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前言住行,以自蓄其德。
这里介绍的50部国学经典,涵盖蒙学、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自然科学、艺术生活、百科共八类,作为中国人一定会有需要读到的时候。
每部经典皆配有图解说明,读来简明易懂。节选自经典的原文皆有白话译文与赏析,让您轻松阅读。
《一生要读的50部国学经典》是我们精心选编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粹之作。根据每部经典的内容,全书分为蒙学、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自然科学、艺术生活、百科共八个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生要读的50部国学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常桦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多识前言住行,以自蓄其德。 这里介绍的50部国学经典,涵盖蒙学、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自然科学、艺术生活、百科共八类,作为中国人一定会有需要读到的时候。 每部经典皆配有图解说明,读来简明易懂。节选自经典的原文皆有白话译文与赏析,让您轻松阅读。 《一生要读的50部国学经典》是我们精心选编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粹之作。根据每部经典的内容,全书分为蒙学、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自然科学、艺术生活、百科共八个部分。 内容推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作为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构成了我们精神生长的客观环境,我们早已成为了它的受益者。《一生要读的50部国学经典》是我们精心选编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粹之作。根据每部经典的内容,全书分为:蒙学、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文学)、自然科学、艺术生活、百科共八个部分。阅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们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处世态度。这对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疑至关重要。我们希望在您阅读此书之后,能激发起您对中华文化经典之作的阅读激情,“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我们也希望借着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指引,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 目录 蒙学 《三字经》 《幼学琼林》 经部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礼记》 《周易》 《诗经》 《尚书》 《尔雅》 史部 《史记》 《汉书》 《战国策》 《三国志》 《资治通鉴》 子部 《老子》 《庄子》 《墨子》 《荀子》 《韩非子》 《鬼谷子》 《孙子兵法》 集部·文学 《楚辞》 《文心雕龙》 《世说新语》 《全唐诗》 《宋词三百首》 《窦娥冤》 《西厢记》 《桃花扇》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东周列国志》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古文观止》 《人间词话》 自然科学 《山海经》 《黄帝内经》 《水经注》 《天工开物》 《本草纲目》 《徐霞客游记》 艺术生活 《茶经》 《园治》 百科 《水乐大典》 《四库全书》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三字经》 一、导读 《三字经》是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启蒙读物,也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之一。它不仅结构严谨、文字简约、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涉猎内容广泛,在塑造人们的自然观、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人赞之“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作为蒙学读物,《三字经》在海外也备受青睐,1990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二、知识链接 1.孟母三迁与孟母断机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战国时,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母曾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儿子读书要努力用功。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曾游历于宋、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在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从家门口经过。孟子就模仿送葬队伍哭啼的样子。孟母对儿子这样的玩耍很生气,认为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最初,他家住在城中的集市旁边。到了这里,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习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认为这个地方很难让孟子集中心思读书,便又将家搬到了学堂的对面。在那里,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孟母对孟子要求非常严格。一次,孟子因为不用功读书而逃学回家。孟母立刻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正在编织的布剪断了,并且对孟子说: “求学的道理,就和我织布的道理一样,要一丝一丝的织上去,才能织成一块有用的布。你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成就。像你这样不用功,怎么能够成就大业呢?”孟子听了非常惭愧,从此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圣贤。 “孟母三迁”又叫“孟母择邻”、“慈母择邻”,这个故事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母对孟子的严格教育也说明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2.孔融让梨 出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的是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少时成名,“孔融让梨”就是他少年时的故事。后来他步人仕途,在汉献帝时曾先后担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当时曹操专权,他与曹操在政治上颇有分歧,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杀。 相传在孔融四岁的一天,有人送来一篮梨子。他的哥哥们都挑大梨子,只有他挑了一个小梨子。父亲问他为什么,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 这个故事被用作教育儿童:要懂得长幼有序和谦让的道理,从尊敬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 由此,也可见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他们将道德常识作为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3.黄香温席 出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来源于“黄香温席”的故事。 相传在汉朝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他是江夏人。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贫苦,他非常懂事,非常孝敬父母。在他九岁那年,母亲病逝,在母亲生病期间,他经常守护在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更加懂得关心、照顾父亲。在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他就给父亲的蚊帐扇风,驱蚊降温。当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他就给父亲铺好被子,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暖被,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的孝心感动了邻居们,黄香温席的故事就传开了。后来,黄香的故事传到京城里,也感动了那里的人,人们称其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这个故事教育儿童要懂得孝顺父母,而且应该从小事做起。 三、作品赏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释义】人生下来的时候性情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这句话告诉人们,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的,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释义】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孩子,其善良的本性就可能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严格要求,不能放松。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释义】作为父亲如果只知道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儿女是父亲的过错。如果做为负责教导学生的老师,而不严格要求学生就是老师的懒隋了。这也告诉人们,严师出高徒,对孩子严格要求是父母和老师的本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释义】玉如果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也不会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从而告诉人们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必须经历刻苦的磨炼。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释义】我国采用的是十进位算术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这句话蕴含的意思就是: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也就越来越深奥了。学习也一样,要从基础学起,为将来学习复杂的知识打好根基。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释义】 《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释义】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这是对儿童做关于自然知识方面的教育。P2-5 序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掌握的立身处世之本。 国学是一种历史的创造和存在,是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季羡林先生曾撰文《“国学”应该是“大国学”》;北大教授袁行霈先生呼吁“国学”之大用。普通读者也在关心“国学”方面的知识,大学的讲堂,甚至小学和幼儿园的“诵经”中都能听到“国学”的声音。在这种文化现象中,无不昭示着今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复归的热情。 国学作为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构成了我们精神生长的客观环境,我们早已成为了它的受益者。《一生要读的50部国学经典》是我们精心选编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粹之作。根据每部经典的内容,全书分为:蒙学、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文学)、自然科学、艺术生活、百科共八个部分。每一部分所选书籍均为此类书目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很多在中国文化中都具有开创意义。如“蒙学”部分的《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蒙学读物。它结构严谨,讲究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涉猎内容广泛,在塑造人们的自然观、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赞之“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经、史、子、集各部分所选作品更是中华民族国学根基之所在,这些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和处世观点,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1988年,75位诺贝尔得奖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如同一束温和的光芒,为寻求企业困境突破的人们指明了一条通向繁荣与和谐的出路。 国学并不囿于学术,还具有现代精神。国学不是故步自封的僵化体系,而是不断融合其他文明以突破自我的日日新的生命体。国学中的一些伟大的观念、智慧和经验,可以解释我们现实中的许多问题,给现代人许多新的启示。国学经典,如《论语》、《周易》、《老子》、《孙子兵法》、《韩非子》等,都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不朽之作。千百年来,经典著作影响了无数人,不断证明了它对人生引导的价值。阅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们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处世态度。这对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疑至关重要。 《一生要读的50部国学经典》在每部作品的介绍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导读、知识链接、作品赏析。相信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阅读,您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每部作品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可以欣赏到每部作品当中部分精彩的内容。 我们希望在您阅读此书之后,能激发起您对中华文化经典之作的阅读激情,“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我们也希望借着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指引,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 编著者 2008年12月 后记 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以及许多老师和朋友的大力支持,他们分别是占珊、刘婷、尚论聪、赵巍、周妮、丁岭花、马泽峰、汪京、周兴华、姚为青、杜海义、王金超、高光耀、刘小勇、时小强、常付轩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其他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和感悟,也汲取了其中智慧的精华,谨向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本书的出版。 由于编写和出版的时间仓促,以及编写的水平所限,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