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权如何正当和有效的行使,已经成为中国刑事诉讼能否走出困境的最重要一环。认识到侦查权具有潜在的侵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对侦查权予以监督和控制;但是侦查权的有效行使,却又是刑事诉讼实现查明案件事实,进而打击犯罪所不可缺少的。全书基于刑事诉讼中权力与权利的冲突与平衡这一主线,对侦查权的运行与控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引言/1
第一章 侦查权运行要素之一:侦查权的主体/3
第一节 侦查权主体的身份界定/4
一、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是侦查权的主体/4
二、法院不应当行使侦查性的权力/7
第二节 侦查权主体关系的重构/10
一、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侦查权分立的弊端/10
二、警察和检察官在侦查程序中的关系考察/15
三、构建警察与检察官更紧密的关系/21
四、侦检一体模式的论证/25
五、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大审前程序/29
第二章 侦查权运行要素之二:侦查权的性质/34
第一节 警察侦查权的性质/35
一、我国目前关于侦查权性质的争论/35
二、侦查权属于行政权的论据/39
第二节 检察侦查权属于监督权的质疑/43
一、检察机关侦查职能与其法律监督职能的关系/44
二、检察机关侦查职能附属于公诉权/49
第三章 侦查权运行要素之三:侦查权的内容/53
第一节 侦查权范畴/54
一、侦查行为的内容/54
二、侦查、侦查程序和侦查权/58
第二节 初查/59
一、初查的性质/60
二、取消立案程序/63
第三节 强制措施的制度性反思/65
一、强制措施的功能与定位/65
二、强制措施的种类/68
三、强制措施的决定权归属/70
第四节 取保候审制度的程序化改造/72
一、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基础反思/74
二、取保候审制度的立法缺陷/79
三、程序化取保候审制度的设计/82
第五节 秘密侦查/87
一、监听/90
二、诱惑侦查/103
第六节 辨认/131
一、作为侦查措施的辨认/131
二、作为证据的辨认结论/135
三、辨认的程序保障/140
第七节 侦查终结/152
一、侦查羁押期限与侦查期限/152
二、侦查终结的条件/156
三、侦查终结的处理方式/159
第四章 侦查权的控制/164
第一节 侦查权的检察监督/166
一、检察侦查监督的合理性根据/166
二、现行检察侦查监督的制度缺陷/171
三、提高检察侦查监督的效力/173
第二节 侦查权的司法审查/175
一、司法审查侦查权的理论基础/175
二、在我国建立侦查权司法审查制度面临的障碍/182
三、司法审查侦查权的主要内容/189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93
第三节 侦查权的权利限制/216
一、犯罪嫌疑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217
二、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231
三、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238
第四节 媒体监督:审前案件信息的公开与限制/258
一、审前案件信息公开面临的价值冲突/260
二、审前案件信息控制与管理的经验/265
三、我国刑事诉讼审前案件信息管理/275
代结语:刑事诉讼中权力与权利的冲突与平衡/280
一、刑事诉讼中权力与权利并非纯粹的此消彼长关系/280
二、当国家安全与权利保护对立,权利总是处于危险之中/284
三、一种可能的路径:享有安全的权利/288
参考文献/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