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方方,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本书精选方方近30年来的一些作品,以中篇小说数部为主,其斑斓的色彩,新奇的感觉,丰厚而独特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人的生活,爱情、家庭等作了描述,构思精巧,语言流畅,非常值得一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方方自选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选集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方方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方方,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本书精选方方近30年来的一些作品,以中篇小说数部为主,其斑斓的色彩,新奇的感觉,丰厚而独特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人的生活,爱情、家庭等作了描述,构思精巧,语言流畅,非常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方方,原名汪芳。原籍江西彭泽县,生于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湖北电视台任编辑,1989年调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今日名流》杂志总编辑,在2007年当选为湖北省作协主席。 已出版小说、散文集60多部,着重描写底层人物的生存状况,善于刻画卑琐丑陋的病态人生,以冷峻的眼光剖析人性的弱点,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语气中常透露着一种冷嘲和尖刻,在简洁明快、舒畅淋漓的叙述中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目录 自序 短篇小说 幸福之人 言午 金中 禾呈 纸婚年 凶案 推测几种 哪里来哪里去 中篇小说 闲聊宦子塌 风景 白梦 白雾 白驹 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暗示 过程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树树皆秋色 武昌城 万箭穿心 散文随笔 女人的字女人的书 汉口消失的游戏 人倚松门——陈三立和他的松门别墅 在丽江看街看雨看人 恶之花——关于租界 吃的快乐 有些人总也难忘 人生都是小事 附录 方方主要著作出版年表(2001-2007) 试读章节 这些弄醒后,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一天,一个女人敲错了门,他告诉了她正确的房门后,那女人对他嫣然一笑,道了声谢。这一笑,让林可也明白,他该有个女人一起生活了。忽然间他怀念起他过去的女友来。曾经,他是那样绝情地不要了她,无论她怎样哭诉,他都坚信是她出卖了自己。而现在细想来,却是人家冤他的同时,他又冤了她。林可也想起这些,不觉感叹。于是一天他颠颠地奔到女友任教的大学,七拐八弯地打听,才晓得女友早结了婚而且随丈夫一起去了杭州。女友生了两个儿子,均已上了大学。林可也有些悻悻的,他想那两个儿子本该是属他名下的。 系里的工会小组长许老师是个善解人意的老大姐,见林可也时而有发呆状,便明白林可也作何思想。于是一天,带了个女孩去找林可也。说是女孩,其实也三十出了头,只是因未婚之故而喜欢如此叫法。女孩姓杜,很大方很直率,大约这种场面见得多了。林可也喜出望外后便手忙脚乱地让座倒水。杜女孩屁股刚落座即开始提问,问了历史又问了未来,问了家庭又问了个人,问得林可也如同面对了管教干部,回答时声音竟怯了好几分。待林可也不由自主地低三下四后,跟着来的便是极其的厌恶。那杜女孩以为自己能看上林可也就是林可也的福气,想也未曾想过林可也会看她不中。为此当她听清林可也回绝她的话时,面孔都气变了形。连工会小组长许老师也惊说没料到。教研室其他人闻知这事,莫不称奇。后又一想,有什么可奇,林可也单身一个,婚史清白,又兼得大学教师,才华出众,品德优秀,何故不能挑上好的?刘老师说,那小杜也配?商店站柜台的,文化层次同林老师相差偌大,将来也一定合不来。我们大家难道没这种感受?林老师一定要娶一个高档次人才是。大家一想可不?刘老师娶的是他原先工厂里的会计,别的人自然也有上学前娶下了糟糠之妻的。比比林可也,这帮人便一律地羡慕起他可以万花丛中摘艳的运气来,甚至悔不当初自己也坐牢。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林可也去复印中心复印资料时认识了小朱。小朱亦在复印,见林可也复印的内容便很随意地就那文章闲聊起来。一聊便增了兴趣。林可也方晓得这小朱乃学校的研究生。出了复印中心,两人又一起走,不觉竟走到了林可也的单身楼。林可也说上去坐一会儿?小朱便去了。进了门,小朱才惊讶万端地说你没结婚?林可也说,没有,一次也没有。小朱瞬间红了脸。那之后,小朱便常去拜访:做论文得益不少,而但凡小朱去了,林可也思路便异常活跃,新想法如泉喷涌。不多久,教研室诸同仁都晓得林可也自己找了个年轻漂亮的女研究生对象,虽然个个从理智上觉得林可也未尝不可找如此这般的,可感情上仍然別扭得慌,差不多人人都心说你林可也凭什么享此艳福。 放暑假了,小朱要回东北。走前来同林可也告辞。林可也尚不觉出什么。且将小朱送上了火车,车轮一滚,林可也忽然慌了,仿佛他的什么东西也随之一滚而去,心下顿时空了一大块。回家后无论看书也好,洗脏衣服也好,写文章也好就是填不了那份空。如此到了第三天,林可也忍无可忍,也买了张火车票直奔了东北。 林可也找到小朱家时正是夜里。小朱一时间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亏得小朱的母亲是位练达的妇女干部,连忙让林可也进屋落座,并热情地为他弄些吃的。林可也说,吃不着急,我不是为吃而来,我是特来向小朱求婚的,望您二老能够同意。小朱的父母都没思想准备,弄不清来者为谁,不知如何对答。尤其小朱的父亲,当下就挂了脸色。心想这林老师四十好几的人了,怎么这样说话?求婚有如此求法?更何况小朱刚二十八,还不至于到嫁不出去的地步。小朱满面绯红,连连说:“哎呀呀,你瞎讲些什么呀。”仍是小朱的母亲有风度,她笑容满面,说是先吃了饭,冲个澡休息休息,其他慢慢谈。 北方的夏天很是宜人,天蓝地绿,一点儿也不躁人。林可也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小朱的父亲是个什么厂长,房子住得也宽。林可也住在客房里,每日有饭吃有水喝有书看,且隔天有小朱相陪着出去看风景,快活得令林可也大有乐不思蜀的倾向。终于小朱的父母有些不耐烦了,深知林可也这等人不把话说白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于是一天晚餐时,小朱父母合计好一起向林可也发动攻势。小朱的父亲说:“林老师呀,你一直关心我女儿小朱,真该好好谢您。”林可也忙说这是应该的。小朱的母亲说:“本该要小朱多陪您玩儿几天,可是她的未婚夫快来了,她得去陪他。”小朱的父亲说:“是呀是呀,她的未婚夫是个博士,学计算机的,年轻有为,他是专程从上海来会小朱的。”林可也听得懵头懵脑,不明白有他这个未婚夫如何又出来另一个。心有此念,嘴上竟说了:“未婚夫?博士?那我呢?”小朱的母亲说:“您当然还是她的老师啰,而且永远是她的老师。她会永远尊敬您的。”林可也总算听清了意思,他不由望望小朱。小朱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林可也不觉心下一阵酸楚。好在他一向善思,便又一口口水咽下了那酸楚,说:“好的,谢谢你们。我乘今晚的火车走。”小朱的父母原以为得费老鼻子力气来处理这事的,不料竟如此简单,反倒万般地过意不去了。 小朱一家人送林可也到了火车站,火车晚点,大家便都干坐在候车室里等。林可也觉得这局面像送葬,便极欲改观,可又寻不出多少有利于谈兴的话。只得反复地讲,这城市太美了,我还没待够,还没待够。讲得大家更觉索然。最后还是小朱的爸爸问起了往事。小朱的爸爸说像林老师这样的人当初怎么会去反革命呢?林可也皱了皱眉说自己也搞不清。只晓得有一天保卫科科长找他谈话,问他犯了什么罪,他说什么都没有。科长说他狡猾,他说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吧,科长就列举了好几条反动观点,说是他写下的。他一点儿也不记得自己写过那些反动话。科长说有凭有据,已送去了公安局。过了些日子,公安局说经验证写反动观点的字迹同他的字完全同出一人。于是就判了他无期。直到这回平反,才搞清那些反动观点是一个大右派写的,而当时组织上欲开批判会,责林可也发言。于是他抄下那些反动要点打算回家写批判文章。不料后来又换了人发言,他就将那准备批判的观点随手夹在一本书里,随后就忘了个干净。两年后,那本书借给他的女友,女友的同学又借了去,并发现了纸条,于是报了案。为这,林可也说他同他的女友绝了交,而且恨了她好久,前些年才晓得她也被冤了。 小朱一家人听得欷歔不已。林可也说,不过,在农场也很有收获,要不然自己的学问还做不到今天这一步。这话又让大家哭笑不得。小朱便问林可也可还想他的女友。林可也说也想过,想去为她也平个反,可找不到她。原先她是个梳长辫,喜欢穿布拉吉的小女孩,现在也不晓得是什么样子了。小朱嘴一撇,说原来你对她还这么有感情呀。林可也说是呀是呀,除了你外,我也只同她好过,我说了你别生气。我有时想她时,不知怎的,她的样子老是一下子变成你的样子,弄得我都记不清她的鼻眼究竟是怎么个长法了。后来我想一定是你更厉害,她一出现在我这里,你就三两下赶跑了她。林可也说得极认真,小朱的父母都憋不住笑出了声。便在笑时,火车来了。林可也依依不舍这候车室,连说不如一直晚下去才好哩。弄得小朱的父母又忍不住侧脸而笑。 P8-10 序言 这本自选集收入的是我写作近三十年以来相当主要的一些作品。 其中以中篇小说为最多。平常我最爱写的也是中篇小说,因为写得比较多,以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它们。这就让我的短篇小说十分委屈。其实我的好几篇短篇小说都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当年的选刊们因为经常选我的中篇,见我的短篇,便一律放弃转载。有一次一个编辑跟我说,因为刚选过你的一个中篇,所以他们不肯再选你这个短篇。这篇小说这么好,真可惜呀。 是可惜,但却没办法。所以大量的读者没有机会读到我的这些作品。在这里,我把我自己喜欢的这些短篇都收了进来。我在选编的时候,又一次阅读它们,我相信它们能历经时间的考验。 这部自选集中最大量的当然还是我的中篇。我格外喜欢中篇小说这种形式,甚至有点入迷。因为它特别适合我这种性格的人来写。写短篇常常会觉得不过癮,似乎正写在兴头上,突然就写完了。就好像吃一道好酒席,吃了一半就被人强行拉走似的,而写长篇则需要太多的耐心。生活中总会有干扰,一干扰,几天定不下心来。结果写作的时间便总是被拉得很长,一直拉到自己都不耐烦为止。唯有中篇,写到我自己想要收手或是恰有外界骚扰时,正好写完。更兼它篇幅不大,答应编辑的稿债,也比较容易还。最多咬咬牙,半个月完成一篇时间也足够。如此这般,大量地写中篇小说就成了我的自然而然。 所以,这部自选集篇幅最多的便是我的中篇小说。 现在的写作于我来说,如同每曰的生活必需。隔上一阵,如果什么都不写,便会不自在,心里的空虚便像春天的草一样疯长。经常我也并非都是在写小说,有时候随手写上一点感想,也很舒服。特别有了博客之后,漫不经心地随心所欲地在博客上自话自说一番,或是将旧作翻捡出来重新看过,贴出来给大家看,也蛮来劲。这一切,其实都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是属于我自己的生活方式。 1978年我进了武汉大学中文系读文学专业后,才算是我真正接触文学的开始。以前不过是胡乱读闲书而已——我家里人全都是学理工科的。那时的我,像我的父兄一样,只不过是一个读者。只会不知好坏地见书就读,仿佛猫抓老鼠,逮着哪只是哪只。所幸那年月,没有什么文化课可上,天天放大假。大量的时间若不阅读,便不知如何打发。想起那个时候,闻知谁有一本好书,不辞辛苦,磨尽嘴皮,也一定要借到手。为了在规定时间内还书,还必须通宵达旦地看。若逢停了电,点着煤油灯也要读完。那些读书的日子,真是尽兴呀。尤其夏天的下午,天热不想出门玩,我几乎天天坐在走廊大门通风的地方看小说。多少年如此。左邻右舍都看惯了,他们常说,方方看起书来,她妈妈怎么喊她她都听不到。直到现在,我还会常常想起自己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小说的情景。以致进到大学,当看到老师开出的必读书目时,我竟是大喜,因为当代的小说部分,几乎全都被我通读过了,而古代中的经典小说,也读了大半。 对于我来说,写作最初的开始,便是阅读。是阅读让我热爱写作。转眼之间,竟也写了近三十年,把一个热血青年的我,写成了一个头发斑白的我。 有时候会想,不知今天还有没有读者,像当年的我那样去阅读。如果有,希望我这本书,能让他感到阅读的快意。 方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