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传播、运用、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本书总结了一个世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理论成果。
本书的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家们了解苏联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可能,而且也为他们深入地分析苏联和当今俄罗斯的社会经济进程提供了可能。
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传播、运用、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本书总结了一个世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理论成果。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从总体上把握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苏联哲学的称谓、分期、特点等一般性问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及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哲学地位在苏联的确立。下编是对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经济哲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人的哲学等部门哲学的理论论证,书中对这些学科作了全面而具体的研究。
序 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而作 符·费·吉托夫/1
第一编 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绪 论 3
一 苏联哲学概说 4
二 苏联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24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东渐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历程2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渐俄国的历史前提 2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起步 3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深入 5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早期实现 66
第五节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突出贡献74
第六节 列宁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科学形态83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继续推进——斯大林哲学评价92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哲学地位的确立113
第一节 与宗教唯心主义的斗争 113
第二节 辩证法派和机械论者的论战 118
第三节 批判德波林学派 123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形成 12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128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的第一步 136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哲学论战的推动 14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文本的最终完成 145
第四章 苏联哲学发展的三次大反思 148
第一节 1947年关于亚历山大洛夫《西欧哲学史》的讨论会148
第二节 苏共20大前后哲学界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161
第三节 1987年“哲学与生活”讨论会 171
第二编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
——若干部门哲学研究
第五章 社会哲学 189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哲学理论 189
第二节 研究阶段及学科分化 191
第三节 基本理论研究 197
第四节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辩证法 215
第五节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再认识 240
第六节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哲学思考 248
第六章 科学哲学 270
第一节 世界科学哲学领域的异军凸现 271
第二节 科学哲学的兴起 275
第三节 苏联科学哲学的问题域 292
第七章 经济哲学 311
第一节 苏联经济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12
第二节 苏联经济哲学思想的奠基者 313
第三节 早期批判性的经济哲学思想 315
第四节 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326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分析 341
第六节 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原则 355
第八章 语言哲学 368
第一节 苏联语言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属性 370
第二节 “超语言学”——巴赫金语言哲学的实质 375
第三节 “对话主义”——巴赫金语言哲学的核心 391
第四节 巴赫金语言哲学的人文科学认识论 399
第五节 苏联语言哲学流派的对话 406
第九章 人的哲学 415
第一节 苏联人的哲学研究概况 415
第二节 人学研究的运思基点 424
第三节 人学研究的运思范式 445
第四节 人学研究主题 454
第五节 建立统一的人的科学 480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研究的贡献 493
第十章 苏联解体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命运 497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 497
第二节 俄罗斯哲学新建 50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508
后 记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