对明清绘画基本能面向社会人生的表现起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