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故事源于野史,主要情节取材于著名剧作家孙悦遐女士的同名电视剧文学脚本。书中既有真实的历史作为背景,又有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在历史厚重的背景下,展现了一段人性的冲突、情感的厮杀,全篇气势磅礴,悬念迭出,开创了历史小说一代新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明痞儒(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子金山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的故事源于野史,主要情节取材于著名剧作家孙悦遐女士的同名电视剧文学脚本。书中既有真实的历史作为背景,又有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在历史厚重的背景下,展现了一段人性的冲突、情感的厮杀,全篇气势磅礴,悬念迭出,开创了历史小说一代新风! 内容推荐 (上卷) 蒙古小王子琪都流落杭州,被驯成一名标准的中国儒生,科举之路却总难如愿;小街痞万不儿坑蒙拐骗劣迹斑斑,却步步机缘! 刘大将军剿匪患,痞子却立功发财,成为尚书府总管事;张文甫满腹经纶,违师命赴考落榜,被万不儿雇为花匠兼师爷,沦为文字枪手。 大明外战瓦剌,宫廷内斗,太监统三军,土木堡大战光怪陆离;书生督军事,北京保卫战荡气回肠! 痞子被命运推成了将军,王子被驯服变为了奴才,有情人欲成眷属却总难如愿,冥冥之中,其实是人性决定一切。 (下卷) 张文甫、万不儿、杨继于不约而同来到京师,命运却天差地别:张文甫安心就业尚书府花匠兼万师爷的师爷;万不儿有了枪手更如虎添翼;杨继于则携妻赴边关,奔向了刀光血影。 后花园中,花前月下,痴情人做梦不分白日黑夜;塞外大漠,血雨腥风,勇书生治军却能宽严相济!金戈铁马更显将军豪气,青梅竹马难得儒生情浓,月老错点了鸳鸯谱,大汗看准了狐鼠人,恶战不忘派内奸,大败却能稳军心。 阴差阳错,万不儿立下旷世功勋;啼笑皆非,痞参将成为民族英雄!弱旅收失地,阁老做监军,怎奈何:前线命运决定于后方,生死祸福决定于人性!天下乌鸦一般黑,大汗皇帝无不同! 目录 上册 前言 第一章 从东方文豪到西土枭雄(1-6) 第二章 敢死队员之阃的赫击战(7-12) 第三章 托克把琪都王子流放中国(13-16) 第四章 张三敬收到了上天送给的儿子(17-20) 第五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育才工程(21-26) 第六章 儒生与痞子不同的人之初(27-33) 第七章 啥时代做老师的都不容易(34-3-7) 第八章 英宗皇帝激情燃烧的岁月(38-43) 第九章 周伍老先生的桃色绯闻(44-51) 第十章 光怪离奇的土木堡之战(52-60) 第十一章 失足老师大难不死有后福(61-64) 第十二章 书生于谦与他的北京保卫战(65-74) 第十三章 官运来了天上能掉乌纱帽(75-80) 第十四章 流浪儿的心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81-85) 第十五章 张文甫艰难坎坷的求学旅途(86-91) 第十六章 另一位流浪儿的“我的大学”(92-97) 第十七章 周知府虽老偏爱傍名人(98-105) 第十八章 大明天子战俘营不失超酷魅力(106-111) 第十九章 两个皇帝都为难的日子里(112-115) 第二十章 皇帝轮流做,还是老朱家(116-123) 第二十一章 忠臣的结局一般都是注定遗憾(124-129) 第二十二章 百年修得同船,度的来历(130-142) 第二十三章 天无绝人之路只能宽慰痞子(143-150) 第二十四章 发财之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151-160) 第二十五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有例外(161-166) 第二十六章 人可以得意,但绝不可定形(167-170) 第二十七章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171-177) 第二十八章 祸福无常对任何人都是真理(178-182) 第二十九章 人无横财不富也需要运气(183-189) 第三十章 做了婊予谁说不能立牌坊?(190-196) 第三十一章 家有女儿成美女未必是好事(197-203) 第三十二章 错点鸳鸯谱的大都是上级或长辈(204-209) 第三十三章 当官未必都是想发财(210-214) 第三十四章 书生求死不得,痞子活着也难(215-220) 卷尾小结 北京城里故事多,无限精彩待后文(221) 下册 第一章 除非那方面有病,否则谁见美女不动心?(1-6) 第二章 文人偏能有烈胆,书生杀人更阴辣(7-11) 第三章 初战蒙古铁骑,三随将军横空出世(12-17) 第四章 京师与边关,明争暗斗各具风采(18-24) 第五章 坚决把自己的奴才训练威赌徒与色鬼(25-32) 第六章 一场战事的胜负其实决定于战前(33-38) 第七章 限花缭乱的大同战役令达延汗伤心欲绝(39-44) 第八章 陷入单相思的人千万莫要借酒浇愁(45-49) 第九章 前线大捷带给后方的不仅仅是欢欣(50-52) 第十章 紫禁城中的一把火烧掉的是什么?(53-58) 第十一章 侠女千里救夫,英雄穷途末路(59-64) 第十二章 有时候死对头一样可以成为朋友(65-71) 第十三章 鹦鹉学舌当高参,稀里糊涂升高官(72-79) 第十四章 大同提督实施连环计准备拿下大同(80-84) 第十五章 在蒙古铁骑下能溜掉也需点真本事(85-91) 第十六章 痞子将军的“回马一枪”非同小可(92-100) 第十七章 打肿脸充胖子的有那么一大群人(101-105) 第十八章 痞子与儒生各有不同的另类烦恼(106-112) 第十九章 吹牛上不上税要看在啥场合向谁吹(113-118) 第二十章 让人司与敌人一起头疼的万大帅(119-125) 第二十一章 皇帝与大汗的目光盯住了大同(126-133) 第二十二章 张文甫与杨继于的初次对决(134-142) 第二十三章 能守方能言战,能战方能言和(143-148) 第二十四章 一场关乎日后战争与和平的小胜(149-154) 第二十五章 首辅遇到无赖,只能咬牙忍耐(155-160) 第二十六章 和谈背后一般都有见不得人的暗招(161-167) 第二十七章 战和的关键时刻总要出点意外(168-173) 第二十八章 大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接班人(174-176) 第二十九章 既想发财又想升官一般都离牢狱不远(177-180) 第三十章 自己去送死,捎个美女给人,啥心情?(181-187) 第三十一章 差点被故意错过的王子迎亲记(188-192) 第三十二章 皇帝大汗其实都是一个德行(193-195) 第三十三章 酸甜苦涩俱全之啼笑皆非大结局(196-200) 后记 传说中的故事还在继续(201) 试读章节 真主的近卫军团竞被呼啸而来的蒙古轻骑冲了个七零八落,等晕头转向清醒明白之时,才知道自己成了帖木儿的俘虏。那巴耶济德一世哪儿受过这等鸟气?气得茶饭不思、汤水不进,不如饿死见真主去算了! 1 话说天下名山,无出五岳之右,其中东岳泰山以尊贵冠世,西岳华山以险峻闻名。这西岳华山除了险峻之外,却还有一段故事流传已逾千年,那便是宋太祖赌棋输华山的佳话。 诸位中有人要纳闷了:老孙侃大明痞儒,怎么扯起宋朝的太祖来了?莫非待会还要再蹦出个哪朝太祖来不成? 说不定。须知皇帝的德行是代代相传的,其中共同之处甚多,相互借鉴比较,才是上好的酒肴,史为今鉴,谈古论今,侃着谁是谁吧。 再说那大宋与大明本来就有甚多相承之处,得天下时两位太祖的上级领导命运仿佛:宋有柴世宗,明有韩林儿。失天下时对手相近:宋失于北部蒙古人,明送与北部女真族。 其实那祸根也是有关联的。 宋太祖马上得天下,说白了是凭武力夺得大周柴家的天下;明太祖草莽中起兵,其实是继承的红巾军的衣钵。 宋太祖天下到手之后,以己为鉴,生怕别的武人再学会了自己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功夫,所以施政重文轻武,以孑L孟之道教化天下,国家是够富的,子孙却不免要受到北境胡人的欺辱,以致自贬一辈称儿臣,真丢尽了华夏汉人的老脸! 明太祖英雄逐北元,重建大汉江山,却也怕部属们学自己用武力欺负自己的儿孙,所以废丞相,设内阁,文官可以升到阁老,几乎权力无边,武将却是升到顶也离不了那个“兵”字——所谓“兵到兵,十三升”是也。 当然,一个是小兵,一个是总兵,不可同日而语。 大家大概都知道有“文到阁老武到侯”之说,其实仔细分析这句话大有味道:阁老是实职,那侯爷却只是个爵位,也就是给你戴个好看的高帽子,增加你个人点明收人。至于管理总兵们的督师,这一武职却是规定:必须由文人担任!就是个没有男人味的太监也有资格掌此大权,武人就别做这个梦了。 导致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北方女真族趁机人关,国号大清,对汉族实施高压统治。 假设这两个朝代有一个能像后世这般,拿出“当裤子也要造核弹!”的精神来,那蒙古、女真能成事么?穷兵黩武固然该谴责,但讨饭的乞丐也要有根要饭棍不是?棍子细软了易被狗咬,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老孙讲故事,一贯不觉跑题,再扯回到西岳华山的话题上来。 2 据小说家言(见《水浒传》):宋太祖输掉了华山之后,并未反悔,下令永免华山的钱粮赋税——这多余了,本来就已经不是你的了,还用得着你下旨减免农业税吗?这一下令,反而说明你赖赌了,这华山还是你赵家的,只不过给了点优惠政策而已。 扯华山当然是为了引出华山上的一位人物,一位明初的人物。 此人若在现代,当属超一流明星,只不过与现今靠少穿衣服吸引眼球的某某JJ们不同,更不像外表光鲜的“超女”MM,又强似卖弄噱头的什么“天王”之类,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此人姓王,单名一个阅字,自幼勤习书画,师承元代书画大师王冕,弱冠即有大成,尤以水墨清荷闻名当世,地位相当于近代的张大干、齐白石等名家吧。 出名当然是好事,后面跟着的必然就是滚滚红利,在今天兴许能混个某某委员之类的名誉职衔。可明初不同,知道名职抚不下名人,王阅隐居于华山之麓,一顶实职官帽却突然掉在了头上。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点王阅体会最深刻。 自王阅的“无骨卉”成名以来,他可就算掉进了一口无底大缸!盛啥的大缸?五子登科:金子、银子、铜子、帽子、孝子。 解释一下后两子:帽子即高帽是也,孝子则是说那拍马的众人对王阅比孝子待亲爹还要亲切几分。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也容易找到,前些时候不是有个追星MM宁可把亲爹给追得跳海亡命么?那追星之人还是照追不误,媒体也跟着推波助澜,又是捐款,又是安排食宿,估计都在巴望着“星爷”也被逼得跳了海,那才真是新闻呢。 王阅绘画本来已到了心笔合一、人画一体的境界,那是把自己当作笔下之荷花的,所以才能画出那冰清之芙蓉、出水之玉莲,神韵非凡品,傲污不染尘! 现今的社会变了,连红白喜丧都沾满了铜臭,大家都看出了收存王阅的画如同购买原始绩优股,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更有高明的索贿贪官声明:本官视金钱如粪土,唯喜王阅水墨清荷!这可就苦了行贿的,更苦了王阅大师,一时清秀的出水芙蓉竞像围满了红头苍蝇,把这早已经不缺钱用的王阅恶心透了,所以才避难华山——借华山天险阻“粉丝”也! 3 世俗乾坤大,山中日月长。 不觉这王阅在华山度过了数年时光。自老母归天之后,王阅更是潇洒逸静,万念空明,平日里唯爱与花鸟鱼虫为伴,与大自然交心沟通,确如神仙般度日,佛祖般受供。 山内不知山外事,转眼大明换几朝。 前日县令不惜跋涉送诏,王阅才知道山外的世道已经大变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已驾崩,即位的皇太孙朱允坟也短命失踪,其亲叔文帝朱棣已经正统合法接了侄儿班。 新朝皇帝新气象,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求贤若渴,准备痛改吏治,吐故纳新,特旨颁诏特殊人才王阅大人进京入仕,圣上金口亲封为右都御史,恭喜大人一步登天啊! 王阅为难了,自己尚在为母成服,三年未满,怎能夺情?王阅讲得有理,把个县令惋惜得不住暗骂老天瞎了眼:怎么这等好事轮不到自己头上?偏送与这种不知变通的书呆子!皇天不公啊!——皇帝与老天都一个德行的意思。 那你就安心丁忧吧。县官无奈告辞复命上级,王阅继续他的幸福生活。 面对高官,王阅就没有动一点心?也不然。 自古以来,哪个有抱负的文人才子不欲献身帝王家?不为天子为黎民总算高尚吧?但老母丧期未满是实情,王阅也没把那右都御史看多重,只不过因为生在明社会,长在朱旗下,不作点革命贡献总有点说不过去。 听说那御史就是专管给政府提意见,这活路又没有定额,还能于国有利——其实那王阅也不知道这右都御史是多大的官衔,该做哪些工作。 P1-4 序言 首先声明:本书的故事源于野史,主要情节取材于著名剧作家孙悦遐女士的同名电视剧文学脚本。 中国的文载历史,野史不野,正史不正,前者其实是百姓口传墨渲的历史,后者无非是当权者加工过的历史罢了,朋友们自己琢磨:哪种更可信些? 要说叙述历史真实,老孙没那个能耐。 就像一位史学界名人所说:“真实的历史唯有远方的那块石头,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其实都是当代人的历史。” 历史已经远去,正在发生,往后延续,一切都是真中有假,假中存真。真到假时真亦假,假作真时假也真。 世态虚实变幻,谁能分辨真假? 光阴昼夜白黑,哪用溯本求源? 讲史人不是考史人,前者的目的:史为今鉴;后者的使命:力求真实。其实都不可能做到,尽心而已。 老孙的愿望就一个:侃得有趣就行,文章耐品即可,大家满意最佳。 还是那句老话:诸位权把本文当酒肴,待老孙撕得香烂的狗肉,挂起羊肉的招牌,伺候大家慢慢地品来。 开篇《西江月》一曲: 岁月如诗一首, 光阴似水长流, 摘来古月照今途, 镜里乾坤锦绣, 莫论明清功过, 无心中外情仇, 天流酸泪雨流情, 品作三杯老酒。 后记 据传,大顺朝之所以迅速完蛋,其中也有这位姓牛的缘故——本事不小,极为贪财,而且痞性十足!据知情人透露,这是从他祖爷爷万不儿那里继承下来的天性! 201 以下文字就都是传说了,不过,人家当地人都传说得有鼻子有眼,咱们也无法辩驳挑刺不是?不管真假,不妨笔录在这里,权当给朋友们添谈兴、做酒肴。 据传,弥留中的蒙古大汗接到了一封诀别信,还附有一个精致的银骆驼耳坠!达延汗这才得知亲王琪都就此不归,连蒙古人也不屑做了! 悲愤之下,吐血身亡,临死前大叫:“汉人谬论杂说可恨!大蒙古完了!”——史载,终年才四十四岁。 据说,一个叫沙沙的蒙古将军携带两匹波斯神驹逃亡不知所终,有人说在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上遇到过他。 此后蒙古迅即爆发内战,各方首领、万户们竭尽全力打了个不亦乐乎,从那往后蒙古就再也没有真正统一过,内斗导致逐渐式微,最后竟然被小小的女真部落收服,连族中信仰了几千年的萨满教也没能保住,几乎全部皈依了西藏喇嘛传来的佛教。 据传,原当朝首辅周伍的遗孀一品诰命夫人桂花竟然不惜下海,回杭州开了一所大大的妓院,起名“狐仙园”,诰命夫人亲自挂帅老鸨并兼职头牌,一时声震江南! 奇怪的是诰命当红头牌的艺名极为低俗:二妞! 据传,江南首富金有余自他的至亲周伍首辅病逝之后,也懒得做生意了,后来竟然迷上了“狐仙园”的老板兼头牌二妞,据说最后把家业都贡献给了“狐仙园”的狐狸精们。当然,二妞弄到手一多半。 据传,大明的皇宫中出_r奇事,老太后驾薨归天,座下一个叫蕊珠的公主竟然就此入庵为尼,从此黄卷青灯伴古佛!偷听过她做功课的人说,念的经无非三个字——杨继于……杨继于! 终究还是没能忍住,这公主最后蓄发还俗嫁了一个常州的邢姓富商,据说这富商的后辈一代比一代漂亮,竟然生出了一个姓邢名沅字畹芬的绝美女儿,畹芬美女下海做妓后,改姓为陈,艺名陈圆圆,后来此奇美女子几乎左右了大半个中国! 据传,全国各地流传至今的名吃“老劈柴全羊”就是起源于北京城的柴胜,只不过花样翻新了不少,蒸熘煎炸,慢火大炖,早已不仪限于卜架烧烤,但招牌上还足离不了那个“柴”字,因为改名牛意就会差许多,看来人们还是怀念那个在战场上能让蒙占人胆寒的“柴疯子”。 据传,四川张姓有一大户很独特,老爷爷名文甫,教导儿孙却极为厌恶儒家文化,尤其是八股,宁可不识字也不读四书五经!后来还真见成效,后辈一支来陕西说是寻找爷爷故人,寻亲未果后定居在了陕四省定边县柳树涧堡, 此支后人中出了个张献忠,率领农民军横扫大明半边天,后来率六十万农民军回了四川老家寻祖,建立了大西国,也箅是在青史上重重涂抹了一笔。 陕西华山一带,有家李姓农民,辈辈穷苦度日,后辈中一支定居河南省博爱县。明天启年问出了一一位名叫李信的举人,为人行侠仗义,乐善好施,人称“李公子”。后改名李岩,崇帧十六年被李白成封为中营制将军。 据说,他们的祖爷爷李于杨的家训便是:誓火明廷,驱逐鞑子,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据传,灵匠一带的老牛家很奇怪,祖辈大字不识,却非要儿孙们苦读不可。后来有一儿子迁到了河南宝丰,竟然自建了一个大牛庄,儿孙中还真成就了一个标准的举人,姓牛名金星,虽然这牛金星没有通过科举当上大明的官,但终究还算是成了几天正果,竟然荣登大顺朝宰相高位! 据传,大顺朝之所以迅速完蛋,其中也有这位姓牛的缘故——本事不小,极为贪财,而且痞性十足! 据知情人透露,这是从他祖爷爷万不儿那里继承下来的天性! (全书完) 子金山脱稿于2008年10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大明痞儒》既有真实的历史作为背景,又有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在历史厚重的背景下,展现一段人性的冲突、情感的厮杀,全篇气势磅礴,悬念迭出,开历史小说一代新风!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清秋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