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坦桑尼亚/列国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裴善勤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坦桑尼亚大陆位于东非大裂谷地带,湖泊众多。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尼亚萨湖(又称马拉维湖)被称为坦桑尼亚的三大湖泊。这三大湖均位于与邻国的分界线上,与邻国共有,有着重大的与邻国间的航运价值。

1.维多利亚湖

位于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处,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非洲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仅次于北美的苏必利尔湖(8.24万平方公里)。当地人称其为“尼扬扎湖”或“乌凯雷韦湖”。英国探险家约·斯彼克1858年到东非探险,“发现”此湖后,则以当时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称为“维多利亚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非三国均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个湖的名字就这样延续下来了。维多利亚湖,海拔1.134米,是东非高原上一个庞然大物,长320公里,宽27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深处达80米。湖岸线长7000多公里。湖中岛屿不多,最大的是位于坦桑尼亚境内的乌凯雷韦岛。按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三国疆界划分,该湖的55%在坦桑尼亚,40%在乌干达,5%在肯尼亚。维多利亚湖是在东非大裂谷形成时出现的,其水源主要靠降雨和众多的河流。河流中最大的为主要在坦桑尼亚境内的卡盖拉河。维多利亚湖的航运十分发达。港口主要有坦桑尼亚的布科巴和姆万扎,乌干达的金贾和恩德培以及肯尼亚的苏库穆等,彼此间都有汽轮来往,而且从姆万扎和苏库穆都可经铁路通往东非两大港口达累斯萨拉姆港和蒙巴萨港。

2.坦噶尼喀湖

位于坦桑尼亚、刚果(金)、布隆迪和赞比亚四国交界处,面积3.4万平方公里,大约面积的一半在坦桑尼亚境内,40%在刚果(金),布隆迪和赞比亚境内各占约5%。此湖位于海拔773米的东非大裂谷地带,湖身长650公里,宽40~80公里,最深处达1470米,是非洲最深的湖,为世界上第二个深水湖,仅次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1620米)。湖水来源于降雨和河流。汇入坦噶尼喀湖的主要河流包括:坦桑尼亚境内的马拉加拉西河、赞比亚境内的鲁济济河和刚果(金)境内的卢库加河。坦噶尼喀湖出产的鱼类有250种左右,其中190多种系当地特产。湖内港口主要有:坦桑尼亚境内的基戈马(可经铁路与达累斯萨拉姆港相连)、布隆迪的布琼布拉(布隆迪首都)和刚果(金)的卡利马等。

3.尼亚萨湖

位于坦桑尼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交界处,是东非大裂谷南端的一个最大的湖泊,面积3.08万平方公里,90%在马拉维境内,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境内的各占5%左右。“尼亚萨”在班图语中意为“大湖”之意,为该湖原来的名称,但因其基本上位于马拉维境内,马拉维原称尼亚萨兰,1964年7月6日独立后改为现名,遂称尼亚萨湖为“马拉维湖”。尼亚萨湖为非洲第三大湖,长580公里,宽80公里,水深为706米。尼亚萨湖,其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特别适于鳄鱼和河马生长,鳄鱼和河马的数量均居世界之首,有“鳄鱼和河马的乐园”之称。尼亚萨湖航运较发达,主要港口有姆亚·姆班巴港(坦桑尼亚),恩科塔科塔、卡龙加和班达韦(马拉维),科布韦和梅坦古拉(莫桑比克)等。

除上述三大湖泊外,在西南部有一个鲁夸湖,湖长约140公里,宽10~30公里,面积约2850平方公里,是坦桑尼亚境内最大的内陆湖,湖滨冲积平原宽广,达11700平方公里。另外,在北部地区还有纳特龙湖、埃亚西湖和马尼亚拉湖等,也都比较大。

在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因面积小,岛上都没有湖泊,河流也很少,地表水都比较缺乏。其水系的共同特点是:河流多为山溪性河流,流量小;河流短,一般只有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长;多为间歇性河流,其河流一般是雨季涨水,雨季过后水量骤减以至干涸,一般有水期为三个月至半年。

P11-13

后记

《坦桑尼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列国志》丛书之一。我从2003年开始编写,断断续续,2007年3月完成初稿,2007年5月通过专家审定并结项,2007年8月定稿。

全书约40万字,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概况、政治和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以及军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和新闻等基本情况。在撰写过程中,为保证《坦桑尼亚》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除过去工作中积累的材料外,我还查阅了大量中外文资料(包括中外文图书、报纸杂志和通讯社的报道、文章),并进行了认真的、反复的分析和研究。《坦桑尼亚》是介绍坦桑尼亚国情的专著兼工具书,对有关单位和读者可能会有些参考价值。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我夫人胡新荣、女儿裴彤和女婿王峰的鼎力支持,得到了魏翠萍、孙尚信和龚兵等朋友们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书稿完成后,经非洲问题专家陈宗德、陈公元审读鉴定和《列国志》编委会温伯友审定,他们孜孜不倦,认真负责,提出了许多具体修改意见,对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对《列国志》丛书的编委和出版社编辑为此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劳,也表示由衷的谢意!

裴善勤

2007年8月

目录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征

四 河流与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物

二 植物

三 动物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语言

四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风俗

二 节日

第二章 历 史

 第一节 上古简史

一 坦桑尼亚——人类发祥地之一

二 从早石器到晚石器时期的发展

三 班图人迁徙迫使科伊桑人南下

 第二节 中古简史

一 民族的迁徙和交融带来社会发展

二 公元1500年前后内地的发展

三 沿海桑给帝国和斯瓦希里文化

 第三节 近代简史

一 葡萄牙殖民势力入侵摧毁桑给帝国

二 阿曼苏丹国势力扩张到东非沿海地区

 第四节 现代简史

一 西方列强瓜分东非

二 德国殖民统治时期

三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第五节 当代简史

一 尼雷尔时期(1961~1985年)

二 姆维尼时期(1985~1995年)

三 姆卡帕时期(1995~2005年)

四 基奎特时期(2005~)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

一 尼雷尔

二 卡鲁姆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一 国体

二 政体

三 宪法

四 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构

一 坦桑尼亚政府

二 桑给巴尔政府

三 地方政府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

一 立法机构

二 司法机构

 第四节 政党和团体

一 政党情况

二 群众团体

 第五节 当代著名政治人物

一 姆维尼

二 姆卡帕

三 萨利姆

 第六节 国家标志

第四章 经 济

 第一节 概述

一 从自然经济到殖民地经济

二 尼雷尔搞“社会主义”,经济陷入困境

三 姆维尼通过改革恢复发展经济初见成效

四 姆卡帕继续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发展

五 减贫和发展任务面临挑战

 第二节 农业

一 概况

二 种植业

三 畜牧业

四 渔业

五 林业

 第三节 工矿业

一 制造业

二 采矿业

三 能源

 第四节 商业与服务业

一 商业基本情况

二 旅馆和餐饮业

 第五节 交通与通信

一 交通

二 通信

 第六节 财政与金融

一 财政

二 金融

 第七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贸易

二 进出口商品及贸易伙伴

三 对外贸的管理及相关法规

四 外援与外债

 第八节 旅游业

一 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 主要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三 大陆主要旅游城市

 第九节 国民生活

一 1/3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二 乡村和城市的就业情况

三 广大群众生活仍很困苦

四 非收入贫困状况的恶化

 第十节 桑给巴尔经济概况

一 桑给巴尔经济发展概况

二 主要经济部门发展情况

第五章 军 事

 第一节 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建立的前前后后

 第二节 尼雷尔时期坦桑国防力量建设和发展

一 尼雷尔的建军思想和坦桑的国防体制

二 国防开支和外国军事援助

三 国防军建制及武器装备

四 为非洲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贡献

五 反击阿明军队入侵,保卫国家安全

 第三节 和平时期的国防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

一 进入和平时期面临的安全形势

二 和平时期的国防政策逐步形成

三 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已初见成效

第六章 教育、文艺、医疗、体育、新闻

 第一节 教育

一 坦桑尼亚的教育体制

二 大陆的初、中等教育

三 桑给巴尔的初等和中等教育

四 坦桑尼亚的高等教育

 第二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音乐舞蹈

三 戏剧电影

四 绘画雕塑

 第三节 医疗卫生

一 坦桑大陆的医疗卫生事业

二 桑给巴尔的医疗卫生事业

三 坦桑尼亚几种常见的疾病

 第四节 体育

一 坦桑尼亚独立后体育运动的发展

二 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体育运动

 第五节 新闻出版

一 坦桑尼亚大陆新闻事业发展历程

二 政府主管新闻媒体工作的机构

三 坦桑尼亚大陆主要新闻媒体简况

四 桑给巴尔主要新闻媒体简况

五 坦桑尼亚图书出版业

六 坦桑尼亚新闻界组织

七 新闻工作者培训机构

八 驻当地外国新闻机构

第七章 外 交

 第一节 外交政策

一 尼雷尔时期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二 新时期以经济为中心的外交政策

三 对当前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

 第二节 同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

一 同美国的关系

二 同加拿大的关系

 第三节 同英国、德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

一 同英国的关系

二 同德国的关系

三 同法国的关系

四 同欧盟的关系

五 同北欧国家的关系

六 同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 同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第五节 同中国的关系

一 坦桑尼亚与中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二 建交、建馆情况及双边重要协定和文件

 第六节 同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一 同日本的关系

二 同印度的关系

三 同朝鲜的关系

四 同韩国的关系

五 同越南的关系

 第七节 同周边国家和非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一 同肯尼亚的关系

二 同乌干达的关系

三 同赞比亚的关系

四 同莫桑比克的关系

五 同马拉维的关系

六 同卢旺达的关系

七 同布隆迪的关系

八 同刚果(金)的关系

九 同南非的关系

 第八节 坦桑尼亚与外国建交、建馆情况

一 与外国建交和建馆情况

二 在坦桑尼亚的国际机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序言

坦桑尼亚是非洲一个重要国家。笔者自1965年到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分社当翻译、尤其是1991~1997年任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分社首席记者以来,就一直在关注坦桑尼亚的发展变化,并为其在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建设国家的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欢欣鼓舞。

从16世纪初开始,坦桑尼亚先后遭受葡萄牙、德国和英国等殖民者400多年的统治和掠夺。经过长期的反抗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坦噶尼喀1961年12月9日独立,一年后成立坦噶尼喀共和国;桑给巴尔1963年12月10日“独立”,成立了苏丹君主立宪国,1964年1月12日桑给巴尔人民武装起义,推翻苏丹王朝,建立了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建立了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尼雷尔任开国总统。

尼雷尔当政24年,为坦桑尼亚巩固独立和建设国家时期;1985年尼雷尔让贤后,坦桑尼亚实施结构调整,进行改革,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回顾起来,过去40多个春秋,坦桑尼亚的许多发展变化,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独立后,坦桑尼亚顶住美、英等西方国家压力,坚决支持南部非洲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一方面为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南非、纳米比亚等民族解放组织在坦桑尼亚建立训练营地,帮助训练自由战士,直至他们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则向一些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帮助维护民族独立。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坦桑尼亚为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对南非种族主义的斗争做出牺牲,为非洲大陆非殖民化运动做出了贡献。

第二,为迅速改变长期殖民统治带来的落后的经济状况,1967年1月执政党坦盟发表《阿鲁沙宣言》,宣布坦桑尼亚“走社会主义道路”。随后几年,坦桑尼亚对银行、保险公司、大型工业、外贸公司和种植园等都实行了国有化,在农村开展了建立“乌贾马村”的村庄化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举世瞩目。然而,由于国有化和村庄化运动严重脱离国情,“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经济困难,以致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负增长。

第三,独立以来,坦桑尼亚国内局势长期和平稳定。尼雷尔说,其经验有三:一是重视党的建设;二是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三是推广斯瓦希里语,把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观察家们认为,这种长期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与尼雷尔为坦桑尼亚独立和发展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有着密切联系。尼雷尔深受人民爱戴,其崇高威望变成了建立和发展国家和平稳定局势的强大凝聚力,这也是在“乌贾马社会主义”导致经济困难后坦桑尼亚人民仍然爱戴尼雷尔的原因。

第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坦桑尼亚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1985年姆维尼当选总统后,即调整政策,开始发展私营部门,建立市场经济。坦桑尼亚1986年开始进行“结构调整”,实施经济恢复和发展计划,收到良好效果。1986~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3%~4%。姆卡帕时期(1995~2005年),实施全面改革开放政策,建立了以私营部门为动力的市场经济,同时实施了《2025年远景发展规划》和《国家减贫战略计划》,使坦桑尼亚出现了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的可喜局面。据统计,1996—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4.2%增至6.7%,成为非洲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5年12月14日基奎特当选为坦桑尼亚新总统。目前,坦桑尼亚正在基奎特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摆脱单一的依赖型经济的困扰,建立坦桑尼亚现代化经济,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沿着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阔步前进。

另外,引人注目的是,在尼雷尔时期,坦桑尼亚和中国就建立了兄弟般的友好合作关系。一方面,坦桑尼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中国向坦桑尼亚提供了大量援助。举世瞩目的坦赞铁路运营30多年来,为促进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为支援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尼雷尔让贤以来,姆维尼、姆卡帕和基奎特总统,都十分重视巩固和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经双方努力,两国经济技术合作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政府间的援助模式,进入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阶段。目前,中国继续向坦桑尼亚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同时两国在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技术等领域里的合作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开展了更加广泛的合作,两国关系已进入“朋友加兄弟的全天候友谊”的新时期。

裴善勤

2007年6月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坦桑尼亚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外交等各方面的情况。作者长期在坦桑尼亚工作,精通斯瓦西里语和英语,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所提供的情况翔实可靠。本书是了解坦桑尼亚情况的较好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坦桑尼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列国志》

丛书之一。

本书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概况、政治和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以及军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和新闻等基本情况。

本书是了解坦桑尼亚情况的较好的参考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