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21世纪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分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作者 陈永彬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20余年从事通信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教改经验,并大量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在原有讲稿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从应用角度出发,紧紧围绕交换的核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通信网中各种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全书共分10章,主要介绍了交换的产生与概念以及各类交换技术的原理及其发展过程,交换单元及其网络,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信令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技术,分组交换与帧中继技术,ATM交换技术,路由器与IP交换技术,下一代网络体系与软交换,以及光交换技术。本书每章都配有内容简介、重点难点、小结和习题,便于教学和读者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推荐

本书从应用角度出发,紧紧围绕交换的核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通信网中各种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全书共分10章,主要介绍了交换的产生与概念以及各类交换技术的原理及其发展过程,交换单元及其网络,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信令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技术,分组交换与帧中继技术,ATM交换技术,路由器与IP交换技术,下一代网络体系与软交换,以及光交换技术。本书每章都配有内容简介、重点难点、小结和习题,便于教学和读者自学。

本书可作为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交换与通信网

1.1.1 点对点通信系统

1.1.2 交换与交换设备

1.1.3 通信网

1.1.4 通信网的工作方式

1.1.5 交换技术有关术语介绍

1.1.6 信息传送模式

1.1.7 信息网络的分类及其业务特点

 1.2 交换技术

1.2.1 交换技术分类

1.2.2 电路交换技术

1.2.3 报文交换技术

1.2.4 分组交换技术

1.2.5 宽带交换技术

1.2.6 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交换技术基础

 2.1 引言

 2.2 交换单元及交换网络

2.2.1 交换单元及其性能

2.2.2 交换单元的分类与几种典型的交换单元

2.2.3 交换网络

 2.3 信号数字化技术

2.3.1 模拟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2.3.2 图像与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2.4 信道共享与复用技术

2.4.1 空分复用

2.4.2 频分多路复用

2.4.3 时分多路复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电路交换技术

 3.1 电路交换机的发展过程及分类

3.1.1 电话的产生与电路交换机的演变

3.1.2 电路交换机的发展过程

3.1.3 电路交换机的分类

 3.2 电路交换原理与特点

3.2.1 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

3.2.2 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

3.2.3 电路交换技术的特点

 3.3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

3.3.1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结构

3.3.2 程控数字交换机硬件功能结构

 3.4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

3.4.1 程控软件的组成和要求

3.4.2 呼叫处理程序

3.4.3 程序执行管理

3.4.4 程序设计语言

 3.5 程控交换机的指标体系

3.5.1 性能指标

3.5.2 服务质量指标

3.5.3 可靠性指标

3.5.4 运行维护指标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信令系统

 4.1 信令的概念及功能

4.1.1 信令的概念

4.1.2 信令的功能

 4.2 信令的分类

 4.3 信令方式

 4.4 No.7信令系统

4.4.1 中国1号信令

4.4.2 No.7信令系统

 4.5 信令网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技术

 5.1 概述

5.1.1 电信大楼设计、施工及安装要求

5.1.2 通信电源

5.1.3 接地系统

5.1.4 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

5.1.5 综合布线技术

 5.2 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

5.2.1 设备选型

5.2.2 系统设计

5.2.3 电信机房设计

5.2.4 电源设计

 5.3 综合布线技术

5.3.1 综合布线概述

5.3.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与常用设备

5.3.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5.3.4 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和验收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分组交换与帧中继技术

 6.1 概述

6.1.1 数据通信的概念

6.1.2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6.1.3 数据通信网的分类

6.1.4 数据通信网的交换方式

6.1.5 分组交换网

6.1.6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6.2 分组交换原理

6.2.1 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

6.2.2 分组交换方式

6.2.3 分组交换方式的主要特征

 6.3 分组交换技术

6.3.1 分组的形成

6.3.2 资源分配技术

6.3.3 逻辑信道与交换虚电路

6.3.4 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

6.3.5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6.4 X.25协议

6.4.1 X.25协议概述

6.4.2.X.25协议分层结构

6.4.3 HDLC简介

6.4.4 LAPB帧结构

 6.5 分组交换机及其网络

6.5.1 分组交换机在分组网中的作用

6.5.2 分组交换机的功能结构

6.5.3 分组交换机的指标体系

6.5.4 分组交换网络

 6.6 帧中继技术

6.6.1 帧中继技术的产生

6.6.2 帧中继与X.25的比较

6.6.3 帧中继的协议结构与帧格式

6.6.4 帧中继的交换原理

6.6.5 帧中继的主要特点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ATM交换技术

 7.1 引言

7.1.1 ATM交换技术的产生

7.1.2 ATM与B-ISDN的发展

7.1.3 ATM的标准化组织

7.1.4 ATM的研究热点

 7.2 异步转移模式基础

7.2.1 异步传送模式

7.2.2 ATM信元结构

 7.3 ATM体系结构

7.3.1 ATM参考模型

7.3.2 ATM协议的平面功能

7.3.3 ATM的分层结构与功能

 7.4 ATM信元传送处理原则

 7.5 ATM交换技术

7.5.1 ATM交换机的组成

7.5.2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7.5.3 信元交换机构

 7.6 ATM网接入方式

7.6.1 ATM网络构成

7.6.2 ATM网中的用户接入方式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路由器与IP交换技术

 8.1 TCP/IP原理

8.1.1 TCP/IP体系结构

8.1.2 IP地址分配

8.1.3 地址解析协议

8.1.4 IP协议

8.1.5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协议

8.1.6 TCP协议

8.1.7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8.1.8 IP的未来(IPv6)

 8.2 路由器工作原理

8.2.1 路由器的硬件结构

8.2.2 路由器原理及路由协议

 8.3 IP交换技术

8.3.1 IP与ATM的比较及相结合的模型

8.3.2 IP交换

 8.4 三层交换技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下一代网络体系与软交换

 9.1 引言

9.1.1 下一代网络

9.1.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9.1.3 下一代网络的功能层次

 9.2 软交换技术

9.2.1 什么是软交换

9.2.2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9.2.3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9.3 软交换的组网技术

9.3.1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9.3.2 组网方案

9.3.3 软交换网络的路由

9.3.4 软交换网络异地容灾

9.3.5 软交换网络的地址

 9.4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4.1 软交换技术发展情况

9.4.2 软交换业务的发展

9.4.3 软交换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光交换技术

 10.1 概述

10.1.1 光纤通信

10.1.2 全光通信网

 10.2 光交换器件

10.2.1 光开关

10.2.2 光调制器

10.2.3 光波长转换器

10.2.4 光存储器

 10.3 光交换网

10.3.1 空分光交换网络

10.3.2 时分光交换网路

10.3.3 波分光交换网路

 10.4 光交换系统

10.4.1 光交换系统的组成

10.4.2 光交换技术的分类

10.4.3 光分插复用器和光交叉连接

10.4.4 光分组交换

 10.5 光交换的现状和发展

 本章小结

 习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